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仅把发展作为研究的中心,而且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写作的一本人口学专著。本书的各个部分都以发展为研究对象,全书都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这正是本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之处,也是本书不同于其他研究人口问题著作之处。
本书是一部很有新意的著作。作者视野开阔、分析独到,不少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原创价值。全书没有局限在对事实进行浅层次的描述上,而是努力在理论上进行概括、总结和升华。它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咨询价值。
图书 | 转变时期中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不仅把发展作为研究的中心,而且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写作的一本人口学专著。本书的各个部分都以发展为研究对象,全书都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这正是本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之处,也是本书不同于其他研究人口问题著作之处。 本书是一部很有新意的著作。作者视野开阔、分析独到,不少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原创价值。全书没有局限在对事实进行浅层次的描述上,而是努力在理论上进行概括、总结和升华。它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咨询价值。 序言 由肖立见博士和张俊良博士合著的《转变时期中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即将公开出版,作为该书问世前的第一个读者,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和两位博士认识很久了。20世纪90年代他们在我校攻读人口学博士期间,虽然我担任他们的指导教师,但是实际上我们是互相切磋、共同学习。在这期间我就发现他们基础不同,肖立见博士过去是学统计学的,张俊良博士过去是学经济学的,他们研究的重点、学术上的爱好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具有知识面广、勤奋刻苦、善于思索、才华横溢等等共同之点。肖立见博士的学位论文《中国人口控制数量、经济效果研究》、张俊良博士的学位论文《生育行为研究》都受到同行专家好评,后来都公开出版,受到学术界同仁首肯。事实上,他们在攻读博士学位以前,在这方面就已经很有基础了。还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就开始公开发表论文,并已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了。在取得人口学博士学位以后,他们仍然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努力从事人口研究。《转变时期中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就是他们近年来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的一项成果。 该书研究中国人口问题,有许多独到之处。我这里仅举出两点: 第一,该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时,始终抓住人口转变、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这个历史背景来进行。我认为这是抓住了根本。我NA口转变本来就是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交织在一起进行的。作者认为,“尽管中国人口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矛盾和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和经济方面,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则首先应从人口入手”。实践证明,中国的人口转变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口转变在一定意义上超前于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因而人口转变加速和促进了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人口转变是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助推器”。当然,人口始终是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制约和决定的,所以中国人口转变的最终完成,也有赖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最终完成。抓住人口控制,实现人口转变,促进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从而使中国人口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由相互矛盾、不相适应,逐步达到中国人口与社会和经济朝着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方向发展。中国人口与社会和经济由恶性循环逐步转向良性循环的关键是控制人口,实现人口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速增长,向人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低速增长转变。这是贯穿该书的一个中心思想,也是该书经过充分分析和论证后,所要告诉读者的一个重要结论。 第二,该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时,始终抓住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主题来展开。“发展”是本书研究的中心,这个发展并不是一般的发展,而是“转变时期”这个特定时间范围内的发展。众所周知,人口问题既是个经济问题,又是个社会问题,但是从根本上讲,是个发展问题。按照传统经济学的界定,发展仅指经济领域的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理解,人们逐渐把“发展”看成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是一个多维的动态过程,它既包括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层次的重大变化,也包括文化领域和习俗风尚的改变,是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从人际关系到思想观念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举行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讨论会,给“发展”做出了如下定义:“发展”一词涉及相互关联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变动的综合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整个人口福利的不断提高,这意味着他们在发展过程中能完全参与,并对由此而来的利益能够公平分享。发展应以人为本,人既是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又是发展的受益者。后来,随着世界环境问题不断突出,把环境纳入发展的内涵,成为普遍的呼声。“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所共同认可的概念。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联合国的许多文件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不仅是20世纪和21世纪的发展战略,而且是人类社会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几十年来,“发展”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充实,反映了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进步。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与把握,而且也是发展观的丰富和升华,为我们解决中国发展中的一切问题,指明了方向。该书不仅把发展作为研究的中心,而且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写作的一本人口学专著。该书的各个部分都以发展为研究对象,全书都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这正是该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之处,也是该书不同于其他研究人口问题著作之处。 另外,该书还在许多问题上做了非常深入的论述,比如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对于人口控制的基本内容、主要措施和效果的评估问题,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口控制问题,关于农村的人口控制问题等等,都发表了很多精辟的见解和对策建议。 总之,该书是一部很有新意的著作。作者视野开阔、分析独到,不少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原创价值。全书没有局限在对事实进行浅层次的描述上,而是努力在理论上进行概括、总结和升华。该书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咨询价值。我相信,该书的公开出版,必将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研究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是为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转变时期中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肖立见//张俊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88291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24.24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