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了虚拟的“安藤忠雄建筑之旅”之后,您是否愿意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呢?文筑国际与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一同邀您赴日本关西,考察安藤忠雄位于大阪、京都、神户闻名遐迩的建筑作品,结合温泉、美食及购糕在为您的建筑理念充电的同时,也洗去您工作的辛劳……
图书 | 安藤忠雄建筑之旅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进行了虚拟的“安藤忠雄建筑之旅”之后,您是否愿意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呢?文筑国际与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一同邀您赴日本关西,考察安藤忠雄位于大阪、京都、神户闻名遐迩的建筑作品,结合温泉、美食及购糕在为您的建筑理念充电的同时,也洗去您工作的辛劳…… 目录 002 前言 004 安藤忠雄访谈录 018 关西地区铁道交通图及作品位置 022 光的教会/周日学校 044 大阪府立狭山池博物馆 066 大山崎山庄美术馆 082 兵库县立美术馆 118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144 淡路梦舞台 178 姬路文学馆/南馆 206 兵库县立儿童馆 232 南寺(直岛艺术之家) 246 安藤忠雄关西作品参观行程录 250 安藤忠雄简介 试读章节 11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安藤忠雄的名作"光的教会"和"周日学校",以及新作"兵库县立美术馆"。那是一个静谧的上午,少有参观者,只有我们两个人徘徊在"光的教会"和"周日学校"中,充分体昧着光线在建筑中的泳动。两幢建筑的主题虽然同是光,表现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在"光的教会"中,建筑与光极悬殊的面积对比突出了教会神圣而令人敬畏的一面:而在"周日学校"中,建筑与光的面积对比减弱了,光线更和煦地酒在混凝土墙面上,似乎人间的温馨尽在其中。 马:光和影是先生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先生本人是如何看待光的呢? 安藤:柯布西埃的郎香教堂开启了我对光的认识。单单追求光也能使建筑成为一种可能。通过光的演出来表现空间、摸索空间的原型成为我此后建筑创作的一个主题。比如在"光的教会"中,我有意识地把自然的各种因素限定为光,通过这种极端的抽象自然的手法,实现了能触及人的精神根源的空间。光是表现建筑精神化的素材之一。 矢野:其实对安藤忠雄来讲,光并不是表现的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光来表现空间。在他年轻时的建筑之旅中,罗马万神庙给他留下很深的影响。通过圆形的拱顶。斜斜洒落的耀眼光线,形成了非常强有力的空间感觉。这也许是安藤忠雄空间的原点所在。通过光,赋予建筑和空间以生命。从这个角度来讲,光是安藤忠雄建筑里非常重要且有效的一个因素。当然光和影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因素,缺一不可。正因为有影才会有光,因此,能够容纳和承受光与影的墙壁就显得非常重要。墙是光与影表现的一个有效的背景,因此墙的造型、墙的材质就显得很重要。这样就又回到刚才的有关混凝土的话题上去了。在安藤忠雄的作品里,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不可缺少的一组最小限组合。P10 序言 建筑之旅是愉快的。 出门之前,事先查询大量的资料。编制行走路线,最终和自己期待已久的建筑相识,并置身于其中,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建筑之旅是重要的。 在媒体信息还不甚发达的时候,人们对建筑的认识和理解,几乎都是从旅游实地考察后获得的,那时,建筑之旅是获得对建筑认识的唯一有效手段。 如今,资讯变得越来越发达,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天下事,建筑也不例外。但是,以媒体为载体的建筑信息,都是被美化或选择过的信息。照片经过变形处理,并总是选择最佳时刻去拍摄。建筑视觉以外的其它信息被无情地删除,容易把读者带入一个片面的信息角落。因此,在资讯通畅的今天,建筑之旅又变得重要起来。 安藤忠雄曾说过:"要用自己身体的五官去感觉建筑。"用视觉去看,用听觉去听,用触觉去摸,用嗅觉去闻。置身于建筑之中,用自己的身体去充分体验和感受。 本书所介绍的建筑作品是安藤忠雄在日本关西地区作品的一部分,是作者通过多次的实地参观,精选出来的。首先,此书是一本安藤忠雄建筑的导游手册,书中详细地标注出每个作品的位置及如何行走的方法,以供每一位去日本参观安藤忠雄作品的建筑爱好者参考。其次,本书也收录了作者亲身拍摄的图片,这是用极其普通的数码相机,没有任何的镜头处理,沿着参观路线展示出来,尤如你自己亲眼所见。通过这些断片的图像,也许会让你对安藤忠雄的作品有一个真实的了解。 这是一次虚拟的建筑之旅。 我希望在翻阅此书的同时,能带给你愉快,尤如你正在进行自己的建筑之旅。 马卫东 2004年于上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安藤忠雄建筑之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卫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02864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206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11 |
宽 | 143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