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没有国家的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自1997年宣布封笔以来的第一部作品。冯内古特是一位黑色幽默大师,他通过文学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本书不是小说,但在艺术手法上保持了冯内古特小说一贯的后现代风格。全书呈现多主题的变奏,时而文学艺术,时而政治评论,时而历史人生……

内容推荐

本书是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自1997年宣布封笔以来的第一部作品,其中的文章最初发表于芝加哥左翼杂志《当代》。全书呈现多主题的变奏,时而文学艺术,时而政治评论,时而历史人生,特别是对“9·11”以来的美国社会和美国人的心灵有敏锐而透彻的把握。字里行间体现着作家高超的幽默感,洞察世事的卓越智慧以及对世界的忧患意识。有时乐观,有时沉痛,甚至绝望,而思想的活力和批判的力度贯穿始终。

目录

我当孩子的时候,是家里最小的

你知道笨蛋是指什么吗?

这是一堂关于创造性写作的课程

我要告诉你们一些消息

好,我们来找点乐子吧

我一直被称为勒德分子

2004年11月11日,我满82岁

你知道人道主义者是什么样的人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几年前,伊普西兰蒂一个愚蠢的女子

注意,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我过去是一家名叫绅宝·鳕角的汽车代理公司的老板兼经理

安魂曲

作者手记

译后记

试读章节

1968年时,我是一个作家,一个雇佣文人。我写任何能挣钱的东西,这你知道。什么是地狱?我见过那东西,我就是从地狱里出来的。因此有人雇我写一本关于德累斯顿的书,我答应了。你知道,就是那一类会被拍成电影的书,由狄恩·马汀和弗兰克·辛纳屈以及其他人来演我们。我试着写,但路子不对。写的全是垃圾。

这么着,我去一个朋友伯尼·奥黑尔家,他是我的好朋友。我试着回忆我们在德累斯顿作战俘时讲过的有趣的素材,那是一些顶呱呱的素材,能用来拍一部漂亮的战争片。但他的妻子玛丽。奥黑尔勃然大怒,说:“你们那时候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些孩子。”

对士兵来说,这是真的。他们事实上都是孩子。他们不是电影明星。他们不是韦恩公爵’。认识到这个关键问题,我终于能够畅所欲言地讲出真话了。我们是孩子,于是《五号屠宰场》的副标题成了《儿童十字军》。

为什么我过了23年才写在德累斯顿的经历?我们都带着故事回家,我们都想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赚钱。玛丽·奥黑尔实际的意思是:“你们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讲一讲真话呢?”

厄内斯特·海明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写了一个短篇,叫《士兵之家》,其中有一个士兵,被人很粗鲁地问到,他回家的时候看见了什么。我想所有人,包括我,在被老百姓问起关于打仗、战争之类事情时,都会一言不发。这是一种时尚。你知道,你讲自己的战争故事,要想给别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得一言不发。这样,老百姓就不得不去想像各种蛮勇的行动了。

但是,我想是越南战争让我和其他作家获得了解放,因为它把我们的领袖和动机凸显得如此肮脏,并且十足地愚蠢。我们终于能够谈论一些邪恶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我们对天底下所能想像的最邪恶的人——纳粹做过的。我亲眼所见的事情,我不得不揭发的事情,都反映出那场战争是如此丑陋。你知道,真相很有说服力,只是你不希望看到而已。

当然,关于战争,我不谈它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是不可言说的。

P16-17

后记

1997年,年过75岁,写过《猫的摇篮》、《泰坦族的海妖》、《五号屠宰场》的美国作家冯内古特,在出版了长篇小说《时震》后,正式宣布“封笔”。他在访谈中说:“我不会再写另一本书了,千真万确,我已经厌倦了。”冯内古特以“黑色幽默”成名,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由此确立,在功成名就的耄耋之年退出“江湖”,也在情理之中。所以他的宣布,并未引起什么震动。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

