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清折扇/北京文物鉴赏
内容
编辑推荐

扇子在中国的历史源流很长,品类繁多。明清之际,折扇因其收叠自如,携带方便,扇面书画、扇骨雕琢,集器用与审美于一体,迅速流行,并取代纨扇成为主要的样式,成为文人雅士的宠物,出入怀袖之间,有“怀袖雅物”的别号。

折扇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扇子本身制作愈发精良,名家辈出,已形成一门独特的工艺,又有了扇袋、扇坠和扇盒等附属的工艺品,更因扇面成为了特有的艺术介质,以至书画家无不在这方寸之间一逞毫墨。一柄折扇融合了书法、绘画、装裱、雕刻、编结、镶嵌、髹漆等多种艺术,最终成为中国艺术遗产之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本书图文并茂,全书有每一把扇子的各个视角的图片附上,并以中英文的形式,或书法或山水画或题词或雕刻等出处介绍,书后附收藏与鉴赏的小常识。这是一本非常适合于扇子研究者和收藏家的书籍。

目录

怀袖雅物——明清折扇

明代扇面

1.山水 扇面 水墨 纸本 明 文徵明

2.书法 扇面 水墨 纸本 明 文徵明

3.岳阳楼图 扇面 设色纸本 明 仇仁

4.岳阳楼图局部 扇面 设色纸本 明 仇仁

5.书法 扇面 水墨 纸本 明 文嘉

6.书法 扇面 水墨 纸本 明 陈鎏、文嘉、周天球、彭年

7.书法局部 扇面 水墨 纸本 明 周天球

8.墨梅 扇面 水墨纸本 明 周之冕

9.书法 扇面 水墨 纸本 明 王世懋

10.蕉石花卉 扇面 设色纸本 明 陈粲

11.书法 扇面 水墨纸本 明 王樨登

12.山水 扇面 设色纸本 明 刘原起

13.山水局部 扇面 设色纸本 明 刘原起

14.山水 扇面 水墨纸本 明 宋懋晋

15.人物 扇面 设色纸本 明 钱贡

16.人物 扇面 设色纸本 明 钱贡

17.山水 扇面 水墨纸本 明 张宏

18.仿小米烟江细雨图 扇面 水墨纸本 明 赵澄

19.山水 扇面 设色纸本 明 陈焕

20.松 扇面 水墨纸本 明 鲁得之

21.书法 扇面 水墨纸本 明 范允临

22.山水 扇面 水墨纸本 明 李杭之

23.兰亭雅集图 扇面 设色纸本 明 盛茂烨

24.山居图 扇面 设色纸本 明 袁源

25.书法 扇面 水墨纸本 明 葛应典、薛益、文从简、陆广明

26.山水 扇面 水墨纸本 明 马电

27.竹石图 扇面 水墨纸本 明 吴豫杰

28.山水 扇面 设色纸本 明 陆嚼

清代扇面

29.山水 扇面 水墨纸本 清 王鉴

30.山水局部 扇面 水墨纸本 清 王鉴

31.荷 扇面 水墨纸本 清 冯肇杞

32.山水 扇面 设色纸本 清 恽寿平

33.花鸟 扇面 设色纸本 清 蒋廷锡

34.花卉 扇面 设色纸本 清 蒋廷锡

35.书法 扇面 水墨纸本 清 查士标

36.书法 扇面 水墨纸本 清 徐枋

37.书法局部 扇面 水墨纸本 清 徐枋

38.书法 扇面 水墨纸本 清 沈荃

39.书法 扇面 水墨纸本 清 朱彝尊

40.书法 扇面 水墨纸本 清 纪昀

41.书法 扇面 水墨纸本 清 康熙帝

42.花鸟 扇面 设色纸本 清 张檗

43.树石 扇面 设色纸本 清 王玖

44.山水 扇面 设色纸本 清 翟大坤

45.书法 扇面 水墨纸本 清 翁方纲

46.扇面 设色纸本 清 任薰

47.秋江远帆图 扇面 设色纸本 清 吴大徵

48.水阁联唫图 扇面 设色纸本 清 胡公寿

49.虎 扇面 设色纸本 清 任颐

50.人物 扇面 设色纸本 清 沙馥

51.成亲王 书法 扇面 水墨纸本 清

52.53.周鲲绘山水、蒋溥题诗 成扇 设色纸本 清

54.55.弘旿 金笔山水并书法 成扇设色纸本 清

56.董诰、柘林、蕉雪绘茶花,汪承霈题诗 成扇 设色纸本 清

57.董诰、柘林、蕉雪绘茶花,汪承霈题诗 成扇 设色纸本 清

58.永瑢 金笔山水并书法 成扇 设色纸本 清

59.永瑢 金笔山水并书法 成扇 设色纸本 清

60.61.孙让绘山水、何维朴书法 成扇 设色纸本 清

扇骨扇套

62.黄杨木透雕扇骨 清

63.嵌螺钿留青扇骨 清

64.留青夔纹扇骨 清

65.透雕竹扇骨 清

66.金漆扇骨 清

67.68.紫檀扇骨 清 汪由敦书

69.70.象牙扇骨(微刻山水纹)

