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盛满奇迹的惊喜袋--成长在德国/素质教育在国外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在国外成绩那么好?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中国的科技落后?如果说国外的教育好,为什么常年在国外的孩子回国后无法跟班?如果说国外的教育不行,为什么国外也出那么多的人才?中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教育理念的千差万别,中国母亲,外国孩儿,国外素质教育亲历记——成长在德国。

目录

第一章小学篇/001

入学/003

盛满惊奇的入学袋/009

向动物学习/018

丰富多彩的课外及假期活动/029

女儿的留言簿/037

母亲们的话题及社会生活能力/044

游戏还是谎言/053

榜样的力量/060

兔子学校/068

学校里学什么/077

孩子们钟爱的歌曲/092

家长与学校/099

第二章中学篇/109

来自台湾的小提琴手/111

“青春更年期”/119

走向天边的足迹/131

走进历史,138

我们看见施罗德总理了!/148

学习经典,155

“阿毕”篇/162

德国学校体系,183

第三章教育话题/193

“温柔小儿”与家庭花园/195

被盗记和青少局/203

“从孩子出发”/209

瓦尔多夫学校/219

义务就学法/226

女校长的读书会/232

德国儿童大学/239

开创国民教育的先河/244

“棒娜妮”来了!/251

教育家们如是说/260

后记/269

试读章节

 入学

女儿佳希十一年前,也就是1993年11月下旬从国内飞到德国时,快满七岁了。到德国没两个星期,她在德国的求学生涯就开始了。在国内时,8月份她刚上了小学,上了三个月的课,拼音已经学完。来到德国后,我们决定让她就近上“伊梅尔一托马”小学。

一个电话打了过去,校长马上同意见面。这样我和佳希,还有她的英籍继父一起来到校长办公室,校长同我们每人握了握手,就座之后,校长问佳希会不会用中文写自己的名字。当她不仅会用中文,而且还用拼音写出自己的名字时,校长很是惊奇,以前他从不知道有汉语拼音这么回事。听说中国的小学入学两个月就学了加减法,校长出了两道简单的算术题:

32-5=?

87+8=?

佳希提起笔,不慌不忙,很快做了出来。校长挺高兴,说,明天就可以来上学了,不过不要有压力,开始的时候想上几节课就上几节课,不想上就不上。接着校长在一张纸上写下一位老师的姓、校长自己的姓、教室号码,还有每天的上课时间,交给我们,一切手续就算办妥了。

后来我才知道校长为什么这样宽容:德国小学第一年只学二十六个字母,开始时一星期学一个字母;算术呢?一年级内只学到20以内的加减法。

第二天送佳希去上学,到了教室门口,走出一位高挑儿的金发德国女孩,她差不多比佳希高出大半头,她用手轻轻地抚着女儿一头光亮的黑发,然后很友好地拉着女儿的小手进了教室。她就是后来同女儿同学了四年的弯达。

按事先约好的,一节课后我准时来到学校。老师问佳希是想回家还是想留下,佳希说想回家,显然第一天还是不习惯。老师说没关系,想回家就回家吧。第二天第一节下课后,我又站在教室外等佳希,老师说下节课是体育课。我想这可是个好机会,就问老师我们可不可以旁观,老师说当然可以,于是我们也跟着其他同学一起进了更衣室。只见这些六七岁的孩子很懂事地、井井有条地换好自己的衣服和鞋,然后就跑到教学楼旁边的体育馆里去了。

我们也跟着来到体育馆,坐在场地边的长凳上。体育馆很高,有篮球场那么大,可以进行篮球比赛。整整一节课里,老师带着学生做了几个游戏,其中有一个叫“谁想当百万富翁”,老师一发问,孩子们就争先回答。整个一节课,孩子们又跑又跳、又喊又叫,玩儿得很开心,活动量也很大。女儿当即表示,下一节体育课她也要参加。

第三天,我们是在宗教课结束以后去的。还没走到学校,就远远看见弯达还有其他两位女孩子正在教学楼前等我们。见我们走来,她们高兴得又蹦又跳,女儿拉着我的小手马上松开了,向她的新同学跑去。对了,这里的学校没有围墙,没有校门,或者说教学楼的楼门就是校门,楼门也是可以推开的,基本上可以让人随意进出,连看门的也没有。P3-5

后记

1993年11月18日傍晚时分,法兰克福国际机场上,一位国航工作人员带着一个中国小女孩走出海关。我一眼就认出了,这就是我们在等待的女儿佳希。

“坐飞机,怕不怕?”上了火车,我问女儿,“不怕,从飞机上看地面,地上的人都这么小,像小蚂蚁似的。空中小姐可好了,空中小姐还说,她有一个儿子在北京,比我大一岁。她说,等他长大了,让他娶我当媳妇。媳妇是什么呀?”

