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天行,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画院特聘画师,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高级艺术顾问、特聘画家。他善于通过对主体形象的塑造,来深化其内在精神的意蕴,作品以山水最佳,山石的皴法以写实为主,随景而变,完足而止,笔力深厚苍劲,具有丰富的节奏起伏和视觉变化。作品多次参加展览、获奖,并被有关机构收藏。本书向你介绍的并不是他的美术作品,而是他曾在10年间写下16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的精选,其中包括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向你展示汪天行的另外一面。
图书 | 两个独身的女人--汪天行文学作品选集(上下)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汪天行,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画院特聘画师,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高级艺术顾问、特聘画家。他善于通过对主体形象的塑造,来深化其内在精神的意蕴,作品以山水最佳,山石的皴法以写实为主,随景而变,完足而止,笔力深厚苍劲,具有丰富的节奏起伏和视觉变化。作品多次参加展览、获奖,并被有关机构收藏。本书向你介绍的并不是他的美术作品,而是他曾在10年间写下16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的精选,其中包括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向你展示汪天行的另外一面。 内容推荐 汪天行,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画院特聘画师,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高级艺术顾问、特聘画家,也曾在10年间写下16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他从80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之后的十多年里,一直是文坛上一位十分活跃的文学青年。二十多年后,他从在全国各级报刊上所发表的文学作品中精选出40多篇中、短篇小说及近年来所创作的散文、诗歌汇集成册,分上、下卷出版,值得一看。 目录 守朴于丰日臻气象(序)/胡平 上卷·中篇小说 两个独身的女人 女人的一半是男人 一个婚外恋者的独自 陷入魔掌的婚姻 少女的失落 警官自杀之谜 上海女歌星的复仇之吻 血证 她??? 爱情启示录 下卷·短篇小说散文诗歌 短篇小说 爱的真谛 冤家结亲记 邻居 望妇岩 海贝 肖像 雁叫声声 轨迹 高高的老槐树 引子与回旋 故乡一夜 择偶记 瞧丑B月亮有多美 伉俪佳偶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我爱你,再见 失去的和得到的 月有阴睛圆缺 买闪光纽扣的姑娘们 赴约 悟 夕阳下的小书摊 醒酒 金风祛雾 责任 游园惊梦 邂逅 我入团的这一天 梧桐树下的姑娘 散文 青春,在宣纸上渗透 山岭上的杜鹃花哟 鼓山揽胜 斗室春秋寒香来 歌颂瓷魂 诗歌 火花 球-蚌壳·古藤 阳台花情 螃蟹 明天 七律 赠友人 七律 题赠杨娟生日 七律 赠北京友人 七律 题赠赵倩女士 七律 题赠斯琴高娃 七律 为好友章先春临别赠诗一 附:七律 章先春步其韵和藏头诗 七律 题赠佩琦之高考前夕 七律 回赠好友黄平 附:好友黄平赠诗(七律·赠天行) 七律 咏金博 七律 咏赣鄱 七律 贺科瑞集团成立十周年 七律 题赠友人高宏 七律 题赠卢永华大使 七律 赠王铸先生 七律 无题 七律 答谢友人 七律 题赠友人赵孟华 七律 题赠友人熊贤赫 七律 咏昌南 七绝 自题巨幅国画《革命圣地》 七绝 题赠同学郑跃文 七绝 题家父之墓之铭 七绝 世纪感赋 七绝 登华山 七绝 无题 七绝 咏陶土坊 七绝 题赠高宏同学 七绝 题赠郑跃文同学 七绝 自题国画 七绝 游鄱阳湖 七绝 题赠万山红和蒋斌先生诗四首 附:蒋斌先生诗四首 五律 贺江西省委党枝建枝五十周年 五律 回母枝参加毕业二十周年庆典感赋 五律 赠友人 五绝 雄鸡 五绝 题赠马子玉先生 渔家傲招商感赋 永遇乐迎新生 新胡笳十八拍千年瓷颂 后记 试读章节 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同学——我们班的第一个研究生徐暮,仿佛变戏法似地突然出现在我面前。 “你好,老同学!”她微笑地看着我,“想不到吧?我放假了。” 我异常兴奋地把她让进我的卧室。一点不假,这是一位传奇式的神秘人物,刚进大学不久,我就从那些好事的女生口里得到许多关于她的奇闻轶事。 “徐暮啊,是个神秘的人,今年三十一岁了。她要过饭、扒过火车,真不可思议!” “不过,这人有点神经质。”睡在徐暮下铺的吴芳很快就对她产生了不友好的情绪。因为上面这位常常在凌晨三点就起床攻读外语的“闻鸡起舞”的女士,每每惊醒她甜美的梦。 尽管人们对她毁誉参半,我却对她发生了兴趣,我总想找她聊聊,我想,她的经历或许值得写写。 然而,她一次又一次地谢绝了我的采访。原因是没有时间去回顾那些“辛酸的往事”。而每次谢绝我的采访后她总要歉意地安慰我说:“将来总有一天,我会抽出空来和你聊一聊,如果你确实认为我的经历可以成为你小说的素材的话。” 终于,她来了。在四年后的今天,为了这一个我原以为只是随便说说的许诺。 “四年过起来真快,天天都显得那么匆忙,以至我确实抽不出时间来满足你并不苛刻的要求。今天,我是负荆而来,希望你能原谅我的怠慢。在北京时,就听同学传说你正在写我,今天,我是特地绕道南昌,来将功补过的。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在我叙述时,你最好不要插话(我赶紧点了点头)。其实,今天我也不可能非常详细地向你叙述一切细节,因为时过境迁,许多记忆都已经模糊了。还好,另有一个女人的故事也许更值得你写。她是我的同事,是个独身女人,你对她一定会有兴趣的。” 我惟恐笔录不及,漏掉精彩的内容或闪光的词句,便找出几盘空白磁带,装进了新近添置的“8080”收录机。我给她沏上一杯绿茶,又把一瓶开水端过来放在茶几边,便坐进了沙发里,以一种期待的目光等待着她的叙述。 她端起茶杯,略微喝了一口,像是在品味,也像是在追忆往事。我意识到她就要开始讲一个我等了四年的故事,便轻轻地按下录音机上的“play”键。 P3-4 序言 守朴于丰日臻气象 胡平 认识汪天行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他从80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之后的十多年里,一直是文坛上一位十分活跃的文学青年。二十多年后,他从在全国各级报刊上所发表的文学作品中精选出40多篇中、短篇小说及近年来所创作的散文、诗歌汇集成册,分上、下卷出版。我浏览完这些集结出版的作品,仍被其中不少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所揭示的主题激动着、震撼着。 天行于1982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学的是财政专业。他在大学二年级时开始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作品。除了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外,每天晚上坚持文学创作。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作品,都有十分强烈的时代烙印。他刻画的人物个性都十分鲜明,主题无不积极向上。同学们以他为荣,学校因他斑斓。毕业后他在省直经济主管部门工作,白天忙累了一天,晚上笔耕不辍,经常写到东方之即白。长篇、中篇、短篇和小说连载成了他繁忙的工作之余全部的付出和不断的收获。他先后在全国50多家出版社、杂志社和报纸文艺副刊上发表了16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多篇作品在全国征文中获奖,有的还被改编成电视剧。他因而成为了我省80年代文坛上的知名作家。 天行很有才华,也很具底蕴。表现在他作品中的才情、激情、热情和真情常常令读者动容动情。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文笔优美、立意独特、手法多样。这又来自他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曾祖父是与曾国藩同一时代同一乡里的两大翰林之一,曾国藩之孙女曾广姗是他的亲表姑奶奶。这一房的血脉流淌了很多精华到他父亲身上。他父亲对诗、书、画、印皆所精通,且造诣极深。虽然解放初从中南局南下江西从了政,但艺术与他父亲却须臾不离。因此,他从十多岁起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写格律诗,对仗、平仄、用典、押韵之技巧他驾轻就熟。小学时他能背诵“天下第一长联”及洋洋千言的《增广贤文》,唐诗、宋词、元曲均已熟读。中学时代他写的作文常常被语文老师选作范文在班上朗读。