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塔的故事/大地人文看点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塔在中国的历史可谓久矣。它不仅以其历尽沧桑、浸透人文内涵而功垂青史,而且以其饱经忧患、见证几多风云而警醒和激励着后人。本书是“大地人文看点丛书”中的一本,试图从几个侧面阐释塔的历史和文化,解读塔的内涵和外延。既不是作为建筑学的个案进行剖析,也不是作为文物精品加以评说。该书图文结合,可读可赏,是一本关注民族文化遗产,了解历史地理,提高旅游欣赏质量的图文书佳作。

内容推荐

佛教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外来宗教,佛教的标志性建筑“浮屠”即佛塔在中国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形式之多样、内涵之相富,堪称世界之最。

神州大地,无处不塔。一座座拔地而起,指向云天的古塔历尽沧桑、饱经忧患,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和见证,他们以自己的存在无言地传播着岁月的声意、记录着时间的痕迹。每一座古塔下面都埋藏着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故事,每一面班驳的塔墙上都记录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本书共有9个章节、198幅图片,从9个侧面阐述了塔的历史和文化,解说了塔的内涵及外延。图文结合,可读可赏。是一本关注民族文化遗产,了解历史地理,提高旅游欣赏质量的图文书佳作。

目录

塔的建筑艺术

佛教之塔与道教之塔

塔与科学技术

塔与文学、雕塑和绘画

塔:风景名胜的标志性建筑

古塔即文物

塔之毁灭与塔之修复

塔的神话传说

塔之最与塔之谜

试读章节

集古塔建筑艺术之大成者要数塔林。

塔林是纯粹的僧塔之林,其中埋葬的都是高僧的遗骨。塔林由于时间跨度较大,所以建筑风格多样,艺术特色各异,可视为塔的博物馆。塔林由于过于密集,一般单个塔的体量较小,然而形制却是千姿百态。除常见的几种之外,还有经幢形、钟形、圆筒形、圆球形、阙形、锥形、瓶形、圆柱形等等。高度大多在15米以下,现存塔林中还没见有超过30米的塔。河南临汝风穴寺塔林中,平面方形密檐式七祖砖塔,高度在27米左右,已经是鹤立鸡群了。塔林的塔不算高,可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例如北京昌平延寿寺的塔林,其中金代建造的僧塔都有高大的须弥座,须弥座和第一层塔身都有十分精美的雕刻装饰,在密檐的下面都做出仿木构的斗拱。有的在塔身上还雕出假门窗,如山西永济栖岩寺塔林中的两座元代僧塔。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神通寺塔林中有一座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的阙形塔很有特色,它是神通寺住持成公无为大师的墓塔,全用石块砌筑,下面是束腰须弥座,座上是长方体碑形塔身,塔身上方是三座石刻塔檐,上面没有塔刹,完全是阙顶的形式。这体现出古印度建塔供养思想与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北京潭柘寺塔林中还有一座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大师的墓塔。妙严在潭柘寺出家,该寺虽然不是尼姑庵,但皇帝的女儿还是要特殊照顾,所以专门为她建了一座观音殿。她圆寂后又为她在塔林建了一座高大的五层密檐式墓塔,使之成为全国所有塔林中惟一的一座女大师的墓塔。

始建时间最早、历史跨度最长的,要数山东长清灵岩寺塔林。就现有资料知道,最早建造的高僧慧崇禅师墓塔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年),比我国最大的塔林嵩山少林寺塔林中最早的建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的墓塔早了将近四十年。灵岩寺塔林的时间下限是清代,这些塔造型优美,类型丰富,是塔林中难得的佳作。

上述几处规模较大的塔林,墓塔总数近700座。规模最大的是嵩山少林寺塔林,墓塔229座;其次是山东长清灵岩寺塔林,167座,最小的是北京昌平延寿寺塔林,7座。

塔林中的塔是纯粹意义上的坟墓,不是供观赏和登临的,所以全是实心塔,没有门窗,也没有塔梯。其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造型和基座、塔身以及塔刹的雕刻与装饰方面,其他则乏善可陈。

另外,置身塔林和面对单体的佛塔,人们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身在塔林,犹如置身公墓,墓塔就是坟冢、墓碑和十字架。那种阴森、肃穆和岑寂的氛围有一种压抑感,使人透不过气来。我去过几处塔林,原本想好好看看,认真研究研究,但总感觉在大师高僧们的众目睽睽之下,举手投足都受到审视和监察似的,还未来得及拍照和记录就落荒而逃了。

真要研究塔文化,塔林是最好的资料库,也是最好的个案。

       P11-P13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说塔

“塔”在梵文中为stupa,在古印度是坟冢的意思,传到我国后有□堵波、佛图、浮图等音译名称,还意译为方冢、圆冢和高显等。“塔”则是地道的中文名称。

塔在中国的历史可谓久矣。最早的塔约建于公元1世纪的东汉时代,都是埋葬佛骨的舍利塔。所谓舍利,又称舍利子,即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火化之后收集起来的结晶体,包括牙齿、毛发和骨骸等。后来,高僧死后火化的骨灰和遗骸也建塔供奉,是为僧塔。

唐宋以后,塔的功用扩展了,或建塔镇灾避邪,或用来兴文导航,或以之营造风水,或装点大好河山。塔的建筑形式也由原来的覆钵式发展为楼阁式、亭阁式和密檐式等等。用料除砖石、木材之外,还有金、银、铜、铁和陶瓷、琉璃等。塔的高度从几公分、十几公分到几十米不等。一时间,中华大地几乎无处无塔,总数逾万,至今尚存三千多座。其中许多塔置身于风景名胜区内,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

截止到2002年,有关古塔的书籍已出版七八种,其中规模最大的要数笔者参与主编的《中国名塔》大型彩色摄影画册,共收入名塔500座。这些工作都是抢救性的。作为古建筑,占据物理空间的塔很难永存。事实上,2000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成百上千座塔已经倾圮和湮灭了。时至今日,人为毁塔和自然坍塌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更多的塔得不到及时维修和有效保护,令人十分痛心。

外来文明本土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规律。它表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同化力。从古印度传入的佛塔,经过民族化和本土化的改造,种类更多,形象更美,品位更高,用途更广,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以其历尽沧桑、浸透人文内涵而功垂青史,而且以其饱经忧患、见证几多风云而警醒和激励着后人。

本书试图从几个侧面阐释塔的历史和文化,解读塔的内涵和外延。既不是作为建筑学的个案进行剖析,也不是作为文物精品加以评说。古塔与其他遗有的古建筑一样,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荣和骄傲,是我们先人伟大智慧和创造力的物证。对这些民族民间的文化遗产,多一些认识和了解,多一些人文关怀,对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笔者无力为抢救古塔添砖加瓦,只能以这本小册子为保护文化遗产聊尽绵薄之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塔的故事/大地人文看点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包泉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31915
开本 32开
页数 1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1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5-49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08
15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