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军事发展年度报告(2004年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2003年度重要的军事研究报告汇编成书。世事如棋,变化莫测。面对国际军事领域的风云变幻,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放眼世界,认清中国军事在世界军事中的地位。而本书将带领读者回顾过去一年的世界军事变化,共同对未来军事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目录

序言………………………………………………聂送来(1)

世界军事形势综述………………………………李效东(5)

全球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综述…………………隗延伟(22)

国际军控与裁军形势…………………刘华秋王连成(37)

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特点…………………………樊高月(59)

朝鲜核问题回顾与展望…………………………王宜胜(89)

美、俄、日等国的战略调整………………………杨民军(104)

世界主要国家的军队建设情况…………………韩生民(119)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新发展………………………王保存(139)

美国全面军事转型……………………………孟凡俊(156)

外军武器装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林治远(183)

美军作战理论发展现状…………………………董鸿宾(200)

俄军作战理论的新变化…………………………刘万军(218)

世界军事大事记…………………………………于庭(238)

试读章节

四、朝核危机的发展趋势展望 从2003年度围绕朝核问题展开的一系列外交活动看,有关各方均表现出和平解决的愿望,而且也只有和平解决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各方的利益需要,因此朝核问题最终将得以和平解决。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矛盾由来已久,错综复杂,加之美朝积怨甚深,缺乏互信.和平解决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 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危机最终可望和平解决

从双方的战略企图及半岛周边的国际关系上看,朝核危机导致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大,朝核危机最终可望和平解决。

1.朝美双方都有和平解决的愿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和平解决危机不仅符合朝鲜的根本利益,也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朝鲜谋取核武器将冒巨大风险,如导致美实施军事打击、乃至发动更换政权的战争,韩国放弃和解政策并支持美国动武,日本停止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和俄罗斯放弃对朝鲜的国际支持等。这些风险将使朝鲜的国际环境迅速恶化,经济改革化为泡影,从根本上违背朝鲜打"核牌"的初衷。同时,核危机失控也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近年来,韩日国内的反美情绪不断高涨,尤其是韩国,民众不满美韩"驻军协定",学者们不满美对朝政策,各政党领导人均反对美军永远驻留韩国。如美采取战争手段将导致半岛局势失控甚至朝鲜政权跨台。而没有"朝鲜威胁"存在,韩日的反美情绪将更加强烈,并可能危及美东亚战略两大支柱--美日、美韩同盟和亚太10万驻军赖以存在的基石,削弱美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2.韩日的牵制将使美更多地考虑以和平手段化解危机

韩日均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美朝核争端。韩国认为,朝业已开始的改革进程符合韩国的民族利益。韩国的对朝政策目标是诱导并积极支持朝改革开放,使朝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缩小南北经济差距,同时不断扩大南北交流与合作规模,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化解民族矛盾,推进统一进程。因此,即使在美朝核争端不断加剧的现在,朝韩交流与合作也没有停止。日本从自身利益考虑,也不希望朝鲜半岛爆发战事而危及自身安全。韩日两个盟国的牵制将促使美国更多地考虑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3.中俄的立场有利于争端在可控的范围内解决

中俄作为两个与朝鲜半岛相邻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事关自己关键利益的朝鲜半岛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中俄两国都主张半岛无核化,反对朝鲜研发核武器;都赞成给朝鲜提供安全保证,以解决朝鲜对自身安全的关切;都赞成给朝鲜提供经济与人道主义援助,帮助朝鲜走上经济改革之路;都反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外交斡旋。中俄的主张对美国的单边黩武和朝鲜的核冒险都有巨大的制约作用,有利于朝核危机的和平解决。

