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宁夏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集(2021卷)
内容
编辑推荐
宁夏大学生用多样的文体,用心中的赤诚,将听到的、见到的、思考的、实践的,记录下来,组织成优美的文字,升华为不朽的文学。 用文字记录时代的变迁,用文字传达心灵的诉求,打通学校与学校的围墙、打破专业与专业的隔膜、打开心灵与心灵的芥蒂,用年度原创文学大赛的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创作热情。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2021年宁夏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集,收录了2021年宁夏大学在校内组织的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获奖作品。这些作品均为宁夏大学生的原创作品,内容涵盖了大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自然美丽风光、社会人生百态及亲情、友情、爱情的讴歌和抒发。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感人,可读性强。
目录

诗歌

和种子一起。分担(组诗) 何刚

世间尘,或学院路1号的低吟(组诗) 刘庆烨

致人间 王世鹏

赤裸行世 石宇阳

一个年轻诗人的旅行(组诗) 马飞

散文

柴与火的轮回 白文字

杨家河坝 杨阿敏

梦里花落知多少 锁菲娅

讲故事的人 马绘素

暖春 李煜珩

他乡逢集忆往昔 李进宇

小说

乌托邦 文丽蓉

雪里的麦子(节选) 朱江龙

狐 杨书琴

白日梦 魏明悦

黎明前抵达 李子园

鸢尾木瓜 杨华军

其他

寻找失落的自我——《寻找家园》中的个体生命意识 苏米爱

宁夏都市文学新尝试——论计虹小说集《刚需房》的“新写实性” 马加骏

作为“公路电影”的《公路电影》 左金朋

对不起,来不及说再见! 王学通

《低处的父亲》人物形象浅析 马媛

浅析《山和梦》的乡村叙事观 韩冰冰

精彩书摘

柴与火的轮回

白文宇

周末回家去看祖母,做饭的时候帮忙填柴,灶膛里柴火噼噼啪啪地燃烧,升腾的火焰冒出缕缕青烟后又化作灰烬,一串串喧闹的火苗映射在窗户纸上,我的思绪忽然变得宁静起来,望着那些晃晃悠悠的橘色火焰出神。

灶膛总能让我想到童年,似乎在昨日,我还是在祖母土窑里玩闹的孩童。阳光透过木头窗棂,懒散地倚靠在白泥墙上。灰尘在阳光的怂恿下,相继从角落里涌出,每粒灰尘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飘荡,仿佛是一群顽皮的孩子,在土窑里奔跑,撒欢儿,拥挤嬉闹着,夹杂在红配绿的窗纸影子中,一起照在了祖母身上。祖母坐在炕上纳鞋底,时不时捋一捋额前的白发,偶尔满目慈祥地看着我。

忘了那年几岁,依稀还是蹲在地上数蚂蚁的年纪。我靠在灶台边,享受着火苗点亮我的眼睛和带给脸颊的温暖。祖母时不时挑一些秸秆和木柴往灶膛里填,我也想试试,祖母笑着说我不会填柴,火会熄灭。我执拗地要试,专挑大的柴火填,没填几根,就没了火苗。锅里的热气越来越少,祖母探头问:“是不是没火了?”走过来捣鼓了几下,柴着了。我在一旁呆呆地看着,“这木柴还看人吗?怎么就熄火了?”祖母拿火箸指着烧得通红的木柴,“你看,底下的通风口可不能堵上,不然火就灭了。”

每次祖母做饭,我都蹲坐在灶台前,帮忙填柴火或拉风箱。男孩子总是天性调皮,趁祖母不注意,抽出一根“葵花秆”,将外皮剥去,把里面的白芯装在小兜里,准备和村里的“二板片”一起玩过家家,又或者拿火箸在灶膛里东拨西挑,火苗变得忽大忽小……这些小把戏,自然瞒不过祖母,总会说:“填好柴,小孩子不许耍火,耍火尿床哩”,我被这么一吓唬,就只好乖乖地填柴火了。

