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火与剑的海洋(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帝国谋略丛书》的第二本。

书中对每次海战的历史环境都作了简要的介绍,以使读者了解到海战发生的历史轮廓,每篇独立成章,各章之间以人类文明发展史相贯穿,意在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海上战争,还用了一定篇幅介绍各国的海军将领,意在阐明:即使在海军这种仰赖技术的军种中,人还是大有可为的!

内容推荐

人类很早就开始和海洋打交道。起初他们小心翼翼地驾驶独木舟,用桨划开了汪洋碧水,帆是人类的灵感,它在航海上的作用几乎相当于火和轮子。随着造船业与航海技术的发展。战争也开始降临到海洋上。

海战曾经多次对某一国家、民族的历史产生过影响。根据海战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根据它在海战史和海军武器发展史中的代表性,本书选取了古今中外22次著名的大海战,对它们做了精彩的描写。由于时间的遥远和空间的宏大,本书对每次海战的历史环境都作了简要的介绍,以使读者了解到海战发生的历史轮廓。本书每篇独立成章,各章之间以人类文明发展史相贯穿,意在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海上战争。

海军是国家武装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海战也是整个战争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它和陆战息息相关,互相影响,殊少例外。因此,本书还简略地介绍了与海战相关的陆上战争,做为背景说明。另外,海上战争的胜负,除了先进武器、水兵士气和训练水平外,舰队司令官的战术素养和指挥艺术也至为关键。本书用了一定篇幅介绍各国的海军将领,意在阐明:即使在海军这种仰赖技术的军种中,人还是大有可为的。  

本书作者宋宜昌先生是著名的军事作家。出版过多部军事历史小说,在广大军事爱好者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本书可以看作《决战海洋——帝国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姊妹篇。20年前本书主要部分曾首次出版,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请作者对本书稍加修订,增加了一些新的篇章,并补充了许多配图,此次重新出版。对广大军事历史图书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  

本书是《帝国谋略丛书》的第二本,即将推出《帝国谋略丛书》的第三本《鹰图腾——美帝国持续强盛之谜》。

目录

前言

01萨拉米海战——波斯帝国的崩溃和希腊的崛起

02阿克提姆决斗——罗马帝国的崛起和占埃及帝国的崩溃

03雷班托海战——奥斯曼帝国的崩溃与基督教文明的兴盛

04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大英帝国崛起与西班牙帝国崩溃

05壬辰凯歌——中朝联合击溃日本海上侵略

06英荷海上战争——决定荷兰帝国兴衰的海上决出

07美洲的雷声——羊围存新大陆卜崛起

08纳尔逊和特拉法加海战——英国舰队勇歼法西联合舰队

09通向温水海洋之梦——俄罗斯帝国走向海洋的历史足迹

10从南北战争到美西战争——年轻的美国击垮了老牌帝国西班牙

11甲午悲歌——野心勃勃的日本对大清帝国的致命一击

12对马风云——沙俄海军远征舰队在远东覆灭

13日德兰的角逐——英德两大海军战略大对决

14歼灭纳粹海上袭击舰——德国海军巨舰之梦的破灭

15命悬一线——在流冰和恐怖中的北极护航队

16中途岛的海天——日本海军的第一次决定性失败

17燃烧的太平洋——血腥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18塔拉瓦环礁——异常残酷的海岛攻坚战

19西沉的落日——大日本帝国海军的末日

20大西洋潜艇之战——德意志帝国海军的终结

21中东霹雳——新技术改变了海战的主宰者

22燃烧的马尔维纳斯——一次海战和一个老牌帝国的再崛起

试读章节

萨拉米海战以后的一千多年间,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庞大的帝国建立了,又崩溃了。人类社会在奴隶制、农奴制和封建制的长夜里蹒跚前进。这期间虽然发生了许多次海战,可战舰的结构变化不大。海战基本上是军舰互相撞击,手执冷兵器的步兵踩着船艏的尖角冲上被钩住的敌舰,进行残酷的接舷战。

