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事后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小说,还不如说是一部随笔,或许更象一本日记,而且它的整个形式类似电影、电视脚本,有很多“叙述”,有很多“场景”。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是一个女人和她的他的故事,是一个女人和他&他的她的故事,有所不平,有所蹊跷,有所嫉恨,有所喜爱,有所懒怠,有所摇晃,有所佗傺,因而有所分形。

  与作者隐喻、象征的语言相媲美的,是俯拾即是的感悟。她所感悟和阐发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道理,但是每每读来,却又动人心魄。生活里的细微之处,从她的心灵淌至笔端,让人突然发现原来蕴涵着如此丰富的哲理。仿佛阳光穿过空气,千万颗灰尘都折射出光芒。

内容推荐

  城市里,有一些居无定的人、她们的爱情也一样。

影音世界里面,真实犹如戏剧,故事就是那么几句歌词而已。

我们自然而同居,一天一天直到一年。我们不能离开彼此,因为一旦分开一秒,我们的心就开放向别人。因此谁都不否认爱情。但是这爱情只能被囚禁、只能在一间屋子里。离开这个屋子,就是两滴水溶进海。

幸福是大题小做的情感,悲伤是小题大做的事业。

目录

序 认识于是

自序 不谈爱情

一 同居

同居笔记

二 丧

腰谷

三 熄火

唤醒人

苍蝇醒了

人生最初的夏天

红色不冷

可怜的ABALL和我

死于爱情的刽子手

熄火

四 伪自闭患者的救赎之夜

不要爱上写小说的人

伪自闭患者的救赎之夜

十一个脱水瞬间

驼色旅店

试读章节

同居笔记

在我们的故事里面,我们从来不是单独两个人。

我有我的“他”,他有他的她。

另外两个人,不加入我们的生活,却始终没有离开我们的想象。直到有一天,只要一个人进入现实,我们的同居岁月就成为一个被戳破的肥皂泡泡。我没有伸出手指去捅破这泡泡,因为我愿意相信,我能守住现实,也能守住想象。可是原本的美好,都是包裹在薄薄的水泡里,刻意地去保护,也就是刻意地逃避现实。

我记得那个冬天的早上,他和我两身紧紧的黑色衣裤,在我家楼下的超市见面。没有看见别的人群,他们肯定依旧在买粽子买鸡蛋。我总是觉得别人的生活没有变化,只有我们在颠来倒去、在混乱、在没有理由地生活:先混乱、再找理由。总觉得什么都来得及,要反悔也是。可是青春最怕失控!过于相信自己,或是过于纵容自己:感情、习惯、事业、梦想……都太容易制造歧路。原以为的插曲,会在生命里萦绕不去。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初我记得的样子了,也不是将来的样子。他就是那个瞬间。

我们两身紧紧的黑色衣裤,上楼,来到我独居的小屋。

在网上习惯打同音错别词——独居就是赌局,床上就是创伤,男友就是难友,粉底就是坟地,晚上就是玩赏,云雨就是孕育,分离是奋力,已经也就是另一个意境。

同音的词好象谶语,殊途同归。

可能有过上百小时的通话了,远距离,放松,谈论别人,谈论他执意要追的那个女孩子,直到她变成我们最主要的话题,因为她和我是特别的朋友。所以,我们都以为她一年前的拒绝能够带来我们单独的命运,其实不然。

而我,我的“他”没有影像,他在我喜欢的文字里生存,他是一个定义,代表知心、知音和忠诚。他有时显示出某一个人的样貌,可是我知道,那样的人不存在。不能依靠定义去寻找现实。尤其是爱人的名字。每当这个定义支离破碎地出现在很多人的身上,我觉得,与其接受一个分裂的理想,不如改变一个片面的现实。

所以,我把我的“他”锁起来,他把他的“她”留在不懈追求里。我们带着各自的梦境,迅速适应了我们的生活。事实证明,所有婚姻都容易坚持表面现象,梦境,需要上锁。

戏剧性和真实性已经分辨不清,如同我们开始一起生活最主要的生活内容之一:看VCD一样,我们用一种习惯了镜头语言的眼光,演绎我们的生活。P.1-2

序言

认识于是

认识于是是因为偶然的原因。那时候她还在北京工作,代表一家时尚杂志来给我做采访。

再次见面,她已经回到上海。不再喜欢上班,只是在杂志和网络上做自由撰稿。虽然在上海有自己的家,却独自在外面租了房子住。白天睡觉。晚上则工作到凌晨6点。

那段时间,我也在家里。写我的第一部长篇。我们有时候会一起出去喝杯咖啡。我们都很习惯这样的方式,一种有节制的洁净的相处。消失一段时间。然后坐在一起抽烟,谈论手头在做的事情。我们用E—mail来约定彼此可能有空的时间。而这个时间通常是别人在上班的时候。

我们在淮海路寻找咖啡店。阳光很好,梧桐树的叶子碧绿地闪烁着光泽。有时候想想,这实在是一种奢侈的生活,也很危险。像在潮水里面漂。不过我想,这是她喜欢的生活方式。

一起去过一家日本人开的咖啡店。那里常常放意大利歌剧。有很漂亮的咖啡瓷杯子。店堂里的灯是老板自己亲手设计的,用酒红和墨绿的土布做成圆筒形的灯罩,古典的田园风味。店里很空。音乐隐隐约约。后来我把它写进了小说里面。

那天记得她说过一段话。她说,依然会去相信别人,依然会舍得付出。因为相信一个人要比怀疑一个人容易,而她是个懒惰的人。她又说,她会始终不去上班,但她会坚持工作。她不能容许自己在某个地方坚持某个职位,她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她说,她租的房子太大了,空空荡荡,能听到键盘在空气中敲击的声音。习惯了日夜颠倒的生活,凌晨两点的时候听许巍的歌。一个人。放着非常响非常颓的音乐。

她还带我去她熟悉的一家新开的酒吧。她常在那里吃饭,发呆,唱歌,和店里年轻的男孩子聊天。酒吧很小,有胡乱涂鸦的一面墙以及放在大玻璃瓶里的新鲜花朵。布置很粗糙。客人不多。她看起来和所有的人都认识,要了炒饭和罗宋汤,闷头吃。然后有个长头发的男孩开始唱歌。他抱着吉他在台上唱,麦克风在狭小的场地里明显太响,使他本来颇有磁性的嗓音变得奇怪。

她说,常来这里,是因为可以不用说话就一直坐,坐,坐下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一个有时候话太多有时候喜欢一言不发的女子。她吃完一大堆食物。抽光烟盒里剩下的烟。喝完加冰块的红酒。然后起身对我说,我们走吧。

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在大风和寒冷里面,走过深夜显得空旷的淮海路。走过这个有时候看过去很荒芜的繁华都市。独自坐上深夜的TAXI的时候,听到电台的音乐。刚好在放她喜欢的许巍的《两天》:我看到我的身边,他们都比我美,我看到我的身后,时间都已枯萎……

我想到她有的那一点点伤感。一点点坚持。她一直在尽力让生命更加鲜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事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276411
开本 32开
页数 3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11.6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