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中国古代水文学(水龙经白话详解图解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吉地不可无水,断宅运吉凶,先看水形水势,解读最权威的相水风水名著;堪舆大师秘传之作,500多个地理水法格局,帮你建造与水为邻的旺财之宅;540幅古版插图,200幅精美手绘图,100幅图解,轻松读懂相水真法。

中国水域广泛、水道纵横,古人在水资源的分布、变化规律与利用上都很有研究。本书以中国古代的主要水域和水流为核心内容与主要描述对象,全面阐述了其分布、变化、利用、研究等相关内容。

内容推荐

古人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看一个地方的风水好不好,“水”的优劣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然而,中国的地理堪舆著作多不胜数,对于“水”的论述却不多。因此,明末清初著名堪舆大师蒋大鸿所著的《水龙经》,系统而详尽地总结了水龙相法,专论平洋水法之妙,在诸多风水著作中,堪称一绝。

本书以《古今图书集成》中收录的《水龙经》足本为底本,结合其他版本,对古籍原文进行精心点校,加以白话释意,提炼了简练的小标题,使原书更加合理有序。同时,本书还保留了古籍中500余幅原版插图,并运用大量图表、图解等现代编辑手法,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将原著精华呈现给读者。

目录

黄河上的水龙地形

纵贯南北的水龙走势

《古今图书集成白话图解》丛书总序

编者序 与水为邻好宅运

本书内容导航

导读卷 宅筑于山,福祸在水:风水巨著《水龙经》

1.水见三弯,福寿安闲:鹤立鸡群的《水龙经》

2.屈曲来朝,荣华富绕:《水龙经》要告诉我们什么?

