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阿尔贝特·施韦泽的人格特征具有异常丰富的文化和道德内涵。他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敬畏生命”范畴的提出,既是施韦泽长期思考和理论探究的成果,更是其在非洲丛林,这个生命现象最为繁盛的地方救死扶伤,受到自然感悟的产物。
图书 | 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阿尔贝特·施韦泽的人格特征具有异常丰富的文化和道德内涵。他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敬畏生命”范畴的提出,既是施韦泽长期思考和理论探究的成果,更是其在非洲丛林,这个生命现象最为繁盛的地方救死扶伤,受到自然感悟的产物。 目录 中文版前言: 论阿尔贝特·施韦泽的人格特征 导言 一、青少年时代(1875—1893) 京斯巴赫 米尔豪森 冷静的理想主义 二、学术、布道、艺术(1893—1913) 大学岁月 耶稣、巴赫和管风琴制作 三、面向非洲(1904—1913) 决定 “与疲劳作斗争” 四、丛林诊所(1913—1917) 白人“巫师” “兄长”的观念 敬畏生命 五、放弃和鼓舞(1917—1923) 回到故乡的山谷 伟大的自白 来自瑞典的召唤 六、兰巴雷内的新开端(1924—1927) 首批助手的到来 饥荒 勇敢的决定 七、扩建和加固(1927—1939) 歌德和保罗 信赖精神和思想 “终于结束了” 八、高龄的重负(1939—1965) 兰巴雷内成为战斗区域 “田园风光”的核战争 “我属于你们” 注释 阿尔贝特·施韦泽年表 资料来源 译者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阿尔贝特·施韦泽 |
译者 | 陈泽环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5986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8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9 |
宽 | 14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