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一曲多么伟大而壮烈的史诗。长征初期,一支最年轻的队伍,如同一道涌出钢炉的铁流,奋勇当先,英勇善战。那就是“少共国际师”!这些勇毅而坚定的青年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就是这些年轻人和中年人,领导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率领着年轻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和辉煌!时间跨越了70年,今天的年轻人重新回首那支年轻的队伍,一定能够从他们的奇迹和辉煌中吸取到丰富的精神力量和奋斗智慧,学到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将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尚的人。
图书 | 重读长征(儿童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长征,一曲多么伟大而壮烈的史诗。长征初期,一支最年轻的队伍,如同一道涌出钢炉的铁流,奋勇当先,英勇善战。那就是“少共国际师”!这些勇毅而坚定的青年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就是这些年轻人和中年人,领导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率领着年轻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和辉煌!时间跨越了70年,今天的年轻人重新回首那支年轻的队伍,一定能够从他们的奇迹和辉煌中吸取到丰富的精神力量和奋斗智慧,学到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将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尚的人。 内容推荐 这是一支年轻得令人惊奇的队伍!率领这支队伍的领袖也是那样的年轻而富有朝气——看看这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和他们当时的年龄吧:周恩来、刘少奇和彭德怀,36岁;张闻天,34岁;博古,27岁;王稼祥,28岁;任弼时,30岁;贺龙,38岁;徐向前,34岁;聂荣臻,35岁;林彪,27岁;邓小平,30岁……正是这些年轻人,与比他们年长的毛泽东、朱德一道,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这些勇毅而坚定的青年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 就是这些年轻人和中年人,领导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率领着年轻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和辉煌! 目录 第一章 长征开始与失利阶段 第二章 长征转折阶段 第三章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 第四章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 第五章 大会师阶段 试读章节 长征路上的“小机灵” 一天,十四岁的小男孩卜力正挑着一担柴,在临近的集市上叫卖。碰巧红军到集市扩军,就给了他几公斤大米,问他愿不愿意参军。和卜力一道来的三个熟人都参军了,他也动了心,于是托人把大米送回家,自己随扩军的战士走了。 到了部队,首长看他年纪小,个子还没枪高,便叫他回去。卜力死活不肯。以后几天,他就跟着扩军的同志,人家上哪儿,他也上哪儿。首长见了,只好叫通信员送他到医院去做护士,他却要跟着通信员回部队。通信员为了甩下他,就抄近路,游过一条河,没想到他也跟着游过了河。回到部队后,通信员把这事儿跟首长说了。首长哭笑不得,看卜力还机灵,又懂水性,就同意让他留下。 部队很快进行大转移,每天都在行军,到处都是枪声炮声。小战士卜力跟着部队走了三个月,过金沙江时,敌人在后面追赶,几百个人没有船,就砍树做筏子,在敌人赶到江边之前过了江。 接着就准备过雪山。雪山终年积雪,空气稀薄,严寒缺氧,鸟兽绝迹。上级动员,要准备水和辣椒。第二天爬山,刚开始时,还不觉得怎么样,但越往山上走越冷,冷得人直发抖。吃下辣椒也无济于事。山上的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下雨,一会儿下雪,还下冰雹呢,冰雹大的有鸡蛋般大,直砸得头痛。走到半山上,小卜力走不动了,老想坐下来休息。年纪大些的战士不让他坐,硬是拉着他往前走。快到山顶时,首长叫他拉着马尾巴,他这才翻过了雪山。好多战士实在走不动了,坐在雪山上,或躺在路边,就再也没有起来。 P46-47 序言 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悄地从江西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在茫茫的夜色掩护下,中央红军的千军万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们生活、战斗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告别了送行的亲人,踏上了漫漫的未知的万里长征之路。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胜利会师,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历过数不清的艰难险阻。路上行军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多天大多都在战斗中度过。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平均每天行军71里,一支大军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简直就是奇迹! 长征初期,有一支最年轻的队伍,奋勇当先,英勇善战。那就是“少共国际师”。“少共国际师”创建于1933年8月,约为八千人,经过严格的军训,战士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有不少是十四五岁的“红小鬼”。在血战湘江的硝烟中,在突破四道封锁线的枪声里,“少共国际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用刺刀、手榴弹打垮敌军的一次次进攻。“少共国际师”自身损失一大半,是最后几支过湘江的部队之一。 实际上,年轻的“少共国际师”就是当年整个红军的缩影。 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红军在极大程度上是由青少年组成的,约54%的战士都在24岁以下。” 这是一支年轻得令人惊奇的队伍! 率领这支队伍的领袖也是那样的年轻而富有朝气—— 看看这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和他们当时的年龄吧:周恩来、刘少奇和彭德怀,36岁;张闻天,34岁;任弼时,30岁;贺龙,38岁;徐向前,34岁;聂荣臻,35岁;林彪,27岁;邓小平,30岁……正是这些年轻人,与比他们年长的毛泽东、朱德一道,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这些勇毅而坚定的青年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 就是这些年轻人和中年人,领导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率领着年轻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和辉煌! 时间跨越了70年,今天的年轻人重新回首那支年轻的队伍,一定能够从他们的奇迹和辉煌中吸取到丰富的精神力量和奋斗智慧,学到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将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尚的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重读长征(儿童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邓湘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83038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小学生(5-10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64.409 |
丛书名 | |
印张 | 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04 |
宽 | 139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