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习惯性八卦(语词笔记5)
内容
编辑推荐

  黄集伟通过解析语词的方式探究时代的变迁,把握时代的脉搏。他一年一本的笔记传递着思索、调侃、揶揄与快乐。黄集伟的“语词笔记”系列里的那些千字短文,可以从多种角度阅读:它可以被当成报纸副刊上的千字短文快速消费,也可以被当成时尚文化、流行文化、民间文化的一个不完全档案;它可以被当成一个当代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个人化、伪学术尝试,也可以被当成一个可能提供更多谈资的资料夹……到底何为,你可以看——看了你就有感觉,看了你就有自己的评判。

内容推荐

本书是黄集伟第五本城市语文解读,黄集伟是个耳朵很馋且嘴巴很贫的人,使得他的每本语词都不仅与时俱进、活色生香,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而且都多少有那么点“意思”,让人读来饶有兴致乃至忍俊不住。

目录

序:饱暖思八卦

A

挨板砖这事,如果干得好,叫忍辱负重

B

八卦的“八”,八卦的“卦”

不戴口罩的人是不性感的

不管有家没家,反正非得在家

C

藏好了吗?还没呢

抽自己的风,让别人说去吧

D

打补丁相当于买皮带

E

恶行是善良的偶然崩溃

二师弟你还好吗

F

分明是要把大号女人都剁了才解气遁

冯小刚易名“冯·巴菲特”

G

干得好不如睡得好

高潮还是在恐惧与不适中来临了

搞上了就是搞上了

勾搭不仅仅是勾勾搭搭

喝醉睡觉,喝死埋掉

H

化悲痛为饭量

J

将高潮进行到底

K

开捷达的不怕开广本的

看谁比谁更SB

可以用手指在自己的脸上弹钢琴

L

连续飞行八千二百年才有机会遇到一次空难……

M

没人去仰慕,那我就继续忙碌

没有朋友,只赢得尊敬

每天在互联网上刷新自己的做爱纪录

N

拿到坏牌的时候更可以看出该民族的牌技

你别用那么腐败的眼睛看我

你就一普通男人

你是一个很不智慧的人

你说你是块抹布,笑得很清白

你以为你开始“节制”,腰就不疼了?

你以为你念了经济学就不是穷人了?

你只是在打肉罢了,那不是我

您比她们漂亮一万倍

P

破其门,共入九蛋,乃去

R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人生不美好,而且短暂

任何一个人的灵魂都不可能和任何一个集体在一起

如何保证我们左手上的书的确值得费神一读

S

上车睡觉,下车尿尿

上有气质,下有素质

少喝酒,多吃菜

事情的关键在于你必须要进一个奥迪

熟人不讲理,挚友不言谢

谁的心里没有一座“珠穆朗玛”呢?

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位居“副驾”?

说谁是凶手得看需要谁是凶手

四十之后,依然好色

似乎忧愁,似乎贫穷,似乎一无所有

T

他还是在家里睡得最香

他们青春的衣服太大了,我们穿不下

它很贱,给点儿水就活

太阳下山了,天渐渐黑了下来

W

完美?完蛋的美?

