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清盐商徐老虎/高阳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江淮盐枭情恋绝世美女,生死场上义薄云天,本书是著名历史小说家高阳的一部历史名著,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将这部小说改编为武侠巨片并荣获第十八届金马奖最佳服装设计、最佳美术设计两项大奖。清朝光绪年间,徐老虎与白寡妇是走私食盐集团首脑,因两江总督责令严缉私盐,徐老虎和白寡妇二人都面临被捕危险。白寡妇为免徐老虎落网,遂私自前往官府投案,李振彪念及曾与徐老虎及白寡妇亡夫结义,遂允白寡妇之要求。白寡妇狱中自尽。美女与枭雄之间的生死恋情,翔实的清朝盐业资料,绘出一幅生动鲜明的官府利益博弈图。

内容推荐

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将这部小说改编为武侠巨片并荣获第十八届金马奖最佳服装设计、最佳美术设计两项大奖。

清朝光绪年间,徐老虎与白寡妇是走私食盐集团首脑,因两江总督责令严缉私盐,徐老虎和白寡妇二人都面临被捕危险。白寡妇为免徐老虎落网,遂私自前往官府投案,李振彪念及曾与徐老虎及白寡妇亡夫结义,遂允白寡妇之要求。白寡妇狱中自尽。

美女与枭雄之间的生死恋情,翔实的清朝盐业资料,绘出一幅生动鲜明的官府利益博弈图。

目录

代序:半壶酒一春秋/高阳其人其事其作

01 纱帽风波

02 人情圈套

03 清帮"家规"

04 莫非"洗巢"

05 扬州"三老"

06 "老虎"非猫

07 自甘报案

08 御史搅局

09 剿抚互用

10 盗嫂自尽

11 铁腕肃奸

12 恶性难驯

附录一:高阳大事丰表

附录二:高阳作品集

试读章节

"白寡妇是有名的盐枭,你原来是扬州城守营的参将,缉私有责,跟白寡妇应该是冤家对头;而且实际上白寡妇亦曾暗算过你,把你的前程都弄丢了。既然如此,怎么又说她不会恨你?你,"刘坤一提高了声音问:"又怎么知道她不是在恨你?"

从他一开口,李振标便已料到,总督要问的是他与白寡妇之间的恩怨。这是个麻烦,只怪自己说话欠检点。看他咄咄逼人的神色,料知搪塞不过,不能不约略透露实情了。

原来李振标与白寡妇死去的丈夫白殿魁是清帮的"同参弟兄"。白殿魁贩"砂子",李振标在军功上讨得个出身,做了武官,本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各不相涉。哪知李振标官运亨通,一路扶摇直上,居然做到三品参将,而且一直补的实缺;并由江西调到扬州来带城守营。这一下"同参弟兄"在"独木桥"的两端,正面相遇了。

这个"独木桥"大家都要过,只有彼此退让;一个得手且放手,一个须敛迹时应敛迹,总算不会伤了"祖师爷"面前一起磕头的义气。

这样一年有余,白殿魁一次伤寒不治而亡;李振标劝过白寡妇,不如就此歇手,不必再干这刀头上舐血的买卖。白寡妇起先倒也听劝;无奈手下有几百弟兄,不能不顾。她心里打算,这帮弟兄钱财来得容易,吃惯用惯;纵说自己"金盆洗手",弟兄们必是依然干此老本行,或者流为下三滥的鼠盗狗窃。这一来,且不说死去的丈夫在黄泉路上会不安;而且会给李振标添更多的麻烦。既然如此,倒不如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收要放,还可以做得几分主。

这是一番苦心,而李振标并不知道。加以徐老虎成了白寡妇的入幕之宾,灯下枕上,策划出好些路数来;白寡妇禁之不可,以致贩砂子的规模越来越大。李振标一面要交代公事,一面恼恨白寡妇不懂交情,横一横心,大开杀戒,派出炮艇在江面巡逻,遇到白寡妇的船,不问情由,轰沉算数。

