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窘迫、知识匮乏的远古人而言,有许多奇特的自然现象都是不能解释的,因此神灵崇拜应运而生,本书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介绍了在我国民间具有一定信仰基础的创世神、吉祥神、生活保护神、行业神等,并对这些神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与论证,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图书 | 民间神佑大通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对于生活窘迫、知识匮乏的远古人而言,有许多奇特的自然现象都是不能解释的,因此神灵崇拜应运而生,本书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介绍了在我国民间具有一定信仰基础的创世神、吉祥神、生活保护神、行业神等,并对这些神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与论证,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所介绍的大多是至今仍在我国民间具有一定信仰基础的神祗,编著者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对这些曾被老百姓认为是无所不能的神仙的起源与发展作了认真的考察与论证,大部分神祗都配有难得一见的精美插图,使全书趣味盎然。对于众多希望了解中国民间芸芸众仙的来历与故事的读者来说 ,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目录 前言 /1 壹 中华创世神 一 开天地之神——盘古 /1 二 神话传说女祖神——女娲 /4 三 神话传说男祖神——伏羲 /6 四 中华始祖第一神——炎帝 /0 五 中华始祖第二神——黄帝 /12 贰 佛道教诸神 甲 佛教诸神 /15 一 佛祖如来世尊——释迦牟尼佛 /16 二 东方世界教主——药师佛 /19 三 西方世界教主——阿弥陀佛 /2l 四 大肚笑脸之佛——弥勒佛 /22 五 五台山的教主——文殊菩萨 /25 六 峨眉山的教主——普贤菩萨 /28 七 普陀山的教主——观音菩萨 /31 八 九华山的教主——地藏菩萨 /36 九 释尊四大比丘——罗汉 /39 十 葵扇破衣罗汉——济公活佛 /42 十一 佛门护法神将——四大金刚 /44 十二 佛门父子护法神——托塔李天王和哪吒 /48 十三 二十诸天之一——鬼子母 /52 十四 掌管阴间之王——阎罗王 /54 十五 佛陀护法神军——天龙八部 /58 十六 佛门护法神将——哼哈二将 /61 十七 佛寺的护法神——伽蓝 /62 乙 道教诸神 /64 一 道教最高尊神——三清 /65 二 道教四位天帝——四御 /69 三 北斗众星之母——斗姆 /76 四 司天地水之神——三官大帝 /78 五 主宰文运之神——魁星 /80 六 司命主寿之神——南斗星君 /82 七 解厄延生之神——北斗星君 /84 八 武当山的教主——真武大帝 /87 九 人头鸟身女神——九天玄女 /90 十 道教神仙群体——八仙 /92 十一 忠义神武大帝——关公 /111 十二 惩罚罪恶之神——雷公 /114 十三 雷神夫人——电母 /118 十四 司风之神——风伯 /119 十五 司雨之神——雨师 /122 十六 山民的守护神——山神 /123 十七 山岳的代表神——五岳之神 /127 叁 吉祥神 一 祈福之神——福神 /139 二 拜官之神——禄神 /141 三 主寿之神——寿星 / 四 佳吉之神——喜神 /154 五 司财之神——财神 /157 六 自由爱神——牛郎织女 /161 七 婚姻媒神——月下老人 /164 八 欢乐之神——和合二仙 /166 九 安寝之神——床神 /168 十 团圆之神——月光娘娘 /171 十一 生育之神——送子观音 /174 肆 生活保护神 一 人类保护神——火神 /184 二 城邑守护神——城隍 /187 三 村社守护神——土地神 /190 四 镇宅避邪之神——石敢当 /192 五 家堂保护神之一——门神 /195 六 家堂保护神之二——井神 /198 七 家堂保护神之三——厕神 /201 八 家堂保护神之四——灶神 /203 九 海洋保护神——妈祖 /206 十 健康保佑神——药王 /209 十一 保生大帝——吴奉 /213 十二 开台圣王——郑成功 /215 十三 漳民保护神——开漳圣王 /217 十四 泉民保护神——广泽尊王 /220 十五 潮民保护神——三山国王 /222 十六 产妇保护神——陈靖姑 /224 十七 恋人保护神——泗州大圣 /227 十八 司水布雨之神——龙王 /230 十九 庄稼的保护神——驱蝗神 /233 二十 送葬的开路神——方相 /236 伍 中华行业神 一 万世文字始祖——仓颉 /239 二 造纸业的祖师——蔡伦 /242 三 活字印刷术之父——毕升 /244 四 木石工匠祖师——鲁班 /247 五 陶瓷工的保护神——风火仙师 /250 六 煤矿工的保护神——窑神 /253 七 蚕丝业的始祖神——蚕神 /256 八 棉纺织的先祖——黄道婆 /259 九 江河湖海的守护神——水神 /261 十 华夏农业始祖——五谷神 /265 十一 耕牛的保护神——牛王 /269 十二 马的守护神——马王 /271 十三 花业的守护神——花姑 /275 十四 狩猎业的保护神——猎神 /278 十五 渔民、船民的保护神——船神 /281 十六 茶业的祖师神——陆羽 /285 十七 酿酒业祖师神——杜康 /287 十八 制盐业的祖师神——盐神 /290 十九 酿醋业的祖师神——醋神 /293 二十一 戏曲业的祖师神——梨园神 /295 二十二 娼妓业的保护神——白眉神 /299 二十三 算命者的祖师爷——鬼谷先生 /30l 附录:中华民间部分神祗诞辰、纪念日 /305 中国历史朝代纪年表 /311 试读章节 上古时候没有农业。人们只有靠打猎、捕鱼、采摘野果为生,挨饿、受冻、遇险,过着原始游牧的生活。炎帝看到人民这种苦境,心里极为不安,他想,要是有一种草结出的果子又多又能吃,那就好了。他不辞辛苦,冒着生命危险,走遍了名山大河,尝尽了无数果子,终于在南方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找到了他心目中能结出很多果子又能吃的草,这就是禾苗。经过试种,第一年就收了满满一担黄澄澄、又脆又香的果实,第二年,收获了几十担。从这以后,一传十,十传百。天南地北,种谷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减轻人们耕作的劳苦,炎帝又教会人们耕作技术。炎帝种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把炎帝敬为神农。明崇祯十二年,炎帝寻禾种禾的地方被命名为“嘉禾”,即今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 除此之外,炎帝神农氏还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天伤人命”。