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外重大历史之谜图考(第1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古老的中国,不仅以悠久灿烂的历史而著称于世,而且因其存在许多历史悬案,让中华史册更显神秘而诱人。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为解开这些历史疑困,倾注了心血和热情。本书就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专解中外历史重大悬案的专著。作者徐作生几十年来,以浓厚的兴趣,持之以恒地对中外重大历史之谜倾心研究、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这部《中外重大历史之谜图考》是其辛勤考察研究的结晶。

内容推荐

全书共三集。第一集6篇,分别介绍了对六大历史之谜,即:明代高僧姚广孝及其遗迹;明建文帝出亡遗迹;韦羌山蝌蚪崖石刻;黔东南和西南诸地古老崖画;曹操七十二疑冢;如来佛故乡尼泊尔毗尼等的考察研究成果。书中113幅图片更令读者有身临其境其成。

目录

序一 十年之功系一谜

序二 青灯黄卷出成果

序三 蛛丝马迹中寻突破口

序四 叩开历史迷宫

第一篇 神秘谋僧情系两帝

  ——明代高僧姚广孝遗迹踏访

第一章 历史背景及谜’案焦点

 一 溥洽下狱,谁是告密人

 二 十六字偈语,留下难解谜团

第二章 北京、吴县、太仓实地勘察图录

 一 宁馨和尚杀人相——吴县湘城姚少师祠

 二 读书台求师悟道——吴县穹窿山朱买臣读书台

 三 披缁人定戒香熏——吴县穹窿山福臻禅院

 四 释子圆寂惊间巷——北京房山崇各庄姚广孝骨塔

 五 天子辍朝为治丧——明成祖《御制姚少师神道碑》

第三章 考证结论

 一 甘为仆隶佐尧舜——皇权争夺战中的一名主角

 二 夜寒收汝入重衾——故主建文帝的暗中保护人

附录 明成祖《御制姚少师神道碑》

小贴士 与明代高僧姚广孝相关的历史遗址

第二篇 龙角葬当致天子

  ——明建文帝出亡遗踪

第一章 历史背景及谜案焦点

 一 皇孙既立,危机伏下

 二 太祖驾崩,诸王谋逆

 三 暗杀密使,燕王发难

 四 “阖宫自焚”,成祖演假戏

 五 逊帝出亡,天下议纷纷

第二章 却说潜龙去此中——实地勘察图录之一

 一 剃度神乐观——南京聚宝门神乐观澧泉

 二 御幄神塔祭慈闱——孝陵殿遗址寻旧迹

 三 遥想“一代读书种子”——雨花台梅冈方孝孺墓

 四 驸马梅殷喋血处——在南京寻宁国公主府

 五 “瓜蔓抄”大劫难——甘肃正宁寨子村景清故里

第三章 八千里芒鞋徒步——实地勘察图录之二

 一 义马嘶鸣触祭台

 ——广西宜山县小北门江岸“建文帝手迹”

 二 转轮藏内有玄机——吴县上方山治平寺转轮藏基座

 三 谁是告密者——太湖西洞庭岛鼋山普济寺

第四章 穹窿山里觅“圣迹”——实地勘察图录之三

 一 乾隆皇帝的考证——拈花寺御碑和“宝藏库”石刻

 二 石鼓无言说“皇驾”——穹窿山皇驾庵雕龙柱础

 三 龙角葬当致天子——建文帝陵寝形制

第五章 考证结论

 一 大臣子夜报信疾——建文帝殁年:四十七岁

 二 成祖为何隐去这段历史

附录一 明成祖《御制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附录二 明·杨士奇《僧录司右善世南洲法师塔铭》

附录三 建文帝朱允炆年表

附录四 50年前的木牌也是考据?

  ——《青川县青溪发现明十四陵》一文“赏析”

