本书收录的是作者20多年来所写的艺术家评论的一部分,有关对艺术展览的整体评介文章和理论研究文章没有收录。所选文章并无一定之规,主要是从艺术批评的自身角度来看,这些文章还有研究讨沦的必要性。也许这些评论文章的结集出版,在给艺术家、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当代中国艺术的现状分析角度的同时,也可以为有志从事艺术批评实践和批评研究的读者,提供一个文本分析的案例,对于美术策展与研究人员和艺术收藏界,本书也可以做为一种参考与向导。
图书 | 现场(殷双喜艺术批评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20多年来所写的艺术家评论的一部分,有关对艺术展览的整体评介文章和理论研究文章没有收录。所选文章并无一定之规,主要是从艺术批评的自身角度来看,这些文章还有研究讨沦的必要性。也许这些评论文章的结集出版,在给艺术家、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当代中国艺术的现状分析角度的同时,也可以为有志从事艺术批评实践和批评研究的读者,提供一个文本分析的案例,对于美术策展与研究人员和艺术收藏界,本书也可以做为一种参考与向导。 内容推荐 艺术批评一向是人人皆可批评的对象,经常看到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很不满意的痛斥,似乎艺术批评的写作和对艺术批评的批评,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对此并不这样看,20多年的写作,深感其中的复杂与不易,这大概和中国的艺术批评在整体上还未形成一个成熟的学科有关。据我所知,国外的大学有艺术理论与批评系,着重于艺术批评、艺术编辑、艺术策展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在中国,除了传统的美术史,美术理论与美术批评似乎不被视为一门专业。一方面它具有很强的鉴赏与写作的实践性,不像美术史具有人文科学的广阔背景与协史文脉;另一方面,新兴的策展人以更具实用性的操作与公关风行一时,大有取代艺术批评,独揽艺术话语权之势。不久前读到了沈语冰先生的《20世纪艺术批评》一书,深感在中国对于艺术批评这门年轻的学科研究太少,无知者无畏,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艺术批评就像一个没有资历与权力背景的青年,它的屡受轻视与批评也就可想而知。 目录 序·十年小结 意笔纵横写江山——读蒋志鑫山水画有感 放笔得意气概成章——崔子范的艺术世界 永远热爱生活——记老画家庄言 遥远的回声——王彦萍的中国画 朱伟:走进新空间 全景中的审视——水天中的理论和批评风格 走近阳光——读田黎明的人物画 走进草原——苏新平版画研究札记 回望乡土——关于乡土绘画的再思考 实物拓印与触及物性 丁一林:进入语言 蓦然回首——石齐中国画研究 任小林:语言的魅力 万水千山总是情——张炬山水漫步 日常生活的诗意 生命的渴望 思想的肖像 周春芽:净化激情 短评三题 确立个性关注生活——刘明近作扫描 尚扬:在语言和人文之间 走向现代——崔振宽山水画阅读 直面人生——刘庆和人物画散论 宫立龙:直面生存的思考 想象的自由与形式的敏感——贾涤非艺术论析 生命的追问——殷双喜、石冲对话录之二 生命与意义——石冲近作阅读与分析 飘浮的灵魂——沈晓彤如是说 热爱生命——王炎林画展观后 顺其自然——洪凌艺术散论 江海:在逻辑绘画与抒情进发之间 重要的转折——关于雕塑家1 994系列个人作品展 探寻极限 陈心懋:走向无声之境 李洋:语言的拓展 蒲国昌:形象的变异 世纪之渡——岂梦光的想象之境 秩序的颠覆——王华祥的油画 民族的空间——张敏杰的艺术 寻找自己的土地 尚扬:在天空与大地之间 叶永青:生活在历史中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走向极限——王川的水墨实验 影像的变异——关于庞茂琨、冯斌的近作 都市形象的变异——洪毅、雷波、秦秀杰油画作品阅读 敞开与照明——罗中立油画艺术论 徐福厚:永远的追求 自然之镜——李昌洙的雕塑 此去天都近——胡又笨的水墨艺术 淡至无味皆有味——姚鸣京的山水画 反者道之动——关于晁海的画 过滤与纯粹 形象的变异——关于张玮的雕塑 回首白云低——刘迅先生的油画艺术 独立苍茫自咏诗——申少君的艺术世界 在真实与审美之间——读燕飞油画所想 历史与冲突——许江艺术述评 自在之灵——关于张羽的《灵光》系列 遥望与回想——关于王洪亮的雕塑 林容生:宁静与冥想 永失宁静——苏新平的版画心路 在途中——孙伟雕塑印象 美丽的幻影凝固的历史——解读胡永凯 气象苍莽——崔振宽的山水艺术 境由心生——雷子人的中国画近作 阳光、空气与水——田黎明的艺术方位 诗意的栖居——关于朱红的彩墨画 城市的肖像——周吉荣的版画近作 心事浩茫连广宇——读南溪山水 峥嵘奇崛梦里云山——读陈国勇近作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关于陈玉铭的人物画 存乎一心——肖舜之的抽象水墨 阐释生命——关于孙佰钧的抽象水墨 用色彩感谢生活——关于闫博的画 梦想与隐喻——读曹力的近作 在希望的田野上——乔万英其人其画 长河心痕——郑忠版画解读 神秘的明晰——殷小烽的雕塑 花香无语——陈子的画 文化的表情——关于王利丰的“中国历史”系列 心中的风景——李文岗的水墨画 移动的历史——关于王利丰、张方白、刘锋植的画 在雕塑与陶艺之间——吕品昌的艺术 文质彬彬近取诸身——关于林彬的书画 生存的意象——何灿波作品印象与解析 得之不易的形象——读吴长江素描 具象与象征:寻求意义的努力——朝戈、丁方画展序 王诗迪:倾听自然 游戏的面孔——关于余陈的作品 人性的光辉——忻东旺近作解读 哲理之光——关于史钟颖的雕塑 雕塑的表情——谭勋的综合材料雕塑 人不可貌相——从易英的画谈起 只研朱墨写春山——张峰的雕塑 内心的风景——吴冠中艺术略论 自然的抽象——谭平近作释读 最后的光芒——刘国夫近作印象 生存的风景——祁海峰的油画 神超物外——郭北平的油画艺术 抽象的表情——刘辉的心象风景 远山的呼唤——朝戈艺术略论 作者简历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现场(殷双喜艺术批评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殷双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北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102622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首版时间 | 2006-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北 |
长 | 235 |
宽 | 187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