3.有着风水情结的“地仙”:相地达人蒋大鸿

4.风水理论思想之源:阴阳的概念

5.风水学的滥觞:天人合一思想与风水起源

6.积淀厚重的中国古代关系学:五行学说

7.风水的方法来源:八卦与六爻

8.来龙去脉:风水学的渊源及发展

9.流水脉脉,源远流长:水龙的基础知识

10.水龙四要素:龙穴砂水

11.天上神物:《水龙经》所涉及的四象、星宿

12.是非功过,任人评说:人们对于风水学的批判

卷一 选择什么地方立穴安墓

第一章 总论:水龙中的干龙和枝龙

1.支干之理:水龙干支分类

2.湖荡龙法:群砂环抱则为吉

第二章 气机妙运:藏风聚气好风水

1.太始惟一:观水而知气

2.水之行龙:龙气融聚处

第三章 自然水法歌:水法吉凶总诀

1.自然水法:水龙判断歌诀

第四章 分论:干支水法格局判断

1.干水散气:不宜结穴

2.干水成垣:大江大流,有支水界割为佳

3.枝水交界一:龙虎护佑,宜立穴

4.枝水交界二:立穴常见形局

5.枝水交界三:金鱼水处立穴佳

6.枝水交界四:会试及第又显贵

7.曲水朝堂一:屈曲之水聚生气,会有贵象

8.曲水朝堂二:兜收脉气,发福不浅

9.曲水朝堂三:水砂交汇,人丁兴旺

10.曲水朝堂四:兜收龙气,以文为贵

11.曲水朝堂五:穴前曲水弯弓形,有大贵之象

12.曲水朝堂六:先发福后败家业

13.曲水单缠一:尊贵厚福,人丁旺

14.曲水单缠二:屈曲之水可聚气

15.曲水单缠三:回首有情之水得富贵

16.曲水单缠四:局内宽阔,不易聚气

17.曲水单缠五:立穴要得曲水之气

18.两水夹缠:八字水为散气之象

19.水缠元武一:聚水秀水显富贵

20.水缠元武二:曲水重重环抱,发福最长

21.水缠元武三:穴场宽大,虽有聚气也易散

22.水缠元武四:水流缠绕,弯抱成形

23.顺水界抱一:案山护佑,水局得贵

24.顺水界抱二:穴前有砂保护,形局得秀

25.顺水曲勾:水流勾抱,穴气旺盛

26.曲水倒勾:穴立于钩形水中,有富贵之气

27.斩气迎朝一:枝水截取龙气,可聚气立穴

28.斩气迎朝二:反身流走之水不可用

29.远朝幸秀:绕抱之势过大,也不可聚气

30.远水幸秀:另谋他途,异曲同工

31.流神聚水一:不管来水去水,有情即佳

32.流神聚水二:多条水流聚水成荡,穴局最佳

33.流神聚水三:水砂密布,立穴上选

34.流神聚水四:湖荡中有砂,聚气成吉

35.流神聚水五:聚水有情,家财丰厚

36.湖荡聚砂:群砂满布必有福

37.界水无情一:有流放之象

38.界水无情二:直泻之水难有情

39.界水无情三:推车之形即无情

40.来水撞城一:直水冲击穴局,必遭祸

41.来水撞城二:直硬之水冲散真气,家族会败亡

42.水城反跳一:水流如人字,灾祸不绝断

43.水城反跳二:八字直流水,面临颓势

44.曲水斜飞一:穴前翻转斜飞,真气荡散无遗

45.曲水斜飞二:斜飞之水必无情

46.湖荡聚砂一:富贵无量

47.湖荡聚砂二:大水中宜取群砂之核心立穴

48.湖荡聚砂三:取砂中聚气之处立穴

49.湖荡聚砂四:群砂宜择中而立穴

50.湖荡聚砂五:收住内气砂中内气

51.湖荡聚砂六:大水生气而砂山聚气

52.湖荡聚砂七:水口砂聚气,官运亨通

53.湖荡聚砂八:两砂钳护,代代荣耀

54.湖荡聚砂九:重重砂山护,真气不泄漏

55.湖荡聚砂十:群砂中立穴,富贵一定久

56.湖荡聚砂十一:穴砂像鹅头、鸭脖,不可选址立穴

57.湖荡聚砂十二:砂形依顺水流,选址必为吉地

58.湖荡聚砂十三:水流盘绕,龙气俱来

59.湖荡聚砂十四:纵砂难立穴

60.界水外抱:修剪砂角,可变凶为吉

61.界水前抱:小有财气,终无大富

62.一水横拦:收集龙气,终有大富大贵

卷二 选择什么地方立穴安墓

第一章 总论:水龙立穴之妙

1.五星体水论:吉凶之妙,祸福不爽

