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书法经受着凤凰涅槃式的变革历程。本书汇集了这一变革时代的书法理论思维主要成果,主要从书法美学的角度来解读。其反映的时代特征,包括对研究课题、思想理路、价值标准、阐释方法的选择运用,足以构成连贯立体的景观,体现了继传统书学的灿烂光辉之后而具有转折性意义的诸多成就!
图书 | 审美语境篇/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20世纪中国书法经受着凤凰涅槃式的变革历程。本书汇集了这一变革时代的书法理论思维主要成果,主要从书法美学的角度来解读。其反映的时代特征,包括对研究课题、思想理路、价值标准、阐释方法的选择运用,足以构成连贯立体的景观,体现了继传统书学的灿烂光辉之后而具有转折性意义的诸多成就! 目录 序 黄宾虹 论中国艺术之将来 蒋 彝 美学原则 宗白华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刘纲纪 书法美学简论——书法美的分析 白 蕉 书法的欣赏 姜澄清 论书法艺术美感的起源与发展 王一川 中国书法的审美心理根源 陈方既 书法是抽象的造型艺术 陈梗桥 书法的审美特征 韩天衡 书法艺术美学试说 章祖安 模糊·虚无·无限——书法美之领悟 黄 书法神采论研究 李泽厚 略论书法 黄 绮 论书之力的美 周而复 略谈书法美学 倪伟林 书意三题 王 岗 狂禅风中的变态美 季崇建 钟王书法真趣论 王荣发 书法欣赏心理分析 宁润生 论书法艺术的优势和欣赏层面 张伟生 书法艺术中的诗意美 章利国 从线构视知到模糊意象——试论书法艺术审美特征 宋 民 中国古代书法美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徐志兴 大巧若拙 贵得天倪——傅山书法 韩玉涛 书法是写意的哲学艺术 毛万宝 论中国书法艺术的本质构成 陆宇宙 从魏晋士大夫审美心理看“二王”书法 王玉龙 关于书法艺术本质与定义 王渊清 对书法美学讨论的反思 安 旗 书法艺术特点新探 金学智 形式·符号·主体 胡传海 走向自然:四山摩崖刻经书法的文化意义 刘小晴 论中和美 丁梦晴 论书法线条的品格 陈振濂 书法审美主体研究 王天民 书法本体研究 杨 辛 书法的审美特征及其他 朱以撒 论审美调节意识 邱振中 书法作品中的运动与空间 傅京生 道家美学与书法艺术研究札记 马钦忠 庄子思想对书法创作及审美的定性作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审美语境篇/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2573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6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