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高层文胆
内容
编辑推荐

郑必坚的严谨与磅礴;俞可平的朴素与见地;潘岳的坚持与深思;刘亚洲的才华与独立;夏勇的睿智与内敛:滕文生的老辣与谋略;王梦奎的平和与理性;何新的胆识与博学;房宁的激情与宽广……

他们都是中国高层文胆,目光如电洞明世事幽微,文思缜密谋划家国天下。

本书记述的是他们的成长录和思想史,也是对中南海重大决策内幕、中国政经走向和世界格局演变的另类解读。

内容推荐

大笔如椽为中南海出谋划策,理论先锋推动政经改革进程!

郑必坚、俞可平、潘岳、刘亚洲、夏勇、滕文生、王梦奎、何新、房宁……这一群文章大家,活跃在中国政治最高层,他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政府制国策,为苍生解悬疑;思考人类历史走向,把握民族复兴进程。

本书记述了郑必坚、俞可平、滕文生、夏勇、潘岳、刘亚洲、王梦奎、房宁、何新9位新时代“文胆”,详细批露了他们寻常或者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和学术轨迹,精彩呈现了他们在中国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为高层决策所作的思想探讨、政策调研和理论建树。

目录

前言 高层文胆:思考在时代前沿

刘亚洲 中国军事战略理论推演圣手/1

美军战略报告里的中国将领/2

军营长大,身份敏感/3

武大“文青”的浪漫爱情/4

激情演义“第五次中东战争”/6

从作家到军人的角色转换/8

暗中斡旋,促成中韩建交/10

痛定思痛,反思金门战役/12

探求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思维/14

大国之策/17

附文1 美国真正的可怕之处在哪儿/22

附文2 我愿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25

俞可平 民主是个好东西/29

论述民主,一夜成名/30

求学之路,从诸暨到绍兴/33

国际政治学博士与费边主义/35

“颜色革命”铁蹄催生“公民社会”/37

民主是一个陀螺/41

乐观主义者的“和谐社会”/44

给政府评奖/47

“和谐外交”与中国最新全球战略/49

附文1 论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52

附文2 民主是个好东西/57

潘岳 构建中国政治和生态文明/59

30年来最有影响的“政改奏折”/60

少年壮志当凌云/63

国务院最年轻的官员和经济学家/66

对马克思关于宗教“鸦片”的重新阐释/69

倡导“南平经验”,引发政改话题/72

主持环保总局,掀起“环保风暴”/75

建设环境文化,促进民族复兴/79

“生态文明”写进党政纲领/81

壮年气盛,锐气如风雷/85

附文1 告别“风暴”,建设制度/89

附文2 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95

夏勇 “新民本说”探索中国人权架构/107

法学家出任国家保密局局长/108

“西政现象”:学而优则仕/110

北大法学博士的人权主张/112

走向权利的时代/114

中南海的法制讲座/11 7

“新民本说”孵化“和谐社会”理论/121

《香港基本法》“四大护法”之一/126

苟利国家生死以/128

附文1 民本与民权——中国权利话语的历史基础/131

附文2 哈哈镜前的端详——哲学权利与本土主义/135

郑必坚 “和平崛起”理论的首倡者/145

“和平崛起”:中国的新姿态/146

富顺才子的名校之旅/149

胡耀邦的秘书/151

编辑《邓选》和整理“南方谈话”/153

主持中央党校工作/156

胡锦涛访美的前前后后/159

“利益相关者”界定中美关系/162

“三和”理论定调台海政策/164

中日关系,以史为鉴/166

附文1 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走向/170

附文2 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

——在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的讲演/172

滕文生 中南海里脱颖而出/177

退居二线的一线笔杆子/178

从常宁到人大/179

“邓记班子中的理论家”/181

起草“解放思想”重要讲话/184

参与高层决策的咨议工作/186

江泽民的特别助理/187

催生“三个代表”,提倡”以德治国”/191

王梦奎 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195

老智囊操刀十七大报告/196

安乐寨”小秀才”的成长历程/198

北大生涯/202

推动“股份制”改革/205

建言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208

为“市场经济”正名/211

起草《“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214

“小康社会”专题发言人/217

倡导“科学发展观”/220

附文 中长期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向和政策研究/223

房宁 中国发展需要民族主义/233

构想“中国式民主”引起关注/234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起草者/237

“中国青年看世界”问卷调查/240

民族主义崛起的标志/243

“全球化”也是“发展的陷阱”/245

“新帝国主义时代”来临/248

社会主义是一种和谐/251

附文1 民主,走中国自己的路/256

附文2 美国为何对中国推销民主?/261

何新 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265

“矢吹晋谈话”风波/266

学术“个体户”/268

呼吁渐进改革,抨击“休克疗法”/271

向中南海进言/274

为中国申辩/278

“保守主义者的哀鸣”/280

让江泽民记忆深刻/283

你可以不赞同他,但不能不重视他/287

附文1 身份与中国文化/290

附文2 何新访谈:某些经济学家试图搞垮中国/295

试读章节