第二章 分论:五星、四象及其它形局的水龙

1.论枝干:水的干龙和支龙

2.论五星:五行水吉凶判断

3.论四兽:风水中的四象与水龙的关系

4.论形局:通过水、穴形势看吉凶运势

5.论异形:罕见的水龙地形

6.论象形:水龙中形似万物的穴局

第三章 杂论:各种水龙地形的立穴法实战

1.湖池格:阴阳宅前有池沼

2.井、桥、沟格:荡散龙气不为吉

3.丘陵、高地格:宅局有山论吉凶

卷三 用天象来描绘水龙形局

第一章 总论:水钳赋

1.水钳赋:山水龙法一起看

2.总论三:历代大师论风水

第二章 分论:水龙星宿形局

1.华盖星:紫微垣中的吉星

2.河汉交度星:形似屏藩,可作宫中侍卫

3.天苑星:立穴皇家御花园,有文章之象

4.将军星:气吞万里,定当以武为贵

5.轸宿:战车轰轰,骠骑飒爽

6.天钱星:锦屏之形,男女皆贵

7.天钩星:形如金钩,得高官厚禄

8.织女星·渐台星·辇道星:三星相应,富贵吉庆

9.天厨星:馔馐美食,富贵长存

10.天灶星:锅灶暗示有福有寿

11.五车星:形似屏风,以文为显贵

12.翌星:蝉翼之秀,必出文雅之士

13.八奎星:室宿之宫,文武全才

14.斗宿:北斗七星,财富不决

15.器府星:美轮美奂,歌舞升平

16.天纪星·女床星:蛰伏之龙,定出明哲

17.天田星·九坎星:良田千亩,富甲一方

18.文昌星:出王公之贵,兴旺昌隆

19.库楼星:存放军械,位高显贵

20.天厩星:重重围绕,名利双收

21.斗斛星:汇集龙气,为帝王守陵

22.郎位星:拱卫墓穴,勤勉富贵

23.六甲星:赫赫神龟,调和中正

24.左旗星:桓武军阵,威震战场

25.天庙星:局分日月,男贵女贤

26.左右执法星:局显太微垣,显贵发达

27.尾宿:穴居神宫,富贵显达

28.牛宿:聚气完固,既富且贵

29.天囷星:粮仓充实,俸禄万石

30.天床星:铺床之形,迎娶在皇家

31.天溷星:形似茅厕,进入皇家园林

32.羽林星·壁垒阵星:营垒森严,文武双全

33.天渊星:珍珠潜隐,彰显大贵

34.积卒星:心宿立穴,统军大帅

35.玉衡星:玉衡挂斗,御史公卿

36.奎星:形似草履,以武为贵

卷四 水龙效法天地万物之象

第一章 总论:描绘各种会意造型的水龙

1.水龙判断要则:万里无山,其贵在水

2.喝形点穴:山水肖形论吉凶

第二章 分论:形如世间万物的水龙格局

1.六建:六种带有不同极凶性质的水

2.迎神水:三阳各处有神水,神童状元郎

3.金鱼腰带:腰带状水流,聚集真气

4.弓局:水流如弛弓,武备松懈之兆

5.入怀:拥入怀抱,富贵即来

6.牝牡华盖:阴阳相合,能文能武

7.乱中取聚:荡中之砂聚气,先贫后富

8.雌雄感秀:阴阳相合,才思敏捷

9.裹局:裹抱之势,富贵无敌

10.幞头华盖:聚水之秀,必主清贵

11.藏秀:水之形秀,有吉有凶

12.献诰:秀气尽收,故有吉象

13.穿珠垂乳:气脉通畅,水龙为吉

14.四龙戏珠:四水交织,水局显吉

15.交剑:二水交抱,水有吉庆

16.催官水:屈曲流来,兜插显吉

17.踢毬:明堂过大,不能全吉

18.仙掌抚琴:形似抚琴,聚气为吉

19.左仙宫、右仙宫:左手为文,右手为武

20.飞凤:凤凰吉祥,显贵之象

21.开弓:朝抱缠绕,吉庆之地

22.垂莲:秀水三重,吉庆之所

23.仰莲:东西包抱,形成吉势

24.盘蛇:蛇之盘绕,吉庆来到

25.虾局:湖荡与环抱,带来魁元之名

26.排衙:枝水插穴,显为吉势

27.太极:阴阳相合,极佳之所

28.美女献羞:柔柔淑女,富贵之极

29.蜈蚣钳:重重枝水兜插,极美之地

30.伏荫金鱼:三分三合,主出重臣

31.钗股:水分两叉,女子之贵

32.双龙戏感:阴阳交感,世代官贵

33.插花:王字水,发达不久

34.流带:形似垂带,真气所聚

35.风吹罗带:砂水环抱而反流,实为无情

