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节令/雅俗中国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不通过时间,人将被抛人宇宙星云之混沌。时间唤起了清晰的存在之感,岁时节令体现了时间的循环和传统的反复,象征着生命的继承和绵延,人类学家称之为生命的再生和能量的积累。

《节令》讲述和岁时有关的节日,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在记录气候自然的变化环节的同时,讲述民间故事和习俗,时间、生活、生命,人时、人世、人情,叙述世间万象。包括自然和人。内容丰富,层次较多,有很多知识点、民间故事、民间传统以及文人对节令的诗词寄情,有俗、有雅。

内容推荐

丛书以中国的人物、阶层、古迹、风物、世俗生活等人文现象为选题,在高度视觉化的图文形式中再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传统文化因子,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述,都力求打破雅俗的限界,在吸纳最高等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力求保持阅读的趣味性,全面解读中国文化,可谓是雅俗共赏的经典图文读本。

目录

第一章 岁月悠悠话节令

诗意与生存

官方授时与古代的历法

节令的发生一一季节与田园

第二章 立春:桑问濮上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耕读传家

男耕女织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又看春社里,渺渺戏舞

萝卜、春盘和春酒

第三章 清明:踏青与事鬼

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

蹴鞠屡过飞乌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人生能得几清明

七月半,河灯与目连戏

十月一,送寒衣

第四章 端阳

龙舟竞渡与呼风唤雨

屈原、介子推与伍子胥

孝女曹娥

驱邪避毒

采药斗草,调教八哥与榴花解酒

第五章 六月六:生活的气息

曝晒节

洗浴

回娘家

虫王生日

过半年

第六章 七夕与中秋:天阶夜色凉如水

七夕,天上人间的浪漫爱情与男耕女织的生活理想乞巧

诗词曲中的七夕,文人的浪漫爱情,城市里的情人节

“花”“月”中秋,诗意的节日

皎皎明月光,荧荧古诗魄,千里寄相思

嫦娥奔月的几种可能,以及月宫神话的悲怆意义

中秋节物话团圆

第七章 佳节又重阳

魏晋风度和重阳典故中的名士风流

渊明采菊,雅俗文化的合流

重阳登高和文人诗思

菊花、茱萸和酒,重阳风物与养生之道

第八章 冬至大于年

冬至之日,阴阳交替,天时人事互相影响

冬至大干年

冬至故事,中国古代的人伦价值观和处世哲学

冬至开始“数九”

第九章 春节:神仙、年关与乡土

举头三尺有神明

从“年关”到“贺春”

栖居在大地上

附录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歌

节日一节令

二十四节令歌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中国古代的节日大多是根据节气来安排的。农耕时代,农民依靠自然物候识别节气。寒暑易节、河水定期泛滥、鸟兽应时迁徙、草木春发而秋陨,一年一个轮回。游牧民族以牧草荣枯记岁时,一青为一年,称几岁为“几草”或“草青几度”;农耕社会则以“五谷皆熟日有年,大熟日大有年”,可见与节令相关的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一年当中四季的变化,变换了寒暑,为农民生活带来了秩序,这个秩序又提供着生存的保障。有人分析甲骨文中春夏秋冬四字:“春”像枝木条达;“夏”像蝉,亦像草木繁茂;“秋”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形如收藏谷物于仓廪之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个次序是错不得的。正如《淮南子·天文训》所载:

季春三月,风隆乃出。以将其雨。至秋三月。地气下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行十=时之气。以至于仲春二月之夕,乃收其藏而闭其寒。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孟夏之月,以熟谷禾,雄鸠长鸣,为帝候岁。

风雨雷电本是自然现象,大概是它们对谷物生长太重要了吧,古人只愿它们由通情达理的神仙管理。春天的第三个月,掌管雨的雨师风隆,他来到人间施与甘露。而秋天的第三个月,天地收藏和气,露出肃杀之象,万物都躲藏在洞穴,这个时候,人们也应该紧闭门户守在家中,因为青女就要出来,霜雪就要降临了。待到来年春天,上天收回寒霜,司生长的女夷鼓歌,催促着百谷禽鸟草木长大。夏天来到之后,谷物开始成熟,听得到布谷鸟长鸣,人们以为这是在为他们守望年岁了。

古人观察到许多事物都与季节的变化、谷物的生长有关。比如,每每到了春夏,某家便有燕子来檐下筑巢,每年燕子来时,正值桃花开,久而久之人们自然把燕子来、桃花开当做舂的信息了。宋人陆游在《鸟啼》诗中写道:

野人无日历,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雅舅,苗稚忧草茂……

闻鸟啼而知时节,见花开亦如此。一年当中,每个月都可见花开花落,一种花司一个月,那个月便以此花为命。比如,二月杏花开则为杏月,三月桃花红则为桃月,四月槐满枝为槐月,五月榴花绽为榴月,六月荷花满池为荷月,八月桂花香为桂月,九月菊花傍篱生为菊月,十一月蒹葭苍苍为葭月。这些花每月如期而至,在某些时段里,每隔五日便花开一种。古人以十五天为一个节气,又将每个节气划分为三,以五日为一候。从小寒至谷雨共八节气二十四候,每一候开一种花,花开时吹来的风传播花的信息,命为“花信风”。人们在每一候中挑选花期最准的植物,称其为这一候的花信风,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小寒第一候梅花,第二候山茶,第三候水仙大寒第一候瑞香,第二候兰花,第三候山帆;立春第一候迎春,第二候樱桃,第三候望春;雨水第一候菜花,第二候杏花,第三候李花;惊蛰第一候桃花,第二候棣棠,第三候蔷薇;春分第一候海棠,第二候梨花,第三候木兰;清明第一候桐花,第二候麦花,第三候柳花;谷雨第一候牡丹花,第二候荼縻花,第三候栋花。P2-4

序言

岁月像一条河,流水无痕,风景无限。河两岸花落了,莺飞了,何处重觅幽香,重寻旧影?如果把节令制成尺幅,将时光存留,将佳节收拢,那么在尺幅间短暂地停留,沉思过去,便是以怀想去迹近现实中不可得的美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节令/雅俗中国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黎亮//张琳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78262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18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29
153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