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藏瓷说艺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结合个人二十年来收藏中国古代瓷器、竹木牙雕等艺术珍品而获得巨大成功的经历,畅谈收藏知识、方法与技巧,传授新理念,传授藏品真伪优劣能力的新颖读物。内容翔实,文化含量丰富,信息量大,由80多篇短文组成,并配合近百幅彩色实物照片,以图文互动形式,多侧面地反映与讲解,犹如站在大学讲坛上,孜孜不倦传授知识的老师,演讲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内容推荐

一件民国的瓷器上了藏家的手,百把年的历史总觉不过瘾,非要清三代的康雍乾似乎才走进了门槛。细想一下,人生也就百年的大限,黄昏夕阳时你感受到一种淹没的辉蝗,而在淹没的沉浮之中,手上的瓷器已经见证了生命的几番轮回,而这用土烧造的东西依然伏卧在你的眼前,只是少了一些燥气。

《藏瓷说艺》集结了作者近年来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各类鉴赏文章、收藏感悟近百篇。

目录

自序

上编 藏瓷说艺

[柴翁闲叙有奇闻]

[浅绛瓷韵话仙槎]

[清笔遗韵]

[海外觅外销瓷]

[为有竹君伴无忧]

[茶香又从盖碗出]

[…张藤制盾牌]

[古灯从这里点亮]

[打过补丁的官窑碗]

[异国奇遇水仙盆]

[真假龙泉话心态]

[纪念瓷品传友情]

[凝脂为玉德化瓷]

[瓷片诗意图,诗情到碧霄]

[寿山石瓶清气浓]

[繁复艳俗话广彩]

[溢香沁心话香熏]

[李白醉酒诗意灯]

[黄杨寿星]

[八仙过海无天堑]

[白银书童]

[康熙两人巾化狩猎图碗]

[牧牛归来话三彩]

[绞釉鱼形笔架赏析]

[鼻烟壶小乾坤大]

[南青北白话越窑]

[程门一浅绛彩瓷开派人物]

[鸟食罐中闻啼声]

[漳州炉香似水仙]

[画龙点睛说印盒]

[是砚是洗,翻覆皆雅]

[墨盒诗话]

[从海底打捞出的元龙泉小罐]

[精雕细剔话生瓷]

[手捧花篮送“胜兵”]

[一对奇特的鸟啼酒杯]

[“官窑内造”款释疑]

[说盂]

[建窑黑瓷说斗茶]

[南北二青活耀州]

[一只破碎的定窑碗]

[湖田玉瓷]

[瓷器图文赏析杂议]

[说蝉]

[素胎墨彩品诗意]

[巧识乌金釉]

[同是三彩话唐辽]

[说佣]

下篇 含英咀华

[双冠如火见性情]

[抚木纹而回望精神故乡]

[前瞻还是回望]

[把握古玩细节——谈漏眼]

[把握古玩细:节——谈盲眼]

[古玩市场忌“捧”防“托”]

[收藏“三求”——求真]

[收藏“三求”——求品]

[收藏“三求”——求精]

[古玩评说与证明]

[鉴赏与“洁癖”]

[有感王世襄的”望气”]

[上眼与上手]

[吃药与财富]

[东山吃药记趣]

[泥人]

[吴县老头]

[邵伯行吟]

[古玩街闲趣]

[京城小景]

[清竹闲话]

[无香才是有香时]

[点墨造山河]

[问汝平生功业]

[砚堂墨韵]

[又见窑火]

[借眼生智]

[别去江海留一瓢]

[节]

[厚才薄意石上画—记薄意大师林文举]

[古玩趣说]

[匀、借、买所想到的]

[北欧淘宝]

[《平复帖》何以为“墨皇”]

试读章节

【古灯从这里点亮】

专题收藏往往发端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十余年前的上海似乎像一个大工地,拆建敲打,尘土飞扬。历史在变迁转折点上,往往将昔日沉淀的东西捣泛而起,拆迁中压箱存库的东西因乔迁而丢弃。在徐家汇附近的一家临时小店铺里,我买过几件旧东西,有明代的红木镜框,有清代精美的广彩瓷器,有民国的粉彩精品。卖的人不懂,我买的也是似懂非懂,价格极为低廉。一次,店主递给我一件东西(如图),我实在不知道为何物,他告诉我是油灯,上面留有煤油污垢,粉彩图案画的是“相夫教子”,上下内外全有画工,十分精美且完好无损。

