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世纪优秀短篇小说选(2001-2006)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选入2001-2006年公开发表的短篇小说27篇。每篇都有推荐评语,言简意赅,见解独到。作品给人带来新的感受方式,对这个时代的精神氛围有精微把握,即坚定的艺术本位。这些小说的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情节感人,发人深省,回味无穷。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内容推荐

文学是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本书精选了张惠雯、冯积岐、潘向黎、苏童、王祥夫、余华、铁凝、毕飞宇、麦家、戴来、温亚军、石舒清等作家的27篇短篇小说,是2001至2006年度的佳作。这些作家在文坛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入选作品在主流刊物上发表,反响较大,反映了2007年度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水平。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作家该有的诚实和信念,以及他们在面对自身的生存境遇时的基本勇气。观点新,思想新,角度新,语言表达新,有冲击力。

目录

张惠雯 水晶孩童

 推荐者:余华

冯积岐 刀子

 推荐者:陈忠实

潘向黎 永远的谢秋娘

 推荐者:陈世旭

苏 童 西瓜船

 推荐者:迟子建

王祥夫 上边

 推荐者:韩石山

余 华 朋友

 推荐者:毕飞字

铁 凝 逃跑

 推荐者:贺绍俊

毕飞宇 地球上的王家庄

 推荐者:洪治纲

麦 家 两位富阳姑娘

 推荐者:雷达

戴 来 亮了一下

 推荐者:白烨

温亚军 成人礼

 推荐者:孟繁华

石舒清 颜色

 推荐者:李敬泽

苏 童 堂兄弟

 推荐者:吴义勤

残 雪 顶层

 推荐者:荒林

叶 弥 水晶球

 推荐者:何向阳

金仁顺 水边的阿狄丽雅

 推荐者:阎晶明

毕飞宇 彩虹

 推荐者:汪政

魏 微 乡村、穷亲戚和爱情

推荐者:谢有顺

李约热 青牛

推荐者:张燕玲

龙仁青 奥运消息

推荐者:刘醒龙

叶 弥 黄色的故事

推荐者:李敬泽

盛可以 手术

推荐者:汪政

杨怡芬 披肩

推荐者:施战军

徐 岩 游戏

推荐者:东西

张万新 马口鱼

推荐者:洪治纲

乔 叶 解决

推荐者:李敬泽

郭文斌 大年

推荐者:阎晶明

试读章节

永远的谢秋娘

潘向黎

推荐者:陈世旭

推荐篇目:潘向黎永远的谢秋娘(原载《作家》2005年第1期)

推荐评语:

潘向黎连年在各类文学排行榜榜上有名。

说文如其人,用在潘向黎身上最贴切。看她的小说跟看她本人,感觉几乎没有差别。她给人的印象,一是时尚,一是素养。又现代,又古典,在现代与古典之间找到一个结合部,这结合不是矫揉造作的生硬焊接,而是水乳交融的自然贯通。这就是潘向黎的小说。这样的小说既在阅读的层面上吻合了当下的审美,又在价值的取向上沟通了传统。然而这并不是一种策略,而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现代的方式,古典的底气;现代的场景,古典的情怀;现代的轻松,古典的执拗,几乎渗透了潘向黎小说的方方面面。

潘向黎小说的故事发生的领域,也许对于许多人来说不甚熟悉。但当我们随着作家敏锐精确的指点登堂入室,静观默察,渐渐就会发现一些可以理解的东西:繁华与苍凉;热闹与寂寞;开心与隐痛;满足与创伤。

潘向黎的小说人物常常保养精致、穿着时髦、举止高雅,一切近乎无可挑剔,别人只有艳羡的分。却不料一片香雾云鬟、清辉玉臂的摇动下面也有那样悱恻难言的诉求。他们的命运也许像树叶一样各各不同,但那诉求,却一无例外,那便是千百年来不知演绎了多少悲剧喜剧却仍是亘古不易的对情感和精神完美的渴望。

那诉求也是作者的诉求。潘向黎用一种成熟、练达、满是书卷气息的叙述,在让人目乱神迷的现代生活中,指出那些光洁姣好的面容底下的沧桑,那些浑然不觉的心灵上面的皱纹,那些生气勃勃的姿态内在的脆弱,那些气度不凡的忙碌后面的丢失,那些亲切熟悉的交际之间的冷漠,从而希图为迷惘的人性找一条还乡的道路。

单单这份用心就够使人感动。

我以为,正是那几近偏执的浪漫主义诉求——这诉求同时使她的小说唯美——使潘向黎小说同蛋白质小说和美女小说区别了开来,获得了令人尊重的也必然长久的会被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意义。