36.金钩:弯钩抱穴,富可敌国

37.双钩:明堂太阔,虽钩不吉

38.进局抱怀:水流圆抱,点穴为吉

39.草尾垂露:弯水之处,立穴为吉

40.飞旙舞旂:旌旗飘飘,以武贵之

41.鞋城:其形如鞋,临水而聚气

42.日字城:水局显日字,真气完固不散

43.卷帘殿试:层层折叠水,富贵长久

44.顺风舡:水流如舟,恃才傲物

45.弯弓一抱:水呈弓形,富贵不长久

46.回龙顾祖:护穴回顾,其象吉庆

47.聚堂旺局:明堂有大湖,富贵可长久

48.盘龙:穴立蟠龙头,形秀气且聚

49.虹食彩霞:其形如虹,有富贵象

50.擎伞:伞形之水,富贵悠久

51.旙花:形如花,一发即败

卷五 平洋水龙的特点与吉凶综述

第一章 总论:蒋氏绝学,终成水龙一书

1.平地龙法:井邑、旷野、山谷之宅

第二章 分论:五花八门的阴阳宅水龙格局

1.金星城·金星凶·金水相生:金体之水论吉凶

2.金水泛滥·木撞金城·重金:金体水诸形局

3.水星城:水体屈曲,弯抱呈吉

4.文星:波浪之水,博文之象

5.水内木外·水木交流·水火相克:水体水诸形局

6.土星城·土星内抱·重土·反土:土体水之论吉凶

7.横直木·顺逆木:木体之水,吉少凶多

8.木带土·木土城·木克土城:木体水诸形局

9.斜火·重火·二火克城·炎火克城·火城:火体之水皆为凶

10.抱水城·前抱水·兜抱水·后抱水·重抱水·抱气水·曲水抱城·金水大抱·远抱水·抱身水:水流呈抱势,吉多而凶少

11.偏旁微抱:水流微微呈抱势,主人乐悠悠

12.八国城门:枝水层层抱,大富且大贵

13.裹头城:形如裹头,必有凶灾

14.钳水·钳水地:钳形之势有吉庆

15.荫腮水:水分两道,漏气为凶

16.金钩·勾心水·反勾水:水流呈钩,吉凶各有异

17.乙字水:屈曲回环,必得富贵

18.之元水:屈曲却无情,吉可化作凶

19.曲水城·曲水转抱:屈曲弯抱,吉庆文章 

20.折水·三折水:弯弯折折,气聚为吉

21.曲水反去·曲直水:朝水屈曲,无情为凶

22.龙腹·龙背:龙形水局,内外有别

23.迴龙·缠龙·盘龙·双龙交首:龙形诸局论吉凶

24.瓜藤水:屈曲如藤蔓,家富且有贵

25.左飞龙:曲水如龙飞,位高且权重

26.飞电城:水流斜飞,冲射有大凶

27.双飞龙朝天·雌雄龙·子母龙:两龙之局各有吉势

28.舞凤:凤鸟舞动,水来为吉

29.御街水:水流重重,吉凶各有异

30.覆钟:形如大钟,形局有吉

31.幞头:环抱且屈曲,形局必有吉

32.玉几:水流直硬无情,吉不长久

33.聚水龙:水流四面来,必出大文豪

34.砂水合秀:有砂又有水,和谐即为佳

35.山水远秀:有山又有水,立穴多为吉

36.斜水侵山·斜水冲山:斜水冲局,定为不吉

37.池湖脉:穴局有池也有湖,大多主吉

38.桥梁:形局有桥,须防冲射之危

39.井泉:穴局有井,殃及子孙

40.直流水:直形为木体,必为凶

41.直中取弯格:穴立直流弯转处,家中定安康

42.横水:横向水流,主为凶

43.微抱:水流之弯,主有小吉

44.明堂横过水:是吉还是凶,水局还需看水形

45.反跳水:背向穴方,流水为凶

46.反水:水流反背,子孙有凶

47.反飞水:反背如飞形,家破且人散

48.拖脚反水:水流无弯绕,主有犯人出

49.先抱后反水:环抱又反背,旋即转颓势

50.反跳水:反背于穴,定有大凶

51.斜飞水:水斜流而离去,主有颓败之象

52.分飞:两方反背,定有不吉

53.翻弓水:形如反转之弓,定有乖戾之徒

54.卷舌水:水呈微曲,吉中带有凶

55.重反水:二重水流呈反背,子孙不孝且残疾

56.水穿龙臂:左右各有反背水,不是死亡就是伤

57.直冲漏气:木体冲漏气,“凶象”毕露

58.枝水漏气:漏气形局各不同,洞察细微是关键

59.漏风水·交流水:水局不严,真气不留

60.囚水:穴居水圈中,必有忧灾

