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部长与国家(共和国红色经典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重现共和国历史辉煌的“红色经典”故事,记述的是当年“独臂将军”余秋里受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极度艰苦的松辽平原上进行大庆石油大会战的传奇故事。这部演绎共和国历史上一段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的“红色经典”故事,将把我们带入那个难忘而激动又充满自豪的激情年代。

内容推荐

一部记录共和国最壮观、最伟大的建设史诗。

而在这场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和平建设的战役中,一位领袖人物栩栩如生、淋漓尽致的天才指挥和杰出智慧,使新中国的历史变得如此壮美与浪漫……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试读章节

世界工业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石油立国的理论。不管你承认不承认,20世纪以来的世界,是石油将人类引向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任何一国的领袖谁忽略了对“地球之血”的重视,谁就无法驾驭代表现代文明的本国工业社会的前进巨轮。

老牌帝国的首相丘吉尔是这样。

新兴霸权帝国的总统罗斯福是这样。

东方的人民共和国领袖毛泽东也是如此。

……这一段的“内参”让毛泽东惊心和震怒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已经走过七八年,农民从地主、富农手中夺回土地并实现了“土地改革”之后,城市的工商改造也已进入彻底的脱胎换骨时,摆在他桌子上的“情况反映”竟然是:河南、山东的黄河沿线出现了因饥饿而逃亡的难民,正向苏南和上海一带乞讨要饭……令毛泽东更不能容忍的是连四川这样的“天府之国”竟然也频频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到底怎么回事?是我们的执政思想和建设方向出了问题?

卫士长这一夜不敢回家睡觉,整宿地呆在丰泽园内的菊香书屋外那个四方小庭院里,距毛泽东十几米远的地方看看毛泽东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卷,那红红的烟火将长夜催出了黎明之光。

“主席,都快天亮了!您回屋休息吧!明天,不,是今天了——今天上午十点您不是还要开个座谈会吗?您得先眯一会儿嘛!”

毛泽东缓缓地转过脸,长时间地看着卫士长……

“主席,您还有事要我办去?”卫士长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着,又摸摸自己的脸,不解地问:“主席,我、我……没什么不对吧?”

毛泽东突然似答非答地:“是不对。”说完迈开双腿径直向书房兼卧室走去,刚走出几步又回过头:“银桥,你通知总理九点前到我这儿来一趟。”

“是。”卫士长快步随毛泽东进了房间,待他躺下后迅速回到值班室给周恩来办公室摇去电话。

这一天午前两个多小时发生在丰泽园内的事只有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个人知道。后来有记载的史料使我们获得了一个可靠的推测:二位共和国的伟人一起研究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后来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件大事基本上是一个主题:中国的石油问题和中国石油部部长的人选问题。

毛泽东已经是很着急了。这时期农村人民公社的问题已经够他老人家操尽心了。一桩桩一件件出格离奇的事让他思绪兴奋而忧虑:他在河南视察时说了句“还是人民公社好”的话后,一夜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出现了千万个各式各样的“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和“向共产主义过渡”成了当时中国的一阵狂热的社会风潮。

但工业的形势尤其是石油工业的形势令毛泽东极不满意。因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工业部没有完成任务。

早在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民党手中夺取全国政权前夕的最后一个革命圣地西柏坡时,毛泽东一方面指挥百万雄师追穷寇,另一方面已经着手谋划新中国的建设大业了。当共和国国体确定之后,剩下的全部问题就是怎样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富强的事。怎么建设?列宁和斯大林的苏联模式真的值得效仿,二三十年的历史竟然把一个旧世界彻底摧毁后又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机器和人民富裕的日子。苏联搞建设的模式自然在毛泽东印象中留下深刻的影响。但毛泽东是个绝对不愿以一种模式照搬照抄别人东西来建设自己国家的领袖,尤其是通过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实践证明,苏联人那种强加于人的思维方式早已令毛泽东生厌。他在思考未来新中国建设采取何种建设路途时,已经悄悄将某些注意力盯住了太平洋彼岸的那个仅靠二三百年的历史便迅速崛起的美利坚合众国。

美利坚?合众国?!喔,那么意味深长的国名!伴着腥红烟蒂,毛泽东坐在石磨旁的小木凳上,读完列宁和斯大林的一本本建设国家的著作,同时,打开了一本本美国建国历史科教书……他在阅读中吃惊地发现了这个新兴帝国近百年迅速崛起的奥秘:石油!石油!

