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处世三十六计/新历史智慧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人的处世智慧是举世公认的。本书从人的社会角色、处世行止、心性习性等方面,广采博征古代著名的事例、精彩的论证和奇特高妙的处世策略,探讨如何保身、护身、养身、惜身、娱身等智慧和技巧问题。细嚼每个故事,你必成为处世高手。

内容推荐

中国人的处世智慧是举世公认的。还有比“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宜方圆并用”更经典的吗?! 本书精选历史上的精彩案例200则,借鉴三十六计的体裁,共六篇,每篇六计,六六三十六计,探讨如何护身、保身、养身、惜身、娱身。细嚼每个故事,你必成为处世高手。

目录

第一篇 待人接物

第1计 广结人情/3

第2计 知人知心/16

第3计 左右逢源/26

第4计 诚实信用/40

第5计 宽厚待人/51

第6计 知恩图报/60

第二篇 处世之道

第7计 冷静理智/69

第8计 行不苟合/79

第9计 换位思考/86

第10计 深谋远虑/95

第11计 抛砖引玉/106

第12计 以退为进/116

第三篇 涉世之深

第13计 平和心态/129

第14计 专心致志/136

第15计 把握时机/143

第16计 以逸待劳/153

第17计 坚持不懈/162

第18计 讲究策略/170

第四篇 应付对手

第19计 知己知彼/179

第20计 趁火打劫/187

第21计 欲擒故纵/196

第22计 暗渡陈仓/204

第23计 假痴不癫/216

第24计 控制情绪/223

第五篇 战胜自我

第25计 见利思义/233

第26计 自强不息/240

第27计 防微杜渐/247

第28计 明知故昧/ 253

第29计 居安思危/264

第30计 认识自我/272

第六篇 获取幸福

第31计 大智若愚/287

第32计 贤而知义/303

第33计 知足不辱/308

第34计 通权达变/317

第35计 百忍成金/323

第36计 豁达人生/332

结束语/340

试读章节

曾国藩的权术

曾国藩对政治权术之精通,几乎无人能及。清朝重臣肃顺曾在皇帝面前推荐曾国藩。1862年,咸丰帝驾崩,同治帝即位,肃顺又提出:“满族没有一个人中用,国家大事非重用汉人不可。”

肃顺看曾国藩才华出众,有意结识他。但曾国藩从不给肃顺写信表示感谢,因为他预测,肃顺与慈禧太后之间必有一场政治斗争,后果不能预料,如果肃顺胜,自己与慈禧太后没有联系,肃顺一贯提倡重用汉人,自己必被重用;如果慈禧太后胜,肃顺倒台,也查不出自己与肃顺的关系。

果然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开始“垂帘听政”,肃顺被处死。当慈禧太后查看带军在外的将领与肃顺的通信时,发现唯独没有曾国藩的只纸片言,由此对曾国藩十分信任,授曾国藩以两江总督节制四省军政大权,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三个月后又赐衔协办大学士。

从此,曾国藩成了真正的实力派。

还有个类似的故事。

徐茂公是唐代初年的大将,参加过瓦岗军,失败后投奔唐朝,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徐茂公任司空,为人机巧,行事谨慎。

高宗李治想立太子,由于王皇后没有儿子,武则天却有,便向大臣们征求意见。

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提议说:“王皇后是世家之女,是先帝为陛下娶的,先帝临终前拉住陛下的手对大臣们说:‘我的好儿子好媳妇,现在托付给你们了。’陛下听到过这话,至今如在耳畔,没有听说王皇后有什么过错,怎么能轻易将她废除了呢?陛下如果一定要变更皇后,恳请好好选择天下的望族,何必要选武氏呢?武氏曾经跟随过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天下众人的耳目,怎么能遮挡得住呢?”

韩瑗、来济也上书李治,力主不选武则天,但高宗听不进去。

后来,高宗问徐茂公的看法。徐茂公生性乖巧,心想这个关键时刻超越自己本分发表意见,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废立皇后成功与否,都与性命有关:同意废除王皇后,要是不成功,就将得罪王皇后,不同意废除王皇后,如果武则天被选中,无疑是自投罗网。徐茂公左思右想,含糊其辞地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有什么必要问外人呢?”

高宗听了这话,便下定决心,将褚遂良降职为潭州都督,马上废除王皇后和肖淑妃,下令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任用大臣许敬宗排斥打击不同意拥立她为皇后的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一批人,或者被贬逐,或者被诛杀。徐茂公却因为应付巧妙,避免了祸及自身,并且受到重用,负责审理长孙无忌等人的案子。

思不出位,要求说话办事不要超越自己的名分地位,该说该做什么,不该说不该做什么,都以自己的职责为限,谨慎稳重,这是处事精明老练的表现之一。徐茂公可说是精明老练之辈,他的一句“这是陛下的家事”。堪称绝佳妙语,包容量极大,在不卑不亢的情况下将“球”踢了回去。

P35-36

序言

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一位学者。有一天他的邻居家跑丢了一只羊。邻人立刻率领亲戚朋友们去追寻,还来邀请杨朱的仆人一同去。

杨子不太情愿地说:“瞎!跑丢了一只羊,何必要这么多人去追寻呢?”

邻人解释说:“你不知道,那里的岔路太多了!”

过了一会儿,邻居带人回来了。杨子问道:“羊找到了吗?”

邻人说:“跑丢了。”

杨子又问:“这么多人怎么会找不到呢?”

邻人答道:“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站在岔路口。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去找,所以就回来了。”

杨子听了这话,忽然神情忧愁,变了脸色,好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  

他的门徒都感到奇怪,便向他请教说:“羊是不值钱的畜生,况且不是先生家的,您这样闷闷不乐,究竟是为什么呢?”

杨子陷在沉思之中,没有回答。门徒们还是摸不着头脑。

人们在生活中,不是也会遇到面临岔路无从选择的情形吗?谁都明白处世之难,谁都渴望处世圆满,我们常常会因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不和谐而苦恼和惆怅。

鲁迅曾感叹:“中国是古国,历史长了,花样也多,情形复杂,做人也特别难。”不过,古国、历史长也有好处,留给我们的人生经验也特别多。

中国人的处世智慧是举世公认的,中国人积累了几千年的人生经验,处世待人之道发展的最为炉火纯青。古人讲:“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宜方圆并用”,就是讲太平盛世的时候,应当严正刚直善恶分明;乱世之时,应当圆滑老练随机应变;世道衰亡的末世,则需要方圆并用,有所选择。一意孤行或只凭满腔热忱,这样撞破南墙也于事无补。

处世智慧是每个人立足方寸的大学问、大智慧。处世智慧是每个人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思维训练。不管你有意识或无意识,不管你主动或被动。不管你喜欢或厌恶,你都被挟裹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人事之中。处世智慧帮助你见微知著,高瞻远瞩,立足方寸,远思千里,见人所未见,有所突破和前进,在新时代的挑战中,抓住机遇,走向成功。  中国文化中的三大劲流儒、释、道三家对处世的独到见解成为人类精神财富的瑰宝,史料里对声色财气、名利角逐、丑行陋习、浪荡心性等招祸伤身的教诲训诫比比皆是。《处世36计》从人的社会角色、处世行止、心性习性等方面,广采博征古代著名的事例、精彩的论证和奇特高妙的处世策略,探讨如何保身、护身、养身、惜身、娱身等智慧和技巧问题,供人品味,供人鉴习,警世喻人,训诫人生。

禅宗的《坛经》说:“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把历史智慧变成你自己的智慧,那就在你心中升起了不灭的长明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处世三十六计/新历史智慧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878350
开本 16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4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4: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