所有这些,是我读潘向黎小说的最大收获。

谢秋娘总也不老。当年在蓝冠歌厅听她唱歌听得如痴如醉的青绿少年们,如今有的弹出个大肚腩,唯恐人家不知道他暴发了;有的开了顶,却将周遭的头发留成长长的一缕,盘绕上去掩饰,用时兴刻薄的说法,叫做“地方支持中央”。这伙人的太太,不是女明星就是模特儿,当初一个个还不是美人胎子?如今再看,若不靠着拉皮隆胸注射羊胎素,外加每周一次的保养,也是守得住功架守不住卖相了。只有谢秋娘,还是老样子。房地产巨头王企治每7欠来“秋娘小厨”,必定先嚷嚷一遍:“秋娘,你怎么还是老样子?你这样漂亮,又总是不老,别人还活不活啦?”如果有其他客人在,谢秋娘便微微一笑,不搭他的腔,要是没有别人,她就会用那早年出名的云遮月嗓子缓缓地答上一句:“又寻我开心。还年轻什么?我从来没有年轻过。”

谢秋娘有没有年轻过,许多人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她这个样子好像有许多年了。当年她还不是二十二三的年纪,那打扮就是今天这样了。一年四季的旗袍,那料子,不是织锦缎,不是真丝,就是家常布的,往往是素色的,最多也只是小格子、碎花的,脚上一双硬底带袢黑布鞋,背后看像个二三十年代本本分分的女学生:可是,等她回过头来,那股子轻灵水秀,顿时叫人忘了她穿什么衣服。那时很少有人穿旗袍,她就穿,穿得自在,好像生下来就没穿过别的。后来穿的人满街都是,绷着胸部露着大腿,性感耀眼,她还是那么穿,倒把那些热闹衬得浅了。上海的大冬天还不是阴冷阴冷的?她也不过在布旗袍上面罩一件长大衣,黑色的。头发是盘起来的,用一支沉香木的如意发簪插着,颜色看着也不起眼,走近了却有股子淡淡的异香。据说这是她家传的物件。除了这支簪子,谢秋娘浑身上下再没有半点装饰。

不止一个女人说过,唉呀呀,年轻轻的这副打扮,太老气,别人看着也不像啊。五陵年少们自然不依,买了各式洋派时髦的衣服来送她,她都笑笑收下,却一次也没穿过,还是穿着她那半新不旧的布旗袍,弄得大家一片热心肠都渐渐收了。

只有一个人与众各别,这个人叫戴维,是个海外长大的华人,世家子弟,玉树临风,自然眼高于顶。也是前世欠下的,一见谢秋娘,便说:“没想到今天的中国还有这样苏州园林式的女子!”他对谢秋娘也算是真心实意了,送的花把她的化妆间都堆成花店了,每天晚上开着那部擦洗得锃亮的奔驰车在门口等,弄得蓝冠那些原先妒忌的姐妹都劝谢秋娘:“这样的人你都不嫁,你还要嫁到天上去啊?”谢秋娘原本就话少,这时也只是微微地笑。戴维最后来告别的时候,整个人都憔悴尽了,眼中添了许多岁月,看得旁人倒唏嘘起来了。谢秋娘眼里不要说雨水,连云彩都没有一丝。

十多年过去,原来那些娇艳的黯淡了,婀娜的走样了,谢秋娘才晚开的秋海棠一式盛开了。她不但装束没有变,容貌身材也没有变,只是眼角眉梢周身上下,多了年轻时没有的风韵和底气,越发的出众了。秋海棠经了露水月色,形状不改,颜色可是越发受看了。这也罢了,偏这枝秋海棠像涂了蜡,时光的水珠和流言的尘埃都不能在上面停留,世道的变迁,人事的沉浮,都与她不相干。那些原先议论、轻视她的寻常脂粉们,到现在才恍然大悟,这个女人太有心机了,早十多年,就打下埋伏,到今天来杀她们个片甲不留!想想自己当初的花枝招展不留余地,悔得无可无可的,却也迟了。