石油,石油是什么东西?

卫士长李银桥过来给毛泽东端上一壶开水,见毛泽东口中喃喃地念叨着,便凑过话:主席,石油是不是石头里流出的油?

毛泽东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起来:不错不错,石油就是石头里流出的油!

李银桥:可石头里哪能会流油嘛?

毛泽东站起来,将手中的书本往石磨上一放,说:石头当然能流出油喽!而且还能流很多很多的油喔!你没见我们在延安时上延长那个油井那里参观看到的那黑乌乌的油?

李银桥想起来了,说:那是洋油,能点亮马灯的洋油。

毛泽东点点头又摇摇头,似答非答地:帝国主义害死我们中国人喽,洋油洋油,连我们自己的石头里流出的油也给叫成洋油喽!说完,一脸怒气地走出小院子,向附近的小山坡走去。

卫士长着急了,迅速拿起毛泽东搁在小木凳上的外衣,随后而至。

小山坡上,毛泽东神情严峻地在思索着,口中仍然喃喃着:洋油洋油,中国人用洋油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呵?

李银桥看着毛泽东一脸凝重的神情,觉得不便再打扰,便退到一边。可有一个问题他实在不明白,便又忍不住上前请教毛泽东:主席,你刚才为啥又把洋油说成是石油?这石油跟洋油是不是一回事?……P2-4

序言

之前,他的职务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突然有一日他倒下了,像一座大山倾入大海。顿掀冲天巨澜。

嗯。一条胳膊怎么没啦?

1500余天,躺在白色病榻上,他一言不发,生命的华章就像忘了收笔的休止符……

   

那是秋里的一个日子,离今天整10年。

首长昨晚应三女儿晓红之邀,上北京东边的建国门饭店吃了一顿饭。回来的路上他很高兴,对随行的管理员小陈和警卫参谋小高说,今晚不想再回玉泉山那儿住了,他要回后海边自己的家住。

还是后海这边进城方便。首长说。

是啊,首长说的后海便是北京那个与中南海相连的北海后庭湖池。几十年进进出出中南海工作,住在后海当然方便。老房子因1976年那场唐山大地震影响引起墙基破裂,国务院事务管理局为此提出给首长的房子修缮。无奈,首长全家只好暂搬玉泉山那儿住。

装修中的房子尚未全部完工,首长和管理员、警卫参谋进去时还踩了满脚扬尘灰土。

没事,你们走吧走吧!首长一进自己的房间,先“轰”了警卫参谋走,又把给他按摩了一阵的管理员小陈“轰”了出去。

哈哈,又回来了!回来了就可以静下心做点事了!首长仰躺在床头,眼睛瞪着天花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30多岁后,自己生命的全部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吃饭睡觉也是为了工作;30多岁前,那时的全部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打仗,嚯,那个时候吃饭睡觉时也还经常要打仗嘞!

还是在首长当国务院副总理时,有位外国总统得知他的一条胳膊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一次激战中失去的,非常敬重地问:副总理先生,您一生中有什么爱好?

首长嘿嘿一笑,说:我的爱好就是工作、战斗。

总统又问:除了工作和战斗呢?

首长挺挺腰杆,说:除了工作和战斗,还是工作和战斗。

哈哈,是工作嘞!是战斗嘞!

首长的眼前渐渐映出一幅幅他熟悉而亲切的画面,那画面里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还有老首长贺龙、彭德怀……

“冲啊——!”首长的耳边,突然响起震天的杀声。

怎么啦?部队又发起反击啦?床头的他浑身一个颤动,双手不由自主地抓住床栅,“噌”地坐起。

“警卫员!警卫员呢?”他四处寻觅,连喊几声,却不见人影,只有黑暗……

妈的个毯!敌人都逼到脚跟前了!我们的人都上哪儿去了?

他倚着床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嗯,怎么站不住脚嘞?不应该嘛!在他的脑海里闪出的是一个红军赤卫队队长的他来。是嘛!二十几岁干嘛摇摇晃晃?是怕20万围剿苏区的“蒋光头”军队?不不!“同志们,冲啊——!”

