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解释学视野中的翻译问题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尚不成熟的哲学著作,只是出于非学术的考虑,它才像一颗酸涩的果实被过早采摘下来。读着书中尚需推敲的地方,常会兴起“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感慨!不无讽刺的是,本书主旨之一恰是要质疑那“言外之意”的自然假定。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从解释学角度探讨“翻译”问题的哲学著作。通过对不同形态的“原本中心论”意识的考察,它展示了“语词世界”与“概念世界”、“解释学真理”与“逻辑真理”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以“居间存在”概念来扬弃“在者”形而上学的方案,并引出了“概念栖身于语词世界”、“概念栖身于特定的思想制度”等解释学结论。凭借“翻译”这一方便的视角,本书还用大量的篇幅把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讨论纳入到解释学哲学的论域。对那些关注哲学(尤其是解释学哲学)、语言学、中国传统思想、现代性与后现代理论的读者,本书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导论 “概念世界”和“语词世界” 

 第一节 “原本中心论”及其语言观问题

一、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原本中心论”意识

二、传统哲学实在论的“原本中心论”意识

 第二节 “解释学真理”与“逻辑真理”的张力问题

一、“逻辑”取代原初的“逻各斯”的历史

二、“解释学真理”的重要含义:概念栖身于语词世界

 第三节 “唯一的”现代性语言与“复数的”传统语言

一、现代性语言的“至上”(meta-)地位

二、有的传统不再“言说” 

三、对“元解释学”的质疑

四、让传统言说的条件

 第四节 解释学哲学的“根”:inter—esse概念

一、作为理性形而上学概念典范的“在者”概念

二、对“存在”问题的生存论一现象学一解释学理解

三、inter—esse:从“旨趣”概念到“居间存在”概念

 第五节 本书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 “翻译”如何是个哲学问题?

 第一节 两类翻译定义和两类翻译理论

 一、狭义翻译概念和广义翻译概念

 二、狭义翻译之学和广义翻译之学(普遍解释学) 

 第二节 翻译研究的源头性问题:“原本/译本”之间的“/”

 一、“原本/译本”的二项式与“三人解释共同体”

 二、翻译之难——“原本/译本”之间难以逾越的“/” 

 第三节 翻译研究的“自然态度”:旨在超越“/”的规范性诉求

 一、自然态度之一:原本中心论的翻译伦理

 二、自然态度之二:旨在成为工艺学的翻译技术理论

 三、拒绝自然态度:哲学翻译研究的起点

 第四节 20世纪哲学翻译研究的轮廓

 一、20世纪西方哲学翻译理论文献概览

 二、20世纪语言哲学涉及“翻译”问题的若干范例

(一)卡尔纳普的“翻译”概念

(二)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理论

(三)翻译:在“概念图式”或“范式”之间

三、20世纪解释学涉及“翻译”问题的若干范例

四、翻译理论的若干基本话题及其联系

(一)“原本/译本”主题

(二)“对等性”暨“可翻译性”主题

(三)“不可译性”主题——翻译的不确定性或不可

通约性

(四)意译与直译(free—vs—Iiteral) 

(五)“一切写作都是翻译” 

第二章 单数的语言和复数的语言

 第一节 上帝的“Gin/gift”(毒药/礼品):从神圣语言到

复数的语言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解释学视野中的翻译问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120134
开本 16开
页数 3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089.2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