他的青少年时代恰逢十年浩劫,他父亲被“打倒”,家里值钱的东西均被“造反派”抄家时悉数收走,所幸他父亲订阅的一大箱《收获》杂志及许多书籍未被问津。他从小学四年级起就开始读长篇小说,一箱子书籍被他反复翻看得破烂不堪,其中不少篇目还能全文背下。 我和许多文友对他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就是爱憎分明。他率直做人,活得真实、活得透明。文如其人对他而言恰如其分。读了他的作品,你就会强烈地感受到他崇尚的是完美、善良、宽容和诚实;他憎恨的就是卑鄙、欺骗、自私和虚伪。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天行不仅在文学艺术方面颇具才情,他的品位和追求还体现在美术、书法、音乐以及语言等多个艺术领域。近几年来他没有大块的时间去搞文学创作,皆因工作十分繁忙。我们也很少见面,偶尔通通电话,尽管有时通话已是深夜,他却还在与客商会谈或在为客商创作书画作品。忽然间国画、书法作品频频出现在各大报刊,而且出手不凡、一鸣惊人!2001年《光明日报》发表一篇介绍他的文章题目就是《丹青奇才,一鸣惊人》。2001年全国书画大赛,他在全国众多著名书画家参赛的情况下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全国一等奖!前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在人民大会堂为其颁奖。获奖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02年他调任中共景德镇市委常委、副市长,又在工作之余搞起了陶艺创作,作品被联合国、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及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名人政要收藏。《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美术报》、《人民画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美国google网、泰国国家电视台、香港亚洲电视、凤凰卫视、《东方航空》、《江西日报》等多家国内外主流新闻媒体均对其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作过专题报道。《人民画报》还专门为表彰其艺术成就而向其授予“江南才子”、“政坛艺术家”两项荣誉称号。泰国公主诗琳通、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贝林、日本著名书法家西野象山等名流在见到天行多方面的作品及才艺后,惊讶得几乎说出了同样的话:“在我们国家,政府官员就只是政府官员,根本没见过还同时是作家、画家、书法家、诗人,甚至还是摄影家、音乐家的;反之,这些艺术家的才华往往只表现在一个方面,从来没见过这么全面发展的,同时还是政府官员那就更不可思议了。” 天行还有很多绝活。广为人知的是他的“一颗烟工夫作藏头诗”,且写得甚好。国内许多名人政要和驻外大使都有他写的藏头诗。这本集子也选编了若干首;令人难以想像的是,他在杂技、魔术、气功等方面也身怀绝技。如三五好友相聚,倘一时兴起,他露两手时,定会满堂喝彩、惊倒一片! 天行在十分繁忙的政务工作中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艺术创作。艺术成就日臻气象。而他的艺术才情和书画作品又反作用于他的政务工作。他在景德镇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凡是投资商喜欢他的作品意欲重金购买时,他但送无妨,分文不取,尽管有人对他的作品所出的价格远远高于许多名家的价格。如今,他的书画作品还被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收藏。 天行干任何事都是玩命的。工作如此,创作亦然。他巧妙地把白天的工作和晚上的创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互为作用,相得益彰。可以说,近年来的诗、书、画创作是推动他工作的奇门暗器。但他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一直保持着为人低调谦和,守朴于丰,守拙于勤。这应该是他艺术境界的不断升华,也是他个人修养的日趋完善。 天行近几年的文学作品明显少了。但我知道,他正和他的同事们一道,在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在那片古老而神奇的高岭土地上,穷最大心血,倾全部才情,奋力书写着一部“重振瓷都雄风、再造景瓷辉煌”的史诗般的新篇章! 