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外奇穴精要--特效奇穴临床应用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不仅论述了中国传统奇穴的定位、取穴方法、主治和用法,而且还将一些国外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有效刺激点,如良导点、皮肤活动点、运动点、触发点和福尔电针刺激点等,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列举了大量的治疗方法。本书是广大针灸医师、中医院校学生、针灸爱好者及外国留学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中外奇穴概沦……………………………………………1

第二章 古今奇穴…………………………………………………9

 第一节 奇穴概述………………………………………………9

一、奇穴的历史研究 ………………………………………9

二、奇穴与经穴的关系………………………………………10

三、奇穴的命名………………………………………………11

 第二节 常用奇穴………………………………………………12

一、头面部奇穴………………………………………………12

二、颈项部奇穴………………………………………………14

三、胸腹部奇穴………………………………………………19

四、腰背部奇穴………………………………………………23

五、上肢奇穴…………………………………………………28

六、下肢奇穴…………………………………………………31

 第三节 手针穴位………………………………………………36

 第四节 足部人体对应反射区与足针穴位(见本篇第四章)…41

 第五节 董氏奇穴………………………………………………41

 第六节 韩华明调节内分泌的新穴……………………………53

第三章 触发点……………………………………………………61

 第一节 触发点概述……………………………………………61

一、触发点的基本概念………………………………………61

二、触发点的特征……………………………………………63

三、触发点的诱发因素与产生机制…………………………63

四、触发点与针灸穴位………………………………………65

五、缓解触发点疼痛的治疗技术……………………………66

 第二节 常见肌肉触发点………………………………………67

一、头颈部肌肉的触发点……………………………………67

二、躯干部肌肉触发点………………………………………85

三、上肢肌肉触发点 ………………………………………103

四、下肢肌肉触发点 ………………………………………118

第四章 足部人体对瘦反射区和足针穴位………………………126

 第一节 足部人体脏腑器官对应反射区………………………126

一、足底部人体脏腑器官对应反射区………………………126

二、足内侧部人体脏腑器官对应反射区……………………131

三、足外侧部人体脏腑器官对应反射区……………………133

四、足背部人体脏腑器官对应反射区………………………134

 第二节 足针穴位………………………………………………135

一、足底部穴位………………………………………………136

二、足背部穴位………………………………………………140

三、足内侧部穴位 …………………………………………141

四、足部新穴…………………………………………………142

 第三节 李家康足针穴位………………………………………146

第五章 福尔电针刺激点(穴位)…………………………………152

 第一节 福尔电针概述…………………………………………152

 第二节 福尔电针的“经脉”系统及测量点…………………155

一、福尔电针的“经脉”系统 ……………………………155

二、福尔电针测量点 ………………………………………158

第六章 运动点与神经刺激点……………………………………177

 第一节 运动点概述……………………………………………177

 第二节 常用运动点……………………………………………180

 第三节 神经刺激点……………………………………………188

第七章 内脏牵涉痛与海德带……………………………………196

 第一节 内脏牵涉痛概述………………………………………196

 第二节 内脏牵涉痛和海德带与穴位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198

第八章 阿是穴与反阿是穴………………………………………204

 第一节 阿是穴…………………………………………………204

 第二节反阿是穴…………………………………………………206

第九章 皮肤反应点………………………………………………209

 第一节 皮肤反应点概述………………………………………209

一、皮肤反应点的特征 ……………………………………209

二、皮肤反应点的治疗意义…………………………………210

三、常见疾病的皮肤反应点的分布…………………………210

 第二节 皮肤反应点的针刺方法………………………………211

一、直接针刺法………………………………………………211

二、针刺放血疗法……………………………………………211

三、针刺运动疗法……………………………………………2ll

 第三节 针刺皮肤反应点的适应证……………………………212

一、各种痛证…………………………………………………212

二、内科疾病…………………………………………………212

三、妇科疾病…………………………………………………212

四、外科疾病…………………………………………………212

五、皮肤科疾病………………………………………………212

六、五官科疾病………………………………………………213

 第四节 应用皮肤反应点探索新穴位和穴位的新作用………213

第十章 阴阳相关反应穴位与阳性反应穴位……………………214

 第一节 阴阳相关反应穴位……………………………………214

 第二节 阳性反应穴位…………………………………………217

 第三节 阳性反应穴位的临床意义……………………………218

一、背俞与募穴出现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218

二、郄穴出现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219

三、原穴络穴出现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220

四、下合穴出现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221

五、奇穴、新穴出现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 ………………222

 第四节 常见疾病的阳性反应穴位(反应区、反应点)………223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阳性反应穴位………………………223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阳性反应穴位…………………………224