为兄弟两肋插刀,为美女插兄弟两刀

文脉之地,不可再生

我侧视,而且蹲着

我很好,请组织放心

我猜想,她的父母是红迷……

我俩的手一相遇便可以打上帝的耳光

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我是一个很有品位的贱人

我一巴掌把你踢出去

我一定把你的第三条腿打成残废

我在偷看她在不在偷看

我在颐和园看见了十九孔桥

我终于摸到了天花板

五千万以下不愿被包

X

想当年,顶风尿十丈,现如今,顺风漏一鞋

想揉眼睛就揉眼睛,想挖鼻牛儿就挖鼻牛儿

小丫行,你丫也行

星期一至五早上九点钟的时候去看电影,感受冷场的滋味

凶手不可以在前一千个字里出现

“学者”多如狗,“策划”遍地走

血压高血脂高职位不高

Y

艳亦不是那艳法,惊亦不是那惊法

羊屎落地,颗颗相同

一个人的喷嚏足以引发一场“战争”……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

永永远远地差两年

有情人终成扣肉

预计明年大部分地区将持续刮起祝你顺风

Z

再犯错误就把你送回城里去

贼心,贼胆,贼时间

这真的是一个棒极了的坏主意

中年忧伤,买一赠一

重要的在于心怀鬼胎

“周末”悄悄越过英吉利海峡

走向死亡,身处死亡之中

最近每天都有几十万人在上天堂

后记:我的哈欠,我的PK

试读章节

不过,说实话,此类“接龙”依旧狗屎。尽管“小聪明”总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可专门针对“小聪明”设立的“评价系统”尚未诞生。小聪明还仅仅是小聪明。世俗评价惯性对所谓“小聪明”虽“不介意”,但也从来“不经意”。无所谓。所以,“小聪明”向来寂寞。寂寞难当。

于是,在由“小聪明症候群”之流主持的诸多排解寂寞伟大工程中,不断制造“接龙”,便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如此这般,很有点儿赌气的意思,可其实也是无奈。也许他们想,将无数的小聪明累积起来,自然就是“大聪明”?

如你所知,我本人即“小聪明症候群”中的一员。我的“文件夹”中,总不缺少无数东挪西抄而来的“赌气”。其中有一首被我冠名为“如果歌”:它在且续且长,且长且妙的“接续”中,让凡俗在妄想中虚拟经典:

“沦为难民这事,如果干的好,叫出国深造;不得人心这事,如果干的好,叫曲高和寡;回家蹭饭这事,如果干的好,叫看望父母;虐待儿童这事,如果干的好,叫望子成龙;前言不搭后语这事,如果干的好,叫跳跃思维;脚踩两只船这事,如果干的好,叫慎重选择;阳痿这事,如果干的好,叫坐怀不乱;早泄这事,如果干的好,叫太激动了;扁人这事,如果干得好,叫主持正义;挨板砖这事,如果干得好,叫忍辱负重”……

是啊,如是小聪明已然越界。它小打小闹,它抖小机灵。而在那横横竖竖七扭八歪的小聪明之外,偶有尖锐或愤怒。它当然不是动辄“伟大”、“深刻”之类的装蒜,却也没有“伪装业绩强行上市”之类的虚火。它像钝刀割肉,有着一种韧性和芝麻般渺小的勇敢,并因此使那些敏感者遭遇“内伤”。它最擅长剥离那类公共熟词的华丽外衣,直接将其中纵横交错着的虚空败絮摊晒出来。要的只是痛快。

“展馆是北京的,建筑是苏联的,餐厅是老莫的,阳光是灿烂的;石桥是高粱的,元朝是初建的,下面是金水的,直通是颐和的;公园是动物的,狗熊是可爱的,硫酸是实验的,清华是混蛋的;天文是神秘的,天象是观测的,仪器是东德的,现在是重建的;动物是远古的,化石是很多的,展览是科普的,知识是增长的;体育是首都的,比赛是少见的,运动是收钱的,演唱是经典的;书馆是国家的,证件是北京的,藏书是很多的,下班是很早的;紫竹是公园的,湖泊是悠久的,喝茶是清净的,划船是很小的”……

P2-3

序言

           饱暖思八卦

有一种“接龙”的文字游戏,与骨牌的玩儿法同出一脉。第一个说,“舍我其谁”,第二个接,“谁人无过”,第三个比较损,“过江之鲫”,第四个被搁那儿了。半晌,接“鲫鱼三吃”。没这个词,也没这道菜。以鲫鱼的身量,“一吃”都嫌小。按照最新版的新华字典的说法,鲫鱼的常规贡献是被熬汤为产妇下奶用。有些扯远了。想说的意思是“鲫鱼三吃”有些“八卦”。关于“下奶”之说,宜姑妄听之。实在不行,也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奶粉。诸如安徽阜阳的“八卦奶粉”,只有“粉”没有“奶”。成了“刑事八卦”的大案。

有个朋友,二胡演奏家。在乐队演出中没人刻意关注他的眼睛。但电视实况转播,镜头一推上去,所有人都以为自家电视出了问题。他眨眼的频率类似“跳帧”。在音乐厅开独奏音乐会,领导跟他商量,“咱忍着点,实在忍不住,您就闭上眼。胡琴无谱,只当您入境了。”朋友感激领导的关怀,楞是双目圆睁地把阿炳的一组曲子拉完。连幕都没谢,扭身蹿进后台,找一旮旯蹲下,以平常三倍的速率眨眼,嘴里解恨解乏地咬牙切齿道:“走你!走你……走!”伴着台下掌声四起。他这个毛病是眼睑肌“习惯性痉挛”,属于没治的范畴。让人惋惜。