说起油灯,我们这一代人还是见识过的,可印象中的油灯就是京剧《红灯记》中那样的巡道灯,而如此精美的瓷灯,当是大户人家的书房灯或厅灯。最后我是付了70元把灯买回了家。当时想想也很简单实用,放在书房,既作饰品,又可在断电时点上。那时因市政改造,断电是常有的事。孰料正是这盏油灯,使我在以后的十年中痴心痴情地迷上了油灯收藏。那些年,在收藏市场上,我全神贯注搜寻各个朝代的油灯,加上朋友们的推波助澜,其他瓷器因此受到冷落,错过尢数机遇。

然而有得有失,十年下来,油灯却从第一盏“相夫教子”开始,至今已有三百余盏。年代从五千年前的马家窑陶豆灯盏开始,遍布各个朝代,绝大部分是易碎易提的陶瓷灯。经过研究整理,我编辑出版了《古瓷灯话》一书。朋友们都很羡慕我入道时间不长,却因专题而有成效。而我实在是在无意中走入专题收藏,并非先见之明和经验使然。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收藏是一个海,油灯收藏,宛若一叶扁舟伴我逐波沧海,尽享情趣。

2003年,在上海市青浦区领导的关心下,我将所藏的油灯全部无偿提供给朱家角古镇科植园展出,让世人共享。市人大主任龚学平专为此馆题写馆名“古瓷灯馆”。作为旅游景点的千年古镇朱家角,拱桥、黛瓦、粉墙、格窗,纵横交错的青石板小路,清澈蜿蜒的水道河流,古灯馆、古陶馆坐落其中,更给人以思古的幽情。古灯馆开馆那天,市人大主任龚学平和市高级法院院长滕一龙划亮火柴,点亮油灯,这一富有历史文化意蕴和独具匠心的开幕式,让与会的文人雅士至今传为美谈。

P20-21

序言

一件民国的瓷器上了藏家的手,百把年的历史总觉不过瘾,非要清三代的康雍乾似乎才走进了门槛。细想一下,人生也就百年的大限,黄昏夕阳时你感受到一种淹没的辉蝗,而在淹没的沉浮之中,手上的瓷器已经见证了生命的几番轮回,而这用土烧造的东西依然伏卧在你的眼前,只是少了一些燥气。至于那些唐宋年代的即使包嵌芒口的银子都烂了,然敲击之下依旧响声如磐,你不得不佩服先人了。英文的CHIHA既释中国,也释瓷器,是可以理解的。

人本质上是保守的,因为人富有智慧。聪颖常使人回眸,前面是虚妄的繁华,身后是落寞的空旷。“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那是秦汉斗士的写照。心境需要寻求载『本,回哞之际找来几个汉代的陶罐晋代的钵,让虚幻的充实,充实的又虚幻起来。这其中的玩味意趣是需要慢慢品的。玩古识今,玩得越精,识得越透。记得鲁迅上世纪20年代经好友许寿裳推荐去教育部任佥事,无聊之极天天以抄古碑帖打发时间,或去琉璃厂选版本,或研究金石。我去过北京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曾见到几件明清的粗瓷,恬淡平静的生活蓄盛起一种激情,读了那时的《呐喊》《野草》,人们便会明白了许多。

盛世收藏,已成时尚。创造时尚是不容易的,赶时尚又当别论。20年收藏不乏生命苦短的感叹。风水轮转,于今居然也时尚了一回。经年累月,孤灯冷影,心知肚明,无须赘言。前几年去了芬兰,知道曾经流行的“桑那浴”原叫“芬兰浴”,人在桑那房里热蒸许久,便冲出屋子纵身跳进冰河里,感受冷热极限的刺激。这样,血管的热胀冷缩使他们得以长寿。国人没有素质,这时尚是万万学不得的。我在家中淋浴房小试一回,热水冲洗,逐步加温,忽地将龙头拧到冷水。当时的感觉是气都换不上来,之后是几天的感冒。