三、消化系统疾病的阳性反应穴位…………………………224

四、肝胆系统疾病的阳性反应穴位…………………………225

五、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阳性反应穴位……………………226

六、神经系统疾病的阳性反应穴位…………………………226

七、运动系统疾病的阳性反应穴位…………………………227

八、其他常见疾病的阳性反应穴位…………………………227

第十一章 有效点…………………………………………………229

 第一节 有效点概述……………………………………………229

一、有效点的概念与种类……………………………………229

二、有效点的作用 …………………………………………230

三、有效点的人体的划线分区………………………………230

四、有效点的分布规律 ……………………………………232

五、确定有效点的方法 ……………………………………233

 第二节 有效点的针刺方法……………………………………233

一、针刺运动疗法……………………………………………233

二、刺络放血疗法……………………………………………234

三、火针疗法…………………………………………………234

四、皮下留针疗法 …………………………………………234

五、拔罐疗法…………………………………………………235

六、灸法………………………………………………………235

七、电针疗法…………………………………………………235

八、有效点的注射疗法 ……………………………………236

 第三节 有效点的适应证………………………………………236

一、精神、神经系统疾病……………………………………236

二、呼吸系统疾病 …………………………………………237

三、消化系统疾病 …………………………………………237

四、运动系统疾病 …………………………………………237

五、五官疾病…………………………………………………238

六、妇科疾病…………………………………………………238

七、循环系统疾病……………………………………………238

第十二章 头面部“微针系统”穴位……………………………239

 第一节 头针(头皮针)…………………………………………239

一、方云鹏头针………………………………………………239

二、焦顺发头针………………………………………………245

三、头针的国际标准化方案…………………………………249

四、刘炳权八卦头针 ………………………………………252

 第二节 耳针……………………………………………………254

一、耳轮部分…………………………………………………258

二、耳舟部分…………………………………………………259

三、对耳轮上脚部分…………………………………………260

四、对耳轮下脚部分…………………………………………260

五、对耳轮体部………………………………………………261

六、三角窝部分………………………………………………262

七、耳屏部分…………………………………………………262

八、对耳屏部分………………………………………………263

九、耳轮脚周围部分 ………………………………………265

十、耳甲艇部分………………………………………………266

十一、耳甲腔部分 …………………………………………267

十二、耳垂部分………………………………………………268

十三、耳廓背面部分 ………………………………………269

 第三节 眼针……………………………………………………270

 第四节 舌针……………………………………………………271

一、舌体穴位…………………………………………………271

二、舌针新穴位………………………………………………274

三、舌针主要适应证 ………………………………………275

 第五节 口针……………………………………………………275

一、四肢、生殖泌尿区域穴位………………………………278

二、头、腰、眼、血压、皮肤、神经、消化、脏腑区域穴位283

三、其他穴位…………………………………………………287

 第六节 面针……………………………………………………288

 第七节 鼻针……………………………………………………290

一、鼻针穴位的部位与命名…………………………………291

二、鼻部新穴…………………………………………………293

三、鼻针适应证及处方 ……………………………………294

第十三章 组台穴…………………………………………………296

 第一节 组合穴…………………………………………………296

一、头面部组合穴……………………………………………296

二、颈项部组合穴 …………………………………………297

三、上肢部组合穴……………………………………………298

四、下肢部组合穴 …………………………………………300

五、胸腹部组合穴 …………………………………………302

六、腰背部组合穴……………………………………………304

七、其他组合穴………………………………………………308

第二节 靳三针……………………………………………………309

一、益智类……………………………………………………309

二、急救类……………………………………………………310

三、肢体类……………………………………………………311

四、五官类……………………………………………………313

五、脏腑类……………………………………………………313

六、其他类……………………………………………………314

 第三节 “金针”王乐亭针灸成方……………………………315

 第四节 管氏(管正斋)集合穴…………………………………31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外奇穴精要--特效奇穴临床应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广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432310
开本 32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24.2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3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