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还立市廛,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神农还治麻为布,始创弓箭,并制作陶器,最后,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炎帝神农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 炎帝神农氏管理部落、治理天下也很有方法,他不望回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据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和宋朝罗泌《路史》载,炎帝神农为了给人民寻找草药,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南宋王象之《舆地记胜》载:“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 我国官方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自宋太祖赵匡胤在炎帝陵建立陵庙并亲自举行御祭盛典以来,历代各朝祭祀炎帝的活动连绵不断,朝廷每年均派大臣专祭,并勒石立碑。新皇登基元年,祭祀规模更是空前。官方祭祀有大祭与时祭两种,时祭即春、秋两季仲月,由地方官员主持的祭祀活动。大祭即朝廷御祭,是由皇帝钦遣大臣代表自己谒陵致祭的祭祀活动。除官方祭祀外,民间祭祀也是香火旺盛,经久不衰。腊祭是最早的民间祭祀之礼。腊祭经夏、商、周三代演变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规模渐大,礼仪更隆重。炎帝陵民间祭祀还有春节祭祀,清明、冬至祭祀、炎帝生辰祭祀、端午节祭祀、“尝新”祭祀、初一和十五的祭祀、禳灾祭祀、寻根谒祖等,全凭个人意愿,随到随祭,由此形成了一种尊祖爱国的民间传统习俗。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炎帝神农氏的虔诚敬爱之心有增无减,谒陵敬祖、凭吊炎帝的活动从未间断。特别是近年来,炎帝陵殿重新修复以后,伴随着海外和港澳台炎黄子孙的“寻根谒祖”之风,每年均有30万人次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前来炎帝陵谒陵祭祖瞻仰游览。 P10-11 序言 天空中为什么会有日月星辰?大地上为什么会有山川湖泊?一年为什么要分春、夏、秋、冬?白昼黑夜为什么会不断交替?风云雷电是怎么回事?地上为什么会生长着万物?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为什么有的人一生荣华富贵,有的人一生穷困潦倒?……这些在现代人来说都是再明白不过的问题,但对于生活窘迫、知识匮乏的远古人而言,却是怎么也弄不明白的问题,于是。他们将这一切归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就是神灵。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其实神不过是由于人在自己不发达的意识的混乱材料中的反映而创造出来的。”(恩格斯:《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页) 神既然是虚无的,那么,远古人为什么要造神呢?仅仅是为了解答上述在他们那个时代由于科学知识的匮乏而难以回答的问题吗7显然不是。潘思德先生在《全像民间信仰诸神谱》的“前言”中分析说,远古人之所以造出大大小小的神祗,“原因有二:一是政治的需要,古代帝王自称天子,大肆宣扬鬼神,标榜自己的王朝授命于天,代天主宰一切。如唐、宋朝的几个皇帝,皆称自己见过天神,神授权于己管理天下,以此来愚弄、吓唬愚昧无知的百姓。让百姓服服帖帖地当顺民,以此达到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目的。所以统治阶级极力创造神话,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就是因此而产生出来的。二是精神的寄托,平民百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受尽苦难、灾害和权贵的压迫,无法掌握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命运,不得不乞求于鬼神的保佑,善良的人们以此来寻求自己精神上的解脱和心理上的平衡。”由此可见,不论是贵为天子的皇帝,还是芸芸众生、平民百姓,他们对神灵的信仰大都是从功利出发。 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党的教育和培养,照道理讲,大多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该是不信神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求神拜佛的陋俗并未烟消云散。蜀汉先生在《走向神坛的“童子军”》一文中,说到有一个16岁的农村学生,为了使自己高考名登金榜,“背着大公鸡、香烛、纸钱和各种供品,一大早就赶往大佛庙祭拜神灵。在面目慈善的佛像前,他双膝跪地,口中念念有词:‘我家世居农村,家境贫寒,全家节衣缩食供我上学,现在高中毕业参加高考。求菩萨保佑我金榜题名,一跃龙门……’接着,他挨个向大小佛祖、五百罗汉、列位菩萨跪拜,从早上8点拜到下午4点,滴水未进。最后终于体力不支,倒在‘神’坛下。” 当然,简单地喊几句口号并不能消除人们对于神灵的崇拜,还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大量工作,包括像本书的编著者这样,认真地研究和分析民间信仰诸神的由来,给一些信神拜佛的信男善女乃至青少年们一个较为圆满的解释,使其对于他们所信仰的大大小小的神灵有一个较为科学的认识,这将有助于帮助他们剔除民间信仰诸神中的封建迷信糟粕。 中华民间信仰诸神数目繁多,究竟有多少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面对着如此众多的神灵,限于篇幅,这本小书不可能一一涉及到,只能选其重要的较为流行的略作介绍。并配以与其相应的插图,借此给读者诸君一个较为满意的感性认识,当是我们这些编著者最起码的希望了,是为序。 东方暨白 2005年3月1日于武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间神佑大通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东方暨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气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293981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6-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2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