然而,时隔8年,在2005年,冯内古特又推出了一部新作《没有国家的人》,让读者颇觉意外,也感到莫大的惊喜。这是一部以回忆和时事议论为主轴的随笔、感言集,由丹尼尔‘西蒙编辑而成。西蒙是“七故事”出版社(Seven StoriesPress)的创始人兼老板,过去在自己的出版社为冯内古特出过书,与冯内古特私交甚笃。《没有国家的人》中的大部分文字以前在美国《当代》杂志上发表过,是西蒙将那些散乱的篇什整理、连缀成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国家的人》算不上一本“新书”,冯内古特也就不算“食言”。但是,冯内古特年事已高,身体日益衰弱,这部作品差不多成了他的“临终遗嘱”,对热爱冯内古特作品的读者来说,它仍然是弥足珍贵的。在此书短短的篇幅中,冯内古特回忆了自己一生中一些关键的时刻,所经历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几部代表作品创作的经过,小说“科幻”和“黑色幽默”风格的成因,其中还有他对政治、科技、生态等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议论,对人性、人道主义理想的孜孜不倦的追寻。就其作为传记材料的丰富性,思想表述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言,也仍然是一本十分重要的书。

冯内古特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是美国人,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祖先是19世纪中叶来自德国的移民。虽然同是西方白人,但相对英裔美国人,德裔美国人仍然属于少数族裔。远在19世纪南北战争期间,两个族裔的美国人之间就已经有了间隙。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社会反德情绪更是甚嚣尘上,德国人及其后代备受歧视,这给冯内古特幼小的心灵留下浓重的阴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美再一次成为交战国,德裔美国人的原罪感更深,所受歧视比一战期间有过之无不及。1945年,冯内古特在向英裔美国人简·玛瑞·克可斯小姐求婚时,她一个叔叔还问她是否“真的想和所有的德国人混在一起”,不快之情溢于言表。冯内古特说:“直到今天,在德裔美国人和英裔美国人之间还存在着一条圣安德里亚断层。”这种民族间的隔阂,可能不及白人与黑人、白人与亚裔族群之间的隔阂那么深,但它确实存在。

作为德裔美国人,冯内古特的民族身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严峻考验。战争初期,冯内古特坚决反战,为《康奈尔太阳报》撰写了不少反战文章。但在日本军队偷袭珍珠港之后,他改变了立场,志愿应征入伍,赴欧洲参战。这时的冯内古特,保卫西方文明的信念战胜了民族情感。1944年12月,冯内古特在著名的保吉战役中被德军俘虏,关押在德国城市德累斯顿。1945年2月13-14日,英美空军在德军战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对不设防的历史文化名城德累斯顿实施了狂轰滥炸,整个城市被摧毁殆尽,十多万居民丧身其中。冯内古特因为被关押在一家屠宰场的地窖中,成为侥幸逃过浩劫的极少数人之一。这段恐怖经历对冯内古特来说刻骨铭心,让他看到民族间的仇杀如何达到歇斯底里的疯狂程度。冯内古特把自己的这部作品命名为“没有国家的人”,这显示在精神归属上,他已经不再把美国当成自己的祖国。冯内古特用意何在?我以为他不是从自己的德裔立场出发,对主流的英裔美国人宣泄愤恨情绪。他实际上抛弃了历史上两个民族间的恩怨情仇,超越了对种族歧视的单纯批判,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思考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这种境界是令人钦佩的。

冯内古特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都被“美国梦”迷惑过,以为美国是一片理想的乐土,是一个民主、人道、理性的国度。在大萧条时期,在失业的时候,这个梦想也没有动摇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为这个梦想战斗、牺牲。而残酷的现实使他们的梦想一次次破灭,让他发现美国政治生活和民族性中丑陋的一面。当光环消失,美国的发展史,在他眼里就成了一部赤裸裸的掠夺史。建国初期,英裔美国人贩运黑奴,从世界各地搜罗最便宜、最驯服的工人,为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美国在历史上曾多次对墨西哥发动战争,每一次战争都有冠冕堂皇的借口,而事实上却是“为拥有最佳政权体系的美国增加自然资源和驯服劳力的供给”。包括加利福尼亚在内的大片土地,都在“正义”的名义下,逐渐被攫为己有。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的“丑陋的”越南战争,也出于同样的目的。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没有国家的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库尔特·冯内古特
译者 刘洪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4430
开本 32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4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712.65
丛书名
印张 5.125
印次 3
出版地 上海
205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Kurt Vonnegut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