突然,首长跨出一个箭步,可他只感觉自己眼前一黑,整个身子重重地摔倒在地上,那头部先是一阵剧烈的钻心的疼,之后则变得麻木……他下意识地抬手往额头一摸:粘乎乎的,那是什么?

首长的思维开始恍惚……

“他头部受枪伤了。赶紧送下去!”是战友们的声音。

他被人七手八脚地送到一个农民家里。“天呀,这红军哥像砍了头似的,咋流这么多血嘛?”那农民吓坏了,赶紧找来一位治外伤的中医。

中医先生来了,见躺在木板床上的他更是吓得要逃跑。“你不能走!”那农民也是苏维埃干部,一下用枪顶住中医的腰:“这位英雄要是死了,就拿你的命抵!”  

中医无奈,先简单包扎了一下,又说:“这红军哥伤得太厉害了,我没治伤的药呀!”

农民又把手中的枪一晃,吆喝起来:“咱这儿满山是草药,你不会就地取材?”

是嘛!中医放下药箱就往山上跑。一会儿满头大汗地抱回一堆各式各样的草,一边用刀切,一边又觉得切得不够碎,便放进嘴里“扎巴扎巴”地嚼起来。等嚼烂后,又找上一块干净一点的布,涂上嚼烂的草药,往“红军哥”的头上一敷,然后挥挥手对站在身后的那农民说:“快上你们的草房上摘个南瓜,刨掉里面的瓤!”

“干啥用?”农民问。

“你哕嗦啥?不是要救这红军哥嘛?”这回轮到中医先生发火了。

那农民不敢再吱声了,跑到院子内上房摘下一颗大南瓜,又按中医说的刨掉里面的瓜瓤,送到中医手中。只见那中医反过手掌,就将碗口,大的南瓜壳往“红军哥”头上一盖,说:“好了!”

“好了?这就治好了?”农民瞪大眼珠问。

“是啊。等着看吧!”中医说完,背起药箱就走……

南瓜瓤真的把枪伤治好了!

此刻的首长倒在地上。他摸摸额头,额头疼得钻心,难道敌人的子弹又把我的脑壳打碎了?不,打碎了我也得前进!前进啊!

他想从地上爬起来。那压在身子底下的右手动弹不得,只好扭动一下身子,想用左胳膊支一下地站起来。“哎哟——!”首长痛苦地大叫一声,他没有左胳膊可以使劲,整个身子重新倒在新铺设的瓷砖地上。

怎么回事?我的左胳膊呢?左手怎么没有了呀?

“政委,政委啊,你的左胳膊被、被敌人的机枪打掉了……”他看到的是团长成本兴在他身边痛哭流涕。

他奇怪地问:“怎么啦?有啥哭的嘛?”

团长成本兴托着那条被敌人打烂的左胳膊,抖动着嘴唇说:“政委,是你刚才为了救我,才被敌人打成这个样子的。呜呜……我对不住你呀政委!”

他火了:“哭啥嘛?我们是贺龙的队伍!把敌人打垮了就是胜利!知道吗?”他的话没说完便昏死了过去。

等他醒来睁开眼睛时,看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容:啊,是贺龙总指挥、任弼时政委、关向应副政委!

贺龙用手按住他:“莫动莫动。”然后俯下身子,看了看那条血肉模糊的左胳膊,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说:这回长征路上,你得让人抬着走,而且争取要把胳膊保住。

他一听就急了:贺老总,我怎么能坐担架走长征嘛?我要打仗!

贺龙威严地说:这是命令。

任弼时政委安慰道:前面是翻雪山过草地,还要跟敌人打仗,你必须保护好身子,才能走过雪山草地,才能重新参加战斗。红十八团的同志们等着你早日归队呢!

他还是挣扎了一下,可全身骨架子好像散了架,没有一点力气。

队伍要出发了。他拖着未愈的残肢回到红十八团,回到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正在向雪山草地挺进。这是一段最为壮烈而艰辛的路程。敌人在后面追击,红军的队伍则在空气稀薄、天气多变的草地和雪山上行进。那种困苦的条件下,多少战士和指挥员的身体因高寒和饥饿而倒在了半途。身负重伤的他,更是难以想象怎样走过这段艰苦卓绝之路的。  “让我下来!下来!”看着一个又一个陷进沼泽而牺牲的战友,他心急如焚地从担架上滚下来,坚持自己走。