演变成这种势不两立的局面,在白寡妇是很痛心的。当然,也会有"门槛里"的同道,基于江湖义气,出来奔走,希望"叫开"。徐老虎也是"自己人",叙起来跟李振标辈份相同,自是兄弟相称;按帮里规矩的所谓"十要",第四是要"兄宽弟忍",不准犯阋墙之戒。可是,朝廷的王法不能不顾;而以李振标的说法,徐老虎在"十大帮规"中犯了两条,一条是"不准奸盗邪淫",贩砂子已近乎"盗"了!再一条是"不准欺软凌弱"欺侮寡妇,不算好汉。

说到这样的话,过节就解不开了。徐老虎跟白寡妇商量,只有送李振标见阎王,才有生路!白寡妇不肯这么做,她认为李振标并不错。然而不去李振标则无生路,却是事实。想来想去只有一条路好走,把李振标的那顶纱帽卸下来。

这就是白寡妇搜集李振标吃空,收陋规的证据,花一千两银子买通一个监察御史,狠狠参奏一本,旨下两江查办;再由白寡妇在两江总督衙门走了门路,以致李振标为刘坤一奏请革职的由来。

当然,这些始末无须完全告诉刘坤一;李振标只这样回答:"沐恩从前找人去劝过白寡妇,要她歇手,白寡妇虽然不肯听劝,不过托人来跟我说,很感激我保全她的意思。所以,我也不拿她当冤家对头。"

"这样说,你们是有感情的?"

这话就有点离题了。李振标不肯承认,"回大人的话,"他说:"公是公,私是私,沐恩分得很清楚的。"

"很好!"刘坤一表示满意;不过还得问问清楚,"如果我现在仍旧派你去带扬州城守营,你对白寡妇怎么样?"

这是有关自己前程、朋友交情、江湖义气的一件事,李振标不敢轻率回答,想了一会才说:"沐恩仍旧要劝白寡妇歇手,倘或她不肯听劝,沐恩只有公事公办!"

刘坤一点点头,脸色转为严肃了,"去年跟日本人开仗,黄海大败,李中堂在马关订的和约,赔款二万万两银子之多,如今归还辽东,加赔三千万两,第一笔五千万两,今年九月里就要付出去。这么大一笔款子,从哪里来?"他忧郁地说:"两江分摊到的数目最多,只有极力整顿厘金、盐课,才想法子凑足应摊的额子。所以缉私这件事,再不能像过去那样敷衍了事。李振标!"P005-006

序言

谈及高阳在华人社会的影响力,有人曾这样形容:有水井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高阳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旧式文人”,他学富才高,著书百种,嗜酒如命。常自嘲:酒子书妻,即以酒为子,以书为妻。

清末有“三屠”,张之洞用财如水,人称“屠财”;袁世凯好行杀戮,时称“屠民”;岑春煊性好劾人,称为“屠官”。对于清史独钟的高阳,以善“屠纸”予以自谓。

高阳的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总印数已经超过2000万册,“有村镇处有高阳”之说名不虚传。

何怀硕说“高阳是奇人。在这个旧文化崩析、新秩序未立的混乱年代,他兼有旧学与新慧”。

台湾作家张大春说“高阳的成就独一无二,甚至难以找到继承人”。

台湾著名小说家王文兴说“高阳是国宝级人物”。

台湾诗人痖弦称高阳为“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小说第一人”。

高阳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出生于钱塘望族。许家先祖在清朝世代为官,曾有人担任兵部尚书、内阁学士之类的官职。高阳童年所居住的祖屋,门口就悬挂着由嘉庆皇帝亲笔所题的“榜眼及第”、“传胪”等匾额;在花厅中也高悬着慈禧太后亲笔书写的“福寿龙虎”世匾。高阳的父亲许宝朴曾任浙江财政司官员。母亲黄婉同是出身富贵的大家闺秀,不仅饱读诗书,更能将正史、野史转述为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因此,幼年时代紧随于母亲身旁的高阳,自然而然地聆听了许多官场现形以及乡野传奇,无形中,母亲也成了高阳文史修养的启蒙之师!

