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追时间的人(信息过载时代的知识解决方案)(精)
内容
编辑推荐

阳志平主编的《追时间的人(信息过载时代的知识解决方案)(精)》是一本创新者的对话录。开智社群可以说是集中了中国自牛逼的一群人,其领域涵盖认知、神经、心理科学等等。群内各领域的专家不仅定期为大家带来专业前沿信息,更激发了不同领域群友的智慧碰撞。全书采用对话体,最大程度上呈现出思维碰撞、交锋、思辨的精彩与智慧。

内容推荐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

有的人已在利用10年后的信息来换取资源,而你可能还停留在10年前。

这种时间差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是未来竞争的重要砝码。

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缩小时间差,来对抗未来的分布不均?

答案是——

去聆听那些走在时间前头的人。

阳志平主编的《追时间的人(信息过载时代的知识解决方案)(精)》正是这样一群人智慧碰撞的结晶。在这里,有来自诺奖得主实验室的青年科学家卢立为你阐释前沿的神经科学研究,有《zui强大脑》的科学判官魏坤琳描绘虚拟现实的未来,有积极教养专家刘建鸿告诉你如何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有专攻婴儿心理发展的育儿高手陈忻教你怎么让小朋友学会情绪调整,有曾登上全球TED演讲舞台的知名媒体人安替告诉你一个“信息捕食者”的选择,有社会心理学家程乐华从“可供性”的角度解释产品设计的核心逻辑……

Edge.org创始人约翰·布罗克曼曾说,将世界上zui聪明的头脑放在一个房间,会诞生什么?开智群友还不敢吹牛是世界上zui聪明的头脑,但他们都是各领域成就斐然的专家,都是站在时代前端引领甚至创造未来的人。他们通过《追时间的人》,通过不同学科智慧的交叉、碰撞、思辨,展示了未来的无限可能,让你看到未来,利用未来,赢得未来。

目录

序言 追时间的人(阳志平)

第一讲:思维模式与积极教养(刘建鸿)

 当你将世界看成一成不变,智力不可提升,那么你可能一成不变。当你认为智力可以提升,思维模式能够改变,那么你可能拥有更大的世界。思维模式的不同,同样将影响你对孩子的养育。

第二讲:人类的择偶权衡(吴宝沛)

 你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当你在一个选项中投入得多,就意味着在另一个中投入得少。择偶同样如此,是在长相、性格与资源三者中权衡,其中,性格为王。

第三讲:神经迷思(周亮)

 你的大脑只被开发了 10% 吗? 你是左脑型人,还是右脑型人?你的脑门儿那么大,一定很聪明吗?这些从小听到大的神话,是对还是错?

第四讲:可供性(程乐华)

 设计创新产品,多数人遵从的是可用性:你可以让产品为用户做一些什么?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一条通往伟大创新的林萌小道:可供性,在人 -物对话中,发现物原本存在的对人的意义。

第五讲:我知道,你知道,她知道(陈虎平)

 我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她知道。在理解他人与社会时,你会遵从层次结构。同样的,人类的社会生活会映射到你的语言与写作中。

第六讲:好人会武术,神仙挡不住(赵昱鲲)

 在人际交往中,有三种人:给予者、索取者与平衡者。你可以做一名理性给予者,避免因病态利他而导致自我枯竭,同时不要给索取者可乘之机。

第七讲:2014诺贝尔奖莫泽夫妻谈(卢立)

 201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发给三位神经科学家,他们最核心的发现是揭秘大脑 GPS 定位细胞。且听师从诺奖大师的学生认识大脑,认识大师。

第八讲:谈判基础与技巧(王崇巍)

 谈判能力是领导力的核心。它有五个基础概念:渴望、底线、谈判区间、协议区间和开价。明智的谈判能将渴望代替期望;同时谈判最关键的是,创造性的让原先的分配谈判转变为双赢整合谈判。

第九讲:让小朋友学会“情绪调整”(陈忻)

 孩子可爱的时候真是个天使,发起脾气来真想啪啪揍他屁股?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情绪调整呢?如何帮孩子应对受挫折状态下的情绪困扰?请和孩子一起面向未来,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第十讲:实施科学与特殊教育(解慧超)

 教育学波澜不惊地承袭古典浪漫主义教育观,将教育视作艺术、祖传秘方或某种不可量化的神秘魔法,拒绝或不重视科学。现在,实施科学粉墨登场。

第十一讲:信息捕食者的选择(安替)

 一个心比天高、又出生在小城普通家庭的男生,如何能跟随自己的理想,让自己和他人吃惊?请站在时间源头,不断试错,不断创造。

第十二讲:好中文的样子(王佩)