61.十字水·土字水·廿字水·井字水:水局呈现诸字形,各有忧灾各有凶

62.四水相朝:四水屈曲入明堂,吉庆多钱粮

63.箭射水:如箭中的,飞来横祸

64.枉矢水:箭杆弯曲,凶灾之兆

65.尖射水刀枪水:火体水射穴,子孙必遭刑

66.扫割水·斫割水·撞射割斫:火形直硬或尖体,不为小灾即大祸

67.交剑格:二水相交,少年夭折

68.众射水:多水斜射,大凶即来

69.水破明堂·明堂开口:水流冲射,疾病伤亡

70.去水流泥:钳形水抱,背井离乡

71.土牛四拽·牵动土牛:直水冲穴,主退败

72.之元水:屈曲对穴,会有富贵

73.前开水:前水分叉,灾祸不断

74.禾叉水:分叉水前还有井,病患无穷

75.朱雀破头:水冲正大门,人财两空

76.后开反丁水:水冲屋后,家宅不宁

77.元武吐蛇:水冲后方,消耗资财

78.后关水:屋后直水射金城,灾祸连连

79.青龙吞冢:水局大张口,穴局显大病致灾

80.开水:水流开口,人丁多死伤

81.白虎衔尸:右水大开口,人丁有凶忧

82.龙蛇吞并:二水相交射穴,破败之象

83.瘟关水:直水斜插,瘟疫多死人

84.执笏水:独有前秀,后方空荡不为吉

85.按剑水:水形为圆,门前有兜故为吉

86.刀枪水:水呈火形,有子孙为凶

87.破碎水:水边支离残破,必招致祸

88.分背水:方局围水,人稀财尽

89.沮洳水:湿浊之水,生疾病

90.乱水:犬牙交错生淫邪

91.铜角水:穴局狭小显脚病

92.抄估龙:水局塞气,实为不吉

93.扫帚地:龙脉有异形,贫困又逃亡

94.淫欲地:龙脉显鸭头,女子有淫事

95.丫叉水:斜水尖射穴,此地永无吉

96.葫芦水:河中葫芦洲,必是有毒药

附录 统论:关于水龙择宅的理论综述

试读章节

1.太始惟一:观水而知气

【原文】

太始惟一。其莫先于水,水中积浊,遂成出川。《经》云: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子。气行则水随,而水止则气止。子母同情,水气相逐也。夫溢于地外而有迹者为水,行于地中而无形者为气。表里同运,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气,趋东趋西,即其水之或去或来而知之矣。

【白话提要】

讲风水,先从“气”谈起

在风水师看来,地球在没有形成之前,只不过就是一团气而已,这就是风水学中的“太始”或“太极”。后来,在气的基础之上,水得以生出。而水中的渣滓又蓄积成土。水土之间相互作用,便形成山川。

“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子。气行则水随,而水止则气止。子母同情,水气相逐也。”这是对气与水二者关系的概述。也就是说,水由气而生,所以,气为水之母,而水为气之子。水随气而行。气则随水而止。二者同情相随,不可分割。正如徐善继兄弟所说的:“生气之来,有水以导之;生气之止,有水以界之。”

气是风水学的核心概念,那怎样以水来验气呢?对此,《山羊指迷》中指出:“若池湖荡凶无收,则气不能聚;江湖泼面无案,则势不可挡。其易盈易涸,急去急来,倏深倏浅,或环或直者,亦有盛衰之应。惟大水内又有小水重重包裹,方见气之藏而聚;大界之内更有微茫隐患分合,方见气之动而止。故眷恋、回环、交锁、织结,皆气之所在也;穿割、牵射、反直、斜冲,皆气之所离也。”

望气观象定吉凶

在风水学中,气的运行也有特定的条件。如阳气随风而行,而阴气则随水而行。显现于外的为龙脉之气,也就是水,而隐藏于地中的则为气。所谓“表里同运”,即是说表水,里为气,二者虽有显与隐的不同,但却同运同流,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是同属一体的。这也是为什么可以通过观水之来去能达到望气之目的的原因。

