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光与色的奇迹(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美术)/世界艺术鉴赏
内容
编辑推荐

杨超编著的《光与色的奇迹: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美术》将西方艺术从最初的原始时代的岩画、陶塑到现代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一个系统性的回顾,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的艺术流派及艺术大师、艺术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全书以人类艺术发展史为脉络,以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主要艺术流派为线索,将代表着人类精神世界最高成就的艺术作品,以及创作了它们的那些或流芳百世、或默默无闻的创作者们一一娓娓道来,与读者一同从远古走到今天,一同领略了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的丰富和璀璨,一同进行一次艺术的时空之旅,在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伟大精神世界中畅游。

内容推荐

杨超编著的《光与色的奇迹: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美术》是“世界艺术鉴赏”丛书之一。

《光与色的奇迹: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美术》系统回顾了西方艺术自原始时期的岩画、陶塑直至现代社会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历程,以人类艺术发展史为脉络,以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主要艺术流派为线索,将那些代表着人类精神世界最高成就的艺术作品,以及创作了它们的那些或流芳百世、或默默无闻的创作者们一一娓娓道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的艺术流派及艺术大师、艺术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

目录

印象主义概述

第一章 印象派的精神领袖——马奈

第二章 印象派绘画之父——莫奈

第三章 现代艺术的拓荒者——德加

第四章 讴歌人体美的大师——雷诺阿

第五章 印象派其他画家

第六章 新印象主义绘画,后印象主义概述

第七章 现代绘画之父——塞尚

第八章 艺术的殉道者——凡·高

第九章 现代社会的野蛮人——高更

第十章 声色犬马的揭示者——劳特累克

试读章节

第二章 印象派绘画之父——莫奈

莫奈是19世纪印象派的奠基人,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时的印象派画家被认为是一群反传统的叛逆、落选的乌合之众,备受上流社会鄙视和嘲笑。然而由于这一群画家坚定不移的奋斗,尤其是莫奈积极的促进,终于确立了印象派的历史地位。20世纪以来,印象主义已意味着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早已深入绘画领域,而且涉及雕塑、音乐、文学直至艺术批评,其影响之久,至今不衰。作为印象派中最伟大的画家,莫奈的艺术代表着印象主义的精神本质。

1840年11月14曰,克洛德·莫奈(1840—1926)出生于法国巴黎。1845年,5岁的莫奈随全家移居到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的港口城市勒阿弗尔。莫奈在那里渡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莫奈自小就厌恶学校,于是他常以各种人物的漫画像来打发时光,到他15岁时,这些随意的漫画像已誉满小城了。这引起了当地一个叫布丹的画家的注意,虽然少年莫奈傲气十足,但布丹还是主动告诫他要学习“用油画和素描来画风景”,去表现自然的本来面目。布丹是一个受巴比松画家影响的优秀的风景画家,布丹的告诫和他用笔潇洒的作品给莫奈以深刻影响。

1859年,19岁的莫奈在父亲的资助下,带着布丹写给巴黎一些有名气的画家的介绍信前往巴黎。来到巴黎,莫奈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但布丹“研究自然”的告诫又使他拒绝了进学院学习,而是流连于青年画家、博物馆和自然之间,偶尔去某个私人学校画些人体。

莫奈来到巴黎的第二年,一个大规模的现代派艺术画展开幕了。这是个非官方的展览,展出作品很多,那些作品中灿烂、强烈的色彩和感人的力量,使莫奈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莫奈还偶尔去一个被戏称为“斯继赛学院”的画室画人体。父亲对儿子这种“不务正业”的态度十分不满,断绝了他的津贴。

就在这时,莫奈的兵役期到了。那时当兵施行抽签制,如果中签,就要当7年兵。父母虽然对他施行“经济封锁”,可还是爱他的。他们准备用钱来买一个替身,让儿子回到自己身边。

