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游记》是明代万历年间出现的四种神魔小说的合称,包括《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本书就对这四种神魔小说《四游记》进行研究,对其版本源流、人物来历及演化以及其中所反映的社会观念、宗教与民间信仰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见解。
图书 | 四游记丛考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四游记》是明代万历年间出现的四种神魔小说的合称,包括《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本书就对这四种神魔小说《四游记》进行研究,对其版本源流、人物来历及演化以及其中所反映的社会观念、宗教与民间信仰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见解。 目录 序 黄永年 第一章 《四游记》产生的时代因素 第一节 明代中期社会的发展滋生了神魔小说的土壤 第二节 话本杂剧民间传说宗教故事为《四游记》提供了素材 第三节 三教合流的思潮对创作《四游记》的影响 第二章 现存《四游记》的主要版本及内容提要 第一节 《南游记》版本 第二节 《北游记》版本 第三节 《东游记》版本 第四节 《西游记》版本 第三章 《东游记》中的八仙故事与《列仙全传>之承袭关系 第一节 铁拐李 第二节 钟离权 第三节 蓝采和 第四节 张果 第五节 何仙姑 第六节 吕洞宾 第七节 韩湘子 第八节 曹国舅 第四章 对浦江清先生《八仙考>的续补 第五章 《东游记>天门阵故事抄袭《杨家府演义》之考辨 第一节 天门阵故事与整个小说情节之联系 第二节 人物的出场与结局 第三节 杨宗保“遇神授兵书”的细节 第四节 孟良盗马塞井的目的 第五节 黄琼女归降的原因 第六节 柴太郡带孕出阵的用意 第七节 “降龙棒”的线索问题 第六章 《东游记>与明代小说中的玄女形象 第一节 玄女传说的产生时代 第二节 故事的主要发展脉络 第三节 明代小说中的玄女形象 第四节 玄女的主要司掌 第七章 寻绎华光的身世——华光是佛教菩萨与民间神祗合二而一的神灵 第八章 《南游记》部分故事所依据的蓝本 第九章 蜕变为千里眼与顺风耳的离娄师旷 第十章 从《南游记》中的酆都说到罗酆山 第十一章 哪吒故事的演义 第十二章 《四游记》与古代典籍中的龙王形象 第十三章 对“玄武”本象的认识 第十四章 从龟蛇到北方玄天上帝 第十五章 《北游记>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记神将之异同一 第十六章 《北游记》真武与灶神故事的取材 第十七章 宋元明时期真武庙的地域分布中心及其历史因素” 第十八章 研究《四游记>的现状及其意义” 征引与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四游记丛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晓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5313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05-11-01 |
首版时间 | 2005-11-01 |
印刷时间 | 2005-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