2007年4月中旬,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接受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邀请,参加了“中国政治前景变化”研讨会,引起美国主流学者的关注,更成为美国媒体追逐采访的焦点人物。

美国《侨报》说,一篇《民主是个好东西》把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有人叫好,有人批判,但俞可平坚持己见,不改初衷。大家都在关注,这位新生代的政治学者究竟是如何阐述中国民主的。

2006年10月23日,《北京日报》在显要位置发表了署名为俞可平的一篇政论文章《民主是个好东西》;翌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全文转载;随后,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国官方网站也纷纷转载。中国主流媒体的不寻常举动,引发了海外媒体和观察家的丰富联想,而俞可平在文章中对民主的论述,也被视作对传统意识形态表述的重大突破。

俞可平在这篇颇为另类的文章中主要提出了这样几个观点。第一,民主是好的,但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而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第二,民主也有许多内在的不足,但它在人类迄今为止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是弊端最少的一种。第三,民主不能为所欲为,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不能说民主就没有痛苦的代价。第四,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是有条件的,推进民主政治,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和高超的政治技巧。第五,尽管民主是个好东西,但任何人和任何政治组织,都无权以民主的化身自居,在民主的名义下去强迫人民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第六,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

《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的发表及其造成的冲击波,使俞可平一夜成名。

俞可平成为公众人物是在2006年,但海外观察家开始关注这个学术新星却是在2003年10月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前后。他们把这位46岁的政治学博士与中国政坛明星令计划等一起,称之为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新智囊和理论笔杆子。

俞可平的官方身份是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及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编译局是中共中央直属部级单位,成立于1953年,专业从事马列著作编译和理论研究,党内知名的理论家如师哲、许立群、王惠德等曾在这里担任局长。局内拥有一大批高级翻译、研究和编辑人员,除设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部、中央文献翻译部等翻译部门之外,还设立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马列主义文献信息部。几十年来,中央编译局不仅把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绝大部分著作译成中文,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还开展相关研究。海内外政治观察家注意到,中央编译局近年来承担中国高层直接交办的研究任务越来越多,显然已成为中国高层最重要的智库之一。

俞可平所在的研究所原名马列主义研究室,成立于1984年,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国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研究。1988年,也就是俞可平调入的那一年,马列主义研究室改名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该所承担过中共高层交办的许多研究课题,如中国经济改革的总体设计、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体制转型时期的社会稳定问题、当代中国的政治沟通等,为中央高层决策提供了很多的政情信息和理论支持。

俞可平进入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如鱼得水,很快进入了角色。他思维敏捷,下笔成文,多年来,除了担负繁重的研究任务外,还撰写了《论当代中国政治沟通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转变中的中国政治》、《西方政治学的最新趋势—一新机构主义》、《论当代中国政治的结构——功能特征》、《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与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政治学》等论文,并出版学术著作《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当代西方国家理论评析》、《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社群主义》、《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等,在学术界渐显影响力。

评论家认为,“俞可平是一位在学理上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具有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世界视野和开放态度的学者。”俞可平也曾在1989年对他的大学老师马兆掌说:“我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

