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骚精萃/国学文化经典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国学文化经典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本书是《诗经》、《楚辞》专题,作为中学生的课外辅助教材,精选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加于题解、注音、注释和串讲,做到通俗易懂,适合中学生阅读,也符合小学高年级以及大一学生参考。

内容推荐

近年来,人们逐渐提倡学习“国学”。所谓“国学”,是指在学术层面上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上一个世纪,我们经受过许多折腾,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饱受摧残破坏。在今天,痛定思痛,提倡学习国学,这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修养,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

目录

导 言

上编 《诗经》

周南:关雎、葛覃、卷耳、桃夭、■苜、汉广

召南:行露、摽有梅、小星、野有死■

邶风:柏舟、绿衣、凯风、简兮、静女、新台

■风:墙有茨、载驰

卫风:硕人、氓、伯兮、木瓜

王风:黍离、君子于役、兔爰、采葛

郑风:将仲子、褰裳、风雨、子衿、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齐风:鸡鸣

魏风:园有桃

唐风:绸缪、鸨羽、葛生

秦风:蒹葭、晨风、无衣

陈风:衡门

桧风:隰有苌楚

豳风:七月、东山

小雅:常棣、伐木、采薇、黄鸟、蓼莪、北山、苕之华

下编 《楚辞》

离骚

桔颂

哀郢

湘君

少司命

山鬼

国殇

登徒子好色赋

后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卫  风

硕 人【题解】

此篇选自《卫风》。卫国的地域含今河北省南部及河南省的北部,都城在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东北有朝歌城),春秋时又先后迁至楚丘、帝丘。卫风中的作品多出自东周时期,因其作品多涉男女情爱,且乐调多有靡曼之声,与西周古乐不同,所以信奉西周礼乐制度的儒家常常批评所谓的“郑卫之音”是“淫声”,是“伐性之斧”,表现出迂腐的观念。

这首诗写卫庄公娶齐庄公的女儿庄姜为妻。当她出嫁的时候,卫人写这首诗称赞庄姜的美丽和高贵。全诗分四章,首章写庄姜的血统高贵,第二章写她的美貌,第三章写出嫁时的隆重和礼仪的繁盛,第四章写她的随从众多而强健。诗中对庄姜美貌的描写分别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比喻,从相貌到神情,合成一个曼妙的新娘形象,其中若干比喻,成为形容美女的经典妙喻。

前人此诗有颇高评价,清姚际恒《诗经通论》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尤其是对其中第二章写庄姜美貌,更为推崇,明代戴君恩《读诗臆评》说:“一幅美人图,并其性情画出。”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绝唱也。”

P33

序言

近年来,人们逐渐提倡学习“国学”。所谓“国学”,是指在学术层面上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上一个世纪,我们经受过许多折腾,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饱受摧残破坏。在今天,痛定思痛,提倡学习国学,这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修养,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

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历代的心血,世世相传,层层过滤,积淀成深厚的文化传统。在学术层面上,文化传统贯串、渗透于哲学、文学、史学等人文学科的各种著术中,凝聚成影响全民族意识形态的血脉。当然,其间有精华,有糟粕。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则是我们必须吸取的营养。只有继承、吸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才有可能不断地壮大,不断地发展。

回首近百年,欧风美雨,吹渗神州,这对促进我国走向现代化,有其积极的一面。特别是进入全球化时代,我们不能故步自封,死抱传统。我们应该把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财产,拿过来为我所用。但是,在以开放的态度面向世界的同时,我们更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继承过来,发扬下去。越是全球化,越要民族化。只有在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取外来的文化养分,我们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有可能走在全球化、现代化社会的前列。

让青少年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国学,是当前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应该重视的问题。多少年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扰,不利于社会人才的健康成长。君不见,在我们中间,有知识而没文化的人,所在多有。其实,没有获得优秀文化传统熏陶的人,即使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也不可能真成大器。庸庸碌碌者,捉襟见肘,寸步难行,遑论“走遍天下”!

即使对那些有志于从事科技事业的青少年来说,学好专业知识,与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学好国学,这两者绝不矛盾,更不会互相排斥。相反,接受了国学中所启示的具有辩证思想的观点方法,加强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增进了人文精神和素质修养,反会促进对科技知识、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试看我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像苏步青、李政道等等,他们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都与从小便接受国学的熏陶有关。深厚的文化根基,是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巨大的推力。这一点,我国的优秀科学家在总结学习的成功经验时,常引以为傲。对莘莘学子而言,前辈学人的体悟,值得认真地思考。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学一点国学,对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处理好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也同样是重要的。例如国学中提出的礼、义、廉、耻,忠、孝、仁、爱等观念,经过重新诠释,完全可以运用到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至于优秀文化遗产中所呈示的辩证的思想,人生的哲理,美好的文句,优雅的仪态,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我认为,学不学点国学,对人的素质、知识的培养,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快慢之分,雅俗之分。因此,为了更快更好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适应全球化、现代化的需要,为了对付日趋激烈的竞争,提倡学点国学,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实在是很有必要的。

学习国学,最好的办法是从娃娃抓起,让青少年从小就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有所接触。启蒙教育,对人的成长,关系至为密切。当然,传统典籍中某些概念、语言,青少年未必了解,可能是囫囵吞枣,但这不要紧。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青少年会逐步弄清它的真义;而那些优秀的文化养分,会渗入他们的肌肤、血管,成为他们生命的部分,让他们有可能更好地健康成长。

我们这套丛书,是为了帮助青少年学一点国学而编写的。我们很愿意把我国文化遗产中发人深省的哲理,脍炙人口的诗文,上至孔子老子,下至鲁迅冰心,有选择地向读者们介绍,并且稍作简明扼要的说明、注释。我们希望,广大的青少年能够从这套丛书中,接受到祖国优良文化传统的教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材。

暮春三月,杂花生树。让我们这一块深受岭南文化滋润的土地,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2006年3月于中山大学

(黄天骥,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专家)

后记

去年夏季,花城出版社与中山大学中文系协商,拟出版一套面向全国中学生的国学读本,其中大部分是古籍读物,《诗骚精萃》一本交由我们编写。

《诗经》和《楚辞》是q-国历经数千年流传的经典,自古以来,各类注本不胜枚举,其中多有学术价值甚高的注本。但两书年代久远,文字繁难,已出版的著作中,面向古文阅读能力不高,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读本则较为稀少。因此,编一本适用于中学生和有同等学力的古文爱好者的读本是我们的目标。依据这个目标,我们在选择篇目上,注意选取那些思想与艺术水准较高的作品,同时也要适当照顾中学生读者的接受能力。在释文方面,也尽可能地以浅易的文字将作品的文义及艺术特色予以介绍说明,希望读者不至于因文字的繁难而造成阅读的障碍。题解的部分,适当地引录了一些古人有关诗义或诗艺方面的评语,以增进读者的理解。所用引文,多出自参考书目中的《毛诗正义》、《诗集传》、《诗经原始》、《国风集说》、《诗经百家别解考》、《楚辞补注》、《楚辞集注》、《楚辞集解》诸书,在此一并说明。

本书的导言及《诗经·卫风》以上的篇目,由孙立承担,《王风》以下及《楚辞》部分,由何志军完成。撰写的过程中,对前辈时贤的著作多有斟酌借鉴,但由于水平及时间所限,自有不尽人意之处,在此诚恳地欢迎读者方家批评指正。

编注者

2006年3月25日于中山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骚精萃/国学文化经典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立//何志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47488
开本 32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22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