警卫员们急着追过来对他说:“让你坐担架是贺司令员和中央领导的命令。”

他火了:“什么他妈的命令?老子本来就是个残人,你们怎么还可以为我而死在这荒山野地里呢?革命还靠谁来完成?”说完,右手托起仍在滴着血的左胳膊,大步朝前走……

哎哟哟——!伤口发作了,疼得他在草地里直打滚。可是敌人又从后面追来,而且越逼越紧。

“准备战斗!”他把那条左胳膊往冰水里一浸——长征路上没有止痛药,冷水便是他最好的止痛药。“冲啊——!”他的左胳膊刚从冰水里抽出,右手握着的手枪,已经高高举起。

又一场残酷的肉搏战结束。医生和警卫员们将他抬到草地深处的噶曲河边解开左胳膊的伤口一看:天,一条条蛆虫正在吮吸着他的那条红肿腐烂的胳膊与骨头……医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蛆虫夹出,然后再用冷水清洗一下伤口。

又是两个多月的草地行军打仗。队伍到达甘南,一次战斗结束时,贺龙、任弼时等领导来到爱将身边。

贺龙关切地问:前面的路还很长,战斗也非常激烈,你有什么想法?

他说:左手是保不住了,又疼痛难忍。干脆锯掉算了。

贺龙听后久久默不作声,之后他把任弼时叫到一边,俩人嘀咕了几句,回来又对他说:既然你也已下决心,那我通知红二方面军的卫生部长,让他亲自给你动手术,我们也会尽全力调些药品来,保证手术成功。

任弼时深情地看着曾经当过自己警卫队队长的他:同志们正等着你早日恢复健康,锯掉一只手,不是还有一只手嘛!

他点点头,对两位方面军领导说:我把生命都交给了党,一条胳膊算个啥?

手术在一个沿途小镇的居民家里进行。长征时的红军队伍,严重的缺医少药,方面军的卫生部连把动手术的锯子都没有。只好从县城一家钟表店里找了把锯木头的钢锯条,又从修械所找来一把锯弓,这就算手术所需的全部器械了。

没有消毒药水,卫生部长便用稻草灰擦拭了一遍锯子,然后又从包子铺借来蒸笼,把锯子和包扎用的布头蒸了一下,手术就在一间满是灰土和烟尘的房子里开始了……,几个小时后,等他醒来时,他习惯地想用右手摸摸左手,可是空荡荡的,他知道自己从此再也没有那条左胳膊了。

贺龙后来问他手术感觉怎么样?他说:我像睡了很香的一觉。

从这年3月12日负伤到9月20日锯肢,他拖着一只断臂度过了整整192个日日夜夜,那是在长征路上最艰难的192天啊!

摔倒在地的首长这才记起自己的左胳膊是丢在了长征路上。嘘——少一条胳膊多么不便。可不便能停止工作和战斗吗?不,决不!就是到一百年后还要工作,还要战斗!

首长吃力地用右胳膊撑地,又用双脚抵住床腿,缓缓地、一点点挪动着,支撑起身子。他要前进,去工作和战斗,他的脑子像昨天在战场上被炮火震了那样“嗡嗡”作响,脑袋里则如涌满了水似的沉重……走,一步、两步,十步、二十步……他又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踉踉跄跄地向前俯冲下去。

他使出最后的一点力气,推开一扇门。他觉得那应该是敌人盘踞的又一个城堡,可他发现是自己的警卫参谋躺在那儿,便奇怪地问:“你怎么睡在这儿?”

高参谋惊愕万分地:首长你怎么啦?高参谋一看首长有些不对劲,从床上一跃而起,并立即唤醒院子内住着的护士。俩人赶紧将首长扶进他的房间,但这时的首长已经瞳孔放大,全身像棉絮似的软塌下来……

“爸爸!爸爸你醒醒呀!”三女儿晓红是第一个在父亲倒下后走到他身边的亲人。她从建国门饭店飞奔到家时,301医院的救护车已经随她而至。

“快,快快做心脏起搏!”那一刻首长的身边工作人员全都手忙脚乱。

管理员陈学先此刻更是满头大汗。他也是在高参谋打电话后,跑步从家里赶到的。“一分钟也不要再耽误了!快送301(医院)!”说着,他挽起晓红,连带提起心脏起搏器,与身边的医生和工作人员一起跳上急救车。

北海、平安里、长安街……救护车在乳色的晨曦中呼啸着,一路将附近熟睡的市民惊醒。

“不行了!瞳孔都放大了,赶快进抢救室!”当班的首席专家翻了翻首长的眼皮,迅速命令抬担架的医生和护士。

“脑内已经严重溢血!马上进行开颅手术!”

