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曾经沧海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作家谭仲池是继《打捞光明》《都市情缘》 之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凌鹏与两个女人的命运和感情纠葛,以及异常复杂的社会矛盾、人际关系来展现现代社会从政者的心路历程,从而折射出神圣人性的生命光辉。

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禁果/1

第二章 失踪/12

第三章 问海/23

第四章 情殇/35

第五章 风云/46

第六章 洪水/59

第七章 深爱/73

第八章 哭琴/84

第九章 狂澜/105

第十章 心债/120

第十一章 漩涡/138

第十二章 故土/138

第十三章 进京/184

后记/191

试读章节

凌鹏和梦泉同在一个知青组,这次又一同赶赴县城参加高考。他们心里充满了期望。几年来艰难而动荡的知青生活,储存在心里和额头皱纹里的渴望、痛苦、失落与奋争,此刻全都在已陈旧的天花板上、不时掉下碎尘的教室里,蘸着心的呼唤,化作一行行文字、数学公式、化学符号乃至英语单词尽情挥洒在一张张试卷上。

阳光从窗口射进考室,几分温柔与热情,凌鹏感觉特别好。他觉得这样美丽、明朗、强烈、深邃的阳光,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感觉得出来,就像是一位多情、温馨、智慧的女人站在他的身后,给他一片晴朗而明亮的天。他的作文也因之而写得真切、深沉、流畅、漂亮,字里行间透着对大自然的真诚咏叹、对神州大地热烈的拥抱和期待。他就这样写着、写着,任思绪飞扬,任感情流淌,任热血沸腾,任灵魂激荡,任稿纸一页又一页地重叠在课桌上。

午饭是和梦泉在考场边的一个小饭店吃的。他看到梦泉兴奋地吃着辣椒味很重的小菜,脸上泛着玫瑰色的光泽,心里甜滋滋的。便向老板要了一瓶啤酒:“梦泉,让我们互相祝贺一下吧!尽管还无法知道考试的结果,可我想我们一定能考上!”“不!我对自己心里没有底,可我一直相信你的实力,要不,我用这杯茶祝贺你!”

梦泉是真诚的,也是实在的。这些年的知青生活让她真的成熟了起来,尽管她才十九岁。

“梦泉,喝一杯!你要考不上,我考上了也不走。”

“别傻!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那你就喝一杯呀!”凌鹏硬是给梦泉倒上一杯酒。

“凌鹏,我从心里尊敬你,你是一个有作为的男人,你应该坚定地走出去,就为这个,我喝了这一杯!”梦泉端起酒杯很动情地站起来。

“干杯!”

不知道是何原因,一杯酒喝下去,凌鹏发现梦泉的眼里竞滚出了几滴晶莹的泪珠。

凌鹏是一个深沉而果敢的男人,他是不会轻易去打扰一个自己敬重的女人的心情的。他装作没有发现,自己起身去给梦泉又倒来一杯热茶。

梦泉端起热茶:“凌鹏,你多吃一点,今天还有几十里路要走。P2

“您能帮我联系一下吗?”

“对不起,没办法。”

“怎么没办法,你们办公室的人还找不到主任,是不是失职?”任欣欣有些激动。

“小姐,请别这样说,有些事情你并不了解。”听了这位办公室女干部的话,任欣欣凭已往的经验,她意识到,是这位干部不相信她。

“我是记者,我想找他。”任欣欣把记者证掏出来给那位女干部看。

“我很抱歉,记者同志,我无法给你联系。”那位女干部仍然拒绝联系。面对这种情况,任欣欣也感到有些奇怪,她也不再为难这位女干部:“好吧,不打扰了。”说完她扭头离去。

从各方面打听凌鹏,都无从找到下落,给他家去电话也无人接。任欣欣快五年的记者生涯还没有遇到她找不到需要的信息渠道。可这次很怪,这个堂堂的正厅级农委主任和他的妻子就在这座城市消失了。任欣欣躺在床上,心里空空的,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她开动脑子在思维的空间去寻找凌鹏。

“迷恋!你和爱情一样,能经得起痛苦的磨练和考验。但消魂的乐趣和甜蜜的享受,却是你可望而不可及的。”

这段话可以表达任欣欣此刻的心情。真的,在众多的她采访和认识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中,她最崇拜的人就是凌鹏。有时候,她几乎到了不愿离开他的程度。她现在无法想起这段话来自何处?但她承认自己确实对凌鹏产生了迷恋。现在凌鹏消失了,她感到震惊,感到痛苦,感到失去了灵魂和感情中的某种依恋。尽管她的父亲、母亲一再进房来催促她去吃饭,她却感到自己腹中饱饱的,根本无心情吃饭:“请你们别再打扰我行吗?”任欣欣对着父亲的又一次催促,生气地说。