中国发明的火药强烈地冲击了古老的武器和战术。火药通过蒙古人传到西方,战争为之改观。舰船装上火炮,船体结构变化了,海战战术也相应改进。公元15世纪,地中海的军舰还是帆桨并用,火炮和接舷战并用,处于向新技术的过渡之中。就在这时,爆发了一场影响极为深远的大海战——雷班托海战。雷班托湾离萨拉米很近,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希腊半岛之间的科林斯湾里。这次海战发生在奥斯曼帝国和基督教联军之间。

公兀14世纪时,中亚细亚兴起了一个新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它依靠伊斯兰教的影响,在连年征战中蚕食了广阔的亚欧土地。公元1453年,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土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这个黑海名城的陷落标志着基督教在东方的影响衰微了。穆罕默德二世之后的土耳其苏丹苏里曼,比他的先王们更有野心。在穆斯林教徒的狂热支持下,他指挥大军渡过多瑙河攻占贝尔格莱德。他在摩哈兹击败匈牙利王路易二世和捷克的联军,进据布达佩斯,接着又围困了维也纳。他还南下入侵叙利亚和埃及。土耳其舰队和海盗在地中海横行霸道,侵占了从阿尔及利亚到的黎波里之间的漫长海岸。1566年,苏里曼苏丹去世时,土耳其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塞尔柱游牧部落发展成威震欧亚的军事帝国。它的疆土甚至超过了最盛时期的东罗马帝国,它的声威达到了顶峰,在整个巴尔干、黑海和亚速海沿岸,清真寺代替了基督教礼拜堂,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代替了《圣经》。十字架换上了一弯新月。

土耳其人在西方势如破竹,并非他们勇武过人,主要是由于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如一盘散沙。很久以前,基督教就分裂为天主教和希腊正教,后者又演变成东方正教。16世纪初期,德国神甫路德和瑞士教士加尔文发起宗教改革,撼动了神圣教皇在欧洲的一统天下,随之爆发了一连串野蛮的宗教战争。随着东、西航线的开辟,美洲金银输入,西方诸国忙于四处掠夺,互相打仗,最后被土耳其人各个击破。

16世纪中期,在欧洲称得起海上强国的只有威尼斯和西班牙。土耳其势力伸延到地中海西部和大西洋必须克服这两道障碍。1566年继位的苏丹王苏里曼二世渴望像父王一样建立武功。要西进就得和威尼斯、西班牙开仗,苏丹王却又拿不定主意先对谁下手。土耳其大臣纳西和陆军主将马斯塔法蛊惑他夺占威尼斯领地塞浦路斯岛。宰相索科里却认为和威尼斯开战非常不利。当时威尼斯由于地中海的商业利益对奥斯曼帝国一再退让,要求和土耳其签约。西班牙正穷干应付尼德兰起义,如果土耳其和威尼斯结盟共同对抗西班牙,有可能取胜。反之,先打威尼斯,它必然与西班牙结盟,就难以各个击破了。苏丹王长于诡计而不懂战略,在臣下的争论面前无所适从。

一场意外事件结束了土耳其王在侵略目标上的摇摆。1569年9月13日,成尼斯港发生了大爆炸,简直像维苏威火山喷发一样可怕。全欧洲最大的威尼斯火药厂全部烧毁,海港中的舰队也遭到烈火波及。消息传到君士坦丁堡不免夸张。而苏丹王听了大喜:真主使威尼斯舰队焚于一炬。失去舰队,威尼斯就不堪一击。他决定对塞浦路斯下手。

1570年4月,土耳其使者到了成尼斯,下达苏丹最后通牒:必须放弃塞浦路斯岛。威尼斯断然拒绝。由于塞浦路斯守军很少,威尼斯政府立即向欧洲所有基督教国家呼吁支援。平时,成尼斯依仗舰队经常欺负沿海国家。它本身是共和国,和周围的封建君主国有矛盾。所以呼吁书如石沉大海,应者寥寥。

