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正统皇帝大传(插图本)/正说明朝十二帝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通过对朱祁镇一生主要政治、军事活动及宫廷风云的描述,反映朱祁镇生活的历史时代的特征,进而全面评价朱祁镇一生的是非功罪,探索朱祁镇那个时代的历史趋向。

本书内容涵盖了朱祁镇在天顺朝乃至作为太上皇的景泰朝的主要活动,而非局限于正统一朝的朝章国故、政策得失。

内容推荐

正统皇帝朱祁镇,明朝第六任皇帝。中国历史上两次登极的战俘皇帝,一位襁褓太子、童昏皇帝。他,少不更事,专宠宦官王振,听任其变乱朝纲,冒险亲征,兵败后落为阶下囚。做了七年“太上皇”之后,他凭借一群政治上失意者发动的政变,重登皇位。战俘和囚徒的生涯似乎使他更加成熟,他果断地处理了“曾石之变”,另有废止殉葬之制,令后人称道。

目录

第一讲 紫禁城的小主人/1

 引子/2

 襁褓太子/3

 童昏皇帝/7

 经筵与亲政/14

第二讲 辅政五大臣与司礼“王先生”/17

 辅政五大臣与司礼“王先生”/18

 张氏对三杨的支持并不坚定可靠/19

 王振在正统初元“巳横”/23

 祁镇与三杨之分歧/26

 三杨是太平宰相而非乱世诤臣/31

第三讲 危机四伏的时代/35

 宦官干政/36

 武备废弛/39

 地荒民逃/43

 滇西动乱/49

第四讲 土木之变/57

 明初的蒙古/58

 朝贡贸易/66

 土木之役/78

第五讲 迁都之议与保卫北京/87

 迁都之议/88

 景帝登基/92

 保卫北京/94

第六讲 整饬武备与祁镇南归/103

 奇货与空质/104

 战俘生涯/113

 英宗南归/120

第七讲 南宫复辟/127

 易太子/128

 处于夹缝中的于谦/138

 夺门之变/144

第八讲 石、曹兴衰/157

 石、曹专权/158

 石亨之败/178

 曹氏之叛/191

第九讲 励精图治/197

 君臣际合/198

 特务统治/211

 敬天勤政/225

 仁德之君/234

第十讲 朱祁镇及其时代/245

 朱明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246

 盖棺论定/250

 结语/253

附录 正统皇帝大事年表/255

后记/263

试读章节

王振实开启明代宦官专擅国政之先河,可称之为刘瑾、汪直、魏忠贤之流的先辈。由于王振气焰熏灼,朝中相当一部分无耻官僚,望风承旨,如蝇趋臭,聚集在其周围,甘心受其驱使,充当搏击善类的喉舌、鹰犬,形成了一股不可低估的恶浊势力。“于是府、部、院诸大臣及百执事,在外方面官,俱攫金进见。每当朝觐日,进见者以百金为恒,千百者始得醉饱出”。

三杨为首的顾命大臣,对司礼监渐侵内阁职权、对王振权势的膨胀基本上蒿目无策,又不敢协衷共济,与之拼死一搏。三杨对正统初元政局仅是常怀隐忧而已。杨士奇常怀去志,逃避现实,只能一再表白“不敢内非类交”,算是与王振划清界限了。杨荣则无可奈何地讲:“自愧乎进无所补,退不我从”,对王振持以退为守的自卫立场。三杨等辅政大臣持盈保泰、忧谗畏讥的心态非常明显。夏燮指责他们“不免阿容守位”,“老将及之,尤不过浮沉自全而已”。李贽则批评更为尖锐“窃思三杨辅政之初,一几也。不深思熟虑,身任其责,惟阳敛阴施,掩人耳目。虽日自保,其实误国”。王振在正统初元“已横”,辅政五臣实难逃其责。

祁镇与三杨之分歧

正统年间朝政接连失误,终于导致了灾难性的土木之变。史学家多将此变故归罪于王振,这基本是对的。但仔细想来,又不尽然。王振诚然奸恶,确实起过极坏的作用,但毕竟是个四品太监,而英宗祁镇作为国家首脑,顽固支持王振之流的各种倒行逆施,才酿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祁镇应负更主要的责任。

朱祁镇其人,生于深宫,长于大内,幼年嗣位,本身并无实际政治军事才能。但祁镇无知而又偏偏好大喜功,这是致命的弱点。他根本不具备其高祖朱元璋、曾祖朱棣的雄才大略,却极力追求弄兵耀武,一再轻开边衅奢望建树军功;他不具备乃祖朱高炽、乃父朱瞻基的胸襟容量,一意委任三杨,反而限制内阁职权,将其部分权责转移到司礼监。朱祁镇是个庸碌而好自用、执拗而自以为英明的人,王振正是利用他这种童稚任性、喜谀好胜的弱点,而进行诱惑和操纵,引导他逐步摒弃了仁、宣时期与民休息、维持稳定的基本国策。严格地讲,有明一代不肖之君,应自祁镇为始。  小皇帝朱祁镇与三杨等辅政大臣在正统初元的朝章国策的决定上就存在着严重分歧,这主要表现在对经筵进讲、麓川之役及对宦官的不同态度上。

