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峡之谜--三峡大考古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深入三峡各个考古工地采访,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而写戊的反映考古文化和长江文明起源的力作。作者把带有神秘色彩的考古工作与对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国度的悬案的解读结合起来,从奇异的出土器物窥视三峡地区的先秦文化史,在纷纭复杂、扑朔迷离的考古现象中展示人类前行的步伐。空前规模的三峡大考古,深刻地揭示出长江文明的丰富内涵。读者既可享受闷读的愉悦,又可增加文物考古知识。

内容推荐

长江与黄河一样,是中年民族的母亲河。而长江最具文化内涵的河段,当在三峡。那里有204万年前远古祖先的身影:有覆盖江汉平原乃至整个长江中游地区的大溪文化的神秘葬式;有最原始的工业园区和奇特的器物;有后来溯江而上、创造了神秘而光辉的三星堆文化的鱼凫巴人;有雄奇苍茫山水间的军事防御城池,有云集社会众生相的大型汉墓群;有隐藏历史上的一大悬案——千古巴人之谜的巴陵……本书把带有神秘色彩的考古工作与对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国度的悬案的解读结合起来,从奇异的出土器物窥视三峡地区的先秦文化史,在纷纭复杂、扑朔迷离的考古现象中展示人类前行的步伐。空前规模的三峡大考古,深刻地揭示出长江文明的丰富内涵:作者用流畅的笔法,把考古发掘写得易懂好看,对出土器物的描述生动有趣,读来引人入胜。读者既可享受闷读的愉悦,又可增加文物考古知识。

目录

序曲:空前的大考古

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1

壮丽的山水间充满神秘/4

拉网式普查形成规划/7

寻找灿烂的长江文明/11

卷一 巫山:解读神秘的大溪文化

巫巴山地,204万年前的人类/14

神圣的大溪/18

各种形态的屈肢葬揭示中原文化之源/24

白花花的鱼骨渣和口中含着的鱼/30

精美的石器和骨器/36

陶器记载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秘密/43

给原始人做遗传基因(DNA)鉴定/48

卷二 云阳:巴人大本营,官家封印,唐代集镇

李家坝的封泥印证古朐忍/53

战国巴人公共墓地,丰富的巴文化遗存/58

青铜兵器,武王伐纣的刀光剑影/64

与香炉石遥相呼应,与楚、越、秦的关系/70

盗墓,文物保护之大敌/76

明月坝,出土的惟一唐代小城镇/80

云安盐的集散地和转运站/86 

卷三 忠县:■井沟遗址群, 

遥远时代的工业园区

乌杨镇,昭示传奇英雄的汉阙

■井沟遗址群,遥远时代的工业园区/93

中坝,数量惊人的圜底罐和奇怪的房屋/97

龙窑揭示的秘密/102

瓦渣地,奇特的遗址景观/107

哨棚嘴,独立的土著文化形态/111

鱼和盐,古代峡江的经济命脉/116

崖脚,揭开巴楚攻伐的内幕/122

乌杨镇,国家级文物的发现/128

汉阙,昭示一位传奇英雄/133

卷四 奉节:一个人和一座城一块陶片,一缕三峡文明的曙光

袁东山发现一座宋代白帝城/139

由瞿塘关重新认识白帝城/144

“一字墙”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150

这里曾经是一座南宋抗元山城/155

鱼复浦,一个过渡时代的记录/161

一块陶片,一缕三峡文明的曙光/166

远古的篝火在闪耀/171

卷五 丰都:

