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小企业对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加就业、鼓励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大企业难以替代的作用。本书讨论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缺口问题,在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框架中讨论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并且主要讨论了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中小企业的作用及其信贷融资缺口12

第一节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2

第二节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原则/21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中的信贷融资/27

第一节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27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中的银行信贷融资/48

本章小结/57

第三章中小企业政策性信贷担保机制分析/58

第一节 中小企业政策性信贷担保的“制度收益”/59

第二节 中小企业政策性信贷担保的“制度成本”/67

第三节 中小企业政策性信贷担保机制的国际经验/74

第四节 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的

问题与完善对策/80

第四章银行规模结构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90

第一节 西方国家银行业并购对银行规模结构的影响/91

第二节 银行规模因素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重要观点/94

第三节 不同规模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优势:一个分析框架/105

第四节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的银行规模因素:发展中小银行思路解析/121

第五章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因素——信贷契约理论的视角/126

第一节 信贷契约理论的基本概念/127

第二节 银行垄断/利率限制条件下

中小企业信贷契约/132

第三节 银行竞争/利率限制条件下 中小企业信贷契约/139

第四节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因素/143

第六章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原因和对策/154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作用及信贷融资困难/155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制约因素/166

第三节 改进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政策思路/176

本章小结/188

试读章节

            重要观点综述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尤其是信贷融资存在困难,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理论界的共识。但对导致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原因,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结合以上各章的分析及讨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文献,笔者将重要观点归结如下。(一)中小企业缺陷论

这种观点一方面认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应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另一方面又认为,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是因为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缺陷,如产品不适销、财务不健全、风险太大等。笔者认为,这种思路混淆了中小企业成长中的“经营约束”和“融资约束”。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融资,若是由中小企业自身原因引起的,就称不上是“融资问题”。中小企业如果经营状况和管理状况不佳,无论是由政策歧视所导致的,还是由于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所导致的,都不应该得到银行的贷款。这样的企业即便得到银行融资,也不会给社会带来净现值,因为限制企业成长的不是“资金”因素而是“经营”因素。只有那些经营状况好、项目有预期净现值的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或银行体制的歧视等原因所导致的信贷融资困难,才属于“资金约束型”,才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分析所涉及的对象。因为银行贷款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约束”,但不能帮助企业解决“经营性约束”或“政策性约束”。将中小企业自身问题作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原因,就会分散研究的主题。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尽管存在许多问题,在信贷融资中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但即便如此,市场中还是存在着大量的经营良好的中小企业。银行并不是要满足所有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而是要满足那些经营良好的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要求。我们讨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的实质是在什么样的信用制度和银行管制制度下,可以使银行以更低的成本获取中小企业信息,并激发银行的积极性,使银行能够发现和识别“好”的中小企业并对其进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缺陷论”没有把握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的实质。在实践中,“中小企业缺陷论”是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借口。(二)贷款担保缺乏论

其基本逻辑是:我国商业银行并不缺少信贷资金,但中小企业又同时存在着信贷融资困难。银行从控制自身风险出发,贷款逐渐从信用贷款过渡到抵押和担保贷款,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要求100%的抵押或担保。中小企业一般很难提供银行认可的足额的抵押品,获得贷款的惟一希望就是获得担保。因此要改进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就要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条件。担保缺乏论是一个对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研究产生广泛影响的观点,已经广泛影响到我国的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政策,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成为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

笔者也认为担保缺乏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制的建立,可以总体性地增加中小企业信贷供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但由于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制本身的局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正如前几章分析所表明的,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的关键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的信息和激励机制的缺陷,担保机构对改进中小企业的信息状况作用有限,这样就会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银行和企业之间的问题和矛盾,变为企业和担保机构之间的 矛盾和问题,如将原来银行承担的风险变为由担保机构承担等。  笔者认为,“担保缺乏论”只注意到了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表面 矛盾,而没有看到导致这种矛盾冲突的体制原因,是将我国现行的 银行信贷体制看作既定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而要解决我国的中小 企业信贷融资问题,恰恰要从改革我国银行业结构和信贷体制人 手。担保只是解决信息问题的辅助机制之一,在解决信息问题的基 本机制(银行在筛选和监督借款中小企业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作 用)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就会导致对担保机制的过分依 赖。“贷款担保缺乏论”在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成因的解释方 面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表面化的缺陷。(三)银企规模摩擦论

以林毅夫等(林毅夫、李永军,2001;张捷,2002;李志贽,2002;等)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我国的银行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体,以国有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发育不足。而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融资中具有信息优势,进而具有比较优势。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主要是由于银行规模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的不协调。只要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并为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监管环境,我国的中小企业信贷状况就会得到改善。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但其理论的片面性也是很明显的。因为它将企业规模和银行规模的匹配机械化,无视银行业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融资技术和银行规模经济的影响。在政策上也会使人误认为,没有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只需要调整银行业的规模结构就可以解决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这种观点至少是不全面、也是不深刻的。(四)银企体制摩擦论