 美好的中文什么样?一起回到源头,看白话文百年演变,赏析经典文本《共产党宣言》不同译本。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第十三讲:运动控制(魏坤琳)

 人工智能能够轻易击败国际象棋大师,然而,目前最先进的机器人的身体灵活性却连

 三岁孩子都比不上。与认知科学感知、记忆、决策等人们较熟悉的领域比较,运动控制比你想象的还要重要。

第十四讲:时间与决策(戴俊毅)

 同样的结果,在不同时刻出现,你会拥有不同感受。对这些不同时刻出现的结果进行权衡与取舍,这就是跨时决策。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拖延如投资。

 开智脑洞大开:时空选择论

 如何看到未来,并且利用时间差谋利?你需要去往时间源头,与信息源头建立信任,并在时间之间穿梭。

附录 开智书单

后记 开智三月

试读章节

如何培养孩子情绪调节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阳志平:儿童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无论情绪调节还是人际交往,我觉得都有惊人的可塑性。那如何培养孩子情绪调节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刘建鸿:教养中我们特别强调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先接纳,再鼓励他成长,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情绪调节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举个例子:孩子从学校回来说他嫉妒某个同学成绩比自己好,这个时候家长怎么回答呢?通常我们会说,你怎么可以嫉妒别人呢,大家都是好伙伴,你要向他学习啊。孩子在跟我们谈他内心感受的时候,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比如嫉妒、羞愧。告诉他,爸爸妈妈理解你的感觉。如果自己曾有过相似的经历,就告诉他,爸爸妈妈上学的时候也有这种情绪,让他觉得嫉妒本身并不可耻。

大家可以扪心自问,我们都没有嫉妒过别人吗?我们否定孩子或者不允许他嫉妒,他这种情绪并没有消失,依然存在,只不过下次他再也不敢跟你讲了。因为他知道,他再跟你讲会受到你的批评,但是他的嫉妒并没有消失。请大家记住要接纳孩子,甚至告诉他这种感受是合理的。你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也是这样,但是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赶上来了。

阳志平:不管是学习还是情绪,所有的成长观都是一样的。首先,是充分地接纳,归属感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再鼓励他去进步,去超越自己。你接纳他嫉妒的情绪,但是告诉他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嫉妒让你认识到你与别人的差距,你可以通过提高自己而不是贬低别人来消除这种差距。这就是情绪调节的成长观。

总结一下情绪调节的成长思维模式,首先是承认与面对,并推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上,把自己说得也不堪,千万别吹牛,要这么说:“妈妈理解你的感觉,你爸爸当年可那个了……”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成长型思维一一区分表扬与鼓励

阳志平:前面我们聊到了情绪调节的思维模式,那如何培养孩子在学习中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呢?一般来说,思维模式理论都不建议家长表扬孩子、领导表扬员工,区分了表扬与鼓励两种不同类型。建鸿能否给大家讲讲它们的区别与典型表现?

刘建鸿:好的,首先要强调,培养成长观的主体一定是孩子,家长可以促进,但无法替代。引用一下我导师的女儿的例子:

我的导师李晓文老师在培养她女儿的时候,每逢女儿考试成绩好的时候,都是让女儿用自己的零花钱请父母吃饭庆祝一下。李老师解释:“因为最开心的人是我们的女儿,而不是我们,我们只是为你高兴的。”大家要认清谁是主体一一在这件事中,孩子是主体。不论成功或失败,我们都要明确孩子才是主体。

现在很多家庭条件已经相当不错,但不少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在为父母读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这些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

你成绩考得好,是我们的骄傲。你考不好,真让我们丢脸。

所以孩子才会这么想。但李老师则是让女儿知道:

读书是为了自己,你考得好,开心、骄傲的是自己,我们只会替你高兴;考不好,不开心、难过的还是自己,我们只会替你难过,并给予你可能的帮助。

P8-9

序言

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分布不均等;信息不再饥渴,而是已经过载。学如逆水行舟,但信息汪洋,怎能乘独木舟?因此,你需要用信任来过滤信息,站在时间源头,看潺潺溪流,肆意大海。

这样的源头,可以回到伊甸园时代,听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吴宝沛老师分享进化心理学,谈“人类的择偶权衡”;可以去波士顿、纽约与北京,听世界说公司CEO安替老师谈“信息捕猎者的选择”;这样的源头,是《诗经》《圣经》,也是《共产党宣言》,且听王佩老师分享“好中文的样子”。

