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才何来--名人背后的10条经典教育启示
内容
编辑推荐

生活中有那么多望子成龙的故事,有喜也有悲,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施教下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也有的孩子在父母的过度关注中走向反面。为什么?父母在忘我的付出时停下来看一看吧!看看那些名人们的父母是怎样培养他们的吧。相信会给您带来启示,让你更好地陪伴孩子拓展成功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珍惜和培养孩子的自然天赋/1

第二章 尊重孩子后天形成的兴趣爱好/37

第三章 支持孩子探索和求知/57

第四章 让孩子享受心灵自由/89

第五章 创造孩子成长所需的意境、情景和气氛/131

第六章 培养孩子内心深处的质朴/165

第七章 让孩子具备做人必需的基本理念/199

第八章 随时把孩子身边的事物作为教育素材/239

第九章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定位/259

第十章 让孩子在勉励中茁壮成长/299

试读章节

现代研究表明,胎儿并不是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绝的,孕妇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其体内的活动都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除了摄取丰富的营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胎儿进行适当的刺激等,都能够帮助胎儿健康地发育。

许多研究者发现,胎儿对外界环境,例如孕妇的抑郁、激昂、愉悦或哀伤等情绪都有极为敏感的反应,语言的快慢、轻重也可引起胎儿活动的变化。孕妇的焦虑、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严重地影响母体内胎儿的生活环境。人们过去一直认为胎盘是胎儿的保护屏障,可是现在发现,孕妇吸烟、饮酒、服药等产生的有毒成分,以及与心理、情绪有关的激素,都会经孕妇的血液,通过胎盘和脐带输送给胎儿,因此,孕妇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使胎儿在良好的胎内环境中健康发育,这也是一种胎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过近千名儿童的智力发展。他假设人的智力在17岁达到顶峰,那么其中50%是在4岁以前获得的,30%是在4岁与8岁之间获得的,20%在8岁以后获得。4岁以前完成的50%,应该包含胎教在内。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布赖思·萨特建议父母给胎儿唱类似摇篮曲的“胎歌”。当父母亲唱这种“胎歌”时,胎儿经常产生一种特有的活动方式。萨特认为,多数父母可以用这种歌声使烦躁不安的胎儿平静下来。父母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是非常值得的。P4

序言

天下的每一位父母都是希望子女成才的,于是生活中有那么多望子成龙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喜也有悲,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施教下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也有的孩子在父母的过度关注中走向反面。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望子成龙错了吗?

应该说,望子成龙本身并没有错。可是,许多人常常爱主观假定孩子和我们是完全一样的,然后就按照自己的目标来塑造孩子,而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这样做,常常是适得其反。

看看那些名人们的父母是怎样培养他们的吧。最重要的一条,名入的父母基本是按照孩子的天性来培养孩子。

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小时候,他的父亲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一名书法家。可是,左思对书法毫无兴趣,因此学起书法来并不起劲。父亲对儿子的行为很失望。但这位父亲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他又让左思改学鼓琴,左思对此还是不感兴趣,学了很长时间也弹不出一首像样的曲子来。父亲的美好希望终成泡影。

后来,父亲发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他觉得应该以孩子的兴趣为主,而不是以.自己的愿望为主。于是,他开始仔细观察左思的一举一动。他发现左思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孩子,但记忆力好,爱读诗背词,有的甚至过目不忘。这位父亲最终改变了自己的教子目标,他决定善待儿子的这种爱好和兴趣,让他学习诗词歌赋。结果,左思很快成名,把当时的文学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左思历时10年精心雕凿的《三都赋》,令当时的文学人士、达官贵人争相传抄,一时间“洛阳纸贵”。左思的文风豪迈、高亢、劲挺、矫健,被当时的文学界赞誉为“左思风力”。

孩子是自然的精华,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做家长的,要遵循孩子成长的科学规律,找到正确的方法。

首先要了解孩子,要知道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父母们不能按照孩子的天性来培养孩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因此常常用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孩子的想法。

为了孩子的成长,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他的选择。在父母的眼里,即使兴趣爱好也应该是具有功利色彩的,要对将来的工作有好处才算是值得的、应该提倡的爱好。其实,也许孩子真的还小,他无法明确地讲明自己内心的感受,但他在潜意识里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孩子的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成年人最好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才能真正使您的教育适合您的孩子。

家长要对孩子的天性给予认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自己的了解会越来越多,他开始真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时,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选择得到父母的认同,只有这样,他才能从中获得自信心和自尊心。而一个屈从于父母压力的孩子,一个违心地要成为父母所希望的那样的人的孩子,他的内心是不快乐的、不自信的。这对孩子的成长当然十分不利。

许多父母常常将自已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总觉得人家的孩子喜欢学习,自己的孩子怎么能不喜欢?人家的孩子数学好,自己的孩子怎么能数学差?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而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只有先承认了差异,才能按照孩子的不同天性培养孩子。

书中讲述了许多名人背后的父母们精彩的教育故事,从中提炼出若干思想和方法。希望能给家长们带来启示。 编 者2005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才何来--名人背后的10条经典教育启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衍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33839
开本 32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