但也有的风水师认为,除了通过观水以望气之外,也可直接望气。隋末唐初的数术家袁天纲就将气分为瑞气、妖气、喜气、胜气、尸气等不同的类别。其中不同的类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且代表着不同的吉凶。如瑞气有烟云之象,呈红黄二色,代表吉祥福瑞;妖气乃昏暗不明之气,代表凶险。丘延翰在《天机素书》中提出了“寻龙望气”之说,并描述了真气的特征。

此外,在望气的时间上,风水师也是很有讲究的。在他们看来,望气的最佳时间有两个。其一是在早上太阳尚未升起的时候;其二是在太阳刚刚落山的时候。因为中午太阳高照的时候,气处在潜伏的状态之中,不易望见,故选在早上和傍晚。

2.水之行龙:龙气融聚处

【原文】

行龙必水辅,气止必有水界;辅行龙者水,察其水之所来,而知龙气发源之始,止龙气者亦水,故察水之所交,而知龙气融聚之处。《经》曰:界水则止,又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

盖天地之气,阴阳互根,山峙阴也,水流阳也,不可相离。地脉之行,借水以导之;地脉之住,借水以止之。外气与内气相合而成物,犹牝牡生育,故曰冲阳和阴,万物化生,合而言之,混沌之体,即万统体一太极之妙用,分而言之,随物付物,又物物一太极之元妙,知此始可与形家之学矣。

【白话提要】

风水学中“龙”的概念  什么是行龙呢?风水师认为,龙脉自远及近绵延而来,从祖到宗,从干到支,五行处在不断地剥换之中,山峰层层叠嶂,但又彼此相连,就如绳索般贯穿在一起,这就是风水学中的山之行龙。那么水之行龙呢?一般来说,凡大水无论来或去均有滚滚之势者,即为水之行龙。山龙行度,两水之中必定还有一山,而两山之中也必定还有一水,山随水而行,水随山而止。一旦落脉,二水或交汇于前,或前有横水绕过。一般来说,生气会在临水之地积聚,穴也应设在倚水之地,或者说穴之所也应依据水的态势而定。这就是风水学中的以山龙而定穴的方法。

与上述山龙相对应,平洋之龙,往往是一片荒蛮,这样的地方,不仅生气很难积聚,而且也不易辨认龙脉。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以水为依据,或者前有二水交汇,或者有一水缠绕。一般来说,水界之处即为生气积聚的地方,可见,穴要“倚水而立”,这确是风水学选穴的标准和依据。

但这里还需说明的是,龙的变化和水的行度均没有特定的规律可循,因此,在选穴的实际风水操作中,应对龙脉和水势进行一定程度的审察,二者在方向上的顺或逆并不是关键性的因素,所以,不可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思路或方法,而应灵活视之。

风水学中的阴阳理论

关于阴阳互感:阴阳学说最初是用来描述古人的自然观的,后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被用于说明世间万物,即阴阳是万物的本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本府也”,且二者在不断的消长变化中,形成相互对立和统一的整体。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世间万物无不有各自的阴阳属性。阴阳互感反映了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郭璞在《葬经》中说:“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铜钟东应。”郑谥也对阴阳互感作了自己的解释:“父母子孙,本同一气,互相感召,如受鬼福,故天下名墓,在在有之。盖真龙发迹,迢迢百里,或数十里,结为一穴。及至穴前,则峰峦矗拥,众水环绕,叠樟层层,献奇于后,龙脉抱卫,砂水贫聚。形穴既就,则山川之灵秀,造化之精英,凝结融会于其中矣。苟盗其精英,空窃其灵秀,以父母遗骨藏于融会之地,由是子孙之心寄托于此,因其心之所寄,前能与之感通,以致福于将来也。是知人心通乎气,而气通乎天。以人心之灵,合山川之灵,故降神孕秀,以钟于生息之源,而其富贵贫贱,寿夭贤愚,靡不攸系。至于形貌之娇丑,并皆肖象山川之美恶,故篙丘岳生申,尼丘孕孔,岂偶然哉!呜呼,非葬骨也,乃葬人之心也;非山川之灵,亦人心自灵耳。世有往往以遗骨弃诸水火而无祸福者,盖心与之离故也。”