有十个兄弟姐妹的高阳,在家排行老九。

高阳大学未毕业,就以优秀成绩入杭州笕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1948年随军赴台湾。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高阳擅长于史实考据,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更重要是将其史学知识用于创作历史小说。

高阳的创作以清代宫廷与近现代高层人物生活为主,高阳对历史小说的贡献,最主要的在于他“以考证入小说,以小说成考证”,开创了中国历史小说的新类型。

高阳读书不记笔记,但却有着超凡的记忆力,对中国历代皇帝的生卒年月日、民族、籍贯、三亲六眷、兴趣爱好都了然于心,对于帝王们手下的文臣武将、宰相诸侯,以及嫔妃太监、心腹与政敌,也无不熟稔,朋友们便戏称他为“皇帝老儿家的总管家”。更重要的是,高阳对于皇室权力斗争、朝廷政治风云、宫闱秘闻、以及牵一发动全身,由此带来的对于整个中国的各种影响,无不津津乐道,了如指掌,堪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了。

1962年,高阳受邀联合报副刊连载《李娃》,这部作品不但一鸣惊人,也成了高阳历史小说创作的滥觞,而后发表的《慈禧全传》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更确立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

高阳一生著作共有90余部,约105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情节跌宕,旨在传神,写入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高阳幼承家学,其后自学有成,再加上此前已累积了多年现代小说的创作经验,因而一步入历史小说的领域,立刻创造出引领风骚的局面。由于其先祖在清朝世代为官,来台后因而能为小说灌注浓厚的历史感,其创作理念对后来者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高阳的小说以史料繁细、运用从容有余见长,就作者的取材角度及材料与小说的对应关系观察,高阳作品的材料来源的确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历史研究的全部范围。小说的某些段落对史料的依赖极深,具有利用小说展现史料的企图,一些看来不起眼的细节也有史料为依据,高阳的小说被称许为“庶几乎史”并非没有原因。

高阳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与高阳历史学者的自我定位有很大关系。高阳具有强烈的考据癖,考证与小说互相影响,愈到创作后期二者的结合愈趋紧密。

高阳对历代王朝兴衰得失的关键,有独到的见解。他总结了三条法则:一是历史的重心在经济,经济的重心在交通;二是任何朝代都有中心势力,此一中心势力如为高级知识分子,必开一代之感运;三是一个王朝,亦如自然人之有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的过程中,休养生息,培养人才,就会出现中兴的局面。

这个“中心势力”的提法则可以用来说明高阳作品中关于官闱斗争、政治风云的叙写特别细腻曲折的原因。虽然高阳极为注重他的考证成果,但对读者而言,小说中的历史成分与人情法则可能才是阅读乐趣所在。

高阳的作品不仅具有历史百科全书的内涵,同时也是人情世故的百科全书,高阳的小说之所以能影响、流传如此之广,本身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一是因为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钜细靡遗地挖掘了包含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史料,这些史料在古今的对照下毋须夸张点染,天然具有奇趣;二是对人情、世故、智谋的深研熟玩,有意用来建筑小说的戏剧性;三是小说中的人生态度符合今日大众的需求,与旧式观点产生了隔膜,因而能广为大众所接受。

高阳的历史小说中写了不少爱情故事,他写出了爱情的真与美,又通过爱情,写出了女人心机的缜密、应变的灵动、意志的果敢、生命的韧性。

高阳小说至今仍风靡的原因,正如林青在《高阳传》中指出的:“时下,田园风光的乡材原野早被日趋扩大的都市所蚕食、所吞噬,太多的是急小功近幺利者,大面积的伐树木、采山石、排污水,为了追求生活的舒适与享受,而破坏了大自然的古朴与野趣,人们再也无需也无从张扬原始的天性。另一方面,立交、地铁、别墅、霓虹、电视、饮料,人们饱尝轻松自乐,人们的感官在体验粗犷与雄浑上都显得十分退化了,再往何处去体会撼天动地的悲剧意识和人文精神?”

“高阳历史小说的走俏,也是当代人为自己的软绵绵而又急切浮躁的生活与心态补充精神上的钙和盐。”

责任编辑/韩金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清盐商徐老虎/高阳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309426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61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2:00:00