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式人脉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读者揭示圈子的奥秘,告诉你圈子究竟有哪些,进出圈子的规则是什么,如何让圈子为你服务,又能避开圈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位著名作家说过,上自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看起来需要面对很多人,但其实不然。每个人真正需要应付的不过也就是七八个人。把身边的这七八个人应付好了,日子就太平了;这七八个人摆不平,日子就不好过。这就需要拿出你的全部人生智慧来应付。本书认同这种观点,帮你在这七八个人、七八个圈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用最合理的手法谋求最大的利益,淘到金子。

内容推荐

一本书读懂中国式人脉圈,助你事业顺利赚大钱。

本书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剥茧抽丝、层层深入地为你揭示中国式人脉圈的奥秘,告诉你人脉圈究竟有哪些,进出入脉圈的规则是什么,如何让人脉圈为你服务、又能避开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录

第一章 认识真正的圈子/1

 圈子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2

 圈子是永远不会报废的取款机/4

 圈子是互通有无的信息港口/6

 圈子是将你推向成功的助燃剂/8

 圈子是一面知人、自知的魔镜/10

 圈子是个人身份和品位的象征/13

 圈子是一荣俱荣的命运共同体/15

第二章 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圈子/18

 刘邦百花齐放的能人圈子/19

 宋江一呼百应的兄弟圈子/21

 杜月笙黑白两道的跨阶层圈子/22

 温州人有钱大家挣的生意圈子/25

 唐骏走到哪里哪里火的人情圈子/27

第三章 最常见的九种圈子/31

 朋友圈/32

 亲戚圈/34

 师生圈/36

 同学圈/39

 老乡圈/42

 职场圈/44

 兴趣圈/47

 会员圈/49

 邻居圈/52

第四章 慧眼识别身边的圈子/55

 圈子也要“择善”而入/56

 从最近的圈子下手/58

 识别圈子里的领军人物/60

 识别圈子里的红人/62

 尊重圈子里的“老资格”/65

 别忽视圈子里的“小人物”/67

 别歧视圈子里的“冷庙菩萨”/69

 善待圈子里的“对手”/72

第五章 密切关注圈子的动向/75

 对圈子里的各种信息一网打尽/76

 对圈子里的常规现象刨根问底/78

 对圈子里的虚假现象拨云见日/80

 对圈子里的细微现象详加分析/82

 对圈子里的反常现象敏感回应/85

 对圈子里的各种信息比较论证/86

第六章 妥善经营身处的圈子/89

 为自己的圈子建立档案/90

 跟圈内人士常联系,多聚会/92

 依靠真情实感维系圈子/94

 依靠个人水平吸引圈子/97

 依靠个人魅力聚拢圈子/99

 服从众议,个人意见另作处理/102

 合作共事,争取大好双赢结局/104

 协商办事,不搞以势压人/106

 宽以待人,君子和而不同/108

第七章 各种圈子里通行的原则/111

 低调行事原则/112

 互利互惠原则/115

 童叟无欺原则/117

 信用至上原则/119

 持之以恒原则/122

 心存感恩原则/125

 宽以待人原则/127

 吃亏让步原则/129

第八章 在圈子里如何说话/132

 圈中人说话要有理/133

 圈中人说话要有据/135

 言之有“趣”,圈子才能“圆”/137

 言之有“度”,圈子才能“转”/140

 圈子里说不尽的是场面话/142

 圈子里最有学问的是酒桌话/144

 圈子里必不可少的是恭维话/148

 在圈子里少说话,多听话/150

第九章 到哪里拓展你的圈子/153

 同学聚会或校庆活动/154

 开业庆典或周年庆典活动现场/156

 产品说明会、发布会、推广会现场/157

 星级宾馆里的高级舞会、酒会/160