苏丹行动迅速。1570年7月12日,一支编有150艘战舰和50艘运兵船的土耳其舰队在塞浦路斯岛登陆。土军由海军主将派里和马斯塔法指挥,围攻尼科西亚。一个月后,尼科西亚陷落,全部守军被杀。奥斯曼军队移兵猛攻法马古斯塔要塞,塞浦路斯总督布拉加地罗和军事长冒巴格里昂死守危城。7000名威尼斯守军在要塞上(今塞浦路斯岛阿莫霍斯托斯)和土耳其军队血战,土军久攻未克。

基督教世界终于被奥斯曼帝国汹涌的侵略势头惊醒了。各国君主看到:新月浪潮的最终目的是席卷全欧洲,欲想免除亡国灭教,必须做出坚决的抵抗。把抵抗意愿变成行动最卖劲的人,就是深居教堂以上帝名义号令教民的教皇一庇护五世。教皇的利害关系和战争关系极大。因此,他首先响应威尼斯呼吁,号召基督教国家联合起来,组织新的海上十字军打退异教徒。

庇护五世是个好大喜功的教皇。他不满足物质财富和精神影响,渴望亲手建立军事荣誉。教皇自己掏钱购置了12条战舰,当做一支舰队的核心。他还婉言劝说西班牙王菲力普二世参加圣战。西班牙当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菲力普考虑再三,才派出自己的西西里舰队加盟威尼斯和教皇的联合舰队,并命令他的西西里和那不勒斯总督为威尼斯舰队提供补给。

联合舰队凑足了200多艘舰船,集结在克里特岛的干尼亚港中。各方面为指挥权争执不休,明知塞浦路斯岛上炮火连天,玉石俱焚,可大家各图私利,无所做为。尼科西亚陷落,人们为土军的残暴杀戮所震惊,这才想到强寇压境,还是团结对敌为上。教皇亲自主持了一系列军事会议,决定建立神圣同盟。争论焦点最后集中在由谁指挥联合舰队上。西班牙代表坚持推举菲力普的同父异母弟弟约翰,大家同意了。副统帅柯伦拉兼教皇舰队司令官。会议还确定所有重大决策由各同盟国主将协商,这样,威尼斯人也得到安慰。同盟条约还宣布:同盟为永久性,不仅针对土耳其,对阿尔及尔、突尼斯、的黎波里等国亦有效;同盟兵力为快船100艘、其他船100艘、步兵5万人、轻骑兵4500人;受土耳其攻击时,各盟国有支援义务;军费由西班牙支付一半,威尼斯负担三分之一,教皇分摊六分之一;所占领土按事先商定的瓜分;同盟国之间的争执,由教皇任仲裁;未经全体同意,任何一国不得单独与土耳其缔约休战。以后几个世纪里,许多重大条约都是用这次同盟条约做蓝本。

条约写在纸上了,签约各国还是同床异梦。威尼斯念念不忘塞浦路斯和东地中海;西班牙只关心西地中海和北非,只靠庇护五世一心一意从中斡旋,同盟条约才得以实施。

西班牙国王弟弟约翰是奥地利总督,他就任联合舰队司令时年仅26岁,像著名军事统帅拿破仑、汉尼拔、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当年一样年轻气盛。正是靠约翰的勇毅和善于团结部下,心怀各异的基督教联合舰队才团结一致打完了雷班托之战。

1571年6月6日,约翰告别兄长菲力普离开马德里,10天后到达地中海重要军港巴塞罗那。西班牙海军将领安德拉德和克鲁兹侯爵已在那里集结好了舰队整装待发。20日,西班牙舰队扬帆东航,一周后到达热那亚。在热那亚,由海军将领多利亚指挥的意大利诸盟邦舰队并入约翰的舰队。信使交给约翰一封教皇的信。庇护五世在信中热情洋溢地鼓励年轻的海军主帅,让他一往无前地投入战斗,上帝定会保佑他成功。

