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在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
在每一个匆忙的身影背后,
父亲关爱的目光越来越远,
母亲熟悉的话语渐渐淡忘,
在你身心疲惫的时候,
驻足下来,
读一读书中的温情故事,你会有感动的心跳。
图书 |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93篇温暖心灵的亲情故事)/心灯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岁月在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 在每一个匆忙的身影背后, 父亲关爱的目光越来越远, 母亲熟悉的话语渐渐淡忘, 在你身心疲惫的时候, 驻足下来, 读一读书中的温情故事,你会有感动的心跳。 目录 亲亲的一家人 父亲的抱负 茅 盾/3 我的母亲 胡 适/6 父 爱 苏 童/10 期待父亲的笑 林清玄/12 我们是一家人 秦文君/16 陪母亲吃饭 舒仕明/18 哑父 佚名/19 只有你会欣赏我 天 荒/23 母亲的话 马治权/25 秘密 楼 月/29 母亲的名字 高奉春/33 美丽的谎言 忆/35 前半生后半世 王 宁/37 爱无距离 生日卡片 席慕容/43 关于父子 贾平凹/45 感情的碎片 萧 红/48 玻璃匠和他的儿子 梁晓声/49 母亲的姿势 吴志强/54 汤水一生 梅友/55 母爱宽容 点卡目/59 雪落无痕,真爱无声 龙显旖/61 一加一的父爱故事 梦幻铃吟/65 爱的另一种方式 陈 蓉/67 有一个地址是不会变的 李易寰/69 当爱成为习惯 丛中笑/71 爱的方式 云娘/73 爱的力量 芭蕉花 郭沫若/77 我的母亲 丰子恺/80 母亲的羽衣 张晓风/83 北风乍起时 叶倾城/…87 美丽的大脚 浣 纱/88 父亲的脚 陈云祥/9l 一碗馄饨 周长海/93 无须证明的父亲 大 卫/94 超越生命的爱 佚名/96 乌鸦反哺 黄之舟/98 母爱的力量 罗 西/101 深爱无痕 方塘/102 父爱没有力学 李雪峰/104 爱不必羞于启齿 廖玉蕙/j106 想念,让我心痛的爱 念如斯 /111 祭父 贾平凹/122 普通人 梁晓声/128 分到最宝贵的妈妈 林清玄/134 隔世的诺言 田 鹰/135 祈祷 李燕翔/137 听到花开的声音 竹 影/138 回忆我那苦难的母亲 无 名/141 因为爱你 朱慧琪/143 让我挽着你的手 无边丝雨/145 三句话 吴忠溪/147 母亲的愿望 冉崇伟/149 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蔡玉明/154 来自心灵的温暖 我的母亲 老舍/159 反叛父母 莫言/163 父亲的书 玉 儿/165 扣 子 晓 莉/168 那个季节,他拒绝母爱 邓军清/170 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真相的事佚 名/172 卖报纸的父亲 刘晓峰/175 生活课 王爱珍/177 半张钱 驮驮/179 惭愧婚宴 月 方/181 旧 衣 陈 然/183 为爱低头 王超/185 把笑脸带回家 昝金锦/186 陪伴一生的爱 合欢树 史铁生/191 酒 贾平凹/194 与父亲的夜谈 林清玄/196 母亲的泪 赵鑫珊/197 父亲的信 孙盛起/199 母爱>爱母 黄永达/201 疯娘 佚名/203 一封伟大的家书 红琥珀/208 两个白菜包子 周海亮/212 一枚硬币 严晓歌/214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216 无私的奉献 佚名/219 十一枝康乃馨 章苒/221 第一次抱母亲 张炜月/223 太多的来不及 杏林子/225 爱要怎样说出口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229 纸·雁·儿 苏叶/231 父亲为我蒙耻 张运涛/234 让人揪心的一幕 丁一平/237 父亲的泪 邓洪卫/239 天底下最美的母亲 马 德/242 五分钱的仇恨 张敏/245 生命之桥 邓军清/249 滴在心里的眼泪 香伴/251 原谅我17岁才读懂你 佚名/253 一个父亲的箴言 马 德/257 孩子,请听我说 黄伯平/259 试读章节 父亲暂时只能满足于买书,求新知识。他根据上海的《申报》广告,买了一些声、光、化、电的书。