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经济学札记,首先是出于一种阅读的本能,希望从零星的片段中,创造出某种整体——一个事物的轮廓,一个时代的速写,一种写作的方式。如果著作只为稻粱谋,知识和学术堕落为一种权力、一种工具或饭碗,就难免没话找话,故弄玄虚,自欺欺人。作者在阅读中不断建成一些潦草的结构,经常是匆忙、不准确,时而抓一件事,时而捡一本书,不管哪里找到,只要能满足意图,就去充实和完善那些结构。
图书 | 经济学的零度(经济学札记)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写经济学札记,首先是出于一种阅读的本能,希望从零星的片段中,创造出某种整体——一个事物的轮廓,一个时代的速写,一种写作的方式。如果著作只为稻粱谋,知识和学术堕落为一种权力、一种工具或饭碗,就难免没话找话,故弄玄虚,自欺欺人。作者在阅读中不断建成一些潦草的结构,经常是匆忙、不准确,时而抓一件事,时而捡一本书,不管哪里找到,只要能满足意图,就去充实和完善那些结构。 目录 我所理解的经济学(代自序) 第一章 制度的力量 经济学的零度 从科斯定理说起 市场制度为什么就有效率? 市场经济下的“公正经济”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制度创新这条狗 以“勤劳”对冲“制度成本” 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乌托邦破裂 ——我所理解的寻租理论 第二章 勾结的博弈 普林斯顿的幽灵 ——爱是优势策略 价格勾结的博弈 寡头竞争与广告策略 走出囚徒的困境 第三章 增长的动力 经济增长的动力 ——读鲍莫尔的《自由市场创新机器》 内生增长与高昂的赌注 徘徊在公平与效率之间 ——福利经济学笔记 白银谷、票号、规矩 从“大河涨水小河满”到“涓滴效应” 第四章 集体行动的逻辑 搭便车、少数人“剥削”多数人 ——读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瓷器店里哄抢的强盗 防“腐败”的经济学原则 “信用黑名单” 利己、集体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第五章 发展的边缘 幸福的学问 “炫耀性消费”时的需求曲线 说什么都多余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有关低效率的爱情 嬉皮与机会成本 关于网络的闲话 阅读、消费 第六章 南洋碎笔 一蓑烟雨过前溪 我的南大老师 南洋碎笔 睡眠与休止符 当人遇见猫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经济学的零度(经济学札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史小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400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