4.美国在半岛动武面临诸多困难

从军事角度看,美对朝动武也面临诸多困难。一是美在韩驻军仅3.7万,根据5027一00作战计划,半岛爆发全面战争美需动用包括160艘舰船和1600架飞机在内的69万部队。目前事态尚不足以促使美下定决心在半岛打一场大规模战争,同时由于伊拉克问题的牵制,短时期内美军将无力再在东北亚地区进行如此规模的兵力集结。二是即使仅采取"外科手术"或其他形式的有限军事打击,朝也极可能做出全面反击。不做好冲突迅速升级的准备,美对朝的有限军事打击难以奏效。三是韩国是朝鲜手中的"人质",朝100万地面部队中的60%、430艘水面舰艇和90艘潜艇中的60%、790架作战飞机中的40%部署在平壤一元山以南地区,随时可对韩发动大规模进攻。朝前沿设施全部实现了地下化,具有很强的抗打击能力,三八线附近射程可达汉城的500门远程火炮在被摧毁前即可发射数千枚炮弹。朝拥有的"劳动"及"大浦洞"系列中远程导弹可携带核生化弹头,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攻击能力扩展到韩国全境和日本大部。韩日两个盟国及驻韩美军面临的巨大风险将使美在动武问题上慎之又慎。  (二)和平解决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难以迅速取得突破

尽管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的进程已经正式启动,美朝双方均表现出缓和姿态。但美朝双方均未改变对对方的基本看法,可以说目前所达成的和平解决危机的共识还是非常脆弱的,远不能保证"和平趋势"不可逆转。

从美国的角度讲,由于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危机不断,使美国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根本无力应对东亚地区可能爆发的新的冲突;同时,也是由于伊拉克的原因,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开始在国内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并导致布什的支持率持续下跌,已危及其"选情"。在这种情况下,布什软化其在对朝政策上的立场很可能是出于竞选连任的考虑,而非对朝政策发生了根本改变。

从朝鲜的角度讲,由于历史的原因,朝始终对美国的对朝政策存有疑虑,认为"扼杀朝鲜政权"是美国政府的既定政策,而布什上台后的一系列强硬做法又加重了朝鲜的疑虑。尽管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朝鲜表现出一定的和解姿态,但朝似乎对在布什执政期间朝核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不抱多大的希望。因此,许多人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朝鲜不可能轻易做出放弃核计划的承诺,而使布什在大选中得分,除非朝鲜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好处。

总之,从长远看,有关各方有望通过"六方会谈"达成新的协议,使朝核问题得到和平解决,但这将是一个长远、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明年美国的大选结束前,取得突破的可能性不大。P.100-103

序言

转眼之间,2003年已成历史。世事如棋,变化莫测。在过去的一年里,从国际军事形势到军事战略,从军队建设到作战理论,从军备控制到世界新军事变革,国际军事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国际军事领域的风云变幻,只有独具慧眼,才能看个明白。

国际军事形势在总体缓和的大趋势下,继续呈现局部动荡的特点。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有的在缓和,有的在加剧,还有的在发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美国等国我行我素,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从战略上看,美国执意发动伊拉克战争,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美国精心策划的"反恐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美国落实"先发制人"战略的实际步骤。"9.11"事件犹如一声惊雷,惊醒了美国本土绝对安全的美梦。美国一夜之间突然发现自己的安全打开了一扇"脆弱之窗"。因此,乱了方寸和阵脚的美国,不顾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在阿富汗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之时,又一意孤行地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虽然美国早就宣布在伊拉克的主要作战行动已经结束,但迄今为止美国还没有为发动这场战争找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更没有实现当初宣称的战争目的。伊拉克战争何日尘埃落定,还是未定之数。由此可以看出,"9.11"事件后,虽然恐怖主义在世界上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要完全消灭恐怖主义,特别是要彻底消除恐怖主义根源,远非美国想象的那么简单。2003年,从中东到南亚,从东南亚到俄罗斯,恐怖活动不仅没有停息,反而呈不断扩大和加剧之势。从作战上看,伊拉克战争再一次反映出近年来局部战争的新特点。这是一场"非对称"战争,美国与伊拉克存在军事技术上的"时代差"。这是一场"高技术"战争,伊拉克成了美军高技术武器的"试验场"。这是一场"快速决定性"作战,美军运用了近年来提出的各种最新作战理论。这还是一场新闻媒体首次进行了"实况转播"式报道的战争。伊拉克战争虽然只是2003年国际军事形势的"冰山一角",却折射出国际军事形势纷繁复杂的发展变化。

