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关于罗丹--熊秉明日记择抄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透过深切的内省,思维不断由罗丹这个明确中心向外投射、扩延,同时又不断回归到这个中心,使全书读来深密凝炼。加上作者的文字简素有力,无论知性或感性的表达,都真诚恳挚,时见灵思新意,是一本值得再三重读的好书。

目录

前言  /1

新版序 /3

毕龙府-罗丹美术馆  /3

"他是一切" /6

《行走的人》 /7

里尔克的《罗丹》 /9

《艾玛神父》 /13

雨果的胸像 /15

纪蒙  /19

《地狱之门》 /21

德斯比奥、布尔代勒、麦约 /24

《加菜市民》 /27

"说不清楚的" /30

现代美术 /32

宗教和艺术 /33

法兰西大教堂 /35

石雕教室 /37

法兰西性格 /39

法兰西的乡野 /41

做勤苦的学徒 /43

外光雕刻 /45

罗丹的美学 /47

罗丹的文章 /50

布尔代勒美术馆 /54

罗丹的重要性 /56

"这是一个老人" /60

诗人和雕刻家 /61

《果神》 /63

《青铜时代》 /64

《青铜时代》和《大卫》  /66

雕像的题目 /67

美国雕刻家格力岑斯坦 /68

塑泥和生命 /69

塑造法 /70

罗丹和布尔代勒 /72

反罗丹 /75

神啊,你怎么办,如果我死去? /77

维纳斯和夏娃 /79

肉体 /83

中国人和雕刻 /85

兽体 /87

潘神  /89

莫当罗丹故居 /91

查德金 /94

从罗丹到今天  /97

巴尔扎克立像 /99

拉丁风 /101

朋友的离去 /102

极限情况 /104

关于人体 /106

希腊雕刻 /108

罗丹和邓肯 /111

生命的速写 /113

迦蜜儿·克劳岱尔 /115

爱 /118

双人小像 /119

克劳岱尔的《罗丹像》  /120

"疯狂" /122

导师 /124

布尔代勒的《雕刻和罗丹》  /126

人体的诗篇 /128

《纳齐思和戈德蒙》 /130

"夏娃--母亲" /132

戈德蒙的雕像 /134

哲学与艺术的分野 /136

戈德蒙的死 /139

希腊雕刻家 /141

罗丹和卡里叶 /145

梦女 /147

第一个工作室 /149

《教皇像>) /151

回去 /152

面和侧线 /154

贝的母亲 /155

纪念碑雕塑 /157

李谢 /159

俄里柯斯特 /160

麦涅和罗丹 /165

雕刻家的生活 /167

罗丹的性格 /169

现代 /171

临塑《行走的人》  /173

罗丹的浪漫主义和《行走的人》 /175

《行走的人》的年代 /178

一个日本人 /179

梁代墓兽 /181

马里尼 /185

《和雕刻家的谈话》 /186

《塞索司特里斯第三》 /188

生存意志 /190

后记 /193

附录:罗丹年谱 /195

试读章节

布尔代勒美术馆

早听说布尔代勒工作室将辟为美术馆的事,以为已经正式开幕,今天到了蒙帕那斯区那边,看到建筑工程虽已接近尾声,但仍是一片工地的景象,工人在四处操作。并且见到布尔代勒夫人正在视察工程的进行。布氏逝世(1929年)后,她不断为成立布氏美术馆的事奔走,现在终于实现。她原籍希腊,曾经是布尔代勒的学生,一个矮小精悍而和蔼的老妇人。

我在院中徘徊巡礼。大大小小的铜像杂乱地摆着,有《垂死半马神》、《圣女贞德》、《仇恨》(三个头像组成的浮雕)、《致吾师罗丹》、《力》与《自由》的头像……他们都雄强伟壮,是属于纪念碑上的人物,该屹立在人群往来的广场上,甚至只有长风与雁群横越的旷野上。这些铜塑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粗犷。暗绿的青铜面荡漾弥漫着原始的野性的强力,使我想到"铁马、西风、塞北"那样的句子。

但布尔代勒的作品,久看总觉得情调单纯。罗丹的作品变化丰富得多,雄浑中也有细腻,豪放中也有缜密。初看,使人震惊,再次去看,仍给人以新的发现。

我不能完全满足于布尔代勒,但是觉得那一种雄劲膘悍的风格值得介绍到中国去。有时我不免奇怪,在法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布尔乔亚意识文化中,为什么崛起这样一个雕刻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绘画流派的产生好像都可以用意识形态去解说,而布尔代勒的出现似乎很突兀,好像在精致的花园里突然长出一株大本臃肿、不中绳墨的橡树来。P54

序言

天津教育出版社将为《关于罗丹--熊秉明日记择抄》出一新的皈本,我十分感激,他们希望我加一新序。我一时觉得可说的话很多,不过个人的感触,写出来没有什么必要,或许可以加一点资料性的补充。

