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绿色屏障--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的选择
内容
编辑推荐

人们一般将与环境保护相联系的国际贸易限制措施称为“绿色壁垒”,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类措施的合理性。本书名为《绿色屏障》,是因为作者认识到了中国在环境问题上面临的压力,认真、理性地审视了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针对我国如何有效利用贸易环境措施,构筑绿色屏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环境问题的严重性/1

第二节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4

第三节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实质/10

第四节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3

第二章贸易与环境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在理论上的争论/18

第二节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20

第三节 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主要理论依据/27

第四节贸易与环境相关性的经济学分析/33

第五节经济增长、贸易与环境的关系/39

第三章贸易与环境的法律、政策分析

第一节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47

第二节环境措施与国际竞争力/52

第三节几种主要的贸易环境措施分析/62

第四节多边环境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80

第五节《生物安全议定书》与国际贸易/91

第四章贸易与环境的协调:环境成本内部化研究

第一节环境成本及环境成本内部化/103

第二节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104

第三节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效应分析/108

第四节环境成本内部化与国际贸易/110

第五章WTO在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中的作用

第一节WTO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122

第二节GATT/WTO体制下处理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实践/125

第三节环境保护对WTO的冲击/130

第四节WTO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缺失/134

第五节WTO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前景/136

第六节对中国参与WTO贸易与环境问题谈判的建议/145

第六章区域组织对环境与贸易问题的协调

第一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协调/153

第二节欧盟对环境与贸易问题的协调/162

第三节OECD处理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原则/169

第四节ⅡSD原则/174

第七章发展中国家贸易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第一节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影响/178

第二节导致国际贸易对南北方国家环境不同影响的原因/187

第三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环境政策的有效协调/191

第四节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96

第八章中国的选择

第一节中国的环境现状/206

第二节中国的贸易与环境问题/211

第三节中国的选择/237

结束语/271

参考文献/273

试读章节

     正当贸易环境措施与绿色贸易壁垒的甄别

尽管WTO等国际组织对贸易与环境问题作了一定规范,允许存在为保护环境而设立的贸易限制措施,但这些规范不够具体,存在着被贸易保护主义滥用的可能性。目前国内不少研究将所有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都笼统地称为“绿色贸易壁垒”,完全否认了贸易中还需要环境保护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值得商榷。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错综复杂,环境措施本身,如卫生检疫制度,确实在不少场合构成限制进口的壁垒,加上一些国家也借口保护环境与人类的健康等而采取限制贸易的措施,使人们很容易混淆正当的环境保护措施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而正当的贸易环境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及动植物的安全为目的,在一些情形下也保护了本国的市场,可使本国的生产和贸易免受竞争伙伴的不良影响,所以很容易与绿色贸易壁垒混淆不清。将正当的贸易环境措施与绿色贸易壁垒区别开来,从而在国际贸易领域有效地遵守和推广前者并抵制后者十分必要。严格区分绿色贸易壁垒和正当环境措施,可从如下四点来考察:

1.与贸易相关的环境措施能否带来环境收益。环境措施应能实实在在地改善环境,没有环境收益的环境措施则构成了绿色贸易壁垒。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往往都在不同程度上或保护生态环境,或保护人类健康,或有利于动植物安全。但在现实情况变迁后,正当的环境措施也会走向反面。TBT第2条第2款规定:“如果导致采用有关技术法规的情况或目标不存在,或者如果情况或目标发生变化后,能采用更少的贸易限制的方式时,则这些技术法规应予取消。”

2.环境措施实施的目的是贸易保护还是环境保护。环境措施实施的目的在于保护环境的为正当的贸易环境措施,以贸易保护为目的即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一些措施是借用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形成不正常的壁垒,扭曲了国际贸易关系及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对于一项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在很多场合首先被认定为贸易保护主义,其次才被看作是环境保护行为,问题是大多数环境保护措施都伴随“贸易保护”的色彩,从而实施一项环境措施的真实动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增加了正确判断一项措施的主要动机的难度。  另外,并不排除存在某些两种目的兼而有之的情形,因为环境措施往往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抬高了进口的门槛,将贸易伙伴的商品拒之门外。一箭双雕的环境措施应属于正当的贸易环境措施,现实中很多贸易环境措施在此之列。

3.正当的环境措施应以环境保护所必要的程度为限。若一项措施能够带来环境收益,并且以保护环境为目的,但该措施的强度超过了保护环境所必要的程度,则构成绿色贸易壁垒。

GATT第20条(b)款是为环保而采取的例外措施,规定“为保障居民、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TBT承认各缔约方为了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和环境,有权采取适当的措施,但只以保护所必要的程度为限。《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第5条第4款规定:“成员方在决定合理的卫生或植物检疫保护程度时,应考虑尽量减少贸易负效应这一目标。”

4.环境措施是否具有歧视性。与贸易相关的环境措施即使符合上述三点要求,也并不必然构成正当的贸易环境措施,同时还须具备非歧视性的特点。

若一国实施的环保法规、条例及技术标准等与有关国际公约或贸易协定不符合,与WTO自由贸易原则相背离,则构成绿色贸易壁垒。WF0的重要原则之一是非歧视性原则,要求对进口商品的要求不得超过本国产品的要求。TBT和《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规定技术法规或卫生、植物检疫方面的限制措施不应超过为实现合理目标所必要的范围,不得在情形相同的成员方之间产生任意或不正当的歧视。TBT第2条第l款规定:“各缔约方应确保制订、采纳和实施技术条例和标准,不应给国际贸易制造障碍。而且在技术条例和标准方面,给予来自任一缔约方国土的产品的优惠待遇不得低于本国生产的同类产品和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优惠待遇。它们同样应确保技术条例和技术标准本身或其实施不得成为国际贸易不必要的障碍。”