可见,人由乾父之精和坤母之血相合而成。如果说生人为阳,那么死人为阴,死人的灵魂如果能得到安宁,生人亦能享有和乐之人生;反之,如果死人的灵魂得不到安宁,则生人亦会有灾祸发生。这就是好的阴宅风水能福荫子孙后代的原因。正如阴宅风水理论中所说的“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意思是后世子孙的形体是祖先所留的一部分,如果祖先的骸骨获得大量的生气,那么后世子孙就会从中得到福运。因此,为使阴宅能福荫子孙后代,为祖先找一个符合阴宅风水的墓地就极其重要。

阴阳理论在风水学中的应用

一个好的阴宅风水格局是与大自然的格局相配合的,龙山向水配合得宜,方能得天地之灵气,所以,合天时、合地运、合山水是好的阴宅风水的标准。具体说来,创设一个好的阴宅风水格局,须要从龙、穴、砂、水、向这地理五决上做文章 。如其中的龙,即龙脉,“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又如“山者,宣也,其气刚。川者,流也,其气柔。刚柔相荡,而地道立也!山冈,体魄也,气色,神理也。凡山,形势崩伤,其气散绝,谓之死,形势虽具,生气未舒,谓之枯。死者不可复生,枯则有时而润”,风水学上对龙脉的要求也符合现代地理科学的相关理论。所以,一个具有“势来形止、山水交汇、踞而候、揽而有”特征的地方必是风水宝地,也必会给子孙后代带来福运。

怎样理解“独阳不长,独阴不成”?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二者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学说中有“阴和阳合”的说法,是指阴阳只有处于相互和合的状态之中,才会促使其向着另一种事物的方向进行转化,从而利于万物的化生。《淮南子》中有“阳阴相接,乃能成合”的说法,意思就是阴阳相互接应才能化合出世间万物。所以,在自然界,阴阳和平才能产生出新生的物质,在人世,阴阳合德也会有利于事态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它的道理自天象到地理乃至于人事,都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诸多典籍中对“阴和阳合”都有相关的论述,如《地理知本金锁秘》说:“阴阳合德而卦生……纯阳不生,孤阴不长,此其阴阳未合其德……若刚柔有体,则阴交于阳,阳交于阴矣。三男三女,烁然成列。”《类经图翼》说:“阴阳尽而四时成,刚柔尽而四维成……阴阳相合,万角乃生……凡万物化生,总有二气……气有不同,万物适值其气,随其受而成其性。”《春秋元命苞》说:“阴阳聚而为云,和而为雨。阴阳凝而为雨,阴阳合而为雷,阴阳激而为电,阴阳交而为虹霓……阴阳怒而为风,乱而为雾。”《易稽览图》说:“阴阳合而为电辉。”《国语》说:“阳伏而不能出,问追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诗推度灾》说:“明阳之制阴,阴之倚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阳平阴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决。”

可见,一切事物在发展的起点,都会充满着阴阳和合,但是它们又总不免走向自己的反面,阴阳离散,事物也就会因此从新生走向衰老,以致死亡。

综上所述,阴和阳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二者均不能脱离其他一方单独存在,这即是“独阳不长,独阴不成”的内涵所在。这个道理在风水中同样存在。如山为阴,水为阳,山水环绕即体现了阴阳交合而成大地。如果自然界只有山而无水,即是独阴,如果只有水而无山,即是独阳。在这两种情况下,阴阳不能交合,自然界就不会形成好的气场。

P85-90

序言

与水为邻好宅运

在上古时代,人们“逐水而居”,选择接近河流水源的地方生活作息,从那时起,“水”便在中华民族的居住观、环境观甚至整个文明中扮演起十分重要的角色。到后来风水学兴起之后,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更被赋予了新的性质和作用。没有哪本风水著作不会提到水的功用。“寻龙先看水”,“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等论述随处可见。直到明末清初的风水大师所著的《水龙经》出现,关于相“水”的风水理论得到系统而详尽的总结。《水龙经》也成为关于相水之法的巅峰之作,是后世学风水者不可不读的巨著。