“八卦”也就算了,还迫使“习惯性”委身于它,一定会让事情变得令人沮丧心惊胆战。这里说的“习惯性”可能出自两个方向,一个是“八卦”的原创和加工;另一个是“八卦”的适用和接受群体。两个方向约定俗成的“习惯性”使自娱自乐迈向娱乐大众成为可能。“八卦”来自民间自创的居多,但在传播上,像年赢利以百亿计的短信,“一呼”万应怕是保守。恐怖的是,中国手机占有量世界第一。通讯、信息、图像被“移动”、被“群发”的无障碍无终审地传输实现,使人人拥有了一个“流媒体”。力大无穷,几乎无所不能。这还没把更具上述功能的电脑算进去。这意味着如果你“怀揣一颗八卦心”,尽可以“八卦”。但游戏规则不保护你不被旁人“八卦”。

《手机》成为手雷的可能在于拔出了隐私的销子。不管真“八卦”假“八卦”,炸了,就非死即伤,让你思维不能自理。《廊桥遗梦》勾引了一批中年男人背一破相机到卢沟桥左近“柳”(暗怀春心地寻觅),《手机》又让这批男人学会了“暂时无法接通”的操作方法:把手机电池卸下来。“信息爆炸”未见得利大于弊,炸弹不长眼,伤及无辜在所难免,自爆身亡也非少数。

“习惯性”和“八卦”搞到一起属于“强强联合”。通常关于“习惯性”的认识止于“习惯性流产”、“习惯性便秘”、“习惯性掉链子”、“习惯性眨眼(或结巴)”……如果“习惯”普及成了集体的行为意识就演化为目前的一个“词语团”——“集体自杀”、“集体堕落”、“集体自慰”、“集体不要脸””和“集体意识丧失”等等。“八卦”自伏羲的阴阳占卜以来,“卦”已被疏学,倒是“八”被中国人赋予重要地位。文章要“八股”,吃席要“八大碗”,大清的干部子弟以“八旗”分等,打咱们的也要授予“八国联军”的称号(不止八国)。等到咱们打日本,明明是第十八路军,也要硬叫成“八路军”。“八”本身就具有中国人意识中的习惯性,电话号码、车牌首选“八”,但骂起人来也“八”字当头,“王八”再或“王八蛋”再或……

“穷藏粮,富收藏”。以当下衣食状况,应该归入“饱暖思八卦”。“吃饱了撑的”之后,所娱所乐的主旋律概率很低,其“隐思”中的成分复杂。日本有部电影《I zo》,北野武监制并客串,其中有实力集团人物的一句话,“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听起来很“八卦”。但“谁也别拦着我,挡我路者见一个杀一个”却像日本当政的主旋律。“国民自卫队”要变“国民自卫军”了,“自卫”成了“八卦”。类似的话,比如“上刀山,下火海”是壮士说的,“卧钉板,下油锅”是“道儿上”人说的,是“八卦”式表态,不必当真。手真伸进“油”锅里,那锅里是醋,沸点很低,司马南演示过。中国“道儿上”的老大之一杜月笙1949年在香港对中共代表说,“向往有心,追随乏力”,不是“八卦”,是“八卦掌”。

“八卦”拒绝严肃。但严肃的事,比如治病救人,被整成“八卦”,就不是“好玩儿”、无伤大雅、无伤要害的性质了。哈尔滨有家“三甲”医院让一个病人20多天花了四五百万。然后病人死了。然后死人的化验单又陆续出来,让家属抓住把柄。调出部分费用单,看到了一天输液8万毫升的“八卦”记录。一瓶“二锅头”500毫升,正好一斤。8万毫升相当于160瓶“二锅头”的容量,以一个垂危病人的身子骨儿,一天之内让他消受这些液体的方法只有一个一泡澡。