学会烧火后,才知道柴火也是各有性格,与村庄里的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各有各的古怪。就像村西头的郭叔成了亲,刚娶的媳妇跑了,做了光棍,发誓再也不娶了;村东头的二疙瘩老汉一辈子打光棍,六十多岁却成了家,村里人都说他“瞎毛驴吃草——碰上啦”。

枯草、落叶、谷糠、玉米芯能做柴火,柠条枝、秸秆、木头也能做柴火,别看都叫柴火,脾性却大不相同。莜麦秆、豆秸、蒿草、黏蓬草,呼呼地一股劲就烧完,火焰时间短,不经燎,烧半天也不开锅,称作“绒柴”。但并不是一无是处,生火、蒸馒头、炸油糕时,最好用绒柴,一点就着。绒柴火焰温和、均匀,蒸出的馒头膨胀松软,炸的油糕带着稻谷的醇香和诱人的焦黄,很耐饥。糜穰是最不好烧的绒柴,脾气大,不易燃,点燃没有火焰,干冒烟,像烟囱一样,但村里盖房垛墙,就少不了用糜穰,像水泥里的钢筋一样。

树枝、柠条、葵花秆属于上好的柴火,大西沟人叫它们硬柴。烧硬柴是一件痛快的事,过年过节做肉食、集体大锅饭时,没有硬柴绝对不行。你想食材把九勺锅都堆满了,用绒柴得烧多久?硬柴火力旺,余热较长久,不必急于填柴,也不用拉风箱,坐着打盹儿是可以的,但千万要防止硬柴蹦到灶膛外,把周围的东西引燃。

长大些后,我开始到塬上去捡柴火,割猪草。在汲取着村里一茬又一茬的庄稼养分,荒草般地疯长在捡柴火的路上,不仅把村庄逛了个遍,还到更远的百草湾去捡柴火。经常躺在草坡上,看不远处正吃着草的羊群,半眯着眼看天上的云彩,树上的喜鹊窝,村庄上空飘过的胡麻柴炊烟,成为一个野孩子。

细细想来,只觉得拾捡柴火的日子并未远去,像是刚刚擦身而过。

多年前,人好像对草木情有独钟。能吃的野菜刚从土里冒芽就拔,苜蓿草没等开花,就连砍或割地喂了牲灵。幸存下来的野草,等秋后老了,都要捡回家,做牛羊驴骡冬季的口粮,塬上没有能侥幸逃掉的草木。

秋末,太阳把塬墚的柴草晒干后,就琢磨怎么把它们往回拾捡。凡是能烧火的,连拔带薅,连庄稼的根茎也不放过。身体似乎藏着一股邪乎劲,即便家里柴火够烧,也要变着法儿往回捡。地里的玉米、葵花秸秆,野外的蒿草、黏蓬草、杨树丫、柠条枝,乱七八糟地堆一院子,柴仓里堆满了枯草,连百草湾那片不大不小的树林里飘落下的干树叶,都被彻底洗劫,寸叶不留。

庄稼收割完,小孩就开始在地里捡粮拾柴。掉在田里的谷穗、豆荚,獾子吃剩下的半个玉米棒子,田鼠藏在洞里的莜麦粒,干枯的茎叶、蔓苗、杂草,都在拾捡之列。日子过得穷,只好刨根到底,地上的拾掇完,就开始用各种工具清理庄稼的根。镰割的庄稼茬子都斜着锋利刃口,不可大意,稍有不慎就会划破脚踝,得穿着胶鞋才敢进地里。荞麦茬用一把特制的铁耙子,沿着田垄往前耙,跟黄河拉船的纤夫差不多,走几步就把耙到的茬子装到布包里;葵花秆连着根,用手拔费力气,多用铁锹挖;掏玉米茬、高梁茬就得用板撅……一块田地经过几遍捡拾,才彻底干净。

P37-3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宁夏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集(2021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宁夏大学生原创文学基地,2021宁夏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组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564716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00000
出版时间 2022-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