约翰舰队搭载上步兵之后继续开航,到达意大利西岸的那不勒斯港。西班牙大主教格南维里亲自向约翰授予同盟战旗。8月23日,约翰舰队进驻亚平宁半岛的尖顶墨西拿港。副统帅柯伦拉指挥的教皇舰队、75岁高龄的老将费尼罗指挥的成尼斯舰队早已在墨西拿港中等待约翰。基于当时通讯落后,他们等不来约翰,故谁也不敢单独出战。墨西拿港中泊满了各色各样的舰船,岸上的军营连绵不绝。约翰粗略统计了一下他的大军:计有300多艘舰船和8万步兵,其中3万名是做过接舷战训练的精锐步兵。西班牙舰队编有大船24艘、小船50艘、快船90艘;教皇舰队有快船12艘、小船6艘;威尼斯舰队拥有快船106艘、各种大船8艘、小船20艘。后来又陆续到达了一些小盟邦的舰队。联合舰队的成员是各种习俗相差很大的国家和城邦,各国将领和土兵混在一起,争吵打架、杀人事件多如牛毛。由于威尼斯舰队缺少按舷战步兵,约翰就调了2500名意大利兵和1500名西班牙兵去补充。水手们排外情绪很浓,约翰的命令引起大哗,威尼斯舰队闹翻了天。约翰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全部陆海军人员一律混编。尽管许多官兵反对,但命令仍然付诸实施。后来的海战证明:混编加强了战斗力。各国将领在激战中不敢擅自撤退,在同船的外国官兵面前,只有奋勇冲杀方可提高个人和民族的国际威望。整编之后,进行操演。约翰很焦急,担心塞浦路斯战事凶多吉少。

9月10日,约翰召开军事会议,诸将领争执不下,分为决战派和缓战派。尽管约翰全力鼓吹进攻,仍然说服不了所有的人。最后,迷信的基督教徒们决定掷骰子——听听上帝的意见,结果为“决战”。反对派不吭声了。教皇使者主持隆重的宗教仪式为大军誓师。所有的船桅上都升起十字架旗,在赞美歌声中,将士们跪下祈祷全能的上帝,保佑他们在和异教徒的血战中报仇雪耻。接着,海上十字军就扬帆出海了。

土耳其方面在围攻塞浦路斯岛上要塞的同时,采取了积极的海军行动。受苏丹指挥的阿尔及尔海盗乌尔齐率领一支土军舰队,穿过希腊和克里特岛之间的基希拉海峡进入爱奥尼亚海。乌尔齐袭击威尼斯领地科孚岛(今克基拉岛)上的要塞,未能得逞,于是继续深入亚德里亚海。他的舰队甚至一直开到威尼斯成水湖。后来,乌尔齐听说那支“被烧掉的”威尼斯舰队不但存在,还和其他同盟舰队一一齐集结在墨西拿。海盗头子吓得立刻龟缩,害怕被堵截在亚得里亚海中。约翰舰队从科孚岛得知乌尔齐消息,立刻北上跟踪。他穿过奥特朗多海峡,沿阿尔巴尼亚海岸搜素土耳其海盗。由于乌尔齐溜得快,约翰没有遇上敌人。后来,他打听到乌尔齐已经缩回雷班托和土军主力舰队汇合,于是便指挥浩浩荡荡的基督教舰队向科林斯湾进发。

约翰舰队的主力是快船。这是单层桨座的战舰,长40~60米,宽6米,帆桨并用,桨手士气高时,在平静海面航速达6.5节。它是在地中海上使用最广泛的专用军舰。西方快船比土耳其快船的火力要强,船艏装5门火炮,两舷还有几门4.5磅炮。土耳其快船仅有前部设置的3门炮,其护板也不及西方船厚。西方船舷板厚100毫米,还专为桨手设护板。快船头部有一个金属的长喙,像鸟嘴,它们是海战的主力。大帆船是战列舰的前身,取消了划桨,单纯靠帆,在近海显得笨重不灵活。它有两层火炮甲板,火力猛烈,宛如海卜要塞。在雷班托海战中举足轻重的是中船,它兼有大帆船火力和单层桨座快船机动之长。它的船艏部浑圆,做成一个大炮台,内装15~20门炮。此外,中船两舷各有旧、五门多管炮,划桨手受到层甲板保护,加上使刖三角帆,行动敏捷。联合舰队的左翼、右翼和中央各配了两条中船。双桅船和快速战船帆桨两用,大多用来运兵。