面对国际军事形势的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竞相在战略上寻找应对之策。军事战略是指导战争和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军事战略的调整反映出世界各国在一系列安全和军事问题上的新认识。2003年,世界一些国家在调整军事战略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先发制人"。美国是"始作俑者",在2002年率先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2003年初,美国政府又出台了《打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对恐怖分子和所谓"无赖国家"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美国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份文件墨迹未干,美国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为了落实这一战略,美国还开始进行冷战后最大规模的全球军事部署调整,特别是在亚洲地区。继美国之后,其他一些国家也开始频繁使用"先发制人"的提法。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许多场合都表示,如果国家利益和联盟义务需要,俄罗斯不排除"先发制人"地使用武力。俄罗斯此话不仅是说给恐怖分子听的,也是说给美国和欧洲听的;不仅是针对外部威胁,也是针对内部威胁。俄罗斯还赶在年底出台了《俄罗斯武装力量发展的紧迫任务》,强调要增强核力量和常规力量的遏制能力。日本的军事战略虽然名义上还是30多年前提出的"专守防卫",实际上早已突破了这一战略的限制。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防卫厅长官石破茂公开提出,必要时日本可以针对"朝鲜的导弹威胁"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

军事战略的落实最终需要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为了争夺21世纪的军事优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借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东风,竞相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2003年,围绕"军事转型",世界新军事变革和各国军队建设出现了许多新发展。美国国防部和各军种都出台了各自的"转型路线图",明确了美国"军事转型"的目标、重点、方法、步骤和措沲。英、法、德、日等国也在制定和执行各自的"军事转型"计划。实际上,"军事转型"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应有之义,也是当前美国等国军队建设的核心,涉及国防管理、作战理论、体制编制、教育训练、武器装备发展、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用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厅军事转型办公室主任塞布罗夫斯基的话说,"军事转型"的实质就是要使美军"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换句话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谋求建设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企图进一步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军事技术差。为此,在过去的一年里,它们都在加大军费投入,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体制编制,完善作战理论,研制和改造武器装备,加强教育训练。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其他国家的军队还存在明显的技术差距,信息化程度不高,甚至连机械化也还没有实现。但俄、印、韩、东盟、中亚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在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它们一方面加强军队机械化建设,另一方面有重点地提高军队信息化水平,并企图在某些领域形成各自的"非对称"优势。世界新军事变革和"军事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必将对各国军队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在国际军事形势严峻,各国竞相加强军事力量的情况下,国际军控和裁军在2003年举步维艰。在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上,一些核大国奉行双重标准,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反对。它们甚至计划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核力量,发展新型核武器,并扬言要首先使用核武器。其他一些国家也纷纷谋求发展核武器,从而引发了朝鲜核危机等问题。在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问题上,美、俄达成的《莫斯科条约》漏洞百出,无法核查,却可能随时逆转。与它们过去达成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相比,该条约不仅不是一种进步,反而是一种倒退。在国际军控与裁军的其他领域,也没有取得任何突破性成就。只有中国努力促成解决朝鲜核危机的六方会谈,重申坚决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并宣布裁军20万,为国际军控与裁军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踩在同一条河里。"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展望2004年,国际军事必将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伊拉克战争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许多国家的新政府上台后,将提出新的军事战略。世界新军事变革将加速发展,世界部分国家将开始落实"军事转型"的各项具体措施。从国际军事发展的角度看,在新的一年里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如果准备充分,就能化挑战为机遇。否则,有了机遇也抓不住。

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已变成"地球村"。只有放眼世界军事,才能认清中国军事在世界军事中的地位。总结一年来世界军事的发展变化并展望其发展趋势,是我们编写这份年度报告的目的。虽然多年来我们在国际军事研究领域有了一些积累,但编写这样的年度报告还是首次。由于经验和水平有限,疏漏和不足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这份成果的结构和内容,不负广大读者的期望。

聂送来

2004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军事发展年度报告(2004年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聂送来//李效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军事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377708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04-08-01
首版时间 2004-08-01
印刷时间 200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