任方州最疼的人不是妻子、父母、朋友,而是女儿。他把当记者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一生的荣耀。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女儿,有时陪着中央、省市领导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公众场合,他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和欣慰感。现代社会也是一种明星崇拜的社会。记者当得出了名,也会成为明星的,特别是女记者,完全可以成为一些人的偶像和追寻的目标,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卷起一阵旋风。这当然让人钦佩和仰慕。P169

序言

沙海莽莽

沙海茫茫

躺在沙漠上叩问苍穹

心灵的家在何方

绿色的仙人掌在向我招手

牵着我的心在风沙里奔走

2000年8月去新疆,我第一次看到沙漠,感受着沙漠的苍凉、空旷、迷茫、雄奇和落寞。此前江南水乡的湿润、秀丽、清悠、妩媚和梦幻都似雾如魂地在我眼前飘绕。人啊!在什么世界生存、奋争和创造,该谱写怎样的人生之歌?心灵该是一种怎样的归依?我终于在沙漠发现了绿色仙人掌。那生长在沙石丛中的绿色生命,真像一面旗帜或一缕春光或一汪清泉,让我感触到生命的希望。这丛绿胜过江南的竹林柳岸般壮美。于是,我的心情变得灿烂起来。我回到宾馆就写下了这首《心灵的天堂》的诗。这六句诗就是这首诗的开头。

现在自己品读这些诗句,我觉得很能表达我写长篇小说《曾经沧海》的心情。细数起来,从十四岁读中学开始,至今我已有了四十余年的写作经历。这四十多年来的读书写作生活,使我感到自己也好像是在沙漠上跋涉,沿着书的曲径才找到了满目的绿色世界。尽管从7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偶然的因素(这也与写作有关),就步入了政界,从事过文化宣传、电影、经济工作,直到现在仍然担任一个省会城市的市长,我始终没有放弃读书、思考和写作。几乎每天都要挤时间读书、读报、读杂志,有时还要写作。乐此不疲,乐此不离,读书成了我生活的重要部分。不少人对我读书写作,尤其是在政务繁忙之隙还能写出这么多的书,感到惊讶!甚至有人怀疑我是否疏于政务、亲于文字。其实,这是不需解释的,凡是读书人都能回答这个问题。

《曾经沧海》是继《打捞光明》(花城出版社出版)、《都市情缘》(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之后,我写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是想通过主人公凌鹏与两个女人的命运和感情纠葛,以及异常复杂的社会矛盾、人际关系来展现现代社会从政者的心路历程,从而折射出神圣人性的生命光辉。我为什么要写这几部小说?我曾对一位文学评论家说过,从政者必须要有从政的文化理念,特别是现代社会的从政者如何去修养自己的为人之德、为政之道是极其重要的。古今中外,世界无限,世事纷繁,历史浩瀚,天地迷茫。从政者无论身居高位,还是位居基层,都是社会政治生活舞台上让百姓瞩目的人物。他们不论是造福人类、推动历史前进,还是祸及百姓、阻碍社会进步,深究其因果关系,谁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影响、家庭教化、个人修养与人生选择。其爱和恨、情和理、知和行无不深烙着灵魂与意志、情感铸炼和渲发的印记,绝对不是简单的推论和现象综合归纳就能诠释其人生轨迹的。

有思于此,我读不少作者的小说,涉及官场之类的题裁,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多了一些什么。在有的作品中,仿佛这些人就只是会语言的动物,是没有思想的草。

其实,从政者也是人,只不过是特定的历史条件、环境和机遇,让他们走上了不同岗位,但其命运的选择,却又与他对手中权力的魔杖作怎样的心灵感应有着直接联系。

人的心灵如果有一种光芒照耀,也许就不至于走向雾海和黑暗。同样,你要是睁着一双寻找光明的眼睛,那结局同样是;}士丽的。

就用我的《杜甫草堂》一诗的结尾几句作为序言的结尾吧。

天地如梦诗心如月

岁月如河草堂如云

人生如歌霜花如灯

  

  2005年2月19日

于淡泊书斋

后记

写完《曾经沧海》的最后一行文字,是在阳光无比灿烂的2005年元旦的下午三时。望着纸上这些细如蚂蚁的字,密密麻麻地闪耀着黑色的眼睛,我的心异常的激动,不知因何原因,我流下了眼泪。妻子这时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过来。我怕她发现我在流泪,便没有抬头。我伸出左手去接。我发现这杯牛奶很沉。

我想:我为什么要写这样题材的小说?其实我的工作是这样的忙,这样的累,何以还要自寻这种写作的苦累呢?

我自己也不明白。

朋友,人生需要明白的事太多。

 2005年元旦下午3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曾经沧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仲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35172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1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