 红白喜事或生日宴会/161

 研修班、培训班、充电课堂/163

 健身房、球场等运动场所/164

 旅途中的意外邂逅/166

 网络上面有“部落”/169

第十章 如何拓展圈子/171

 拓展圈子,必须积极主动/172

 放人情债,圈子就是人情银行/174

 穿针引线,百般搭桥见名人/176

 找共同话题,画生活交集/179

 找到认同的情境/181

 利用“口碑”效应/183

 自己组建圈子/186

第十一章 警惕圈子里的“圈套”/189

 空手套白狼,请君入“圈”/190

 美人加美酒,请君出“圈”/192

 无间道,我圈有你,你圈有我/194

 过河拆桥,你的圈子背叛了你/196

 圈子里的“小圈子”/199

 圈子里最可怕的是雷子/201

第十二章 给自己画些不能出的“圈子”/203

 不谈论隐私/204

 不谈论别人是非/206

 不牵扯暖昧不清的关系/208

 绝对不要树敌/210

 不要得罪小人/213

 看破不说破,给人留面子/216

 不抢灵魂人物的风头/219

 不居功自傲/222

 恭维话是香水,能闻不能喝/225

第十三章 适时地告别圈子/228

 自剪羽翼,以退求进/229

 恪守本分,主动隐退/23l

 做派敞亮,不留隐私/233

 佯装迟钝,以抑代退/235

 绝不合作,玉碎瓦全/237

试读章节

圈子是将你推向成功的助燃剂

我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是因为很多人的帮助,而我也巧妙地利用自己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这个事实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戴尔

干事业不能一蹴而就,短则三五年,长则二三十年,更多的企业家都是为之奋斗终生。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事半功倍,为原本漫长的“马拉松”选手们提供一点儿兴奋剂,让他们跑起来更快更轻松呢?

当然有,那就是圈子。俗语说:“人心齐,泰山移”,抱团组圈子能给事业增加有力的助燃剂。几年前,有一位温州老板到四川考察,决定投资兴建一座自贡温州商城,资金需要3亿多元。虽然他自己没那么多钱,但他在同乡圈子里发动了60多位老总共同集资,很快将这个项目拿了下来。就是采取这种民间资本合作的方式,他在四川先后投资建起了乐山温州商城、三台温州商城、营山温州商城,这些商城的开发兴建,又吸引来了几千名浙江商人以此作为阵地,从事各种经营活动,他们相互协作,在巴蜀之地,形成了一股很有气势的力量。

在圈子里活动就是这样,共同分享,共同分担。分享是利润的分享,有钱大家一块儿赚,我有好项目想着你,你下次遇到好项目也想着我。分享还是指智慧、信息、人才及社会关系等一切资源的分享。董事会上集思广益,反复论辩,把问题分析透彻。如果一个项目,所有的董事都给予肯定,达成共识,能不成功吗?除了集体的智慧和判断,天南地北的信息也凑上来了。缺一个某方面的人才,有人推荐,大家比较着选定;需要疏通某方面的关系,你不熟悉他熟悉。这就叫资源的“优化组合”。分担是指风险的分担。凡投资都有风险,万一失败了让一人独自承受可能就让他永远都难翻身了。大家分着承担,谁也不会伤筋动骨。圈子,就像“金钟罩铁布衫”一样保护着里面的每一个成员,在这样的环境里。想不成功都难。

广东华隆发展公司总裁卢俊雄当初创业的时候,连半个铜板也没有,今天的他,家产已超过亿元,他的成功,也得益于圈子的帮助。

中学时期,卢俊雄从父亲那里得到3本邮票,开始了集邮生涯。但是他并不是去当什么邮票收藏家,而是利用它们赚钱。卢俊雄筹建了广州市第一个自发性质的中学生社团——省实集邮社。他的目的就是帮助爱好集邮的学生代买各种邮票,自己从中捞取一点点劳务费。有一次,卢俊雄组织了一个集邮冬令营。结果令他大跌眼镜的是,开营那天只来了一个营友。

竹篮打水一场空,第一次自组“圈子”就以失败告终,为此卢俊雄的心实在是“拔凉拔凉”的,郁闷之情难以排遣。于是,他把这时的心情诉诸文字,寄给香港《邮票世界》杂志社,没想到被放在重要位置刊载了。更没想到的是,本来借以解愁的文字却成了绝好的广告,一些海外邮票商竟然纷纷来函、寄钱,托他购买邮票。在邮票市场,有这样一条规则,邮票无国籍,凡200枚以内的邮票夹在信封里邮寄无须纳税。利用这一规则,卢俊雄开始步入了国际市场,到外国“组圈子”,赚取外汇。