说起来也不奇怪,到底是书香门第出身。父亲是留过洋的音乐家,回国后在音乐学院作曲系当教授,母亲原本是芭蕾演员,后来生了孩子改当了中学老师。家里那时住在福康里,谢先生和太太是整个福康里第一对璧人,两人又恩爱,晚饭后谢先生经常要抽上一支雪茄,而谢太太总要给他弹上一曲钢琴,那曲调后来秋娘才知道是肖邦的小夜曲。直到五六岁,家里都有全天的保姆,洗洗涮涮外带照管小秋娘和花园,谢太太自己下厨,做一手清清爽爽细细巧巧的淮扬菜,天造地设的一对夫妻外加一颗掌上明珠,偏生天下就乱了起来,好好的一户人家,轻轻巧巧就碾成了齑粉。批斗,抄家,还威胁说要赶他们出门,父亲哪里受得了这些,远远地找了幢高楼跳了下来,他不愿意惊吓了妻子和女儿。可是母亲偏偏是个死心眼的,第二天就吃下整整一瓶安眠药,追随父亲去了。那时候,小秋娘六岁。一朵花刚刚打了骨朵,眼前就桥塌路断,冰封了整个世界。

蓝冠唱了三四年,比她的歌声更出名的是她的脾气。且不说下了台那身寒素的装扮,不施脂粉也够奇怪,单说哪有吃歌厅饭不爱说笑的?再熟悉的客人对她调笑,她也只是默默地,弄得人家亲近不得。性子这样孤拐,倒出了名,许多人偏偏要来闯一闯。可惜那些认真惦记上她的人,不管是挥金如土的商人,还是一手遮天的唱片公司老板,甚至是清清爽爽的书生,到头来都是没有结果,背后就有了流言,说她要么是等个心上人等不来,再不就是被人抛弃弄出了心病,有的干脆说她是姑子命。

最后娶谢秋娘的是一个外交官。这个外交官正要去欧洲赴任,偶然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派对,遇见了谢秋娘。那晚谢秋娘一见他就有些异样,不错眼地看他,还自己到那桌敬酒,外交官要点雪茄,她居然亲手替他点上了,仰着头看他时,一双秋水眸子里竟是悲喜交集。那个外交官第二天就单独来了。不过三个星期,他们就订了婚,然后就是轰动一时的婚礼,连报纸都报了,标题是:“万朵玫瑰铺就盛典才子佳人缔结良缘”,那天的谢秋娘一袭雪白婚纱,站在一身黑色礼服的新郎身边,一朵白云似的,唇边一抹安静的甜。婚礼之后,这朵云就随了丈夫去了欧洲。众人这时已经妒忌不动了,转而赞叹:啧啧,外交官夫人,风光不说,将来那份阅历见识,还了得!  水满则溢,月圆则亏。天下事总难逃这个道理。突然一天,谢秋娘一个人回来了。她和外交官离婚了,究竟为什么谁都不知道。到谢秋娘脸上找答案,她还是一点都没变,淡着一张脸,什么都不留痕迹,三十出头了,连皱纹都不肯有一丝。蓝冠的老板喜出望外地来找她,想请她复出,没等他开口,谢秋娘一句:“好久不见,你不会还在那种地方熬吧?”把他吓了回去。

然后上海滩突然就冒出了个新去处,叫做“秋娘小厨”。不知道的人问了半天,就会说:“不就是一家餐厅吗?”那说的人便不甘心地说:“餐厅是餐厅,可是不一样。”“餐厅和餐厅,能有多不一样?嘁,洋盘。”“你才洋盘呢!你家隔壁那个大饼脸、腰身赛过柏油桶的戆女人是女人,张曼玉也是女人,那是一回事吗?”

秋娘小厨确实不一样。要说店面只是中等大小,菜式也是改良了的本帮菜为主,服务也并没有什么跪式服务或者女体盛一类的花头经,不但没有,连服务生都清一色是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合体白衬衣、缎背黑马甲,打了领结,严整得紧。说来不奇,可去过的人都觉得奇,偏又说不出奇在哪里,人人这样疑惑,便越发奇了:

做服装的杜石飞杜老大是老相识,当年还是小店主,就在蓝冠认识了谢秋娘,认了兄妹。开张没几天,便带了一拨人马来吃饭,一进门,自己先傻了眼。整个店堂豁朗明亮,装饰得那叫精细,一色儿胡桃木的桌椅,带着几分明代家具的味道。桌布、椅垫都是香槟色的,上面密密绣着艳粉红的海棠花。菜单是羊皮面的,里面是毛笔宣纸写就的菜单,用塑料封套套着。灯具用了宫灯式样的,无边喜庆的气氛。餐具是细腻骨瓷,拿在手里轻巧,看着半透明,纹样是各处见不到的,拿起来还带着温热。四壁都凿了花窗,两面是假的,画了远远的山水,仿佛可以走进去似的,有一面是真的,推开是一片丝绒似的茵茵绿草,草地尽头有三棵百年香樟树,风过处送来几声鸟啼。

P29-3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世纪优秀短篇小说选(2001-2006)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小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50570
开本 32开
页数 3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1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