谁知充满了艺术家热血的莫奈却不用常人的眼光看待这件苦差,他早就向往军营生活,因此他对父亲说:“我喜欢去当兵,你们就让我去军队锻炼好了。”结果,他不但当了兵,还自己争取到非洲兵团服役,渡海来到阿尔及尔。

在阿尔及尔当了两年兵后,莫奈患了伤寒病,被送回家乡疗养,医生说根据他的身体情况,他不能再去非洲了。1862年秋,莫奈再次去巴黎求学,在父亲的压力下进了格莱尔的画室。虽然格莱尔画室学术气氛比较宽容,但莫奈还是难以忍受学院派老师那种保守的艺术观念和教学方法。格莱尔曾这样批评莫奈的人体习作:“不错!一点儿也没错!可是你把模特儿的特征画得太显眼了。你的面前是一个矮胖的男人,你就把他画得又矮又胖。他有一双大脚,你就画上那双大脚。所有这些都是非常难看的。我要你记住,年轻人,当你画人体时,你应该经常想到古典雕刻……风格才是一切。”

渐渐地,莫奈和格莱尔之间没有了共同语言,同学中只有巴齐耶、西斯莱、雷诺阿与莫奈情投意合。他们四个人经常在一起,在画室里形成了一个“四好友集团”。以莫奈为首,他们常常一起到枫丹白露森林捕捉大自然的光影,后来外光派,也就是印象派的产生,便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1863年5月,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在由拿破仑三世特批的落选沙龙展上展出,莫奈被这幅画深深地感动了。从马奈的画中,莫奈敏锐地感到了一种追求色彩和形式感的新趋势,这是绘画从文学、政治、世俗道德等其他因素中独立出来,寻求自身价值的一种觉醒。  1864年,莫奈和巴齐耶一起到诺曼底写生,该年年底,莫奈带着许多画回到巴黎。第二年年初,他和巴齐耶一起租了一间画室。在这一年的沙龙展中,他的两幅描绘塞纳河口风景的油画入选,这使他充满自信。

这一年夏天,在枫丹白露度复活节的莫奈,模仿马奈的主题,开始创作同名油画《草地上的午餐》。他以情人卡缪和好友巴齐耶为模特儿,尝试用6.1米长、4.6米宽的大画布,配置等身大的人物,构筑一个大型的画面。与马奈不同的是,他要表现一个真正的现代人郊游的场景,因而作为背景的自然风光被莫奈以高度的写实主义热情,描绘得格外突出亮丽,在画面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在这幅画上,莫奈所显示的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显然已超越了库尔贝和马奈。但是这幅作品实在太大,无法运走参加沙龙展,后来被拿去充当了住宿费的抵押品。

莫奈又在翌年年初,创作了卡缪的全身肖像《绿衣女子》。这幅用短短四天一气呵成的画作在1866年的沙龙展上入选,并受到好评。

这幅画的构图很巧妙,和常规肖像画不同的是,卡缪用背部对着观众,她长裙曳地,仿佛刚从画面外走进来,她回头若有所思地顾盼着,时间好像就停留在这一刻了。暗褐色的背景,黄褐色的地面;人物的上衣是黑色的,与翡翠绿的缎裙形成了强烈对比;卡缪的脸部和右手在画面上只占很小的面积,但是光线却最亮,突出了她美丽的容貌和细腻复杂的心理。

1866年,莫奈的另两幅作品《卡米伊》和《枫丹白露之路》又在沙龙展出,这些笔触新颖的自然主义作品,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作家左拉也对莫奈的创作给予了肯定。

1866—1867年,莫奈完成了另一幅类似于《草地上的午餐》那样的大幅油画《庭院中的女人们》。这幅画从人物、景致、构图和色彩来看,还算不上完美,尤其从树木笔法的呆板和绿色的单调中可以看出。它和莫奈后来成熟的作品相比稍显生涩,但是那强烈明媚的阳光使这幅画生动耀目。阳光终于打开了莫奈的眼睛,启迪了他的智慧,造就了他独特的创作方式。