远古的高家镇 猛犸的井水湾

汉代社会全景图 各个阶层众生相

丰都,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地方/176

旧石器文化的摇篮/182

规模庞大的汇南汉墓群/189

庄园经济的展示/195

画像石与精神理念/199

数千陶俑,各色人等众生相/204

笙歌曼舞与人间真情/211

保护祖先遗产的普通人/217

卷六 涪陵:小田溪,巴人最后的贵族青铜礼器,

 国家的象征古代三峡,曾经辉煌的国度

一个神秘王朝的身影/222

西迁,寻找梦中的家园/227

鸟形尊,是否镇国之宝/233

虚幻的龙脉,实在的青铜器/239

守候12号大墓/245

王者之墓/252

国都江州在哪里258

卷七 西陵峡:永恒的史书

中堡岛,三峡文明史的窗口/266

探寻三峡文明之源/271

柳林溪的奇特陶支座/276

三峡地区最早的农业文化/282

楠木园遥望陕西汉中/287

又现“清明上河图”/292

寇准与巴东/298

后记/304

试读章节

不过,虽然轻轻松松过了河,邹后曦却因趟了冰凉的河水,第二天就拉肚子。

大溪河喜怒无常,老天爷当然也喜怒无常,遇到晚上刮风下雨,白九江他们四个人就一人戴顶草帽,坐在煤油灯旁,打扑克玩。

离白九江他们住的地方不远处,有一个孤老太婆,约八十四五岁。她住的一间房里只有一张床、一个水缸、一口锅、一个灶。她每天自己打柴煮饭。她认了个干儿子,半个月来给她挑一次水。白九江他们觉得她可怜,经常给她送点吃的。

老太婆头脑还很清楚,询问她的身世,她把什么都讲得明明白白。她一生生育了13个子女,却无一长大成人,都是在未成年之前,不是被河水淹死,就是上山被狼吃了。几乎所有的灾难都是后天环境给她造成的。

白九江有时想,这个地方真有点鬼里鬼气的。

白天的勘探主要是做记录、分析,也不太忙,还可以有时间上山看风景。大溪文化遗址坐落在盛家山的山脚下,盛家山是七曜山的一支余脉。从盛家山一直翻上去,可以上到七曜山,也就是瞿塘峡两岸高耸入云的叫做乌云顶的山峰。童恩正有篇学术文章《记瞿塘峡盔甲洞中发现的巴人文物》提到的盔甲洞,在瞿塘峡中悬崖峭壁的半山腰。而他在《古峡迷雾》中说有老人带路从山后上去,找到了峡中古洞的出口,估计是当地老农带他去过,或给他讲述过。于是,白九江和徐静就想去找到这条神秘的山路,找到那个神秘的通往峡中的洞口。

后来很多考古队的人都去走过,说从江边的遗址确实能走到瞿塘峡的大山上去。当时,白九江和徐静本来也想去寻古探幽,但是,只上到半山腰,就让美丽的风景给迷住了。5月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满山遍野鲜红的野蔷薇,又叫十姊妹花,与雪白的当地叫做糖罐的刺梨花交相辉映,还有各种各样黄色的、紫色的小花,真是美不胜收,使人心情非常愉快。

心情一好,环境的艰苦也就淡化了。站得高了,思维也更开阔了。白九江望着高山峻岭,就琢磨一个问题:对于古人来说,这里的生存环境到底是差还是好?如果说差,古人为什么要选择这里作为聚落地?如果说好,像这样山高坡陡,悬崖峭壁,又好在哪里?

P23

后记

永载史册的三峡工程在20世纪的中国所引起的反响是巨大的。由工程兴建而带来的百万大移民,也成为引起社会各个层面强烈关注的大事。从政治的、社会的、文学的、艺术的各个角度,用各种方式关注和反映工程建设与三峡移民的进展情况,使得世人对这两件大事的信息有足够的渠道进行了解。

三峡工程还带来了另一个繁重的任务,那就是对三峡水库要淹没的文物进行抢救性的发掘。这一个任务同样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它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同样不可低估。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国家以大会战的形式组织安排了对三峡库区的考古发掘。这样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是三峡工程给考古工作带来的一次机遇——一次发掘和认识长江文明的机遇,一次了解和认识祖先前行步伐的机遇。然而,三峡大考古似乎没有引起文学界的关注。2001年下半年,我在确知文学界还没有人对三峡文物抢救进行采访的情况下,决定深入采访,写一本反映三峡文物抢救的纪实文学作品。2002年初,我到重庆市三峡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挂职任副主任,在三峡文物大抢救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中,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深入到宜昌至重庆的整个三峡地区各个考古工地的采访工作。

在采访过程中,许多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乃至最普通的考古队员,都给予了我大力支持。在此,借《三峡之谜——三峡大考古纪实》出版之际,向受重庆市文物局王川平副局长委托而对我的工作给予支持和关照的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所长邹厚曦先生表示感谢,向杨华、袁东山、龚玉龙等人表示感谢,向所有考古界的朋友表示感谢。我写《三峡之谜——三峡大考古纪实》,是想把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很陌生的一个领域介绍给广大读者,而且想让读者觉得好看。书写得好看是作者最大的愿望。

2003年7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峡之谜--三峡大考古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蒙和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477618
开本 16开
页数 3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0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0: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