蒋大鸿,名平阶,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堪舆大师之一,他前承唐代堪舆大师杨筠松之学,后启玄空一派,除了《水龙经》外,还著有《地理辨正》、《平砂玉尺辨伪》、《天元五歌》、《阳宅指南》等书,声震大江南北,人称一代“地仙”。他的弟子众多,如姜壶、骆士鹏等人得其传授,留名后世。

风水说将“宅”分为阳宅(也就是人居房宅)和阴宅(即死后所葬的墓穴)。两者的环境、形势、格局甚至坐向都与主人及其后代的运势紧密相关。一个依山傍水的环境,往往被视为“风水宝地”。山可藏风,水可聚气,两者相辅相成,“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水则气寒而不理”,而水在其中的作用便是载纳生气,将万物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生机笼于其中,水即“气”之所在。

《水龙经》开篇《气机妙运》便先言明水在风水学上的这种功用,“太始唯一气,莫先于水。水中积浊,遂成山川。……气行则水随,而水止则气止,子母同情,水气相逐也。”水所在之处便是“生气”所在之处,根据水势走向就能找到“生气”,从而找到安宅立墓的好地方。相对于高原山地,水的这种功用在平原地区显得更为重要。平原地势少了山的围护,正如《水龙经》所述,“平洋之地”便“以水为龙,水积如山脉之住,水流如山脉之动”,从而聚气、生气,这就是“水龙”一词的由来。

那么,什么样的水才是催旺宅运的好水呢?《水龙经》对此有明确的解释。首先要看水形,“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饶”,所谓屈曲有意,来不冲,去不直的弯环绕抱之水便是好水;其次再看水势,婉转屈曲、潺潺流动的水为吉水。相反,直来直去、湍急而过的水则为凶水;然后,还要看水与宅的方位搭配,如处于河流弯曲处内侧的宅便为吉,处于水弯外侧的宅便为凶;另外,水质也是影响宅运的一个重要因素,清澈香甜的水流当为吉水,污臭之水则大为不妙。

好水是财富的象征,风水学中有这样一句俗话,山主人丁水主财。水流环抱的宅子,将生气兜于怀内,使昌盛之气不外散,便能起到聚财之效。宅后有河兜,便是荣华之宅;宅前有明净池塘,便是富贵之家;宅子左右环抱有情之水,便是金玉之家。这样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也得到体现,如江南的“天井院”式建筑,四面屋顶向内倾斜,使雨水流入宅院内,称为“四水归一”,便有将财富集聚于内的讲究。

为了将这本风水经典完整地呈现给现代读者,我们以《古今图书集成》收录的《水龙经》古本为底本,以现代化的编辑方式对原书进行了适当的加工整理,使其更适合现代读者阅读。书中体例如下:

1.【原版插图】《水龙经》全书共有540个水龙格局,都以文配图的形式呈现,本书保留了绝大部分古籍原版插图,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水之法,更提高了本书的收藏价值。

2.【原文】保留权威古籍原文,原汁原味,加以精心点校编辑,并根据原文内容进行适当地分段分节整理,力求在完全尊重原书内容的基础上,更方便读者阅读。

3.【白话提要】以现代白话文对原书部分内容进行简单的翻译与解释,以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4.【白话图解】本书采用了图解这种现代化的编辑方法,以数百个图解、表格将一些重要理论方法和难以理解的文字进行了生动易懂的图解分析,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古文阅读体验。

风水之学流派众多,内容博杂艰深,再加上蒋氏之学多为秘传,《水龙经》很长时间都被私藏起来不能面世,后经整理编入《古今图书集成》,才得以广为人知。囿于编者能力学识之限,本书难免有脱漏、错误之处,在此向读者表示歉意。书中提要、图解皆作为阅读参考,其中注解有错误之处,还望读者予以指正。

编者谨识

2010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中国古代水文学(水龙经白话详解图解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蒋平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48260
开本 16开
页数 4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4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7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33-092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0
173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