因此,能带来环境收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并以保护环境所需程度为限、具有非歧视性的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才属于正当的贸易环境措施。由于这类环境措施也是通过对贸易一定程度和范围的限制来保护环境,所以必然对贸易产生种种影响。

上述区分只是一种原则性的粗线条判别,为贸易保护主义与正当贸易环境措施的甄别提供了一个框架,现实的复杂性使实际操作中需要进一步根据各国的情况作具体分析。例如,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等差异,同样的贸易领域环保措施可能产生不同的环境收益,不仅有大小之分,还可能有正负之别。因此,同样的措施,在一国可能发挥了保护环境的功能,产生了环境收益;而在另一国则成了限制或禁止进口的工具,情形相当复杂。现行的国际贸易规则也允许这种差别存在。乌拉圭回合《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定》中规定“在符合可持续的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允许合理地利用世界资源,以符合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各自需求与利害关系的方式寻求环境得到保护,并提交这种保护手段”,并强调“应避免保护主义贸易措施和坚持有效的多边贸易纪律”。

绿色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中势不可挡的大趋势,中国作为WTO成员方,一方面可以利用WTO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制定正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合法地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和国内市场。另一方面,针对国外种类繁多的贸易环境措施良莠不齐的现状,可以利用WTO及MEAS(多边环境协定)的相关条款抵制绿色贸易壁垒,维护中国的利益。P234-237

序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范围内各界的关注,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

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发达国家以过度消耗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求得本国经济的发展,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往往要依靠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低价出售原料和初级产品来换取资金和技术,谋求经济发展。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全球的环境和资源形成了很大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水资源缺乏、森林过度砍伐、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在这种形势下,国际社会日益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了保护环境的合作。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国际经济应以下列方式为实现环境与发展目标提供支持性的国际环境:通过贸易自由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使贸易与环境相辅相成;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的财政资源,并处理国际债务;鼓励有利于环境与发展的经济政策。

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贸易自由化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但是不顾环境和生态承受能力的贸易自由化则会导致资源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而不恰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则会制约贸易的发展。如何处理好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

在贸易与环境领域已经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国际环境协议处理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做法同世界贸易组织的自由贸易原则的矛盾、环境政策法规和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管理水平的差异和由此而引起的贸易与环境方面的矛盾、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等。

综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加强环保方面的立法和宣传教育,国民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对产品及其贸易的环境影响开始重视,不符合这种潮流的产品只能逐步被淘汰。

随着中国经济20多年来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面临的环境与贸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都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多、要求高、标准严,而我国在这一领域则刚刚起步。因此,研究国际环保公约和多边贸易协议,以及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国在贸易中的环境管理措施,趋利避害,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大课题。

贸易与环境问题是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应付挑战的根本对策是尽快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合理制定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可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要加强环境管理,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实施IS0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制度,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由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相对较新,虽然国际组织和有关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有些方面尚未得出明确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验证。同时,国际社会中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越来越多,不仅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全球环境保护。因此,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中国是近年来贸易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由于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成为高速发展的代价,同时,环保浪潮对我国对外贸易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如何协调贸易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也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使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法律和政策等方面分析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法规对贸易的影响,贸易规则与环境法规的矛盾。通过分析,我们看到:①贸易不是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问题出在市场失灵上。市场不能正确地给环境资产定价导致了外部效应的存在。②环境标准的差异是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尽管环境标准差异对竞争力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竞争力主要是由一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内在决定的。③在脆弱的环境政策下,国际贸易可能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这较多地体现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④贸易自由化对南北国家的效应不同,在政策上双方存在一定的对立。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环境成本内在化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即在界定环境资源产权的基础上,对环境资产进行合理定价,使生产和消费活动的成本包含环境成本。这样,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价格信号可以促进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效保护环境。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单靠各个政府孤立制定促进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政策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还需要进行国际合作,推动环境成本由外部化向内部化转移,从而最终解决贸易与环境的协调问题。国际合作的最佳形式是成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WEO),全面有效地管理和协调全球环境问题,并与WT0一起协调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但由于现实中的种种困难,近期内成立WEO的希望不大,因此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任务很大程度上就需要由WTO来承担。而从现行的WTO规则来看,它显然还不能有效地协调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借鉴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区域性贸易协定对环境与贸易问题协调的诸多成功经验。

目前国内不少研究将所有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都笼统地称为“绿色贸易壁垒”,完全否认了贸易中还需要环境保护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我们迫切需要将正当的贸易环境措施与绿色贸易壁垒区别开来,从而在国际贸易领域有效地遵守和推广前者,抵制后者。笔者详细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特别是提出了甄别正当的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标准框架。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对中国制定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以及对中国政府在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中应坚持的立场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后记

贸易商品的生产、运输及其质量本身都与环境相联系,但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却是新的课题。近几年来,随着人类发展观的变化,这个问题才引起关注,其重要性日益增加。

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是复杂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体现在贸易过程中,而且体现在贸易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中。影响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是难度较大的问题,它涉及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协调,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关系的协调。

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涉及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可持续发展的贯彻,涉及我国在什么阶段应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

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有利于中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符合国家总体战略部署。

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既带来挑战又带来机遇,我们既要迎接挑战更要抓住机遇。环境与贸易是可以协调的,它们能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下实现协调统一。

中国进入小康生活阶段后,也进入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阶段。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仅是国际贸易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国内产品的生产中,也必须充分重视环境问题和绿色要求。这样,解决环境与国际贸易问题才有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真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绿色屏障--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的选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谷祖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7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22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