也买了一些介绍欧美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新书,还买了介绍欧洲西医西药的书。 父亲的抱负 ·茅盾· 外祖父逝世后,母亲回家,我亦跟着回家了。两年后,曾祖父去世,老三房分家。又一年,我五岁,母亲以为我该上学了,想叫我进我们家的家塾。但是父亲不同意。他有些新的教材要我学习,但猜想起来,祖父是不肯教这些新东西的,他就干脆不让我进家塾,而要母亲在我们卧室里教我。这些新的教材是上海澄衷学堂的《字课图识》,以及《天文歌略》和《地理歌略》,后两者是父亲要母亲从《正蒙必读》里亲手抄下来的。母亲问父亲:“为什么不教历史?”父亲说:“没有浅近文言的历史读本。”他要母亲试编一本。于是母亲就按她初嫁时父亲要她读的《史鉴节要》,用浅近文言,从三皇五帝开始,编一节,教一节。 为什么父亲自己不教我,而要母亲教我呢?因为一则此时祖母当家,母亲吃现成饭,有空闲;二则——也是主要的,父亲忙于他自己的事,也可以说是他的做学问的计划。 父亲结婚那年,正是中日甲午战争的那一年。清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投降派,在这一战争中丧师辱国、割地求和,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对于富有爱国心的士大夫,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变法图强的呼声震动全国,乌镇也波及到了。我的父亲变成了维新派。亲戚中如卢鉴泉,朋友中如沈听蕉(鸣谦),都与父亲思想接近。父亲虽然从小学八股,中了秀才,但他心里讨厌八股。他喜欢的是数学。恰好家里有一部上海图书集成公司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那是曾祖父在汉口经商走运时买下来的)。父亲从这部大类书中找到学数学的书,由浅入深自学起来。他还自制了一副算筹(用竹片),十分精致(母亲一直保存着,直到她逝世)。但当时,曾祖父尚在,父亲只能偷偷学习,而且结婚以前,父亲没有钱,不能购买那时候已在上海出版的一些新书。 当时(曾祖父尚在梧州),老三房各房的用度,都由曾祖父供给,家中称为公账开支。这公账包括了老三房各房的一切费用,外加零用钱,每房每月五元。祖父一房,大小八口(祖父、祖母、包括父亲在内的六个儿子女儿),每月零用也就只这五元(祖父是没有职业的,也没有收入),统归祖母掌握.如果父亲向祖母要钱买书,祖母就会说:“家里有那么多书.还要买?” 但在结婚以后,父亲知道母亲有填箱银元八百元,他就觉得他的一些计划可以实现了。这些计划,除了买书,还有同母亲到上海、杭州见见世面,到苏州游玩等等(父亲那时也没有到过上海、苏州),甚至还想到日本留学。当时母亲笑道:“你没有当过家,以为八百块钱是个大数目,可以做这做那。我当过家,成百上千的钱常常在我手上进出,我料想这八百元大概只够你买书罢了。” 事实上,当时曾祖父尚在,除了到杭州乡试,是不许父亲到别处去“见世面”的,何况到日本!曾祖父自己三十岁到过上海,后来走南闯北,是最喜欢新环境、新事业的,不料他管教儿孙却另是一套。 父亲暂时只能满足于买书,求新知识。他根据上海的《申报》广告,买了一些声、光、化、电的书,也买了一些介绍欧美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新书,还买了介绍欧洲西医西药的书。 曾祖父告老回家之第二年,四月间,光绪帝下诏定国是,决定变法维新。几个月内,接二连三下了好些上谕,例如试图改八股文为策论,开办京师大学堂,改各省省会之书院为高等学堂、府城之书院为中学堂、州县之书院为小学堂,皆兼习中西学术,命各省督抚劝导绅民发展农政、工艺,优奖创制新法者。煌煌政令,如火如荼,人心大为振奋。可是各省督抚迟疑观望,阳奉阴违。突然,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再出亲政,将光绪幽拘于瀛台,杀谭嗣同等六人,通缉康有为、梁启超。百日维新,至此遂告结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 我的父亲空高兴了一场。当维新变法正当高潮时,我的父亲计划到杭州进新立的高等学堂,然后再考取到日本留学的官费;如果考不上,就到北京进京师大学堂。而今都落空了。 庚子(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秋,曾祖父病逝。这些事接着而来,父亲的出游志愿自然要搁起来了,而况母亲第二次怀孕,次年生下我的弟弟。 戊戌政变后的第四年,即壬寅(1902年)秋,举行乡试,废八股,考策论,父亲本来不想应试,但是亲友们都劝他去。