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徐光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徐光启是明清以来代表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艰难前行的最重要的代表。侯外庐先生曾把徐光启列为明清“实学”的代表,竺可桢语称之是“中国的培根”,当代学术界更是公认为他为近代“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上海能够成为近代科学文化的中心,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与徐光启的贡献直接相关。

本论文集不仅集中收录了专家学者对徐光启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再现了四百年前中西文化会通的历史画卷,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史价值,而且附录徐光启生平著作、及其与徐光启有关的重要历史人物等,因而也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

内容推荐

徐光启是明清以来代表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艰难前行的最重要的代表。侯外庐先生曾把徐光启列为明清“实学”的代表,竺可桢语称之是“中国的培根”,当代学术界更是公认为他为近代“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上海能够成为近代科学文化的中心,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与徐光启的贡献直接相关。

本论文集不仅集中收录了专家学者对徐光启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再现了四百年前中西文化会通的历史画卷,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史价值,而且附录徐光启生平著作、及其与徐光启有关的重要历史人物等,因而也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

目录

贺词一

贺词二

序言

综述

历史上的徐光启

匹夫匹妇被其泽

翻译《几何原本》的文化史意义

会通超胜

兼容并蓄

光前启后

徐光启与《崇祯历书》

徐光启: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

解放前后徐光启墓的修缮和保护

论徐光启的宗教情怀

徐光启与明末上海社会

从“会通”到“超胜”:徐光启科学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徐光启与西方散论

从徐光启至徐家汇的历史和现在

一代宗师

风范长存

徐光启《除蝗疏》“蝗虾互变”思想真伪考

徐光启与焦竑

徐光启著译三种版本小记

葡文资料中的徐光启与明末上海

从《农政全书·木棉》考释徐光启对古代棉纺织技术的传承

徐光启墓的复原修缮

徐光启科学译著贡献与收藏

后世楷模——徐光启

继承、创新与会通、超胜

名相徐光启

我们学校的科学、爱国传统起源于徐光启

祖父父亲与徐氏宗族及其他

弘扬光启精神,服务社会大众

《诗经传稿》与徐光启早年思想管窥

经筵讲官徐光启

徐光启纪念馆里的留言簿

附录

《明史·徐光启传》

徐骥:《文定公行实》

查继佐:《罪惟录·徐光启传》

阮元:《畴人传·徐光启传》

李杕:《徐文定公行实》

徐光启著述一览表

后人研究著述一览表

徐光启生平大事年表

徐光启家族世系简表

参考书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徐光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浩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44479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13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53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51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