收藏居然成了时尚也应了此理。新居中置几件古玩旧器,温故知新,使反差和厚度体现出来。只是要有底气。倘若都是假货,让人看了也会有洗“芬兰浴”时气都换不上来的感觉,要知道这样的素质和底气是需要慢慢蒸出来的。

昔日收藏总有“玩物丧志”之嫌疑。前不久在马路上经过一个网吧,吧名叫“玩勿丧志”,咬文嚼字的人会以为笔误,细想不然,这“勿”有规劝之意,也有否定之意,要看你如何玩法。趣味雅兴也就在这玩法之中。

闲暇之日,与三五同道披星戴月登上旅车去赶那“鬼市”,啃着烫手的白菜馅饼便寻觅起来。出差公务之余,弃景点于不顾,去市场悠闲晃荡。每有收获,回来便用消毒液浸洗,冬天常因手僵,偶有失手打碎,心情沮丧,碎声刻骨铭心,常遇深夜家对面那个酒鬼喝完酒将空瓶从窗口扔出,着地时发出的声音,便催着我去看看是否自家的宝贝玩意儿打碎了。晚上常邀知己好友、同行老师来家品茗赏鉴,一件件东西、一道道程序、一门门功课,忙得不亦乐乎。数年下来,终有了动笔的冲动,一年多来,便一篇篇的写着。所写之器,全无宫廷珍品,只是收藏者擦身而过都能见到的,为的是让后来者少走一点弯路,多存一点信心。因为这世界有人用假的东西把真的都搞混了。

前年把收藏的二百余盏古油瓷灯在青浦朱家角办了一个展馆,免费让游人观赏。此次仍想把书中所列的200件瓷器找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免费让人品赏。一位哲人说过:“历史是写历史的人写的。”这话于他或许有切肤之痛而感言。其实,历吏是任何人杜撰不了的。人生百年,而一件瓷器存世千年以上不足为奇,连《平复帖》这张纸都有1700年的历史了。它们一如当初,都在讲述它们所经历的时代和历史!

顾行伟

2006年1月于寓所南窗下

后记

弄文字实在是件苦事。

近两年来,自愿地背负着因袭的重担,一篇篇地磨着——日前翻看校样竟有十多万字,聊以自慰,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这两年说寂寞、说清闲都可以,倒是要感谢新民晚报的戴逸如和劳动报的梁志伟在他们主笔的收藏专刊上不断电约稿件,常因交稿延时而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梁志伟作为一个老藏家不断来电来信鼓励写下去,夜深困顿时常因此受到激励,将手头的文章一篇篇写完。至于专业上的切磋电话更是不计其数。我在收藏上的指导老师叶福芳,为鉴赏、写文章常有请必到,有问必答,将珍藏的资料书籍提来提去,让我广为汲取,作为老师和藏友的他是尽心尽责的,也是我寂寞清闲时的一位朋友。还要一提的是摄影师董明先生,几次三番来家拍摄这些藏品,本书出版之际,因搬家底片一时找不见,为此他又从头到尾重拍一遍,技艺上比以前的更精。

沪上著名画家刘旦宅为本书题写书名。我和刘先生虽有多次交往,但因其声名日大而不敢启齿,其儿刘天玮知道后一口允诺。题完后还多次来电,嘱我出书后一定要寄给他,诚挚之心溢于言表。

本书定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后,社长陈鸣华先生、责任编辑马立群先生几次面议,从风格、样式到装帧一一细研,如此严谨的编辑作风深深感染我。还有许多未提及的同行、朋友对本书所给予的关切,在此一并致谢。

在我为书撰写后记之时,我的岳母蒋文娟因病而去世。追思之际,便想起先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古瓷灯话》一书,其中所引的唐宋诗词全部是她在那年的炎热夏天翻着《全唐诗选》、《宋词选》为我选辑抄录的。对于我的收藏她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支持,而她自己简朴的一生让我心痛切切。现在她走了,谨以此书献给她,以示我的缅怀之情。

丙戌年元宵于沪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藏瓷说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顾行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469583
开本 其他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6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4-53
丛书名
印张 13.33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21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8: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