为争取小皇帝祁镇的支持,使其勉为圣君,辅政五大臣绞尽脑汁,要以传统儒家的理想塑造祁镇。正统元年二月,行在礼部尚书胡■进经筵仪注,把经筵制度化、规范化。据胡■讲,在此之前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少傅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杨荣、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杨溥就联名疏请早开经筵。三杨讲:“伏惟皇上肇登宝位,上以继承列圣,下以统御万邦。然其根本在致力于圣学。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由讲学而能致治者。《书》日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又日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由是观之,凡经筵讲读之官、左右侍从之人,必皆选正人用之,君德庶有成也。”在辅政五臣看来,欲使祁镇勉为圣君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其手段只有使其致力圣学,开经筵的目的十分明确。为了使少年天子更多地接受正人君子的影响,经筵讲官及左右侍从之人都要以正人君子充任。祁镇便命令张辅等推举经筵讲读官,报来审批。结果,以张辅知经筵事,杨士奇、杨荣、杨溥同知经筵事,少詹事兼侍读学士王直、少詹事兼侍讲学士王英、侍读学士李时勉、钱习礼,侍讲学士陈循,.侍读学士苗衷及翰林春坊等衙门儒臣分直侍讲。又以太子太保成国公朱勇,少保兼工部尚书吴中,吏部尚书郭■,礼部尚书胡■,兵部尚书王骥,刑部尚书魏源,都察院右都御史顾佐为侍班。看来经筵活动的主持人都是辅政大臣,参与这项活动的也多为正统初的儒学名臣。自正统元年二月为始,除盛夏严冬外,每月逢二必行,风雨无阻,完全是按照辅政大臣们编定的程序进行,讲章都是《尚书》、《大学》的内容。这种活动直到三杨辞世,都不曾停止,而效果如何,则另当别论。

经筵之始,英宗是个十岁的孩子,具有寻常少年的一切身心特点。而他又是大明皇朝的惟一主人,终日生活在皇宫大内,言行起居皆有种种清规戒律,辅政大臣们千方百计约束他的自由。可以想见,对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来说,最有诱惑力的恐怕不是儒家经典之类的说教,外面世界的花红柳绿更有吸引力。他对辅政五臣的经筵约束必然产生逆反心理,君臣的分野此刻已经种下。因此,当王振一伙以驰骤出游、弯弓射箭等方式争夺少年天子时,便很使祁镇开心。经筵刚刚开始的正统元年,王振便导上“阅武将台,命诸将骑射,以三矢为率”。祁镇玩得开心,与王振关系日益密切,对辅政五臣日益疏远。王振以司礼监太监的身份干预朝政,侵越内阁职权,祁镇一再给宦官荣宠、殊遇,诸如颁赐银印、免死诏等,英宗偏信和重用宦官比他的祖辈们走得更远。有祁镇撑腰,王振才敢肆无忌惮地对三杨说“朝廷事赖三位老先生。然三公亦高年倦勤矣”,希望三杨谢政致休,将一切权力拱手相送。

正统初年,在王振为首的宦官势力与三杨内阁的较量中,英宗越来越倾向于宦官势力。宣德十年,英宗即位不久,就把极善权术又能取悦皇帝的王振任命为司礼监太监。P26-28

序言

正说明朝十二帝系列丛书(插图版),汇集我国明史学界著名专家、学者所撰明朝皇帝大传十二种。作者以正史为创作之本,所据严谨,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明朝皇帝及所处时代的复杂生相。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从洪武元年(1368)建立,到崇祯十七年(1644)灭亡,共跨时276年。其盛世之态、激昂江山,其纵横壮举、鸿猷远略,足以令后世感慨万千。但相对于清史研究,明史是建国后研究较为薄弱的领域。正说明朝十二帝系列丛书的出版,除了可以起到推动明史研究发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给喜爱阅读帝王传的读者还原一个个曾经在我国古代历史发展中起到或开拓、或中兴、或傀儡作用的帝王影像。帝王不同于平民百姓,他们的活动是和整个时代、皇朝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尤其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帝王的活动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帝王都是人,同样有人的特性,只是社会环境和某些遗传因素使帝王成为不同常人的人,使他们在自己的舞台上演出了许多生动而丰富的人生戏剧。书中配有反映传主生活及所处环境的大量图片,力求给读者展现一个波诡云谲、气势非凡的大明皇朝。

后记

本书旨在通过对朱祁镇一生主要政治、军事活动及宫廷风云的描述,反映朱祁镇生活的历史时代的特征,进而全面评价朱祁镇一生的是非功罪,探索朱祁镇那个时代的历史趋向。

稍有明史常识的读者都知道,明代皇帝多是一个年号,惟独英宗朱祁镇两次登基,有正统、天顺两个年号。自然书名《正统皇帝大传》,使人们觉得欠妥。但由于《正说明朝十二帝系列》的每一部都要求以皇帝的年号命名,如此,便出现了矛盾。为保持各部书名的一致性,我们只好服从整体,以明英宗的正统年号来命名此书,当然,书稿内容涵盖了朱祁镇在天顺朝乃至作为太上皇的景泰朝的主要活动,而非局限于正统一朝的朝章国故、政策得失。

在书稿出版之际,特此说明,深乞鉴谅。

作者

于东北师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正统皇帝大传(插图本)/正说明朝十二帝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毅//罗冬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2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8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