这样的源头,正在各个实验室生发。它是来自诞生数十位诺奖得主的德国马普所戴俊毅老师分享的“时间与决策”;是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魏坤琳教授分享的“运动控制”;也是来自世界上最好的特殊教育系的解慧超老师分享的“实施科学与特殊教育”。这里的时光静悄悄,有埋头实验僧,也有美丽女博士。多年后,当你听到诺贝尔奖颁奖,才猛地发现,自己老板就是2014年诺贝尔奖新科得主,这就是来自莫泽夫妻实验室的卢立分享的“大脑GPS系统告诉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离钱越近的知识越靠谱;离大脑越近的知识越靠谱。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王崇巍老师的“谈判基础与技巧”,让你直接明白如何在商业谈判中获利;来自中山大学的心理学界鬼才程乐华老师神乎其技,以一场不明觉厉a的“可供性”演讲,热欢全场。你想做好人,但不想做包子。来自清华大学的赵昱鲲老师则用一场题为“好人会武术,神仙挡不住”的演讲,告诉你如何做一名理性利他者。

如果说未来国家竞争的砝码在于智力不对称与信息不对称,站在时间源头,那些追时间的人,令一个国家拥有可期的未来。而一个民族的未来同样在于那些咿呀学语的儿童。因此,开智学堂一如既往地坚持了每月分享一场育儿新知。它是来自推广“积极教养”的刘建鸿老师主讲的“思维模式与积极教养”;也是新浪微博育儿心理学著名专家陈忻老师主讲的“让小朋友学会情绪调整”。社会复杂,谬论流传,所以你需要周亮老师的“神经迷思”来破除那些从小听到大的神经科学迷思。人性同样复杂,正如陈虎平老师所说的:我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她知道。论证要逻辑,沟通须同理。

著名网站Edge.org的创始人约翰·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曾说,将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放在一个房间,会诞生什么?

开智作者群群友还不敢吹牛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但大家都是某个领域成就斐然的专家。将这样的集体智慧放在一个微信群,它显然会生发一些新的可能。而这样的事实,已经在过去一个季度发生。《追时间的人》即为开智知识社群的集体创作成果。

严复曾在1899年写道:“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民智强,则国家强;民智弱,则民族亡。”民力、民智、民德,这是严复欣赏的“三民主义”。在今天这个信息焦虑时代,你同样可以拥有自己的三民主义。借助集体智慧,是为民智;借助实践社区,是为民力;借助认知盈余,传承新知,是为民德。

春服既成,风乎舞雩;花照大海,开智有约。

后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知识如水如山,润物细无声,令人沉浸。忘怀山水时,我们忘记了,信息的源头与知识的创作者。美,可以欣赏,也可以创作。那些令你难以入眠的文章,你关注过它的作者吗?你是否一直喜欢转发非原创信息?

2014年5月,因为一件小事,我与心理学圈的六位师友才发现,一个商业网站大幅盗版我们的文章。而该网站道歉信写得优越感满满。实质性道歉,比如删掉所有非法转载稿件,或者按照平均稿费水准发稿费给所有被侵权作者,却做不到且只字不提。于是,在一次偶然碰头时,我第一次有了启动作家联盟的想法。而忙碌的我,很快将此事忘记了。但是海贤组建了六位作家的微信群,却将那份初心保留下来了。

那时,向来算极品宅男的我才使用微信没多久,也是第一次加入微信群。在与陈海贤、采铜、李松蔚、刘建鸿、吴宝沛各位作家的火热讨论中,我第一次意识到微信开始改变人们生活的可供性。到了6月份,各位作家,外加出版界同仁、资深王程师,在我家开了一次会,这就是开智项目的最初缘起一一心读公司,其义取自心理阅读。然而,2014年琐事缠身,外加该项目最初设计了一个非常不符合商业逻辑的股份架构:六位作家均等持有股份。导致项目从6月份启动,进度近乎零。然而外部合作方闻声而来者众,短短三今月,我密集见了15家出版社负责人及媒体合作方。

到了7月份,由于一些新的合作伙伴进入,以及最初发起作家的一些顾虑,最初的作家联盟项目慢慢地变成一个我来主导的项目。在我爱人生曰那天,与各位友人一一沟通,达成共识。此时此刻,“心读”夭折,“开智”诞生。

秉承初心,开智公司原本是一个侧重以认知一神经一心理科学内容制作与传播的项目,初衷是为作家联盟服务。因此,重心一开始落在开智文库与开智视频。然而,人生的意外就在于各种巧合与阴差阳错。2014年8月,我应邀加入财新主编王烁主持的英文书群。英文书群原本是王烁的家庭读书群。8月份,王烁将其面向公众开放,凭借他执掌财经媒体圈十余年的人脉,一周内聚齐五百人。以英文与读书作为过滤器,英文书群得以保持较高的交流质量。