据说有一天,库尔贝来看莫奈画《庭院中的女人们》,奇怪莫奈为什么只是闲呆着。莫奈说他是在等候阳光。库尔贝不解其意地说:“没关系,你可以画背景啊!”历史上也许还没有一个画家曾经这样来画他的画,但是莫奈必须如此。他认为整张画的绘制必须在同一光照下进行,因为画面画的是在某一特定时刻阳光照射下的情景。他之所以花费巨大劳力,采用费力复杂的设置(挖壕沟),并直接在阳光下作画,就是为了真实地捕捉某一特定时刻的阳光。光线给予他的画面以耀眼的效果,宛若色彩艳丽的镶嵌画。然而,也是由于这种过分耀眼的平面装饰感, 《庭院中的女人们》在沙龙展中落选了。评议会、评论界和观众开始注意莫奈作品所具有的革命性力量。官方美术沙龙的大门从此向莫奈关闭了,但莫奈的革新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觉艺术领域,他的作品使重视现实,从平凡的现实生活中捕捉美感的新时代更前进了一步。

这些全新的艺术样式在当时让人觉得难以接受,这使莫奈的作品在画店里几乎找不到买主。自1864年开始,他和卡缪就已生活在一起,但他的父亲却反对他们的结合,并断绝了对他的经济支援。这个时候莫奈的生活十分艰难,他常常在整个冬季都住在没有暖气的房子里,身无分文的他有时连画布都买不起,只能把自己过去画过的画上的颜料刮去,然后再在上面继续工作。

1868年,沙龙只接受了他的一幅作品,而1869年和1870年,莫奈送选的作品全部被沙龙拒之门外,这给莫奈很大的打击。生活潦倒、事业无望的莫奈心灰意懒,甚至打算自杀。最后,莫奈决定离开巴黎。他先到了荷兰,尔后转往英国旅行。在伦敦,透纳的风景画强烈地吸引了他,他和另一位画友毕沙罗一起在伦敦继续他的“光与色的实验”。在伦敦,莫奈结识了著名的画商丢朗·吕厄,正是在丢朗·吕厄的帮助下,印象主义画家一步步地扩大了影响。

P23-28

序言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俗的说,艺术就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在西方,“艺术”与“美术”这两个词都来自于古罗马时期的拉丁文“art”,这个词的原义是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甚至还包括制衣、栽培、拳术、医术等方面的技巧。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概念才逐渐与“美”重合,在18世纪中期。基于“美”的艺术概念体系才正式形成。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具有“艺术”和“美术”的双重涵义,既可以甩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各种艺术门类,也可以专门用来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本书所采用的即是这种狭义的艺术概念。

艺术具有与时代发展和人类精神发展同步运行的特点,表现了创作者审视自然、社会和自身所持的思维观点,表现了自然和社会所透露的主观化情绪。艺术对经济文化,特别是对人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其实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印记。

西方艺术在我国也有着广大的爱好者,但大部分爱好者由于条件所限,往往只停留在对著名作品的欣赏与临摹上,因此本书作者将画家著名作品及一系列相关资料进行了精心编纂,将作品与其创作背景、艺术风格、画家生平等有关资料进行有机的结合,以使本系列丛书既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西方绘画艺术、提升自身审美能力的读物,又可作为绘画爱好者临摹学习的辅助教材使用。

本系列丛书将西方艺术从最初的原始时代的岩画、陶塑到现代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一个系统性的回顾,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西方各个时期的艺术流派及艺术大师、艺术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全书以人类艺术发展史为脉络,以各时期主要艺术流派为线索,将代表着人类精神世界最高成就的艺术作品,以及创作了它们的那些或流芳百世、或默默无闻的创作者们一一娓娓道来,与读者一同从远古走到今天,一同领略了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的丰富和璀璨,一同进行一次艺术的时空之旅,在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伟大精神世界中畅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光与色的奇迹(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美术)/世界艺术鉴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825017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05.1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4
16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