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选用的作品全部是来自于油画专业学生的课堂作业。其意图是在研究群体现象的同时,不能忽略个案的存在,而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是学院教学面临的新课题。本书将为您一一详细解答。
图书 | 素描的表现性语言/高等美术院校名师特色课教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所选用的作品全部是来自于油画专业学生的课堂作业。其意图是在研究群体现象的同时,不能忽略个案的存在,而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是学院教学面临的新课题。本书将为您一一详细解答。 序言 首先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本书所选用的作品全部是来自于2001级入学的油画专业学生三年级上半学期的课堂作业。作为一个班级、一个现在正在美术学院学习的学生群体,在教学阶段性课程训练之后将作品全部展示,它所产生的意义在于: 1.体现了现在学院教学思维的转变,包括对课题的要求、学生认识问题的侧重点、对表达方式的宽容。 2.作为一个学生群体在现阶段所体现出来的普遍意识的反映。从客观上讲有其发展演变的必然性,是人生活环境、意识空问变化所导致的不可逃避的转变,社会的影响力已渗透到学生及学院教学的领域之中。从主观上看是学生个体个性的张扬,对传统问题的新的理解和看法也正逐渐改变人们对旧问题的态度。在绘画中体现的是:正在改变人们对绘画概念的重新认识。绘画在今天还能做些什么?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是否在现阶段还有影响力?对这些问题的重新审视,将弓l发我们对学院教育和教学目的的重新探究。 在此我无法评论这些作品的好与坏,或者认为它是不成熟的,而我看重的是学生在对待客观事物时在态度上的转变,还有其意识形态逐渐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对绘画的认识。就是说客观在他们的眼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而自我个体意识又在客观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既然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在传统绘画中始终被人们反复推敲,那么就看一看现在的学生是如何辨别这二者的关系,他们是注重哪一方面的。作为一种课堂现象,就不能忽视在其表象背后所暗含着变化的道理,无论课题是否代表着传统内容,如果观看者的角度发生了移动,这就引起我们不得不对一些问题进行怀疑、评判和重新定义。 我的目的就是提供给大家一个在特定空间、时间、群体思维范围内所表现出来的绘画现象。既然作为一种现象存在,我们就要去关注它。之所以把全班20名学生作业全部展现出来,意图是在研究群体现象的同时,不能忽略个案的存在。我无法确定这一段时间的课程对他们事后有多大的影响,可能有的同学作业与课题教学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有的甚至遇到麻烦无法完成,但他们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问题,学院教学与学生个人兴趣和个人艺术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是学院教学面临的新课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素描的表现性语言/高等美术院校名师特色课教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牟达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783733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4 |
丛书名 | |
印张 | 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6 |
宽 | 215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