从俞可平的大量文章可以看出,俞可平主张马克思主义应该“与时俱进”。他在2006年第3期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撰文说: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允许而且应当鼓励人们对此进行严肃的讨论,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能垄断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释权和翻译权。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和评论,必须采取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当做僵化的教条,来要求现实万古不变,也不能用变化发展的现实,随心所欲地去解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结论。

俞可平以为,中国学者如果要无愧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这个称号,就必须在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基础上,始终站在时代和科学前沿,善于吸收一切优秀学术成果,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价值观,而不是用它的个别条条或个别理论,去观察和分析当代世界。他还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其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源自生生不息的社会实践。科技的发明、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进步、文化的变迁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看一种理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不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有没有说过什么样的话,甚至也不在于经典作家是否肯定或否定过某个观点,而在于是否从根本上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价值观。马克思从来没有倡导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从来没有谈及社会主义的宪政与法治,而这些恰恰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根本所在。如果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未论述过这些问题,就认为它们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背离。

俞可平中西兼修,作文著书之外,还主编了16卷本的《世界各国政治体制论丛》,详尽介绍西方及其他各国的民主政体,主编的《全球化论丛》、《当代西方学术前沿论丛》,在学术界造成很大影响。

P30-32

序言

近30来年,中国出现了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参与我国政治架构设计,为高层政治人物(通常是国家领导人)草拟撰写各种文书,为中南海建言献策。这些知识分子,通常被称为“文胆”。

“文胆”现象是现代中国在社会转型期政治进步、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是在大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具有创新思维的思想者和理论家。他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耕耘,运筹帷幄,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默默奉献着他们的智慧,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海内外人士对我国涌现的“文胆”现象给予了积极的解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知识分子越来越受到党的重视。党的第三代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力支持和鼓励知识分子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从“中南海专家讲座”制度的建立,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认真听取专家学者对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建言,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和理论精英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价值。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还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和思想,无不凝聚着知识分子的理论智慧。由此,人们看到,在政府与学界、政治与知识分子之间,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正在悄然形成,并逐渐向制度化过渡。有分析家指出,这种变化根源于执政党的成熟,也与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之路复杂性的认识更趋理性、建设性有关。

本书记述了郑必坚、俞可平、滕文生、夏勇、潘岳、刘亚洲、王梦奎、房宁、何新9位新时代“文胆”,详细批露了他们寻常或者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和学术轨迹,精彩呈现了他们在中国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为高层决策所作的思想探讨、政策调研和理论建树。曾任胡耀邦秘书的郑必坚,也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整理者、“和平崛起”理论的首倡者,是党内资深理论家和高层智囊团的重量级人物。因为《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引起海内外关注的俞可平,最早在中国提出“公民社会”和“增量民主”概念。曾任江泽民特别助理的滕文生,自20世纪90年代后,一直参与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起草,是中央领导集体颇为倚重的理论笔杆子。现任国家保密局局长的夏勇,提出“新民本说”,认为法治的核心价值是人的尊严和自由。现任国家环保局副局长的潘岳,才华横溢,行事果断,掀起“环保风暴”,提出“绿色GDP”、“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等新颖理论,一直致力于构建中国的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现任解放军空军副政委的刘亚洲,以《金门战役检讨》引起军界的关注,并在《大国策》中提出“西进”等战略,被海外称为“中国战略之父”。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的王梦奎,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研究,并一直参与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起草工作,并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房宁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他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制造的“发展的陷阱”,并在“新帝国主义时代”来临的时候,致力于“中国式民主”理论的建设。非议最多的,当属何新。他一方面高扬民族主义旗帜“为中国声辩”,讨恶名于海外;一方面又极力呼吁中国政治经济的“渐进式改革”,为国内的激进分子所不容。

中国高层文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中坚力量,他们站在时代前沿,目光如电洞明世事幽微,文思纵横谋划家国天下。他们的思想影响着中国政经走向和民族复兴进程。

本书的出版,旨在呼唤更多理论英才的出世,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民族复兴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西隐  2007年12月2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高层文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西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36767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9
16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