卢鉴泉自己要去,也劝父亲去。于是结伴到杭州应考的,有五六人。沈听蕉素来不想应乡试,但想趁热闹到杭州玩一次,也同去了。 父亲下了头场,就得了疟疾,他买了金鸡纳霜(即奎宁),眼下后疟止,勉强下了二场。没有考第三场,自然“中式”无望。但这次到杭州,未入场前.逛了书坊,买了不少书,其中有买给母亲的一些旧小说(《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和上海新出的文言译的西洋名著。父亲还拍了一张六英寸的半身照片,这张照片一直挂在卧室内靠近大床的墙上,直到父亲逝世。 这是父亲最后一次出门,一年后他病倒了。 壬寅乡试是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也是清朝举行的倒数第二次的乡试(最后一次即癸卯科),卢鉴泉于壬寅中式第九名,同镇另一个中式的是严槐林。P3-5 序言 可能你还记得早晨被母亲揪着耳朵起床,嘴里唠叨着要你多穿件衣服的情景,却忽视了母亲眼里流露出的爱怜的深情;可能你还记得因为成绩单被父亲暴打一顿的疼痛,却没有察觉父亲也同样地痛在心里……因为忙碌,因为很多原因,成长中那些关爱的表情、动作被我们一一忽略,直到有一天,看到了别人的文字,才想起一直都不在自己视线的双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下父母之爱,其实都在一针一线、一封家书、一件小事之中。母爱是温暖的外衣,时时关爱着你的身体;父爱是贴身的背心,刻刻包围着你的心。父爱母爱是你身上的两重衣,无时无刻不围绕着你的前后,无论你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在天涯海角,父爱母爱都在你身上紧紧缠绕。 成长中那些不同的经历,折射出相同的关爱。普通人的故事里,父爱母爱是一样的伟大。本书中所精选的一个个温暖心灵的亲情故事,是每个人对父爱母爱的深情回忆。你能感受浓浓的亲情、对父母的深深谢意、对父母的愧疚,或者有太多来不及说出的话……为你的成长付出代价的是,父母悄悄变白的黑发和日益苍老的面庞。不是每个人都有幸及时听到他们安慰和鼓励的话,不是每个人都能时时有他们陪在身边。不要让还未实现的报答成为遗憾。 很多东西会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地褪色,以至消弭于无形,而人间最普遍、最纯朴的父爱母爱,却是可以伴随每个儿女一生的营养。然而,在为生计、事业而忙碌的儿女的心中,也许早已忘却了父亲关爱的眼神、母亲叮咛的话语。做儿女的应该记得,当我们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在为儿女们取得的成绩感到无限欣慰的同时,也希望儿女们能像《常回家看看》所唱的那样,抽空回家看看,带给年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造《我的母亲》 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贾平凹《关于父子》 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换上了人间的粗布——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张晓风《母亲的羽衣》 在那一刹那里,我才发现,原来,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的啊!在那一刹那里,我不禁流下泪来。 ——席慕容《生日卡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93篇温暖心灵的亲情故事)/心灯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茅盾//丰子恺//胡适//张晓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9953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7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14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2 |
出版地 | 黑龙江 |
长 | 259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