在当时,100元人民币的错体邮票(漏色、倒印,变体的邮票),寄出去后可以获取100英镑的收益。这一笔相当可观的外汇数字,太令卢俊雄兴奋了。

1987年新年后,卢俊雄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举措,他用卖贺年卡赚来的3000多元钱办起了一份双面铅印8开的《南华邮报》。然后,通过《集邮》杂志和邮票公司搜集全国2000多个集邮爱好者的姓名、详细地址,将报纸免费寄给他们。他的这种免费赠报的做法当时无人能理解,有些人甚至嘲笑他。然而卢俊雄自有他的打算:一面是邮市信息,一面是邮票品种、名称的目录。果然,邮报免费寄出后,有人开始回函,希望代购某些邮票。在1987年的第一个月,卢俊雄就做成了3万多元的邮票生意。他是怎样做的呢?卢俊雄收到回函后,便找了一位货源充足的邮票供应商,交纳一定的定金,做起了先订货、款到发货的代购生意来。1989年,《南华邮报》已发行5万多份,也就是说,卢俊雄的“圈子”已拥有了5万个固定的客户。这个成绩感动了具有30多年历史的邮界权威杂志《集邮》,它破天荒为卢俊雄这个邮票商刊出销售广告。当月,卢俊雄的营业额直线上升,直蹿到30多万元。

之后,卢俊雄的步伐迈得更大了。他承包了某个协会的一个门市部,在邮局里租了一个信箱专营邮购生意,从此,奠定了他作为大陆第一邮票邮购商的地位。1991年2~3月以及7~8月这段时间,股市整顿,邮市异常火暴,邮票价格上涨了5倍还多。这次邮市火暴造就了卢俊雄,他一跃而成为与杨百万齐名的大富豪。

从一个普通的集邮中学生,到身价百万的大富翁,卢俊雄的成功之路之所以走得顺风顺水,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圈子的推动。正是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圈子的重要性,并且使尽招数去拉拢、扩大集邮的圈子,才能够让财源滚滚而来。

P8-10

序言

圈子,面子和金子

人生在世,最忌单打独斗,孤立无援,受人排挤,遭人冷落。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圈子就是人际关系网,它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永远不会报废的取款机,是互通有无的信息港口,是将你推向成功的助燃剂。卡耐基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在现代的西方社会尚且如此,那么,在重视人情味的中国,人际圈子对于一个想成功的人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了。

圈子经营得好,事情就好办;圈子经营得红火,生意就兴隆。一个人想在社会上活得风光体面,就必须学会做人,必须要有宽广而牢固的关系圈子。升官要靠贵人欣赏、提携,要靠同僚的支持,还得靠下属的努力工作;做生意要靠广交朋友,才能广开财路;就连寺庙里的和尚,还得靠广结善缘,善男信女越多,庙里的香火钱也就越多。圈子就是财源,拥有广泛人脉圈子的人,就有了一种巨大的资源。

圈子从何而来?它就像存款,是靠你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又是你一点一点经营起来的。现在流行“理财”,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意思是说你在现有的钱上花心思,就能够让有限的钱生出更多的钱来。圈子的拓展和维护也是这个道理,远亲近邻、学友师长、同乡玩伴,这些伴随你成长轨迹认识的人都可以划入你的圈子范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够给你提供重要的情报,帮你推开晋升之门、打通生财之道,成为你生命中的大贵人。

“圈子”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看他在什么圈子里混,就知道他的品位如何、近况如何。在圈子里混得如鱼得水的人,总能由此跳入更大的圈子,挖掘更多的“金矿”,找到滚滚财富。同时,圈子还给人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是每个人生存的心理需要,不论古今,人们都需要这样的圈子。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没有圈子,就只有一事无成;而有了圈子,就能广结人缘,就能集圈内人的各种资源于一身,就仿佛有了三头六臂,办起事情来,自然是顺风顺水,想不成功都难。

然而,圈子也是“江湖”,有是非,有绊子,有纷争,有商机,有些你不能跳出的“圈子”。想把圈子经营好,就需要智慧和手段。纵观古今,博览中外,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政坛精英,还是商界巨子,不论是高官显达,还是市井百姓,那些成功的人都是懂得如何驾驭圈子的。

《中国式人脉圈》就是为读者揭示圈子的奥秘,告诉你圈子究竟有哪些,进出圈子的规则是什么,如何让圈子为你服务,又能避开圈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位著名作家说过,上自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看起来需要面对很多人,但其实不然。每个人真正需要应付的不过也就是七八个人。把身边的这七八个人应付好了,日子就太平了;这七八个人摆不平,日子就不好过。这就需要拿出你的全部人生智慧来应付。《中国式人脉圈》认同这种观点,帮你在这七八个人、七八个圈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用最合理的手法谋求最大的利益,淘到金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式人脉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宪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48509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