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一双耳朵。少了它,生活或许会添加寂寞无数。在喧嚣中,你可以用它来领悟世俗的百态;在静默里,你可以用它来倾听心灵的呼声。每个人用心灵谱写的乐章都不同。但是,在这本小书里,你都能找到自己灵魂之曲的影踪。
图书 | 耳朵的故事(杨志强作品人间喜剧)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人人都有一双耳朵。少了它,生活或许会添加寂寞无数。在喧嚣中,你可以用它来领悟世俗的百态;在静默里,你可以用它来倾听心灵的呼声。每个人用心灵谱写的乐章都不同。但是,在这本小书里,你都能找到自己灵魂之曲的影踪。 内容推荐 《耳朵的故事》是一本用图画语言阐述人生与心灵的绘本图书。作者用其辛辣的笔触,给我们周遭的大干世界幽上了一默。畅游在这本小书极富个性的图文中,既可以从笑眼里重温一遍这哀乐参半的人生,还可以在嬉笑中产生理解生命的共鸣。 这本小书的作者杨志强是享誉内地、香港和台湾的著名插画家和专栏作家。在这本以耳朵为主题的小书中,他运用绘画这种既具象又抽象的艺术,向读者敞开了心扉:无论你做的是什么,其实都旨在传达心神。没有技艺便不能做具体的事,比如写和画,但我们和别人沟通的不是技艺,而是心灵。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这本小书的原稿画于两年前。当是时也,“非典”肆虐香港,百业萧条,连学校也停课了。我原计划中的许多活计也被迫停下来,百无聊赖之际,便想到这些年积下来的画稿盈千累万,其中不少是给这大干世界幽上一默的,若把它们编整或重绘,算是从笑眼里重温一遍这哀乐参半的人生,岂不大佳?于是便给自己订了一个野心极大的题目叫“人间喜剧”,打算先由人的五官开始,每次一个主题,把身边的每事每物都拿来开一番玩笑,《耳朵的故事》便是这样画出来的。 我没有想过画来有什么用,画给什么人看,只把它看成一杯未娱乐别人,先娱乐自己的意象清茶,在偷得浮生半月闲时,送给自己的一份小小礼物。画稿完成后有朋友问我是怎么构思的,我说谈不上什么构思,画到什么便算什么,脑子有如无人驾驶的飞行物,虽稿内没有画出一个我,写毕重看,却发觉真我仿佛就在画里面。 有人说,漫画家的责任是剥落这世界伪善的脸皮,但剥落旧的不等于由此便能生出新的。任何时候。人性的优劣都会出来尽情表演一番,水至清则无鱼,干干净净的世界从来就只是书生之梦。何况,若把一切都剥落干净,恐怕你也没有活下去的理由,谁都不想像哈姆雷特那样,一辈子在活还是不活的抉择中徘徊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耳朵的故事(杨志强作品人间喜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杨志强 |
出版社 | 新蕾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737446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28.5 |
丛书名 | |
印张 | 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197 |
宽 | 167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