附录五 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太、沪建文帝出亡遗踪踏勘录

小贴士 与建文帝出亡有关的主要历史遗址

第三篇 韦羌怪石藏日月

  ——仙居蝌蚪崖石刻揭秘

第一章 历史背景及谜案焦点

 一 蝌蚪文是夏禹镌刻的吗

 二 形异迹秘鬼莫窥

第二章 仙人古篆难寻觅——实地勘察图录之

 一 引言——韦羌山蝌蚪崖位置图

 二 蝌蚪绝壁愁攀缘——从官坑远眺蝌蚪崖

 三 关于韦羌山蝌蚪文的三次科学考察

第三章 蝌蚪文作者是天外来客?——实地勘察图录之二

 一 从古老的传说中寻找蛛丝马迹

 二 韦羌山蝌蚪文年代揭示

第四章 蝌蚪文中藏玄机——实地勘察图录之三

 一 神工鬼斧凿“天书”——蝌蚪崖石刻图像

 二 “天书”译读:椎髻跣足性淳朴

 三 “天书”译读:畲山重阳祭盘瓠

第五章 天姥歌谣动地来——实地勘察图录之四

 一 天姥山及其古老的民族

 ——浙闽畲族聚居区六座天姥山

 二 天姥山畲族始祖南迁之印迹

 ——福鼎天姥山的天姥宫祠

 三 结语

附录一 我国畲族文化遗迹首次在仙居发现

附录二 新昌天姥山蝌蚪文石刻勘访记

附录三 跋语

小贴士 与蝌蚪文及畲族文化相关的历史遗址

第四篇 夜郎崖画泄天机

  ——贵州东南和西南诸地古老崖画探秘

第一章 历史背景及谜案焦点

 一 众说纷纭的夜郎悬案

 二 夜郎谜案的考察缘起

第二章 远古的信息——实地勘察图录之一

 一 峡谷深处藏瑰宝——关于花江大峡谷两处崖画

 二 山地民族生活场景——关于长顺傅家院崖画

第三章 裸体的船夫——实地勘察图录之二

 崖画解读:豚水放舟斩蛟龙

第四章 汉廷使节入夜郎——实地勘察图录之三

 崖画解读:置釜而炊飨远客

第五章 谁是崖画的作者——实地勘察图录之四

 崖画解读:从图腾崇拜一窥端倪

第六章 归顺汉廷贡良马——实地勘察图录之五

 崖画解读:夜郎国贡马与史迹印证

第七章 寻觅夜郎王后裔——实地勘察图录之六

 一 多同后裔已历91世

 二 夜郎国都城蠡测

 三 结论:夜郎国都城在广顺,夜郎王多同为苗族

小贴十 与夜郎悬案相关的崖画分布遗址

第五篇 奸雄死后亦欺人

  ——曹操七十二疑冢踏访

第一章 历史背景及谜案焦点

 一 七十二具灵柩同时出城

 二 在《遗令》中设下机关

第二章 疑冢累累漳水头——实地勘察图录之一

 一 玄武池中有“曹操墓志”

 二 曹操所建的金凤台遗址

第三章 解开疑冢之谜——实地勘察图录之二

 一 游走无定的西门豹祠

 二 疑冢确切数字:134座

第四章 翁媳陵寝互倚傍?——实地勘察图录之三

 一 宫闱内幕“爆料”惊人

 二 曹操与其媳有隐私

第五章 曹操陵会在漳河河底吗——实地勘察图录之四

 一 曹丕为什么“祭先王于河上”

 二 曹操陵寝惊现河底

 三 千古疑案又添新说

第六章 遗言“金银珥玉不得入墓”

  ——实地勘察图录之五

 一 从其孙曹奂墓形制可窥操陵之一斑

 二 曹陵外形应像一座大燧

 三 简短的结语

附录一 曹操遗嘱辨伪

附录二 从疑冢诗文中寻找踪迹

小贴士 与曹操疑冢相关的历史遗址

第六篇 佛祖亦自凡胎出

  ——如来佛故乡尼泊尔兰毗尼考古

引言

第一章 历史背景及谜案焦点

 一 如来佛是神还是人

 二 如来佛娶妻生子是历史事实吗

第二章 艰难的朝圣之旅——实地勘察图录之一

 一 凉国公阿尼哥——中尼友谊公路的由来

 二 喇嘛老藏医——延请班丹老人治病

 三 车陷珠峰高原冰窟——喜马拉雅山履险

 四 持“尚方宝剑”出关

 ——和15名尼泊尔小商贩的一段历程

第三章 佛教古都“有容乃大”——实地勘察图录之二

 一 珠宝“烧鸡”遍王都——加德满都之行

 二 拜访国会议员——东部古城巴德冈奇遇

 三 少年向导碧希努——博卡拉河谷屐痕

 四 古建筑上的性雕塑——佛国古城帕坦奇异的文化现象

 五 觐见比兰德拉国王——王宫背景下的珍贵留影

 六 一宅跨两国——在尼泊尔边境城市拜尔瓦过抹红节

第四章 寻访如来佛出生地——实地勘察图录之三

 一 寺庙多如民宅——尼泊尔佛教的历史与今状

 二 释迦遗址何处寻——从玄奘著作中“按图索骥”

