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斯特芬妮·茨威格讲述了自己一段纳粹阴影下的生活,一个跨越两大洲的爱情故事。小说于1995年出版,随后又多次再版,连续数月列入“文学十大畅销书”名单,总发行量逾50万。根据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曾获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图书 | 无处为家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斯特芬妮·茨威格讲述了自己一段纳粹阴影下的生活,一个跨越两大洲的爱情故事。小说于1995年出版,随后又多次再版,连续数月列入“文学十大畅销书”名单,总发行量逾50万。根据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曾获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内容推荐 为逃脱纳粹的魔掌,犹太人瓦尔特一家来到肯尼亚一个偏远的农场,刚开始,妻子耶特尔很不适应那里落后的生活,时时刻刻想返回故国;瓦尔特虽已对德国死心,但仍念念不忘自己失去的一切。只有他们的女儿蕾吉娜对当地的生活处处存有好感和好奇,尤其与家仆奥沃尔无话不谈,相处十分融洽。由于对新生活认知的差距,夫妻间的间隙也逐渐扩大,此时耶特尔认识了同胞马丁,两人微妙的感情也就此滋生。二次大战结束,瓦尔特得到了祖国律师的职位,正当他欣喜欲狂地急着返回德国时,却发现耶特尔和蕾吉娜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她俩会舍弃这里的一切随他返回德国吗?耶特尔和马丁的关系又将如何…… 试读章节 龙盖,1938年3月15日亲爱的耶特尔! 今天收到你1月31日的信。看了信我感到十分的悲哀,因为当你处于恐惧之中时,我却根本不能助你一臂之力。我很能想象得到,你现在听到了特别多的悲惨事情,不过这也使你明白了,实际上也并非只有我们倒霉。此外,所谓只有我一个人移居海外之说也不属实。此地有许多男人,他们力图在把家属接来之前先营造一个窝,他们此刻正处于和我相同的境地——只不过他们没有运气遇到一位如鲁本斯似的救星伸手相助罢了。你一定要坚信,我们很快就会重逢的。这可是亲爱的上帝对我们的期望啊。现在挖空心思去琢磨,假如我们去了荷兰或者法国是否会更好一些,是毫无意义的。我们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谁知道怎么样才算是好呢。 他们幼儿园不收蕾吉娜,而今再也不是什么严重问题了。多年来你所认识的那些人不跟你打招呼,这对我们的遥远未来的幸福也不会有任何影响。你现在真得学会区分何谓重要何谓不重要。我们的生活再也不会顾及你是作为一个娇生惯养的窈窕淑女而成长起来的了。在流亡之中,并不需要知道你过去是何许人,而只需要丈夫和妻子同舟共济。我坚信我们能够做到。只要你到这里来了,我们能够开始努力就行了。 满怀深情地吻你们两个 你的老瓦尔特P1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无处为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斯特芬妮·茨威格 |
译者 | 徐纪贵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7365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6.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4-358号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