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中国人民用鲜血与泪水写就的历史。本书以生动之笔和丰富史料,真实再现了那场轰轰烈烈的滇缅大会战,揭露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中华民族以她特有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血雨腥风中与日寇英勇奋战,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抗日战争胜利60年后的今天,本书又将我们的记忆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威武悲壮的年代……
图书 | 滇缅大会战内幕全解密(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备忘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段中国人民用鲜血与泪水写就的历史。本书以生动之笔和丰富史料,真实再现了那场轰轰烈烈的滇缅大会战,揭露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中华民族以她特有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血雨腥风中与日寇英勇奋战,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抗日战争胜利60年后的今天,本书又将我们的记忆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威武悲壮的年代…… 内容推荐 作战时间:1942年3月初--1945年3月30日 参战兵力:第6、第66军、第11集团军、第20集团军和第8军共26万人;日本第15集团军的第18、第33、第55、第56师团,共约9.5万人。 作战结果:日军伤亡4.8万人,中国军队伤亡6.7万人 会战意义:会战的胜利,不仅打通了战略运输线中印公路,使中国正面战场的补给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更重要的是重振因豫、湘、桂会战失败而损害的民心和士气,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斗志和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此外,还有力地支援了英军在英帕尔的作战,为盟军在缅甸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目录 序章 丛林的记忆 第一章 大溃退 第二章 死无葬身之地 第三章 英雄悔 第四章 外籍指挥官的悲哀 第五章 战争并未结束 第六章 佛地再生 第七章 狮身人面像下 第八章 哀兵无敌 第九章 人猿猴、泰山 第十章 斧与锯 第十一章 “眼睛王蛇”行动 第十二章 X+Y=V 尾章 往事不能如烟 试读章节 用芭蕉叶临时搭成的棚子里,杜聿明躺在担架上,气息奄奄。 再硬的铁汉,也经不住回归热病的折磨,持续不退的高烧,使他一直昏迷不醒。他脸色绯红,呼吸短促,嘴唇烧起了一串燎泡,清瘦的脸庞更明显地塌陷下去,而那又脏又乱的胡子却越长越长。压在身上的军毯,全是泥点水渍,湿漉漉的。 守在旁边的医生一筹莫展。仓皇撤退中,跌跌撞撞,树挂藤绊,药箱里的药品竟全给跑丢了。没有药品,甚至连一口热粥,也弄不来。部队已经断粮。 天亮以后,丛林又下起大雨。 这简直不能叫雨。一道雷电捅破天河,水就劈头盖脸往下泼。雨点大得吓人,有铜钱般大,银元般大,铺天盖地,盖地铺天。雨珠急促地敲打着树叶,敲打着丛林,犹如千军万马席卷而来。丛林里一片哗啦啦,白茫茫。顷刻问,大树成了瀑布,一道道水柱从树顶倾泻而下。树木低头,竹丛弯腰,林中皆成泽国。巨雷在头顶翻滚,闪电像一柄柄利斧,从天空劈进丛林。古树在电光中劈为两半。 丛林中的雷雨是毁灭性的。 那座芭蕉棚,早就抵挡不住暴雨的摧残。雨水哗哗地往里灌。人们手忙脚乱地在棚内支起雨衣。可是,这无济于事。雨水还是透过缝隙,淌到担架上,淌到病人那发烫的额头、脸颊和脖颈上。昏厥中的杜聿明竟醒了过来。 不知是他的病好了些,还是仅仅因为冰凉的雨水,使他体温暂时下降,通红、干裂的嘴唇翕动了几下。医生急忙用茶缸接住雨水,一点点喂进他干渴的口中。他完全靠着一种本能,贪婪地把水咽下去。 过了好大一会,他深深地呼了一口气。然后慢慢抬起了眼皮。 杜聿明失神、疲倦的目光,把周围的人扫了一遍,看见军参谋长罗又伦、师长廖耀湘、参谋处长李汉萍等,一齐围在四周,他意识到出了什么事情,吃力地问:”什么地方?” “这是大洛,军座。”参谋长罗又伦俯下身,低声回答。 大洛?怎么还在大洛?杜聿明隐隐约约记起,数天前,他已把队伍带进大洛。那是一个黄昏,血红血红的太阳挂在树梢上,林子里死静死静的。说好了的,睡一觉,天一亮就往前走。怎么,现在还在大洛7杜聿明眉心拧成了疙瘩。 参谋处长李汉萍告诉他,就在到达大洛的那个黄昏。他病倒了。罗参谋长和廖师长商量,让部队停下来,等军长身体好了再作定夺。 杜聿明一听,脸上浮起怒容,胸膛急促起伏,非常不满,不容争辩地说:“前进,死也要前进,一刻也不准停留。” 在滂沱大雨中,部队又出发了。官兵们三三两两,从临时避雨的棚子里,树洞中钻了出来,饥肠辘辘,浑身透湿,拖着疲惫的双腿,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这是一支溃败的队伍。没有口令,没有歌声,也没有队形,一切死气沉沉。他们很快消失在哗哗的雨声和迷蒙的雨幕中。 他们是走向生存,还是走向死亡?天晓得! 杜聿明躺在担架上,由卫兵抬着前进。雨水从他的身上、担架上往下滴答。他已经清醒多了。可是,越是头脑清醒,他越是感到内心痛苦。远望白茫茫的丛林,耳听乱糟糟的雨声,那冰凉冰凉的雨点抽打着脸面,犹如万箭钻心,他不断在心中责问自己: 如何落到这等田地? P6-7 序言 这是一段悲壮的历史, 这是一段中国人民用鲜血与泪水写就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精心策划的“九·一八”事变发生了,中华民族从此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侵华日军铁蹄所至,神州大地山河惨遭蹂躏。然而在强敌面前,中华民族没有屈服,以她特有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血雨腥风中与日寇英勇奋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谱写了中华民族史上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彻底打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亡国灭种的危境中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民族自卫战争。这场战争不但挽救了中华民族,显示了炎黄子孙无比坚强的生命力,而且对整个人类的和平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先后进行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长沙、滇缅等会战。淞沪会战在抗战史上是罕见的,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徐州会战之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在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太原会战之忻口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成功的防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锐气,使得日本叫嚣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武汉会战时间之长、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八年抗战期间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的。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首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坚定了全国军民继续抗战的决心,使日军普遍产生厌战情坌苦;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第一次获得空前胜利的战役。给垂死挣扎的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滇缅会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战。综观场场会战,空前惨烈。百万将士血染沙场,真实展现了抗日战争悲壮的画面。 在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八路军和新四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作战。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的首次胜利,百团大战摧毁了日军的交通命脉,这些都成为抗战史上重要的一页。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敌后战场与抗战正面战场相互支援、相互配合,无不体现着一个民族同仇敌忾的光荣传统。展示了中华儿女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为了便于读者解读这场神圣的民族战争,我们精心编著了这套《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备忘录》,包括《淞沪大会战内幕全解密》、《太原大会战内幕全解密》、《徐州大会战内幕全解密》、《武汉大会战内幕全解密》、《长沙大会战内幕全解密》、《滇缅大会战内幕全解密》。每本书均选取抗战中重大事件。并配插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对抗战中经典的战争场面作了全景式再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滇缅大会战内幕全解密(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备忘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立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3788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5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65.210.6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