陈学先一听专家的话,没有半点犹豫,伸手就从护士手中抢过一把剪刀。“唰唰”几下就将首长头上的头发绞了,这样的动作在平时陈学先就是吃了虎胆也不敢,但此刻他就是虎子。他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抢救首长的生命最要紧!

“首长,让您委屈了!你醒来再骂小陈吧!”陈学先一边流泪一边后悔莫及地喃喃着。

怨啊!陈学先怨自己跟首长20多年竟然就这么一天粗心便误了事!昨晚,他与首长同桌吃饭时,首长有一个动作当时他就和首长的女儿晓红用眼睛对视了一下:首长竟然夹着一块肉放进了酒杯,然后再放到嘴里。

“首长,是不是……你觉得味道不对劲?”当时陈学先轻轻问了一句,他想观察首长的这个唐突动作。

“没有。没有啊!味道挺好的。”首长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只管夹菜和吃饭。

陈学先因此和晓红又对视了一眼,留在眼里的疑虑也跟着后来首长颇为兴奋的食欲而渐渐消失了。

“哎!”陈学先就这样离开了首长,他丝毫没有觉得首长有什么异常。而且他心里默默地想:这回首长总算不要再城里城外的跑了。

陈学先给首长做完按摩,比平时早回到家一个多小时,但却晚入睡了三个小时。习惯了那个钟点睡觉,这一早了反而睡不着。

怎么回事嘛!陈学先在梦中突然一个冷颤:什么响声?对,是电话铃!快接,肯定有急事!他飞步从床上跳下,一个箭步抓过电话,像有预感地出口就问:“首长怎么啦?”

“首长出事了!”后海那边的一声电话,不仅惊动了陈管理员,也惊动了首长的秘书和家里所有的人。

不一会儿,30l医院的抢救室走廊里,首长的雷秘书、杨秘书来了;首长的大女儿圆圆、儿子方方、二女儿小霞、四女儿阳阳也来了;

夫人刘素阁也从玉泉山赶来了……

“首长!首长您醒醒啊!”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呼叫着。

“爸爸,爸爸您睁开眼睛呀!我们都看您来了呀!”儿女们的呼声震响病房楼上楼下。

只有夫人默默地坐在床边一边不停地抚摸着丈夫的那只右手,一边不停地流泪、发呆……

首长的手术已经一天、两天,十天、二十天……

老夫人、儿女们和工作人员们一天、两天,十天、二十天地这样重复着呼唤,重复着期待,然而首长的知觉始终如一:两眼睁着,谁都不认识,也不跟谁说话,也说不出一个字,发不出一个音,更没有一点意识……

首长这是怎么啦?秘书和警卫们焦虑万分。

夫人整天紧抓着丈夫的那只右手,生怕松一下就会永远失去自己的心,  三女儿本是301医院的医生,她觉得在自己工作的医院唤不醒爸爸便是自己最大的罪过。“爸爸,爸爸您到底怎么啦?您说话呀!求求您了,哪怕就说一句,说一个字,或者点一下头,眨一下眼也行呀!爸爸,您听到没有?爸爸——”

晓红一直这样喊着。喊了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她的爸爸依然一动不动,只有呼吸,只有心跳,却没有知觉,没有意识,直挺挺地躺在床头,如同出征前的一名全神贯注的战士——

大地突然一阵颤动。

一个夹着浓重湖南口音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后记

《部长与国家》的写作,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庆油田管理局、石油文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余秋里同志的家人、战友及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的热忱帮助。特别要感谢雷厉、张天富、陈先学、冯敬兰、李国昌、李学恒等同志的真切帮助。感谢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对本书稿的审定与支持。本部作品在《中国作家》创发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是石化战线的老领导陈锦华对本书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赞誉。本书引用了《余秋里回忆录》和陈道阔先生的《中国石油大会战》、李惠新、李国昌的《大庆创业之光》等书籍的材料,一并深表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部长与国家(共和国红色经典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建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79004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6
出版地 北京
241
16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