以上这些文字,既是我对天行的印象,我想,也是他所有的朋友及社会各界对他的评价。 承蒙天行抬爱,匆成此文,不敢称序。 谨借此书出版之际,遥祝天行在高岭山下、昌江河畔笔下如潮,一路走好。 2005年4月10日 后记 因懒笔生锈,已停写多年。大学期间及毕业后的十年间,还算勤奋,写了一些不像样的东西。发表了16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混了个作家头衔。一不小心拿了些全国征文的奖项,也结识了全国许多著名作家,包括为本书写序的被文坛誉为“中国报告文学第一枝笔”的著名作家胡平。与这些顶尖级作家的力作相比,本人的拙作均乃小儿科,上不得台面。虽有几篇尚可令人动情动容,包括今次选编此书再阅时亦让自己为之激动,但大多是附庸风雅之类。 忽然间竟斗胆将此类东西结集出版,一是仍有诸多朋友索要本人的作品“拜读”,二是已有不少作品被人借出后“肉包子打狗”。为了保全目前尚且“健在”的这一部分,倒是应该集于一书。三是最关键的原因,那便是承蒙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社长关小群先生错爱,鼓励有加,方敢翻箱倒柜,寻出当年所发表之东西,选出数十篇汇于一书,诚惶诚恐献于读者。选《两个独身的女人》为书名,是因当年在《文学时代》发表此部中篇小说时曾令大凡读过此作的人无不落泪,今日再读仍可如此。不少作品虽则粗糙,但却牢牢地打下了时代烙印。无论是当年的读者还是现在的年轻人,对了解改革开放前的昨天,珍惜与时俱进的今天,或许有些益处。 对文学的爱好并非心血来潮。因为家庭的影响,尤其是家父的指导,我在少年时代就苦读古典文学,习练格律诗词。中学时代可通讲《水浒》全传,给同寝室同学每晚讲一回,“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晚分解”是每晚必不可少的“宵夜”。 积淀若还有一些,均源自儿时的努力。现今廉颇老矣,时有再创长篇巨制之念,奈何公务繁忙,且精力不济,更老眼昏花,只好暂时搁笔。但与艺术从小结缘,任何时候也不可能完全割爱。故文笔虽封,又重提画笔。二十多年前曾师从我国著名画家贺天健、吴湖帆之得意门生杨石朗先生习画,有些功底。近几年,晚上的业余时间悉数涂抹在宣纸上。2001年全国有一个书画大寒,江西省美协副主席游新民先生嘱我送作品参赛。斗胆送了一幅山水《黄洋界》,竞拿了个全国一等奖。此后,书画作品又多次参加了各类展览,许多媒体连篇累牍宣传介绍,使自己增添了些自信。2002年调往景德镇市工作,由于工作的关系,整天与外商打交道,而后者知我喜书好画,每每索要“墨宝”。于是“欠账”颇多,只好每晚在结束了所有工作后回到住处或书或画,夜夜坚持不止,倒也有些长进。 余虽不才,但尚有毅力。无论所学何道,定能持之以恒,属于“只要耕耘,定有收获”一类。有人说“悟性”好,“天资聪明”之类,实在不敢苟同。但文学及书画艺术一直在净化着自我、陶冶着情操,并暗中为我的本职工作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点,倒是深有体会。所以,我当不断努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升华艺术境界,使工作和创作互为作用,相得益彰。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社长关小群先生的大力支持,得到了该社总编辑助理朱光甫先生的悉心筹划,更得到了好朋友、国内著名作家胡平先生亲自撰写的序文,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汪天行 2005年4月25日于南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两个独身的女人--汪天行文学作品选集(上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汪天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47888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2 |
出版时间 | 2005-10-01 |
首版时间 | 2005-10-01 |
印刷时间 | 2005-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17.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204 |
宽 | 139 |
高 | 3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2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