以张杰(1999)等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纵向的金融体系,最先大一统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后来分立的四大国有银行是其载体。同时,各种公有股份制银行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也存在严重的计划经济和政府干预的问题。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其融资行为是基于一种市场化的横向的交易关系。金融改革的滞后,从改革次序安排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使纵向分配金融资源的体系和中小企业的横向融资要求发生矛盾和摩擦。因此,只有在现有金融体制以外,发展为市场经济服务的金融体系,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笔者认为,相对于规模摩擦的观点,这一观点更本质,也更深刻。但其割裂市场性金融体系建设和计划性金融体系改革、认为应在现有金融体制以外发展起市场性金融体系的观点,也是笔者不能接受的。企业和银行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是不同的,市场性企业体制发展的逻辑并不必然适合市场性金融体制的发展,即不可能在现有金融体系之外发展起完整的足以支持市场性企业体制的金融体制。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探求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制约因素,仍然应该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出发,分析在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体系中制约中小企业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的因素;以及在存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阻碍中小企业信贷交易达成的因素。在第五章中一般性地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本章的分析就是对第五章一般性因素分析的具体化。笔者认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P166-169

序言

董彦岭博士的新著《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是一本富有理论和政策价值的专著。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日渐占有重要地位,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就业和鼓励创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日益受到中央决策层和理论界的重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在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明确指出,“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推进就业方面也指出,“注重扶持中小企业”。事实上,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也在逐步上升。据有关资料,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产值已占到我国全部工业产值的53%,出口总额的60%,城镇就业的75%。

众所周知,当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外部融资,主要是信贷融资困难。理论界的解决办法主要围绕建立中小银行、加强信贷担保等,作者不完全同意这些观点,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新意义的见解。

作者首先指出,应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分析建立在信息结构理论和信贷契约理论基础上,认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核心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成本问题,并将这一理论贯穿到全书始终。此外,中小企业信贷中的银行规模结构问题也是作者关注的一个理论重点。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实行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我国也发展了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制,并将其作为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一个核心性制度安排。一般文献对信贷担保的正面论述较多,但对其不利之点注意不够。作者首先肯定了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的有利作用,同时又指出其负面效应,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担保机构不能有效识别借款人类型,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其投资行为而言会产生资源配置扭曲的风险。这一观点比较新颖。

银行规模对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也是当前理论界热切讨论的一个问题。一般认为,建立中小银行是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关键措施。但作者指出,银行规模不是制约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关键因素。因为随着信息技术和贷款技术的进步,也随着银行业的兼并趋势,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这方面的经验值得重视。传统上以中小银行为主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格局是在各国特定的银行管理结构和特定的信息技术背景下形成的,也随着各国银行管理结构和信息技术的变化发生着改变。事实上,没有银行体制的改革,只重视银行规模结构的调整,发展中小银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问题。这也是作者不同于流行观点的另一新颖之处。

作者最后指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应从解决金融抑制入手。金融抑制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因此,改进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政策思路应着眼于: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改革中小企业信贷利率体制,改革银行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创新信贷技术。总之,改善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结构、解除金融抑制是作者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根本政策思路,而这不同于当前的流行观点。

总的来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及其解决对策是我国当前经济与金融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作者在本书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剖析,提出了不少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本书行文文平实流畅,分析细微,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理论、政策价值。

我与作者在南开大学相处数年,读其新著启发良多,颇感这是一本论析精辟的学术著作,因乐为之序。

         南开大学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继祖

                2005年6月3日 于南开园

后记

本书是在我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在本书付梓之际,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王继组教授。王先生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在我的三年多的博士研究生学习中,王先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使我在治学的道路上有了不少提高。从论文的选题到写作,王先生都严格把关;论文几易其稿,王先生都是一字一句地认真审阅修改。先生还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本书凝结着先生的心血和汗水,其严谨治学的精神将使我终身受益。

另外还要感谢马君潞教授、刘玉操教授、刘骏民教授、柳欣教授和李志辉教授等,他们使我在南开大学三年多的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也是他们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参加了我的论文开题报告会,提出了很多批评和建议,使我能够更好地把握论文的立意和结构。我很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这些良师的教诲和帮助。

南开园是一片学术的沃土。这里有众多的良师益友,有良好的治学氛围。我有幸得到许多老师的教诲,也有幸和众多志趣相投的同学经常地切磋、讨论,从他们那里得到许多灵感和启发。我要感谢我的同学王来星、骆克龙、张大威等。在论文资料搜集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很珍惜在南开大学的日子,在这里我领略到了治学的乐趣和辛苦。

感谢山东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张体勤教授,他领导的科研团队使我获得了丰富的学术滋养;感谢山东经济学院的张志元教授、吴彬教授、王昱慧书记、周宗安教授等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本书的写作只是我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研究的一个段落。由于学识所限,本书肯定有许多缺点和不足,诚恳希望得到各位学界同行的批评指正。在以后,我会继续深化这方面的研究,希望能有进一步的收获。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妻子赵素艳女士,由于她的支持和理解,才使我能够集中精力完成本书写作;感谢山东财政学院韩庆华教授和经济科学出版社的吕萍女士,他们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董彦岭

              2005年6月5日于山东经济学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彦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850880
开本 32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2.42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