71.72.檀香木扇骨

73.74.烫花人物纹扇骨 清

75.雕漆人物纹扇骨

76.雕漆人物纹扇骨局部

77.乌木嵌银丝扇骨

78.象牙扇骨(微刻人物纹)

79.金地缂丝云龙纹扇套 清

80.纳纱绣云龙纹扇套 清

81.蓝缎地绣团“寿”纹扇套 清

82.纳纱绣“万”字纹扇套 清

83.纳纱绣“寿考”扇套 清

84.黑缎地网绣琴形扇套 清

85.黄缎地钉金绣团花纹扇套 清

86.黑缎地打籽绣扇套 清

87.黄缎地绣凤凰纹扇套 清

小常识

折扇收藏与鉴赏

扇骨的收藏与鉴赏

近年相关明清扇面、成扇拍卖价格(2004年-2006年1月)

序言

扇子在中国的历史源流很长,品类繁多。明清之际,折扇因其收叠自如,携带方便,扇面书画、扇骨雕琢,集器用与审美于一体,迅速流行,并取代纨扇成为主要的样式,成为文人雅士的宠物,出入怀袖之间,有“怀袖雅物”的别号。

折扇,古称“折叠扇”,又名“撒扇”、“聚头扇”。刘元卿《贤奕传编》:“折叠扇一名‘撒扇’,盖收则折叠,用之撒开。”又以扇骨聚其头而散其尾,收拢时能够二头合并归一,所以也称“聚头扇”。

折扇的出现,相比我国其他扇种,时间较晚,而且其来源众说不一。比较主要的说法有两个:一是认为折扇是由汉、晋年间劳作的人为了干活时便于收拢携带,休息时随意开启乘凉而设计的“腰扇”发展而来;二是更为确切的认为,折扇11世纪由日本、朝鲜传入,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高丽国条”记载:“彼(指高丽国)使人每至中国,或用折叠扇为私卖物,其扇用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沙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这一记载为折叠扇源于倭国(即日本)后由高丽国传人我国提供了文献依据。然而从11世纪,一直到15世纪初的300年间,折扇并没有广泛地传播,只有少数文人和富家子女才使用。

到了明代,折扇开始盛行。15世纪的明永乐朝(1403年至1424年),因为明成祖朱棣对折叠扇的垂青,众大臣得到赐赠,倍加推崇传播,折扇广为流行。清刘廷玑的《在园杂志》记载:“明永乐年间,成祖喜折扇卷舒之便,命工如式为之,自内传出,遂遍天下。”另据考证:“折扇盛行,起白宫中(永乐时,名“洒扇”),由四川进贡,年以万计,另外生产亦不少。”“传世明代金地折扇所见以千计,照记载先为川中特产,不久即为苏浙大量生产,已无从明确产地。只能就《嘉定竹人传》中得知明代扇骨加工,已出过不少名家高手。”由此反映了折扇的生产已经形成了四川和苏浙两大中心。从目前流传的及出土的明代折扇看,主要都是在明代中、晚期,而且主要产地是蜀、吴二地,可与上述记载相印证。而永乐时期的“洒扇”,在近年出土的明初诸藩王墓葬中及王锡爵墓中的实物得到证明,为扇面洒金(多大片金,有不规则的,有拼成一定图案的),不加字画的折扇。就目前所知,传世最早的绘画折扇是明宣德二年(1427年),宣宗朱瞻基所绘的《松下读书图》。自此书画折扇兴起。明代成化年间繁荣起来。从“明代四家唐、沈、文、仇始为书画,蔚为吴下人书画扇面之风气”到明末的董其昌,清代“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名家恽寿平,名臣刘墉,到清末吴昌硕、任薰、钱慧安等,各流派异彩纷呈,蔚然大观。

清代,折扇的发展达到全盛。上至帝王,下至士庶,折扇不仅是用以生风纳凉的工具,也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趣味的象征,成为他们社会角色的道具。乾隆帝曾命画师张若霭将宫内所藏元、明两代折扇300把编目作序,题名《烟云宝笈》。在民间,有了职业画商和扇庄,经营书画扇,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自清中期始,齐建隆、戴廉增和忠兴等老画店的扇面字画曾在京持续200余年。老北京的扇庄也引来了各地扇画名产,像天津杨柳青,杭州王星记,均名噪一时。

折扇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扇子本身制作愈发精良,名家辈出,已形成一门独特的工艺,又有了扇袋、扇坠和扇盒等附属的工艺品,更因扇面成为了特有的艺术介质,以至书画家无不在这方寸之间一逞毫墨。一柄折扇融合了书法、绘画、装裱、雕刻、编结、镶嵌、髹漆等多种艺术,最终成为中国艺术遗产之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清折扇/北京文物鉴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京市文物局//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013497
开本 其他
页数 1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5.22
丛书名
印张 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0
14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4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