面对央视《新闻调查》栏日记者,该医院纪检负责人想象面对的是医院中层以上有难同当的手足战友,从而表现出大无畏的守土有贵气概:“我们医院是为农民服务的!是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因此“我们没有多收(钱),还少收了(钱)!”如果这话不是随口的“八卦”,解释也只有一个一“杀富济贫”。但不像,八成也不是。故这位纪捡女官可能是“习惯性”火线演说。事后她又可能满脸涨红地对围着她的人说,“小样儿的,跟姑奶奶我忽悠,嫩了点!”博得一片叫好。她打不出“八卦掌”,只会抡“王八拳”,套路自创,自说自话,自娱自乐。

                        如寄

                   二○○五年十二月一日

后记

         我的哈欠,我的PK

每次路过那座过街天桥,我都必须看见那幅摩天广告。那张美丽的脸至少有三层楼那么高:耳如窗,眉如梁,牙如空调,长鼻巍峨,春夏秋冬,不舍微笑……真TMD有钱。

这“诅咒”发自内心。尽管每天穿梭于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恁大一个鲜活城市,可其实,面对它,我依旧全无感觉。原来,我以为自己至少还能欣赏那美丽的广告艳俗的街景婀娜的腰肢恍惚的眼神……可其实,那只是一个善良的错觉而已。面对城市,我除了“诅咒”,没别的。

当然,如你所知,我的所谓“诅咒”,并非“仇恨”。相反,那不过是一些温和的不适应,快意的厌倦,略感兴奋的陌生,或大气磅礴、无法遏止的一连串哈欠。凡此种种,我意外地在那些洋溢着高梁味儿、血腥味儿的影视剧中找到共鸣——在我看来,在那些或武侠、或魔幻、或抒情、或写真、或摹古、或仿洋的影视剧中,或多或少都洋溢着一种面对城市的奇怪表情——照直说,那表情也是我们很多人的心情。

对,那“心情”是一种对于“城市”持续的恐惧与陌生。别人不知道,至少对我而言,那“陌生”我已无力改变。为了能在那越来越浓酽的无聊中找出些许乐子,我开始急于找到一个哪怕很小的、可能与所谓“城市”接榫的东西——它将是我在这个城市招摇而过、生活下去并快乐起来的重要“借口”……一个飞速发展的伟大城市当然不介意在它的西北部郊区多出一位心情诡异、智商可疑的旁观者,可眼下,我暂时还不想百分之百自暴自弃。

我如愿以偿。如你所知,我选择了“语词”。我发现,越是身陷“陌生”窠臼无力自拔,“语词”越是成为我在这个日渐六环、七环,日渐臃肿聒噪的大都市里勉力而为、跛足蹒跚时的一柄扶手——它们相对沉稳、友爱、安详、自然,它们是这个城市无穷泡沫中相对易于固化、捕捉、把玩的一类细节,并与城市息息相关……它最有可能成为我与这个“城市”交流、斡旋、苟且并相安无事的一个媒质。

很久以前,有个“新民谣”流行坊间。那“民谣”其实是个顺口溜。其“歌词大意”是想表达农民兄弟对“城市”的种种“抱怨”:“俺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菜了;俺刚娶上媳妇你们又独身了;俺们刚吃上糖你们又尿糖了……”

依我看,这顺口溜并非仅仅“宣泄”。比“宣泄”更刺眼的,是它对“吃肉”,“吃菜”、“吃糖”、“尿糖”等语词饶有兴味地缠绕与胶着——一种聪明到家的把玩。而那其中,恰好记录、洞见了一座城市的心情变迁:不是酸也不是甜,不是阴也不是晴,不是沉也不是浮……说不清。

这样,从《请读我唇》到《媚俗通行证》,从《非常猎艳》到《冒犯之美》,直到这本《习惯性八卦》,隐匿在五本“语词笔记”后面,我在记录自己无数陌生、尴尬、荒唐感想之余,也诚恳地聚拢了些许与这个城市、这个年代有关的种种尘嚣与琐屑。我当然做不到“海选”,也根本不能“想唱就唱”。我所能做的,不过是独自PK——用那些或粗糙、或绝妙、或人性飞进、或绝望透顶的语词将那无穷无尽的哈欠至少PK在十强之外……

在语词笔记第三卷的封底,我曾将如此“暗爽”表达得更加直接一年复一年,在“语词”的蛊惑下,我正一步步接近“把日子过成段子”的美好梦想。

                         黄集伟

                    二○○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习惯性八卦(语词笔记5)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集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53550
开本 32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36.4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9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