本书的内容是1947年至1951年的部分日记,在1 982年以罗丹为主题删摘、整理而成,整理过程中在几处加了"今注",因为日记中的人与事过了三十年当然有了新的进展。读者可能有好奇,想知道这些。现在距"今注"又二十年了,再作一次补充吗?我试着写了许多页,半途而废,觉得这些补充和主题并不关紧要,还是让他们远远地隐在背景的地位。

至于主题人物罗丹与世人的关系,确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近二十年来,西方文艺界又对罗丹发生,艮大的兴趣,特别是对他的事迹。关于他和他的学生兼情人兼模特儿和助手迦蜜儿·克劳岱尔,出了许多书,并且把他们的故事拍了电影。至于罗丹的雕塑曾空运送到大陆观众面前,迦蜜儿·克劳岱尔的雕塑也曾空运送到台湾观众面前。这是五十年前人们梦想不到的。要记下这些,不如去写一本新书,我终于决定在文字上不作任何补充。

这本书先在中国台湾出版,后又在大陆出版过。每次的编排、插图、装潢、印刷……都有所不同。我长住巴黎,对于这些具体的出版工作无法直接参加意见,每次都带给我一些惊异。今年六月间我到北京,和天津教育出版社的三位编辑见了面。他们带来封面设计和书页样本,从中看出,他们在工作上的热忱和敬业。我有非常的好奇等待这新版的出世。我也以十分期待的心情想知道当今中国读者,尤其是年青一代,对这本书的反应。

熊秉明

2002年7月

后记

关于罗丹的日记就择抄到这里。此后我接近现代雕刻,逐渐和罗丹的浪漫主义人文思想疏远了。罗丹之后的第一代继承者布尔代勒曾在1950、1951年间给我一定的影响。这时间,我在穰尼俄的纪念碑雕塑教室完成了几座比真人略大的塑像《纪念死难者》(浮雕)、《逃奔》、《孕妇》、《背孩子的男人》。参加过沙龙。回想起来,这些尝试是为了回国去制作纪念碑型的雕刻做准备,但是在巴黎当时的艺术环境中,这些呐喊有些近于天真可笑,费了极大的气力,回响却甚微。

罗丹之后的第二代继承人杰克梅第、李谢、俄里柯斯特、阿当等人中,我较欣赏李谢。对杰克梅第的作品,在理智上惊异它们表现了存在主义思想的某些特质,但在直觉上并不喜爱,对于那一种过分的残破与憔悴有着拒抗。使我从罗丹、布尔代勒笼罩下走出来,而引入现代艺术领域的应该是毕加索。他的表现主义的立体派是我觉得可循的道路,导向自己要去的地方。

纵观西方雕刻史,罗丹的角色颇像思想史上的卢梭。个人主义达到一个巅峰,个人突然赤裸裸地暴露,把个体天真的肉躯给人看,把火热无邪的心捧出来,呼唤、追求、忏悔、痛苦……这自白,这自我分析是西方文化史的一个发展关键,19世纪的浪漫主义、社会思想在这里点着了火。康德把卢梭比做牛顿。雕刻本是一集体的表现工具,是一较繁重、难驾驭的表现工具,歌唱个人的浪漫主义的狂飙吹到这个领域的时候,这运动已经到了尾声,但是有《地狱之门》、《青铜时代》、《夏娃》、《行走的人》、《雨果》、《巴尔扎克》……这一系列的形象的展现,无疑这是一个壮观而奇美的尾声。

写现代雕刻史的人把罗丹放在第一页,但要把他当做现代雕刻家的第一人,又总有些不便。我想可以这样说吧:他的浪漫主义是19世纪的,但他把雕刻揉成诗,为未来的雕刻家预备了自由表现的三维语言;他把《行走的人》省略了头,削减了双臂,这是后起的现代艺术家大胆扭曲人体、重造人体、以及放弃人体的第一步。

1983年2月11日  巴黎

书评(媒体评论)

我看这本书时,不止从人生、文学的角度去看,也从艺术的角度看它,都有一种深切的感动。我特别觉得读艺术系的学生要好好读这本书。一个艺术家如果只是用眼睛去临摩,内心对艺术没有深刻的体悟,画出来的作品是空洞的。  --林文月

作者用散文的形式,写出他学习艺术的过程和反省,内容密实,情意深挚,可说是中国艺坛的一部史诗,也将是永垂不朽的作品。  --唐德刚

作者写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细细几笔,余味深远。写他对生存大地的怀念,写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心境的转变,时隔三十年还让人感动不已。  

  --逯耀东

作者对生命与肉体、青春与丑恶、情感与理想、英雄、友情及痛苦都有深刻的省察和描写,这是一本不容易写出来的书,但他不只写出来,而且写得这么好。  --罗龙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关于罗丹--熊秉明日记择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熊秉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934272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02-10-01
首版时间 2002-10-01
印刷时间 200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305.56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2
出版地 天津
230
19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