海贤的微信群第一次让我感知到微信的可供性;王烁的英文书群进一步强化了我的体验。很快,我从一位2014年才开始使用微信的新手,变为重度用户,开始更新自己的公众号“心智工具箱”,帮助安人心智开设微信公众号。其间也被邀请加入大量微信群。但鱼龙混杂的微信群始终难给我新鲜体验。于是,在2014年11月的某个周末晚上,我新建了一个名为“开智书友会”的微信群,邀请众多师友加入。

人生那么短,要爱的人都爱不过来,还怎么可能去惦记那些本来就不是一路的人呢。在每月不断踢人,包括踢掉某投资大鳄、某合作伙伴的情况下,在各位开智群友与安替牌机器人的大力支持下,开智群氛围逐步形成。无规矩不成方圆。开智群群规第一条即是:

欢迎大家以创作者姿态讨论相关议题。看到不满的,我们就动手去改变;看到愚蠢的,我们就去写一本聪明的书来反驳;看到丑陋的,我们就制作精美的来倡导;看到疑惑,我们就去设计实验来验证。群内无牛人,只有群友与群智。

许多师友清楚,我是第三种文化粉丝,偶像是丹尼特、古尔德、平克、道金斯、盖尔曼与明斯基等。所有这些作家都有一位共同好友,他就是edge创始人约翰.布罗克曼。布罗克曼在创办Edge时写道:

To arrive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S knowledge,seek out the most compleXand sophisticated minds,put them in a room together,and have them askeach other the questions they are asking themselves.

一一为了抵达世界知识边缘,寻找最聪明的人,将他们放到一个房间內讨论,会诞生什么?

开智三月,通过主题演讲,以及沉浸式讨论,初步交出了这份答卷一一14次世界一流专家的主题演讲,以及每天在自由生发、不断激荡的跨界讨论。

某种意义上,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给人最大的财富是在校期间的同侪压力与可以托付后背的同辈信任。随着人类知识的曰益爆炸,我们不仅仅在青春期荷尔蒙旺盛的时候需要同侪压力刺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同样需要同侪压力刺激。与二十岁不同的是,此时更多的是从金钱、奖赏等外在动机刺激转向兴趣、使命等内在动机刺激。此时,你需要比较与刺激;你需要伙伴与社群;你需要充电与跨界。开智知识社群,初步具备了这样的功能。正如一位群友所言:我加入开智最大的收获,其实并非获得了多少新知识,而是见贤思齐,被一种探索世界的姿态所鼓舞。

同样的,这样的高密度知识,需要稀释与传承。于是,在开智社群运营三月后第一个周末,我启动了面向青年学习者的开智学堂项目。如果说三四十岁这一代知识王作者,更多的是通过书本学习,是成长于信息匮缺时代的陆生动物,那么与之相反,90后、00后这一代数字原住民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伴随信息汪洋时代而生的海生动物。他们大脑运作模式、思维结构与学习方式,将大大不同子传统一代。因此,他们并不需要过多地借助书本来学习。书本已经不是信息汪洋时代承载知识的最佳载体,相反,是视频、是转发、是聊天、是吐槽、是弹幕。

因此,开智学堂试图通过学习型社区的形式,聚集新一代知识青年,让各位看到多样化的人生可能,以及不同知识获取路径与行动方法。2014年“十一”期间,在台北辅仁大学拜访夏林清老师。原以为这位巾帼英雄,是怒目金刚,见面却才发现是慈眉老太,温柔服人。林间茶室,俗人多问利益往来、合作项目。夏老师直接问,大陆发展如此快,给每个年轻人留下了什么印记。我开始讲我的故事与见解。夏老师摇头,摇头,再摇头,说道,我不关心“可能的自我”“成功万花筒”这样的理论、概念,我只关心你的生命故事。斗室星空,个人映照社会。

高速发展的大陆社会,你留下了什么伤疤?什么印记?什么遗憾?

或许,我于世界于知识,是一位贪心者。《心智三部曲》向GEB(是数学家哥德尔、版画家艾舍尔、音乐家马赫三个名字的前缀)致敬;《文心书话》写在平克的《风格感觉》(The Sense of Style)之前;《黑暗三部曲》向阿西莫夫与《银河英雄传》致敬,旗下的安人心智公司向Deepmind(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与保罗·巴赫-利塔(Paul Bachy-Rita)致敬。我更希望成为平克、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但命运偶尔会将你推向布罗克曼的位置。以一位创作者姿态,向那些曾经感动过你的人,也许就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知识传承的觅母吧。九败一胜,行进的路径,曲曲折折,进步时欢然,退步时淡然。

这也许就是人生与命运的真相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追时间的人(信息过载时代的知识解决方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阳志平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63616
开本 32开
页数 48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27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76
CIP核字 2016134680
中图分类号 B84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0
3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