女儿的到来,使我在德国的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女儿、学校成了家庭里重要的内容。留心帮助孩子学习德语的过程,也是促进自己学习德语的极好机会,许多德国童话、民歌、戏剧和经典作品正是通过孩子、通过学校逐渐了解到的。可以说,通过学校,我的面前展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德国人文世界。

不一样,德国的学校同中国的大不一样,这一点,是我和女儿很快就发现的。早就有心想写写我所了解到的德国学校生活,但是直到去年才遇到了一个契机。

2004年复活节期间,我回天津看望父母的时候,顺便到新落成的天津出版大厦,拜访了因为写作((莱茵北流去))一书而在网上交往了一年多却未曾谋过面的李华敏编辑。闲聊之中,她透露出一个新设想:出一套“素质教育在国外”丛书。“你来写德国篇,怎么样?”她热情地邀请我与她二次合作。“好吧。”我答应了下来,虽然心里敲着小鼓,可这毕竟是自己的夙愿啊。

直到去年7月大学放暑假,我才腾出手来开始这本书的写作。我找出了过去十几年来孩子从学校带回的、我还没有扔掉的一张张通知、广告,找出了我们陆陆续续写给国内亲友的有关学校生活的信件,回忆起那些同孩子一起度过和经历过的快乐时光。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惊异和新奇,只想记录下客观的观察。可这还不够,观察还要走向纵深——体现出德国学校的宗旨和教学理念。观察总是表面的。老实说,如果不是写书,我也不会走到近三百年前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身边,也不会走到近二百年前的洪堡大学和一百年前的欧洲教育改革运动跟前去。

书写完了,还要配图,到哪儿去找那么多图呢?在此我要感谢向我提供图片的我的德国朋友们:Carola Bauer女士、Uwestickel和Peter von Essen先生、女儿在读中学的R.Fernbach——远溪老师、女儿佳希、弗莱堡生态站(0ekostation FreIburg)。我特别还要感谢的是斯图加特附近温特里登文理中学的代理校长施密特(Albrecht schmitt)先生。我们素昧平生,只是网上搜寻中撞到了他们学校的网址,学校主页中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的画面很中我意,于是去电邮索要,施密特校长马上利用假日寄来了照片原件。

我的这本书是要献给女儿佳希的,感谢那些与她一起学习、一起经历、一起成长的美好岁月。

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先生Richard wi lkinson,用他的话说,我常把他“问得底儿掉”,德文的原意是被“戳满了窟窿”。不论是去观摩孩子们的暑假活动、去参加学校的公开日活动,还是去听女校长的报告会,看中学生们演戏,拍摄照片,都少不了他的同往。

就在我要结束此书的写作时,来自家乡天津的中学生来到弗莱堡访问,他们是北师大天津附中的师生们。原来他们来访的学校——弗莱堡马克斯一韦伯职业高中(Max—Weber Schule)里有一个汉语小组,汉语教师就是学校里的英语教师查纳(D.zahner)先生。查纳先生虽教英语,却一直着迷于中国文化,二十多年来一有机会就到中国旅游,后来他学了汉语,还娶了一位中国妻子。他要把他对中国的热情传给他的学生,他还一直寻找机会与中国学校建立友好联系。

去年他终于如愿以偿,通过互联网同北师大天津附中取得了联系。11月,他们师生一行十人到天津中学进行了友好访问,现在天津师生又来到这里进行回访。

在那个看上去很像古罗马古剧场的学校教学楼大厅里,马克斯一韦伯职业高中为中国师生的到来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典礼。作为查纳先生夫妇的友人,我也有幸参加了这个庆典。中国师生合唱了一首席勒的做乐颂》,德国师生击掌作拍,庆典在非常热烈友好的气氛中结束。

今非昔比,在我来到德国十四年间,祖国发生了怎样大的变化啊!十四年前,一所普通的中国中学与一所普通的西方国家的中学进行这样的校际交流,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我很高兴地看到,在祖国的繁荣发展中,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走向正常化的大好趋势;同时我也很庆幸,在我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二十年之际,还能得到这样一个机会,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郭力

2005年2月7日于德国弗莱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盛满奇迹的惊喜袋--成长在德国/素质教育在国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735527
开本 32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551.6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