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靖国神社而引起的对立已经陷入泥淖,看不到解决的眉目。“靖国”问题,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真的了解吗?
本书则尽可能从逻辑上对有关靖国神社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从中选出“感情”、“历史认识”、“宗教”、“文化”、“国立追悼设施”5个论点,分别进行阐述,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解决方案。
图书 | 靖国问题 |
内容 | 编辑推荐 目前,由靖国神社而引起的对立已经陷入泥淖,看不到解决的眉目。“靖国”问题,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真的了解吗? 本书则尽可能从逻辑上对有关靖国神社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从中选出“感情”、“历史认识”、“宗教”、“文化”、“国立追悼设施”5个论点,分别进行阐述,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解决方案。 内容推荐 本书于二○○五年四月在日本出版后,印数已达三十万册。 它犀利地道破了日本社会中一个人所共知而又不甚了了的“禁忌”。 它的分析深入、透彻,对于拨开围绕着靖国问题的各种“文化”、“历史”、“政治”的迷雾,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是了解靖国问题的最佳读本之一。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 情感问题——在追悼与彰显之间 1.强烈的遗属情感 2.不同情感之间的对立 3.靖国与“血” 4.热泪座谈会 5.折口信夫眼中的招魂祭 6.靖国神社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7.被压抑的悲哀情感 8.“给阵亡者和他们的遗属以荣誉!” 9.感情的炼金术 10.“圣战”、“英灵”、“彰显” 11.为了尽情表达哀痛 12.战死的“大欢喜” 第二章 历史认识问题——怎样认识战争责任问题 1.共同体与他者 2.“甲级战犯”合祀问题 3.东京审判中没有受到惩罚的人 4.中国的政治立场 5.分祀是否有可能实现? 6.替罪羊与不追究责任的逻辑 7.战争责任论中被忽略的问题 8.“台湾理番”——仅仅只是一例 9.应该保卫的“国家”与殖民帝国 10.“英灵”之名的囚徒 第三章 宗教问题——“神社非宗教”的陷阱 1.再论情感问题 2.政教分离问题 3.是首相的私人参拜吗? 4.尚未出现“合宪判决” 5.修改宪法还是非宗教化? 6.靖国神社的特殊法人化意味着什么? 7.即使靖国神社不是宗教法人 8.“神社非宗教”论 9.祭教分离的影响 10.基督徒的逻辑 11.佛教徒的逻辑 12.披着非宗教的外衣 第四章 文化问题——死者与生者的政治力学 1.作为“传统”的靖国 2.江藤淳的主张 3.“靖国”背后的政治意志 4.靖国能代表日本的文化吗? 5.特殊的死者们 第五章 关于国立追悼设施的问题——问题的关键何在 1.消除“芥蒂”的方法 2.是为了“不战”与和平的设施吗? 3.历史认识中存在的问题 4.追悼对象的资格 5.各国的追悼设施 6.古希腊的送葬演说 7.个人的追悼,集体的追悼,国家的追悼 8.如何建设一个以“否定战争”为目的的设施 9.一切取决于政治 结语 日文版后记 靖国神社何以成为“问题”——代译校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靖国问题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高桥哲哉 |
译者 | 黄东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2466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2 |
出版时间 | 2007-08-01 |
首版时间 | 2007-08-01 |
印刷时间 | 2007-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81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5 |
宽 | 147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