约翰对战术和装备都做了些改进。他指令中船当前卫;在各条船卜配备的火炮比土军多得多,这样在接舷格斗中就占了优势;他还拆下快船上的长喙,使前炮的火力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西方舰队沿巴尔干西岸南下时,天气恶劣,只能走走停停。途中纠纷不断。费尼罗杀死几个斗殴的西班牙水兵后,激起舰队中其他西班牙人愤怒,约翰只好把他扣押起来。在教皇使者柯伦拉说合之后,争斗总算平息。P25-29

序言

人类很早就开始和海洋打交道。起初他们小心翼翼地驾驶独木舟,用桨划开了汪洋碧水。帆是人类的灵感,它在航海上的作用几乎相当于火和轮子。随着造船业与航海技术的发展,战争也开始降临到海洋上。

在最早的海战中双方的船只很简陋,武器也和陆军差不多,除了冷兵器外最突出的是使用火。相传在地中海的古老海战中,交战的一方使用镜子集聚太阳光来点燃敌人的船帆。古罗马海军在阿克提姆海战中,使用火焰抛射器投掷沥青和木炭,打败了埃及舰队。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专门用于海战的军舰。海军武器也日渐更新,但常常以接舷战为主。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应用在军事上以后,海军武器,海战战术和理论也就在绵延不绝的海战中更加完善。

火炮、开花炮弹、水雷、鱼雷、旋转炮塔、潜艇、舰载飞机、海军导弹、电子技术都曾经给海战带来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军舰的动力则由划桨、风帆、蒸汽机,内燃机发展到核动力。岁月更迁,战火依然在大海上燃烧,剑的森森寒光仍旧威胁着善良的人们。不同的是青铜剑已经变成带分导式多弹头的核火箭。

海战曾经多次对某一国家、民族的历史产生过影响。根据海战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根据它在海战史和海军武器发展史中的代表,本书选取了古今中外20次著名海战,对它们做了简要的介绍。

由于时间的遥远和空间的宏大,本书还扼要地介绍了每次海战的历史环境,以使读者了解到一个大致的历史轮廓。本书每篇独立成章,各章之间,人类文明发展史相贯穿,意在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海上战争。

除本书所提到的各次海战之外,世界史上还有过许多次重要的海战:古希腊、古罗马和拜占廷帝国所经历的各次海战j中国唐朝水师在朝鲜大败日本水军的白江海战(公元663年):英法七年战争中的奎伯隆湾大海战(1759年11月20日);英国西班牙圣维森特角海战(1780年1月16日-1797年2月14日)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偷袭哥本哈根(1801年4月2日),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利萨海战(1866年7月20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重要海战等等,限于篇幅未全收入。

海军是国家武装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海战也是整个战争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它和陆战息息相关,互相影响,殊少例外。因此一本书还简略地介绍了当时发生在陆上的战争,作为背景说明。另外,海上战争的胜负,除了先进武器、水兵士气和训1练水平外,舰队司令官的唑术量雾和指挥艺术也至为关键。本书用了一定篇幅介绍各国的海军将领,意在阐明:即使在海军这种仰赖技术的军种中,人还是大有可为的。要想防止战争,必须准备战争。本书简略地回顾了历史上的著名海战是想让人们对海上力量给予战争、国家和人类的影响有一个清晰的印象。由于笔者水平和资料有限,错误之处,恳切欢迎指出。在此谨向为本书编写提供了各种帮助的同志深表谢意。  

宋宜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火与剑的海洋(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宜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735805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1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