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高会战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场被淡忘的辉煌之战,在这个战场上,除了残酷与血腥还有中国人的坚韧及血性。这是一个发生在正面战场、炎黄子孙共同抗战的故事,这里有中国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这里有中国人面对灾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如果没有战争,他们就是一群普通人,吹响集结号,他们就是战争中的英雄。

翻开杜青编写的《上高会战》一书,聆听这首关于抗日的悲壮史歌。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被遗忘的伟大胜利。杜青编写的《上高会战》竭力还原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还原了昔日辉煌的真相,还原炎黄子孙共同奋勇抵御外侮的光辉业绩。中国陆军第74军一战成名。

在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年代,在铁骨铮铮的中国人身上,流传的不光是故事,还有人性的光辉。

谨以《上高会战》向那些曾经为保卫祖国、抵御外侮而流血流汗的所有中国人致敬。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尾声

试读章节

修水河边馒头山。

1939年3月20日下午四时,沉闷已久的天空突然万炮轰鸣,日军以200余门大炮的强大火力开始向我国民政府第9战区防线、修水南岸守军猛攻。

为歼灭中国军队第9战区主力,迫使中国政府迅速投降,日集中第6、第101、106、116四个师团和独立第14旅团以及海军一部,由11军团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沿南浔铁路、德昌公路以及由鄱阳湖通过赣江水道向南进犯。3月17日,东线日军116师团一部附海军陆战队舰艇70余艘,在数十架飞机和毒气掩护下向修水河口吴城发动进攻,我32军141师等部奋起抵抗;20日拂晓,西线日军第六师团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向我73军阵地猛犯;当日下午,以101师团、106师团为主的日军先头部队向我中线79、49两军阵地重点进攻。

馒头山被一寸寸削平,坚固的工事被彻底抹去,南岸的中国守军仿佛被掩埋进了松土中。

数个时辰后,炮声沉寂,鬼子的炮袭终于停歇下来,从炮火掀起的松软泥土中爬出无数中国士兵,持锹拿铲紧张构筑新工事。

天空突然变得模糊起来。

49军26师防区,一名士兵看着突然变得混浊而灰暗的天气,“咋个老天爷也不帮小鬼子——这么快就暗下来了。”

另一名士兵抹了把汗,“格老子,害老子喝了半天的灰,今晚非得摸几个鬼子耍耍。”

一名上尉不停用望远镜朝前方观望,镜中一个人影朝战壕处逶迤而来。

“前面来了个人,娃看看去!”上尉朝正在构筑战壕的几名士兵下令。

士兵们都没动。

“妈了个巴子,聋了吗!”

上尉正要发怒,几个士兵叫了起来:

“雾,好大的黑雾哈!”

上尉压抑怒气,重新举起了望远镜。

一团黄而暗黑的东西正汹涌而来,而且越来越密,上尉内心一紧,随即高呼起来:“给老子停下,都停下,鬼子放毒气了!”

几个班排长抢先响应,从身上抽出毛巾,但更多的士兵尚未反应过来,持工具傻站着。

上尉额头上露出青筋,厉声高喝道:“瓜娃子,都他妈快把口鼻捂住了!”

一股毒气窜了过来,上尉掏出毛巾堵住口鼻,无法再叫。他眼看着士兵们打起了喷嚏,然后一批批士兵在他面前瘫软下去。

阵地完全笼罩在一片暗黑的烟雾之中。(此役,日军一次性动用20000只烟雾喷射器向我馒头山阵地发射催泪喷嚏性毒气,我军官兵大量中毒。)

夜静得可怕,这时上尉被一阵微带寒意的山风吹醒,他感觉到舒服了好多,一打挺就坐了起来。

“龟儿子,都给老子起来!”上尉随手捡起支枪,拨弄着被毒气熏晕的士兵们。

被上尉砸醒的士兵们一个个还是晕乎乎的,“连……连长,咋个站不起来哈……”

“瓜娃子,都他妈雄起!”上尉火气甚大,“听好了,不管起不起得来,反正……那鬼子很快就会攻过来!”

士兵们一个个仍旧像放了气的球,任凭上尉如何咒骂也无济于事。

此刻一名士兵快步奔入战壕并脱下衣服,那衣服提在手上沉甸甸的,显然被水浸湿过,士兵也不说话,将衣服在众士兵脸上逐一抹过去,说也奇怪,经那一抹的士兵们好像突然精神了许多,一个个慢慢站了起来。

上尉眼瞅着这名士兵,走了过去:“你娃叫什么,哪来的哈?格老子,以前就没见过你!”

士兵笑了笑说:“长官,我刚来你们这里,我在找我的老部队。”

上尉好像想起了什么,“崽儿,白天过来的那个人是你哈!”

士兵点了点头,“我叫张天龙,我过来的时候,刚好鬼子朝你们放毒气,我瞅着不远处有条沟子,就奔那去了。”

上尉很惊讶地望着他,“不简单哈,格老子你这年纪还是新兵蛋子吗?”上尉突然瞄见张天龙衣服上上士的领章,“瓜娃子,都上士了!难怪这么机灵哈,格老子还在奇怪你怎么突然就消失了呢,原来跑河边去了……小鬼子也够快,刚才你过来,爷都还没瞧清你的模样,毒气就来了!”