 三 找到了如来佛降生图石刻——摩耶夫人庙长老一席谈

附录 释迦牟尼诞生地被确认

小贴士 与佛祖释迦牟尼相关的历史遗址

附 篇

 我和历史之谜——兼致广大青年读者

 愿随夫君探悬案——代后记

 徐作生历史悬案考察成果对照表

试读章节

今年6月8日,我自仙居乘车抵新昌。据县委宣传部部长王学洪同志介绍,天姥山西尖岗庵后,当地山民称“朴刀岩”,岩壁依山临溪,陡直如刀削,但距离太远,看不清是否有蝌蚪文。次日上午10时,我自县城驱车到儒岙,直奔天姥山。至上藤坑村,访章雨庆老人。老人年已80,但听觉甚好,述及天姥山蝌蚪文事,他沉吟道:“小时候听祖辈说过,大山(指天姥山西尖岗)高壁上有块朴刀岩,上面有蜗牛文,传说这字是蜗牛爬出来的。但是由于高崖陡壁,谁也没上去过。”继而,老人又建议我去访大山(西尖岗)山农潘梦焕,他或许能知道详情。

辞别章雨庆老人,我匆匆赶路,至横板桥村。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驿道从村中延伸,由此可至天台。时值仲夏,口渴不能耐,遂至一村民家中讨水喝。闲谈间,才知主人金苗焕正是山民潘梦焕之婿。苗焕爽然答应为我作向导,上山寻找朴刀岩。

从山脚爬到西尖岗,需一个小时,岗上住着五户人家,以种茶、养鸡为主。潘梦焕孑然一人住在一处,老伴已去世。他佝偻着腰,头发花白,看得出这位终身与大山为伴的老人,生活的担子对他是多么沉重。这天正巧是端午,山民家家置一铜釜,釜中燃以白术根,带有中药味的烟气缭绕屋内,谓之可避邪驱虫。我们谈起了蝌蚪文一事,潘梦焕云,他从小砍柴,与放牛的小孩玩耍,听大人讲起朴刀岩,但岩面太陡,而且山上草莽,毒蛇、野猪时常出没,没有人敢上去。问其山顶可有人住,告日,有王法言者,独处大山庵内,可一访。

大山庵也即西尖岗庵,庵早废,王法言拾庵为宅,开垦庵前的一片山地。其时,他正在烧畲垦田,见我们来访,甚是热情。谈及蜗牛文,老人指着庵东面的一块山岩说,那就是朴刀岩,不过那上面根本无路可到,很少有人上去,并连连摆手要我们下山,免生险事。

顺着老人指点的方向,我们来到朴刀岩下,这里距岩面虽只有百来米,但由于背阳,看不清岩面。苗焕说,既然来了,差一步之遥打退堂鼓,岂不遗憾?

P153

序言

      青灯黄卷出成果

1998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美国际学术会议上,我与徐作生先生结下一面之缘,但他的学术文章,却早就“耳濡目染”。

美国的华文报纸,十分关注中国大陆的学术动态,徐作生先生的历史学术论文,如《建文帝出亡穹窿山新证》、《古麻剌朗国及其王陵研究》、《韦羌山蝌蚪文考述》,等等,就曾由新华社、中新社播发或《人民日报》转摘后,许多华文报纸都纷纷予以刊登介绍。

现今的社会,人们受浮躁心理影响,盛行“文化快餐”,写一本洋洋数十万字的书,仅仅数月就付梓,可想而知,这样的书质量水平如何了。徐作生先生研究学问,却是“青灯黄卷冷板凳”,一篇论文,行文万余字,却要花费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考证。所谓“厚积薄发”者是也。如徐先生所言,恋爱时,为了做学问,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娱乐,他和未婚妻听一场轻音乐会,已是十分奢侈的享受了。在编辑工作之外,他挤出时间,或涉猎经史典籍,广搜方志碑铭;或负笈远游,采撷山川灵气,着墨甚深。手头这部厚实的书稿,便是他二十多年来的心血结晶。

徐先生著书,思路敏锐活跃,善于捕捉历史悬案中的蛛丝马迹。他对历史的发掘和创新,每每能从人所常见的材料中,得出别人没有得出又能为人信服的结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注重实地考察,而不是死啃史料。他把结婚度蜜月当作最好的实地考察机会,携妻远游,赴古代的蜀身毒道,探究“支那”一词的缘起,行程逾万里。这次考察,他用了将近一个月的休假时间。为了探索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遗址,他应尼泊尔学术界邀请,赴兰毗尼考察。去之前,他广泛阅读经史,尤其是唐人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回国后,他写出两万多字的考察报告,并在文汇报发表题为《释迦遗址何处寻,玄奘遗著作指南》的文章。他的一些研究推断,经过两年后,即1996年2月5日,被尼泊尔考古界对传媒公布的新闻所证实。

我们的祖先有句老话:“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作为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学界同好,愿徐先生以壮硕之年持之有恒,时日推移之下,成果累积,益将可期矣!敬此为之序。

Alan S.Wong

黄作述 谨笔

1998年12月于美国旧金山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外重大历史之谜图考(第1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作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53291
开本 32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1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6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