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怎么管好叛逆的孩子
内容
编辑推荐

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由青涩逐渐迈向成熟的一个经典表情,如何使叛逆能够被用于创造而不是毁灭,父母的爱心和智慧的引导很关键。心理分析+正确引导+行为训练=健康成长。不是好孩子需要夸奖,而是夸奖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责骂,而是责骂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本书将会告诉你,面对叛逆的孩子,我们不但要管,还要管的科学,管的到位。

内容推荐

面对孩子的种种叛逆行为,好多家长无可奈何的道出:“好好的孩子,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孩子越来越没法管了。”于是,有的家长一味批评打骂、有的家长置之不理。殊不知,孩子越打越叛逆,越不管越会变本加厉!

于是,有的家长很困惑,我到底管还是不管?别急,本书将会告诉你,面对叛逆的孩子,我们不但要管,还要管的科学,管的到位。尽管每个孩子的叛逆行为不会完全相同,但本质上不会相差太多。本书就从孩子的几个叛逆时期入手,具体阐述不同时期孩子的叛逆行为和解决方法,为广大家长提供参考。本书还要告诉家长的是: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目录

上篇:父母向左走,我就向右走

 1.我讨厌妈妈

 2.父母向左走,我就向右走

 3.离家出走,家里的世界很无奈

 4.我爱发脾气

 5.不要以命令的口气和我说话

 6.我们不需要沟通

 7.“我的地盘听我的”

 8.为什么我要撒谎

 9.我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不需要你们管

 10.交朋友是我自己的事

 11.再说我就绝食

 12.妈妈,你在威胁我

 13.我的兴趣我做主

 14.反正我也学不好,甭费劲了

 15.打死我也不改——倔强的“萝卜”

 16.我不要“空头支票”

 17.不是我的错——听我解释

 18.为什么你可以,我却不可以

 19.这样穿才有个性——我喜欢“我型我秀”

 20.他们算什么,哪能和我比——自负的孩子

下篇:别做孩子的“阿拉丁神灯”

 21.家有“逆”子——不与人合作

 22.我们想成为他的朋友

 23.他(她)就是个小刺猬

 24.还不是因为爱——尊重是前提

 25.不能说的秘密

 26.就是不肯去学校的孩子

 27.我家孩子冷如“冰”

 28.你到底要不要听我的

 29.给孩子一个顶嘴的机会

 30.你已经落伍啦——难以逾越的代沟

 31.惩罚也要讲原则和底线

 32.不再回避孩子的问题

 33.让孩子没有心魔——嫉妒

 34.学会宽恕,得饶人处且饶人

 35.纠正孩子说脏话的坏毛病

 36.别做孩子的“阿拉丁神灯”

 37.教子无方,不懂谦让

 38.家有孩子一不爱父母爱网络

 39.让孩子也成为“理财专家”

 40.恶习,让我们无从适应

 41.目标太高远,孩子不可行

 42.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

试读章节

(1)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孩子通常在两个时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第一次是在3~5岁时,第二次是在12~16岁时。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好奇心,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勇于提问,爱动脑筋,越是不让动的、不许看的就越想动,越想看。二是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三是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这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求也更强烈。

(2)正确看待幼儿“逆反心理”

首先,应理解孩子出现的逆反心理,并非真是什么“行为问题”,恰恰是儿童自我觉醒,要求独立的表现,是形成独立性的良好心理准备条件。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儿童沿着独立性的道路前进。”孩子的独立性增强了,他们就能从受人控制逐渐发展到独立自主,形成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愿意并能够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去动脑筋想问题,并提出自己新颖、独到的看法。

其次,幼儿期自我意识虽已萌发,但尚处于朦胧阶段,仍带有自我中心期的痕迹,有明显的情绪性、他律性、片面性的倾向,总是以自己主观的想法来解释外界的现象,以为世界是为“我”而存在的,这种意识是肤浅、零星、不稳定的。因此,父母不能一味地顺从,迁就孩子,否则就会使孩子形成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成人在对待幼儿的态度上要像对待成人一样,充分尊重幼儿的自尊心、情感、需要、兴趣,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要做到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和心理环境。

(3)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

人们常常把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的12~16岁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出现的逆反心理是明显的、突出的,这是他们心理走向成熟的反映。正常情况下,每一个个体最终都要走向独立和成熟,都要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不可能永远附属于别人。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当父母的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应采取积极的态度。

为此,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1)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对于孩子,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勇于提问,爱动脑筋,越是不让动的、不许看的就越想动,越想看。此时父母不要只是一味地明令禁止,一方面要尊重孩子探求新知的欲望,并给予鼓励,同时更要耐心地给孩子讲明原因、说明道理,对于不好解释的一些问题,不妨用简单的事物打个比方说明,让孩子在沟通中理解父母的做法。

(2)尊重孩子的意愿

父母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既不要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话言听必行,也不要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替身,把大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企图要孩子按照父母安排好的生活模式生活。而应该给孩子一定的生存空间,尊重孩子的选择与意愿。

(3)避免矛盾激化

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出现抵触情绪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软处理、冷处理等方式,来避免矛盾的激化,从而化解矛盾。给相互一个反思,缓解的空间。P6-7

序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变得不听话、爱捣乱,甚至还学会了跟你顶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动不动就爱发脾气,甚至总是跟你对着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变得叛逆、逃学、打架、沉迷于上网,甚至面对你的批评置之不理、动不动就扬言离家出走……

面对孩子的种种叛逆行为,好多家长无可奈何的道出:“好好的孩子,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孩子越来越没法管了。”于是,有的家长一味批评打骂、有的家长置之不理。殊不知,孩子越打越叛逆,越不管越会变本加厉!

于是,有的家长很困惑,我到底管还是不管?别急,本书将会告诉你,面对叛逆的孩子,我们不但要管,还要管的科学,管的到位。尽管每个孩子的叛逆行为不会完全相同,但本质上不会相差太多。本书就从孩子的几个叛逆时期入手,具体阐述不同时期孩子的叛逆行为和解决方法,为广大家长提供参考。

本书还要告诉家长的是: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所谓父母眼里的“叛逆孩子”,其叛逆的原因,除了少数是孩子自身因素外,大多数是因为父母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向好的强烈愿望。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行为,只是表面的一个假象,他们只不过是想通过这些行为引起父母和人们更多的关注。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开始叛逆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找到孩子叛逆的真正原因以采取适当的方法。相信这样,你不再会痛心疾首而又束手无策,孩子也将会快乐健康的成长!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怎么管好叛逆的孩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祖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55853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