“长官,您客气了,请问您这里是……”张天龙见这上尉和气,反而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但他话未说完,便被上尉打断了,“找老部队?兄弟,那么麻烦干吗,都是中国军人吗,哪都一样,一样打鬼子,一样升官发财,留下哈,格老子,绝不亏待你!”

“长官,这……不大合适吧!”张天龙见对方这么热情,越发有点窘了。

“巴适,巴适,哪个王八羔子敢说不巴适了!”上尉一使眼色,“弟兄们,大家说巴适不!”

“巴适巴适!”众士兵附和起来。

上尉转身,朝一名上士嘀咕起来:“对头,这人就给你了,你娃知道连长的眼光不会错哈!”

上士年纪和张天龙相差无几,一张学生样的娃娃脸使他稍显稚嫩,置身于这战火连天的战场仿佛极不协调。他祖籍广东,名叫曾天耸,是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原本就是个学生。他的家境非常富有,只是为了打日本才远涉重洋回到了祖国。

曾天耸脸色微红,“兄弟,留下吧,您看连长对你多器重啊!”

“这——”张天龙原想拒绝,但是看见众人期盼的目光,终于不再说话。

“进入阵地!”突然,上尉突然高呼起来。

一阵坦克的轰隆声渐入人耳,头戴防毒罩的日军101、106两师团先头部队借“特种烟”(即毒气)的掩护开始强渡修河,我中国军队在的毒气中艰难反击。

馒头山阵地,日军攻势凌厉,我阵地终于被日军强行突破一缺口。

一名鬼子兵一刺刀下去,将阵地上因中毒而无法反抗的一名中国士兵刺死,另一名中国士兵刚站起半截身子,也因身体软弱无力被该日军返身再次刺死。

鬼子借着毒气的掩护对中国军队展开了血腥大屠杀。

张天龙手忙脚乱地捡过一支汉阳造,扣动扳机。

“喀嚓”枪栓拉上了,子弹却怎么也出不去。

“这鸟枪!”张天龙气急,正要再找支枪,一阵“轰隆隆”的坦克轰鸣声已经来到了身边。

“喂,鬼子上来了!”张天龙大叫,他一抬头,这才发现身边的人仿佛突然蒸发了一般,身边除了尸体,再也见不到半个活着的人影了。

“打个鬼!”张天龙大怒,干脆扔掉枪就地一躺,也融入了尸体堆当中。

P6-8

序言

“好朋友,好兄弟,大家去当兵,保卫国土莫迟延,快上战场杀敌人,杀尽敌人回家乡,回到家乡享太平;好朋友,好兄弟,请你仔细听,日本强盗不赶走,我们大家活不成,我们不愿做奴隶,大家快快去当兵……”

老井,枯枝。

在时间的侵蚀下,老井旁边那简陋的老屋也显得出奇地苍老和疲倦,铸井工匠们刻意在井旁石板上留下的字迹和条纹也早已模糊不清……

江西上高下坡村,一个非常普通的村子,这也是60多年前那场战役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早已进入迟暮之年的老人李福秀轻哼着60多年前的这首抗战歌曲,眼睛逐渐湿润,她感慨道:“90年代吧,政府在官桥一带发掘出了大量毒气罐,那是鬼子溃败时来不及带走的毒气弹,当时建房的民工不知道那是毒气啊,挖掘的时候一不小心,使一千多人都中毒了,50多年了还能害人,你说那鬼子坏不……”

老人说的这个事件是1992年5月发生在江西上高官桥的一件事情,其时当地正在扩建圩集,民工们在地下挖出了很多瓶瓶罐罐,乡下赶集时人又非常多,于是都跑去围观,后来很多乡民莫名出现呕吐以及身体溃烂等不适症状,随后当地统计,出现相关症状的当地居民居然有一千多人,这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核查之后发现,原来,这些挖出来的东西是日军在上高会战大溃败时遗留的毒气弹,那二百多枚斑斑锈迹其实就是包裹罪恶的毒气弹,是日军侵华的又一有力史证。

老人的语言有点含糊不清,但这已经足够,她依稀能把人带入当年,将人们带入到对那场战争的回忆当中——其实能够记得这件事的人早已不多,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另一个老人——他甚至连自己叫什么也无法说清,然而你问他是否记得当年鬼子过来的情景时,他仍然全身颤抖着,甚至激动地挥着拳头,只是他已经无法用清楚的语言告诉我们而已。

“鬼子坏啊,听老一辈说,村里的东西,除了门槛前的石头,整个村的房子全给鬼子毁了,带不走的就烧、就搞破坏,还在井里投毒,在稻谷里拉屎。’’隔壁的下坡新屋,年纪大点的其他村民也如是说。

“当时就是在这下坡桥周围,有个排长叫张天龙,还有个叫杜国雷的排长……听说都在这里死守,有人说他们死了,也有人说他们随罗将军的部队去别的地方了……反正啊,当时这里是血流成河,到处都是死人,到底死的人有多少?战后三年尸体堆过的地方,流出的水还能使人的皮肤溃烂,您说这是什么概念!”

在老人的描述中,张天龙的轮廓清晰起来,当时正是1939年3月的南昌战役,日军正猛攻南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高会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杜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47450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5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